家庭消费升级
搜索文档
双十一调研:家庭消费追求“秩序感”,京东高质低价成首选平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7 18:41
双十一家庭消费核心趋势 - 双十一已从购物节转变为家庭进行年度生活规划与品质升级的关键固定节点,消费行为兼具计划性与实用性[1][5] - 家庭日用类消费以65.9%的选择率成为双十一绝对主力,远超家电家居(48.7%)、数码智能(43.3%)和服饰美妆(41.2%)[10] - 服务类消费正从“可选”走向“刚需”,93.34%的受访者在双十一期间关注或购买服务,车辆服务(35.90%)和衣物清洗服务(33.50%)最受欢迎[2][37] 日用百货消费特征 - 消费动机多元,“巩固生活秩序感”(56.3%)、“低价”(55.6%)和“为日常减负”(50.11%)是三大核心驱动力,选择率均超50%[16] - 消费者决策理性,产品品质可靠性(52.6%)与价格实惠(52.4%)被视为同等重要,打破了“大促只看低价”的刻板印象[18] - 消费方式以“规划性囤货+即时补充”结合型为主,占比38.2%,体现了灵活且有计划的购物策略[14] - 超八成(81.3%)消费者会进行比价,但近半数(46.8%)倾向于在1-2个常用平台间快速比价,重视购物效率[21] 服务类消费特征 - 服务消费观念转变,32.7%的受访者视其为“解决家务难题的优先方案”,19.84%视其为“家庭高效运转的标配”,合计占比超52%[33] - 服务支出“稳中有升”,支出“基本不变”的家庭占43.10%,“支出增加”的家庭占28.96%,超过七成家庭保持或增加了服务支出[35] - 购买动因中,“优惠力度大”(44.22%)、“服务专业度提升”(36.00%)和“计划性囤货”(35.20%)位列前三[39] - 消费者偏好灵活套餐,“多次优惠套餐”(35.58%)和“单次体验套餐”(32.51%)最受欢迎,合计占比近七成[41] 平台竞争格局 - 在日百品类,34.24%的消费者认为京东是“综合比价后,又好又便宜”的首选平台[1][21] - 在购买家庭日常产品/服务的首选渠道调查中,京东领先,其他平台如淘宝/天猫、拼多多、抖音电商的选择率分别为19.3%、19%、11.5%[22] - 在家政服务领域,京东家政以49.44%的首选率显著领跑,市场集中度初显[46] 品牌与品类偏好 - 国产品牌占据主流,国产传统名牌(28.9%)、平台自有品牌(20.7%)和国产新兴品牌(12.4%)相加,总体选择率超过60%[24][25] - 个人护理(50.5%)和家庭清洁用品(50.0%)是消费者最关注的日用百货细分品类,食品类(43.4%)紧随其后[11] - 饮食补给(53.0%)和清洁消耗品(49.7%)是消费者为提升幸福感而重点囤积的商品[13] 行业痛点与机遇 - 服务消费的最大痛点是服务质量参差与价格不透明,家政服务中对此的担忧分别为51.84%和48.42%,家电维修服务中分别为67.14%和56.42%[43][44] - 平台监管与售后是重要顾虑,“平台监管弱,出了问题投诉无门”(48.54%)和“售后扯皮、平台不兜底”(43.30%)占比很高[45] - 解决上述痛点将有助于进一步释放服务消费潜力,推动市场从“需求增长”向“品质升级”跨越[4]
以前看不上的面包车,现在是中产最爱的“宝宝巴士”
创业邦· 2025-09-03 11:19
核心观点 - 七座MPV(宝宝巴士)从商务接待工具转变为家庭需求驱动的多功能空间 体现新中产消费逻辑从个人主义向家庭整体体验的转向 [8][12][36] - 混动车型在30-40万元价格带主导市场 高端纯电MPV受限于续航焦虑销量遇冷 [40][42] - 无B柱设计、魔术空间布局等创新配置成为产品差异化核心 但部分消费者对安全性存疑 [23][31][36] 消费群体与需求特征 - 多孩家庭将七座车视为移动储藏间与和谐空间 愿意支付40-50万元换取长途出行时的家庭矛盾缓解 [11][12][20] - 企业主将车辆作为移动会客厅 注重电动侧滑门、旋转座椅等商务功能 [17][18] - 无孩年轻群体将MPV改装为露营车 作为低成本移动生活空间 [44][45] - 消费者配置偏好呈现两极分化:娱乐屏使用率低于20% 而AEB自动制动等安全功能更受重视 [24] 产品与技术演进 - 空间设计创新:极氪MIX无B柱对开门、理想MEGA三排变2.2米大床、中央岛台等配置成为卖点 [11][23][31] - 动力系统趋势:插混车型(如腾势D9)因续航无焦虑成为主流 纯电车型受充电网络制约 [24][40] - 配置实用性争议:冰箱、大屏等营销噱头实际使用率低 消费者更关注停车便利性与维修成本 [24] 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7月混动车型垄断头部市场:前五名合计销量超3.5万辆 占市场份额超40% [40][42] - 价格带分化:30-40万元区间(岚图梦想家32.99万起、GL8插混24.99万起)最受欢迎 50万元以上纯电车型销量均低于3000辆 [40][42] - 传统燃油车萎缩:GL8燃油版月销5234辆 增速远低于新能源车型 [41][42] 消费文化演变 - 称呼变迁:从"商务MPV"到"宝宝巴士"反映使用场景根本性转变 [33] - 社交属性:成为家庭价值观象征 购车行为宣告"以家庭为核心"的生活态度 [45][46] - 使用场景扩展:从接娃工具升级为融合露营、办公、娱乐的"第二客厅" [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