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服务职业化

搜索文档
家政服务要有“家的温度”
经济日报· 2025-06-12 06:15
行业现状 - 2024年全国家政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1.23万亿元 [1] - 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超过3000万人,家政企业约100万家 [1] - 行业用工缺口超过2000万人,高素质家政服务人员较为短缺 [1] 政策支持 - 商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9部门推出提升家政服务供给质量的举措 [1]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6部门计划2025-2027年每年培训家政服务人员150万人次 [1] 人才培养 - 多部门联合开展家政培训行动以提升技能水平并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2] - 支持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建立全链条全员培训体系 [2] - 加强岗前培训和"回炉"培训 [2] 企业发展 - 家政服务机构需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并加快职业化发展 [2] - 地方家政劳务品牌如"河北福嫂"、广西"八桂家政"快速崛起 [2] - 品牌通过标准课时培训和多元化评价标准强化人才培养 [2] 从业者激励 - 建立技能等级与薪资待遇、职业晋升直接挂钩的激励机制 [2] - 加强对家政从业者的生活关怀,帮助其融入城市生活 [2]
每年培训家政服务行业技能人才2万人以上
辽宁日报· 2025-05-23 09:29
家政服务行业职业技能提升计划 - 辽宁省启动"辽服到家"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计划 重点发展家政、照护、托育、康养等领域 每年建设1-2个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 培训2万名以上技能人才 [1] - 行业需求快速增长 特别是养老、育幼等细分领域 推动服务向高品质、专业化方向发展 [1] - 出台强化技能提升措施 培训内容涵盖法律知识、职业道德、从业规范、质量意识、健康卫生及心理学、营养学等 [1] 职业培训补贴政策 - 优化职业培训补贴模式 将相关职业纳入补贴目录 急需紧缺职业培训补贴标准上浮10% [2] - 推广电子职业培训券 培训信息记入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电子档案 [2] - 支持企业开展岗前培训和"回炉培训" 对新录用职工培训、转岗培训等按规定给予补贴 [2] 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 组建"辽服到家"人才培养联盟 共享实训基地、精品课程、师资等资源 [2] - 开发标准化培训体系和考核规范 完善星级评定和互认机制 [2] - 建立技能水平与服务质量的薪酬制度 推动从业人员跨地区流动就业 [2] 三年计划实施目标 - 到2027年实现各市均有"辽服到家"品牌单位 [3] - 开发职业培训规范和考核标准 实现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全覆盖 [3] - 品牌单位从业人员全员持证上岗 实现标准化培训和基本服务 [3]
怎么培训、谁能参加、有补贴吗?——聚焦6部门家政培训行动
新华网· 2025-05-09 17:55
家政培训行动背景与目标 - 家政行业连接务工人员就业和家庭育儿养老需求,具有双重社会价值 [1] - 行业规模超过1.1万亿元,从业人员超3000万,企业数量达100多万家 [5] - 当前存在供给不足、技能水平低、满意度不高等突出问题 [5] - 2025-2027年将开展家政服务职业技能专项培训行动 [1] 培训计划具体内容 - 每年培训150万人次,包括补贴性培训90万、工会培训10万、巾帼家政培训20万、教育系统培训30万 [3] - 培训对象覆盖有就业意愿的劳动者和现有从业人员 [3] - 培训目的包括促进稳定就业、提升收入水平和服务质量 [3] - 行动将围绕国家职业标准制定课程方案,强化资金保障 [5] 培训实施机制 - 多部门协同开展培训,包括发改、教育、商务、工会、妇联等部门 [3] - 建立培训需求指导目录,根据就业群体需求制定多样化培训项目 [6] - 通过政府网站、教育平台、政务平台等多渠道发布培训信息 [7] - 开展培训意愿摸排和就业评估,落实培训补贴政策 [8] 职业发展支持措施 - 完善职业评价机制和体系,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8] - 获得证书后可申领技能评价补贴 [8] - 跟踪培训后人员的技能等级、就业状况和薪酬情况 [8] - 2024年已出台《关于加强家政服务职业化建设的意见》推动专业化培养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