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姆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家政服务要有“家的温度”
经济日报· 2025-06-12 06:15
行业现状 - 2024年全国家政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1.23万亿元 [1] - 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超过3000万人,家政企业约100万家 [1] - 行业用工缺口超过2000万人,高素质家政服务人员较为短缺 [1] 政策支持 - 商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9部门推出提升家政服务供给质量的举措 [1]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6部门计划2025-2027年每年培训家政服务人员150万人次 [1] 人才培养 - 多部门联合开展家政培训行动以提升技能水平并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2] - 支持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建立全链条全员培训体系 [2] - 加强岗前培训和"回炉"培训 [2] 企业发展 - 家政服务机构需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并加快职业化发展 [2] - 地方家政劳务品牌如"河北福嫂"、广西"八桂家政"快速崛起 [2] - 品牌通过标准课时培训和多元化评价标准强化人才培养 [2] 从业者激励 - 建立技能等级与薪资待遇、职业晋升直接挂钩的激励机制 [2] - 加强对家政从业者的生活关怀,帮助其融入城市生活 [2]
北京欢迎李菊仙
经济观察报· 2025-05-18 14:25
家政行业政策与市场趋势 - 北京市计划未来3年每年对接引导1万名家政服务人员来京就业 [5] - 商务部数据显示全国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约3000万,实际需求超5000万,呈现供不应求状态 [10] - 中央及地方政府将家政服务作为促消费、稳就业的重要抓手,启动提质扩容措施 [10] 家政服务需求变化 - 北京老龄化加速,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占比超22%,催生护理、康复等细分需求 [9] - 经济压力下客户偏好从全职居家护理转向小时工,但家政公司营收仍保持增长 [8] - 高技能人才集聚带动低技能岗位需求,美国数据显示每1名高科技人才可带动3名低技能岗位 [9] 家政从业人员现状 - 北京30万家政工中70%超50岁,95%为女性,典型收入为清洁工月入7000元、住家保姆5000-9000元 [4][13] - 50岁以上家政工供给饱和,但新生代客户更倾向高学历、高素质服务人员 [13] - 农民工平均年龄达43.2岁,50岁以上占比31.6%,家政成为吸纳中老年女性就业的重要领域 [14] 行业供需错配与转型 - 家庭陪伴师岗位受年轻人青睐,但护理员、清洁员等传统岗位面临年轻劳动力短缺 [15] - 连锁家政公司通过员工制(劳动合同+社保)吸引30岁左右从业者,服务更专业化 [16] - 行业存在服务标准不统一、体检项目缩水等问题,需合规化管理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17][18] 从业人员保障与挑战 - 家政工住宿条件差曾导致人员流失,政策拟将其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但落地不足 [19] - 北京生活成本高使多数家政工仅短期务工,户籍限制和社保问题阻碍长期留存 [20] - 连锁企业运营成本高,呼吁规范市场以提升消费体验和行业规模 [17][18]
培养“放心保姆”需要体系化科学化设计
北京青年报· 2025-05-14 22:44
行业规模与现状 - 家政服务行业规模已超1.1万亿元 从业人员超3000万 家政企业约100万家 [1] - 优质家政服务供给不足 存在好家政数量少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人员流动性高三大难题 [1] - 市场不仅缺保姆 更缺让雇主放心的保姆 放心保姆需满足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双标准 [1] 政策支持与培训措施 -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12条措施 推动扩大优质家政服务供给 [2] - 人社部等6部门将开展家政服务职业技能专项培训行动 2025-2027年每年培训150万人次 [2] - 推行"岗位需要+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 [2] 行业标准化与专业化 - 新修订《家政服务 母婴护理服务质量规范》和《0~3岁婴幼儿居家照护服务规范》为国标提供科学指南 [3] - 需加强职业道德培养 将反面案例纳入培训体系 建立诚信档案和从业禁止规则 [3] - 部分地方建立保姆劳务品牌 开展标准课时培训 颁发人社部可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3] 行业发展趋势 - 体系化培养需根据市场细分需求 从教材 师资到培训评价形成系统模式 [2][4] - 科学化培养需完善现有标准 市场已细分为保洁 烹饪 月嫂 养老照护等岗位 [2][3] - 需从家政企业培训到高等家政教育机构协同 培养综合素质高 专业能力强的从业者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