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

搜索文档
8国180名华裔青少年在海南寻根研学
海南日报· 2025-07-11 09:54
海南日报海口7月10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君)"我特别喜欢海南的自然风光,有蔚蓝的天 空、碧蓝的海水、高高的椰树,每一幕都像明信片一样美丽。海南不仅风景迷人,这里的人也特别热情 友善,让我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7月10日,正在海南参加寻根研学活动的德国华裔青年赵微琪说。 此次活动为期10天,行程涉及海口、三亚、琼海、万宁四个市县。华裔青少年将到访省博物馆、骑 楼老街、琼台书院、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海口湾、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兴隆热带植物园、 天涯海角景区、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等地,参加游船夜游、帆船体验、黎族制陶技艺体验等活动,感受 海南自然人文和发展新貌,真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非常想品尝海南的椰子鸡,感受不一样的地域风情。"来自阿联酋迪拜的华裔青年张晓天说,她第 一次来到海南,对这次研学活动充满了期待。 当日,由中国侨联主办,省侨联、海口市旅文局承办的2025"中国寻根之旅·圆梦自贸港"夏季研学 活动在海南大学开营。来自德国等8个国家的180名华裔青少年齐聚海南,开启一场融汇文化寻根与时代 探索的研学盛宴。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是文化寻根的旅程,更是搭建起连接中外、对话未来的国际平台 ...
被唤醒的价值认知
人民日报· 2025-06-26 06:21
话剧《树魂》主题分析 - 核心观点:话剧《树魂》通过林守根一家三代与山林的命运交织,揭示了人与自然从对抗到共生的过程,展现了生态伦理与文化寻根的深刻主题 [1][2][3] 剧情内容 - 剧情主线:林守根因红军号手的牺牲而承诺守护山林,日复一日植树造林,最终形成大片林地,展现了对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意识 [1] - 冲突点:速生林被出售时,林守根痛心疾首,体现了他对树木的生态自觉与情感依赖 [1] - 角色转变:次子林长茂从“背叛者”转变为生态经济推动者,象征生态意识的觉醒与乡土精神的回归 [2] 艺术与思想深度 - 意象系统:军号意象既是革命历史的回响,也是生态觉醒的号角,与山林、亲情等共同构建了剧作的象征意义 [2] - 生态反思:剧中探讨“树的价值”与现代文明价值观的冲突,质问为何活生生的树木抵不上一纸合同 [2] - 文化传承:林守根的守林行为体现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华传统,长子林长青则在经济压力下平衡契约精神与可持续发展 [2] 现实意义与影响 - 生态文明演进:从毁林教训到生态经济共赢模式,《树魂》展现了中国生态文明的演进轨迹 [3] - 结局寓意:结尾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的场景,象征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 [3] - 观众影响:话剧唤醒观众对生态价值的认知,而非简单的环保意识 [3]
兴农评丨香港影帝回山东割麦,为什么我们总要回到土地里寻根?
南方农村报· 2025-06-15 21:35
香港影帝返乡事件 - 70岁香港影帝任达华在山东济宁老家麦田割麦 动作麻利且汗流浃背 并将麦粒带回香港给女儿展示[3][6][7] - 事件因"我的根在山东 我是中国人"的表态引发全网关注 凸显文化寻根主题[8][18][20] - 影帝通过麦粒传递实现代际文化传承 将山东饮食传统作为精神纽带[19][24][25] 乡土情结的文化内涵 - 农耕文明中土地承载家族血脉与记忆 返乡行为具有追溯文化源头的象征意义[21][22][23] - 当代社会存在"故乡难回"的普遍焦虑 该事件提供通过文化记忆构建精神原乡的范例[9][10][26] - 乡土情结表现为对童年记忆的追溯 以及文化传统代际传递形成的身份认同[16][17][27] 社会文化现象解读 - 事件反映现代人对土地的精神需求 显示"泥土治愈"对都市人群的特殊价值[11][13][29] - 年轻一代通过接触土地纹理和作物生长 可重建与华夏文明的精神连接[30][31] - 现象昭示无论社会地位高低 人类对文化根源的追寻具有普遍性[28]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获捐手机族谱查询系统助台胞寻亲
新华社· 2025-06-11 09:53
闽台寻根溯源服务交流中心建设 -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推进建设的"闽台寻根溯源服务交流中心"获捐族谱8部15册及"KFA手机族谱查询系统" [1] - 捐赠来自海峡两岸家风家谱研究中心 该中心自2002年起致力于族谱电子化数字化 目前系统已收录电子族谱5万余册 包括300多个姓氏 44765个分支谱 500多万条记录 [1] - 馆藏谱牒涉及两岸21个省市地区172个姓氏 共2720部 10420册 两岸家书总数2457件/套 时间跨度为1913年至2023年 [1] 两岸寻根服务拓展 - 今年4月在泉州泉金客运站 厦门五通码头设置寻根服务登记处 举办"清明溯谱两岸缘深"活动 向3000多名台胞发放寻根联络卡 宣传册页 [2] - 将结合线下线上资源构建两岸寻根网络 运营"靠谱 闽台缘"新媒体账号挖掘姓氏故事 [2] 技术应用与服务创新 - 研究中心在每本族谱后附二维码 既服务家族新修族谱 也便利两岸查询家族关联信息 [1] - "KFA手机族谱查询系统"有助于为台胞提供精准化族谱对接和寻亲服务 [1]
以优质“文化IP”焕新文旅产业
新华日报· 2025-05-28 06:05
文旅产业文化IP打造 - 德令哈市以海子诗歌为核心打造文化IP 建成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的海子诗歌陈列馆 包含手稿 照片 文献资料 诗集 书法作品等珍贵物品 [1] - 通过沉浸式场景复原 多媒体诗歌朗诵 创作互动体验等形式创新文化表达 开发系列文创产品 举办诗歌节 文学沙龙等活动 将静态诗歌转化为可感知的文旅体验 [1] - 去年该馆吸引16万游客到访 为户籍人口不足8万的德令哈市文旅产业注入活力 游客接待量达本地人口2倍 [1] 行业发展趋势 - 当前文旅产业面临同质化困境 游客需求从"到此一游"转向"文化寻根" 需通过深挖文化内核打造差异化IP实现可持续发展 [2] - 优质文化IP需平衡商业开发与文化保护 避免过度商业化导致文化失真 防止标准化复制引发打卡疲劳和价值透支 [2] - 成功IP需具备三大要素:深度文化内涵挖掘 创新表达形式设计 跨界融合与持续运营推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