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存款迁徙

搜索文档
招商证券:如果是短期快速牛市,其带来的可能是暴富效应,可能导致财富再分配和社会贫富分化扩大
搜狐财经· 2025-08-18 13:27
存款迁徙趋势分析 - 2023-2025年存款到期规模分别为83万亿、91万亿、105万亿,货币流动性为资本市场上涨提供支撑 [1] - 资本市场资金主要来源为政策、机构、居民和海外,其中机构资金最终源自居民,政策资金具有逆周期稳定机制 [1] - 4月政策资金明显增量,5-7月进入观察阶段,居民财富流出指标(居民贷款-存款-理财)与A股开户数、非银存款呈现此消彼长关系 [1] 居民财富迁徙特征 - 居民存款快速迁徙资本市场是市场热度的结果而非原因,属于情绪波动而非观念转变 [2] - 历史经验显示居民存款与非银存款的此消彼长在高关注度时期呈现高波动状态 [2] - 居民财富向资本市场迁徙的长期趋势需以资本市场回报率及稳定性为核心基础 [2] 资本市场发展逻辑 - 短期牛市情绪可能对中长期回报形成负贡献,暴富效应或加剧财富再分配与消费倾向下降 [2] - 资本市场回报率取决于上市公司ROE,政策需增强居民消费信心以推动ROE回升 [3] - 市场应减少对"水牛"情绪的讨论,更多关注上市公司业绩和估值,促进慢牛形成 [3] 宏观流动性展望 - 若无额外财政预算增加,8月起财政扩张力度同比衰减,社融增速或已见顶,M1增速顶部或出现在10月前后 [4] - 存款短期化、活期化、理财化趋势叠加同业存款自律影响,银行负债不稳定性上升,债市流动性内生波动加剧 [4] - 社融、M2、M1增速或在未来季度陆续见顶,消费信贷贴息和情绪惯性可能导致非银存款单月高波动 [4] 银行投资建议 - 7月中至8月中下旬调整接近尾声,超额收益窗口期即将开启,中期行情未结束 [5] - 财政支出向"三育"领域倾斜,长期利好银行绝对收益,当前银行PE为7倍(全市场21倍),隐含更高年化回报 [5] - 标的选择建议国有行、股份行、区域行均衡配置,优先自由现金流和超额拨备视角下估值占优的银行 [5] 数据图表补充 - 央行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单月增量显示4月显著上升(图表数据未完整引用) [7][8] - 居民存款迁徙指标与A股交易金额、万得全A涨跌幅呈现联动关系(图表数据未完整引用) [9][10]
银行研思录14:关于存款和牛市的几点思考
招商证券· 2025-08-18 13:03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1] 核心观点 - 居民存款迁徙至资本市场是情绪驱动的快变量而非长期观念转变的结果,短期市场热度不宜用长期趋势解释[4] - 资本市场回报率的核心基础是上市公司ROE稳定性,而非存款迁徙带来的流动性[4] - 短期"水牛"叙事可能加剧市场波动,应更多关注上市公司业绩和估值修复[4] - 银行板块当前估值约7倍PE,仅为全市场估值的三分之一,隐含更高年化回报潜力[5] 行业规模与表现 - 行业覆盖41家上市公司,总市值11,078.3十亿元,流通市值10,489.1十亿元,分别占市场总量的0.8%、11.3%和11.8%[1] - 行业指数近1月下跌6.5%,近6月上涨11.6%,近12月上涨33.3%[3] - 相对沪深300指数表现:近1月跑输11.1%,近6月跑赢4.9%,近12月跑赢7.6%[3] 存款到期与流动性分析 - 2023-2025年存款到期规模分别为83万亿、91万亿和105万亿[4] - 4月政策资金明显增量,5-7月进入观察阶段[4] - 居民财富流出指标(居民贷款-存款-理财)与非银存款、A股开户数呈现此消彼长关系[4][7] - 存款短期化、活期化、理财化趋势加速,银行负债不稳定程度上升[5] 宏观流动性展望 - 社融增速可能已处于顶部区域,M1增速顶部预计在10月前后出现[5] - 财政扩张力度8月起可能衰减[5] - 债市流动性不稳定程度上升,央行对银行间流动性掌控力增强[5] - 权益市场流动性可预测性下降,需关注消费信贷贴息政策影响[5] 银行投资建议 - 7月中至8月中下旬短期调整接近尾声,超额收益窗口期即将开启[5] - 长期看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向民生领域倾斜,利好银行绝对收益[5] - 建议在国有行、股份行和区域行中优选自由现金流和超额拨备视角下估值占优的银行[5] - 银行ROE和长期业绩增速高于市场水平,夏普比例更适合后基金评价改革时代配置[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