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牛市
搜索文档
信号出现了!所有人做好财富洗牌的准备
大胡子说房· 2025-11-04 19:21
文章核心观点 - 政策态度发生显著转变,对资本市场的定位从“融资市”转向“搞活”,而对地产的定位是“稳住”,显示资产池将发生切换 [1] - 资本市场将取代房地产成为新的核心资金池,以支持经济转型、科技发展并承载货币流动性 [2][3][5] - 参考美国2008年后的历史经验,当房地产资金池功能减弱后,股市在流动性推动下具备持续上涨的潜力,A股可能复制此路径 [4] - 当前A股的“慢牛”行情具有战略必要性,长远看4000点并非终点,是经济重新上轨道和居民财富增长的重要引擎 [5][6] 政策与市场定位转变 - 规划中罕见地明确“搞活”资本市场,其积极性超过对地产的“稳住”态度 [1] - 过去30年地产是货币宽松的主要资金池,2024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78898亿元,同比下降20% [1] - 同期资本市场融资余额较2024年底增加2633.96亿元,显示资金流向开始变化 [1] 经济转型与资产池切换逻辑 - 地租经济面临转型困境,土地价值被透支,需要新资金池替代地产作用 [2] - 为应对全球化解体及科技竞争,资本市场能同时推动经济发展、成为财政基石、增长国民财富并助力科技企业融资 [2] - 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资产价格会出现先拉地产后拉股市的规律,美日等国均经历此过程 [4] 历史经验与市场潜力分析 - 美国股市在2008年次贷危机后开启持续上涨,主因是货币宽松力度加大及地产资金池功能失效 [4] - 救市导致货币增多,而资金池仅剩股市,流动性推高股价,A股虽长期徘徊3000点,但一旦被重视具备向美股看齐的潜力 [4] - 资本市场牛市对大国竞争和解决国内经济困境具有战略重要性 [6] 投资策略与趋势应对 - 普通投资者应顺应资产池变化趋势,做多资本市场以享受经济转型红利 [6] - 当前最应做的是用资金布局资本市场,把握“慢牛”行情下的长期机会 [6]
滕泰:资本市场牛市有望成为提振消费的放大器
搜狐财经· 2025-10-27 17:37
资本市场在“十五五”期间的核心作用 - 资本市场需在科技强国和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让“科技牛”成为产业升级的连接器 [1] - 资本市场长期牛市可支撑中国AI算力投资保持5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 [1] - 美国AI产业发展依托资本市场上市值扩张而非政府资金的经验可供借鉴 [1] 资本市场对居民财富与消费的影响 - 长期牛市将推动居民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使中等收入群体突破“十四五”期间4亿人的平台 [1] - 资本市场将成为居民财富最重要的蓄水池 [1] - 若股市总市值从当前百万亿元增长至2030年两百万亿元以上,每年可带来几万亿元的新增消费规模,对扩大内需具有战略意义 [2] 资本市场对投资与民生的促进作用 - 依据托宾Q理论,股市持续上行能显著改善民间企业的投资能力和意愿,成为民间投资的加速器 [2] - 资本市场牛市是提振消费的放大器 [2] - 为将广义社会保障支出占GDP比例从不足10%提高至15%-20%,需依赖社保基金在资本市场获得更好投资回报或更大比例国有股权划转 [2]
吴晓求、滕泰、贺强……多位专家论“十五五”资本市场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10-26 22:05
文章核心观点 - 多位专家在研讨会上论述“十五五”时期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目标、条件和动力 核心观点聚焦于通过改革与开放构建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的现代金融体系 并探讨长期牛市形成的条件与战略意义 [1][2] 资本市场改革主线 - 改革核心在于构建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的现代金融体系 必须重构资本市场生态链 [2] - 重构资产端需积极推动更多科技创新型企业上市 [2] - 重构需求端建议解除对大资金进入市场的约束 并进行制度平台改革 [2] 资本市场开放路径 - 应推动当前管道式开放向全面开放过渡 [2] - 可研究外国有成长性的高科技企业到中国上市 逐步将中国资本市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 [2] 长期牛市的战略意义 - 资本市场牛市有望成为“十五五”期间提振消费的放大器 [2] - 长期牛市可以成为“十五五”期间民间投资的加速器 [2] - 科技牛有望成为“十五五”期间产业升级的连接器 [2] - 资本市场必将成为中国居民财富最重要的蓄水池 [2] - 提升全民社会保障水平离不开资本市场牛市的支持 [2] 长期牛市的驱动条件 - 科技革命带来的经济增长为长期牛市注入核心动力 人工智能长期将带来几十万亿元增长并改写各行各业 [3] - 人工智能引领的科技革命是中国经济增长引擎切换的必然逻辑 也是资本市场长期牛市的底层逻辑 [3] - 股市走出长牛行情需上市公司总体业绩不断提升且股市资金不断增加 [3] 增加股市资金的建议 - 想方设法进一步扩大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大机构投资股票的规模 [3] - 应当考虑扩大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股票投资规模 [3] - 需引导外资进入中国股市进行投资 [3]
存款搬家,开始出现了?
大胡子说房· 2025-10-10 19:05
文章核心观点 - 大规模存款搬家现象已经开始,居民和企业存款正从银行体系流向非银行金融机构,标志着资金正转场进入资本市场 [9][10] - 本轮存款搬家呈现出更为理性的特征,资金主要流向相对稳健的理财、债基及黄金白银等避险产品,而非直接大量进入股市,整体风险偏好不高 [11][12][14][15] - 存款搬家的速度与资本市场的指数上涨速度及赚钱效应直接挂钩,指数快速上涨将加速资金入场,慢牛行情则有利于等待更多人入场分享红利 [21][22][29] - 当前存款搬家仍处于起步阶段,居民存款增量尚未见顶,意味着后续仍有大量资金可能入场 [16][18] - 本轮牛市被视为资产价格修复和重新定价的过程,其本质是引导全市场资金共同参与,以实现更广泛的分红 [26][27][28] 存款数据变化 - 8月份企业存款新增2997亿元,同比少增503亿元;居民存款新增1100亿元,同比少增6000亿元 [3] - 7月份居民存款存量约为1.11万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 [4] - 在银行存款流出的同时,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显著增长,8月份增加1.18万亿元,同比多增5500亿元 [5][6] - 7月份非银机构存款增加额高达2.14万亿元 [7] - 今年前8个月,非银存款累计新增达5.87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8] 资金流向特征 - 资金并未盲目涌向高风险领域,而是更多流向相对稳健的理财、债基产品,其中许多产品通过少量配置权益资产增强吸引力 [12][13] - 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已超过30万亿元,表明大量存款流向了有稳定收益的理财产品 [14] - 黄金、白银等避险产品也是本轮存款搬家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15] - 存款直接进入股市的数量并未如预期般高,显示居民整体风险偏好仍较为保守 [14][16] 市场情绪与入市节奏 - 8月份A股新开户数约265万户,环比增加约35.1%,同比增长165%,开户数量明显增加,入场速度加快 [19] - 开户速度加快的关键原因是8月上证指数攀升速度最快、赚钱效应最强 [20] - 大众对资本市场的态度与指数涨幅直接相关,指数快速上涨会引发害怕踏空的情绪,加速散户入场;指数缓慢波动则导致投资者将信将疑,害怕高位被套 [23][24][25] - 慢牛行情本质上是等待更多人入场分享红利,避免因行情过快导致财富分配不均 [29]
大规模的存款搬家,开始出现了?
大胡子说房· 2025-09-28 18:31
存款迁移趋势 - 8月份企业存款新增2997亿元,同比少增503亿元 [3] - 8月份居民存款新增1100亿元,同比少增6000亿元 [3] - 7月份居民存款存量约1.11万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 [4] - 8月份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18万亿元,同比多增5500亿元 [6] - 7月份非银机构存款增加额达2.14万亿元 [7] - 今年前8个月非银存款累计新增5.87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8] 资金流向分析 - 资金正从银行存款流向券商、基金等非银机构,表明大规模存款搬家已开始 [5][9] - 资金转移不仅涉及居民存款,企业存款也开始搬家 [10] - 此轮资金转移更趋理性,主要流向相对稳健的理财、债基产品,而非盲目涌入高风险领域 [11][12] - 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已超过30万亿元 [14] - 黄金、白银等避险产品也是此轮存款搬家的主要目的地 [15] 市场情绪与入市节奏 - 8月份A股新开户数约265万户,环比增加约35.1%,同比增长165% [19] - 开户速度加快与8月上证指数攀升速度最快、赚钱效应最强直接相关 [20] - 存款搬家速度与指数上涨速度直接挂钩,快牛将加速资金入场,慢牛则减缓速度 [21][22] - 大众对资本市场态度与市场涨幅直接相关,涨得快怕踏空,涨得慢怕被套 [23][24][25] - 当前存款搬家仍处于起步阶段,居民存款增量尚未接近零或负值 [16][18] 行情性质与政策背景 - 此轮牛市是估值修复、资产重新定价的过程 [26] - 大规模存款搬家被视为有意识地引导资金入场,共同参与资本市场分红的结果 [26] - 政策意图在于全市场大部分资金参与,共同抬高修复资产价格,使广泛家庭获益 [27][28] - 慢牛的本质在于等待更多人入场,避免行情过快导致财富分配不均 [29]
告别低息、拥抱投资!存款“搬家”潮汐背后
北京商报· 2025-09-28 14:58
存款迁移趋势 - 住户存款同比少增6000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同比多增5500亿元,显示资金正从银行体系流向非银机构[3] - 月度个人新开股票账户数达264.12万户,环比增长35.12%,同比增长165.57%,表明居民正通过开户入市[10] - 居民部门超额定期存款余额为43万亿元,2025年7月至8月合计减少4801亿元,显示超额定期存款进入释放期[5] 资本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较年初上涨超14%,A股总市值突破104万亿元,日均成交额超1.64万亿元[4] - 自"9·24"政策以来,上证指数累计上涨39.26%,沪深300上涨41.62%,北证50指数暴涨154.9%[9] - 2025年7-8月股市日均成交额多次突破2万亿元,两融余额在8月26日重回2.2万亿元以上,杠杆资金信心增强[9] 理财市场动态 - 2025年上半年新发理财产品募集资金136.72万亿元,6月末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同比增长7.53%[4] - 非银金融机构存款高增部分源于银行理财规模快速增长,理财资金配置更多存款资产以维持净值稳定[11] - 新基金发行出现"日光基金",显示市场赚钱效应吸引场外资金入场,但规模仍低于历史高点[10] 驱动因素分析 - 定存利率进入"1%"时代,低利率推力与资本市场走牛共同驱动存款迁移[6][7] - 房地产投资属性弱化,商品房销售额下降7.3%,资金从传统投资选项转向资本市场[8][11] - "9·24"一揽子政策包成为牛市起点,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增强市场信心[9][13] 资金流向特征 - 当前存款迁移更多表现为定期存款"活期化",M1-M2剪刀差收窄至-2.8%,创近四年新低[4] - 部分存款资金流向消费领域,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4%,家电、通讯用品、餐饮等领域增长明显[11][12] - 资金主要流向理财和资本市场,少量流向消费及局部回流房地产市场[12] 机构应对策略 - 银行需优化负债结构,拓展低成本资金来源,精细化管理大额存单期限与定价[14] - 财富管理机构需把握市场趋势,精准适配客户需求,客户对权益类资产偏好有所上升[10][13] - "固收+"产品被视为最适合承接理财到期资金的产品类型,能在控制波动下追求稳健收益[14]
信达证券:反内卷政策或带来双重拐点
智通财经网· 2025-09-27 17:17
反内卷政策背景与执行 - 政策起点可追溯至202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首次明确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2] - 2024年12月政策重心从风险预警转向具体整治行动 [2] - 政策涵盖统一大市场建设 十大行业稳增长方案等举措 [2] 反内卷政策执行方式 - 控制新增产能从源头遏制无序扩张 [2] - 淘汰落后产能聚焦优化存量产能结构 [2] - 鼓励兼并重组缓解恶性压价问题 [2] - 政策执行核心集中于产能调控与价格引导 [1][3] 反内卷政策潜在影响 - 有望推动产能过剩下行拐点出现 [1][3] - 随着产能过剩化解加快 PPI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1][3] - 可能出现制造业增长动能阶段性衰减情况 [1][3] - 需同步配套需求侧政策工具实现稳增长目标 [1][3] - 有效扩大需求举措可为资本市场带来牛市支撑 [1][3]
大规模的存款搬家,开始出现了?
大胡子说房· 2025-09-25 19:24
存款迁移趋势 - 8月份企业存款新增2997亿元,同比少增503亿元 [3] - 8月份居民存款新增1100亿元,同比少增6000亿元 [3] - 7月份居民存款存量约1.11万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 [4] - 8月份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18万亿元,同比多增5500亿元 [6] - 7月份非银机构存款增加额高达2.14万亿元 [7] - 今年前8个月非银存款累计新增达5.87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8] 资金流向分析 - 银行存款下跌、资金流出同时,非银机构存款显著增长,显示资金正从银行体系转向资本市场 [5][9] - 资金转移不仅涉及居民存款,企业存款也开始迁移 [10] - 此轮存款搬家更为理性,资金并未盲目涌向高风险领域,而是更多流向相对稳健的理财、债基产品 [11][12] - 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已超30万亿元,大量存款流向有稳定收益的理财产品 [14] - 黄金、白银等避险产品也是此轮存款搬家的主要目的地 [15] - 存款直接进入股市的数量未达预期,当前存款搬家仍处于起步萌芽阶段,尚有大量资金未入场 [16] 市场情绪与指数表现关联 - 8月份A股新开户数约265万户,环比增加约35.1%,同比增长165%,开户数量明显增加,入场速度加快 [19] - 8月份开户速度加快的关键原因在于上证指数攀升速度最快、赚钱效应最强 [20] - 存款搬家速度与指数上涨速度直接挂钩,指数快速拉升将加速存款搬家,指数缓慢磨升则会减慢搬家速度 [21][22] - 大众对资本市场的态度与资本市场涨幅直接挂钩,指数涨得好涨得快会吸引散户因害怕踏空而急忙入场,指数慢升则导致散户将信将疑 [23][24][25] 对市场前景的解读 - 此波存款搬家规模预计将超越以往每一次 [26] - 当前牛市行情被视为估值修复、资产重新定价的过程,大规模存款搬家是有意识引导资金入场参与资本市场分红的结果 [26][27] - 市场最终目标是引导全市场大部分资金参与,共同抬高修复资产价格,使所有资金及背后家庭在行情中获益 [27][28] - 慢牛的本质是等待更多人入场,避免因行情过快导致部分人获利而另一部分人受损 [29]
大规模的存款搬家,开始出现了?
大胡子说房· 2025-09-18 19:15
存款迁移趋势 - 8月企业存款新增2997亿元 同比少增503亿元 [3] - 8月居民存款新增1100亿元 同比少增6000亿元 [3] - 7月居民存款存量约1.11万亿元 同比多减7800亿元 [4] 非银金融机构资金流入 - 8月非银存款增加1.18万亿元 同比多增5500亿元 [6] - 7月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 [7] - 前8个月非银存款累计新增5.87万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8] 资金流向特征 - 资金主要流向稳健型理财及债基产品 [12] - 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超30万亿元(截至2025年6月末) [14] - 避险资产(黄金/白银)成为重要资金去向 [15] 资本市场参与度 - 8月A股新开户数约265万户 环比增35.1% 同比增165% [19] - 开户加速与上证指数8月快速攀升直接相关 [20] - 居民风险偏好仍处低位 直接入市资金规模有限 [14][16] 市场发展预期 - 存款迁移仍处起步阶段 大量资金尚未入场 [16] - 指数上涨速度将决定资金迁移加速度 [21][22] - 政策引导资金共同参与资产价格修复 [26][27] 投资策略导向 - 建议通过资产配置对冲风险 [30] - 强调提升资本市场认知的重要性 [32][36] - 关注全球重大事件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35]
反内卷影响详细测算:牛市的逻辑:产能过剩下行拐点到来
信达证券· 2025-08-29 10:04
工业总产能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5年二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总产能现价规模达186.7万亿元,相当于GDP的135.7%[11] - 工业总产能经历三轮扩张:2018年(增速峰值5.7%)、2021年(增速超10%)、2023-2024年(2024年二季度增速5.9%)[16][18][27] - 产能消化渠道占比:内销(60%-70%)、出口(<10%)、库存变动(<1.5%)[19] 产能过剩与历史周期 - 三次产能过剩周期:2015-2016年(峰值占比6.6%)、2020年(峰值占比5.2%)、2023年以来(2024年三季度峰值占比4.3%)[30][32][33] - 2025年二季度工业产能增速降至4.6%,连续三个季度低于GDP增速[27] - 高技术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显著偏低(2025年Q2医药制造业分位数2%,化学原料制造业分位数2%)[40] 反内卷政策影响 - 反内卷政策聚焦产能治理,包括落后产能退出、并购重组及新增产能控制[42] - 政策推动产能过剩下行拐点,并可能带动PPI上行拐点(2025年7月PPI同比-3.6%,环比降幅收窄0.2%)[43][44] - 需配套需求侧措施(基建、房地产、消费)以实现增长动能再平衡[45][60] 资本市场与行业机会 - 历史显示产能过剩化解与PPI回升伴随牛市(2016-2017年沪深300涨48%,2020-2021年涨66%)[61] - 六维度筛选模型推荐行业:有色金属(总分4分)、光伏(电气机械制造业,总分3分)[63][69] - 风险因素:反内卷推进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历史规律失效[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