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品牌

搜索文档
山寨玩家的新战场,高仿户外品牌开进商场中庭
36氪· 2025-06-27 21:42
高仿品牌的市场策略 - 高仿品牌通过视觉高度模仿国际大牌如On昂跑、Columbia等,包括店铺设计、产品版型和颜色,以混淆消费者认知 [12] - 定价策略为核心竞争力,通常为正品1-2折,如SKON短袖定价79-199元(正品400-800元),Coutleubia冲锋衣折后不足400元(正品近2000元) [14] - 渠道选择聚焦奥莱、商场负一楼、三四线城市万达广场及高铁站等,利用低租金高客流特性快速扩张,如SKON在北京多个商场中庭铺开 [14] 高仿品牌的产品与目标客群 - 产品品质较早期山寨显著提升,如Polowalk因"用料扎实"被讨论,SKON强调面料舒适性,Coutleubia具备基础防水功能 [15] - 目标客群为月入几千至一两万元的城市人群,追求品牌质感但预算有限,高仿品牌填补"过得去"品质与低价之间的需求缺口 [15] - 行业现象呈现"消费热点跟随性",从早年运动鞋(阿迪王)转向当前户外服装(Columbia、The North Face模仿者) [16] 商场与高仿品牌的共生关系 - 商场因经营压力放宽审核标准,中庭位置虽租金高(华东某万达20㎡月租4万-8万元),但短期业绩导向促使引入高仿品牌 [22] - 法律模糊性为高仿提供空间,如Coutleubia、MLBQ等持有合法商标,商标相似度界定困难导致维权成本高 [23] - 典型案例Polowalk全国超1400家门店,进驻中高端商场但仍难摆脱"仿拉夫劳伦"标签 [26] 正品品牌的应对与行业影响 - 正品品牌通过强化品牌叙事(如On昂跑强调瑞士血统、The North Face赞助极限运动)抵御形象稀释 [29] - 山寨客观上普及品类认知,但长期可能挤压正品创新空间,如Polowalk尝试转型休闲户外但转型困难 [30] - 行业趋势显示山寨品牌平均存活期不足3年,缺乏原创能力导致难以建立持久护城河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