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量集采

搜索文档
IPO失败后海纳医药“卖身”又遇挫
新浪财经· 2025-07-01 13:51
收购终止事件 - 成都先导宣布终止收购海纳医药65%股权,因交易方案、价格、业绩承诺等核心条款未达成一致 [1] - 交易终止不涉及违约责任,对公司业务、财务及股东利益无不利影响 [1] - 公告次日股价一度跌超7%,而3个月前公布重组时股价单日涨超8% [1] 公司后续战略 - 成都先导表示将继续寻求符合中长期发展策略的并购机会,以技术互补、规模扩张或市场拓展提升竞争力 [3] - 海纳医药未回应未来出售或IPO计划,其创业板招股书披露电话未接通 [3] 行业并购背景 - 医药外包行业下行期同业整合频现,如奥浦迈收购澎立生物100%股权(对价14.51亿元,业绩对赌3年合计1.95亿元) [6] - 澎立生物评估基准日资产总额12.16亿元,归母权益9.27亿元,净利润4515.86万元,交易市盈率约30倍,增值率56.62% [6] 双方业务与业绩 - 成都先导2020-2024年营收从2.44亿元增至4.27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从6402.32万元降至5135.71万元 [7] - 海纳医药2020-2022年营收从5681.83万元增至2.71亿元,归母净利润从-2871.30万元扭亏至6801.77万元,2023年上半年营收2.26亿元、净利润7318.21万元 [7] - 成都先导专注原创新药发现(产业链前端),海纳医药主攻仿制药及改良型新药全流程(产业链后端) [9] 行业挑战 - 创新药资本寒冬导致下游客户预算削减,仿制药外包受医保控费、集采等政策挤压 [9] - 仿制药外包价格竞争激烈,单品种批件价格降至小几百万,同品种过评企业数量激增加速集采节奏 [10] - 海纳医药2023年上半年多次开发收入占比达33.09%,但集采导致订单来源减少风险上升 [10]
摩根大通:通策医疗_ 中国口腔医疗巨头脆弱微笑背后潜藏的不确定性:首次覆盖,给予“减持”评级
摩根· 2025-04-27 11: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通策医疗,给予“减持”评级,截至2025年12月的目标价为34元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口腔医疗服务行业面临短期及长期挑战,通策医疗盈利承压,2025/26年每股收益预测值分别比市场一致预期低8%/10%,盈利增长前景弱于预期且对浙江省地域依赖严重,当前估值倍数不合理,股价此后将趋缓 [1][4][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口腔医疗服务行业分散,个体诊所普遍,仅约3%的机构连锁化经营,消费支出疲软使正畸和种植牙治疗需求减少,集采致种植体价格下调约50%,业务量增长未抵消影响,长期看带量集采范围扩大将挤压利润池 [4] - 疫情后经济放缓使行业增速下降,竞争激烈,中高端连锁机构经营压力大,全国扩张战略中断,预计短期内行业难好转 [24] - 政策支持冷淡,种植牙和正畸基本不在医保范围内,患者负担能力不足限制需求扩张,预计2024 - 28年国内口腔医疗服务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7% [25] - 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占比高,但市场份额进一步增长机会有限,行业分散,连锁经营占比低,集中度提高存在人才瓶颈、标准化挑战和品牌知名度风险 [30][35] - 集采后种植牙渗透率增长慢于预期,成本收入比高、公众意识不足和保险覆盖有限致渗透率低,预计2024年种植量增15%,市场规模缩减2.3% [37][40] - 正畸市场因经济压力疲软,渗透率难快速增长,客单价下降,需求侧消费者倾向必要支出,公众教育欠缺,社会认知有偏见;供给侧正畸医生数量增长慢且分布不均,预计2025年市场低迷,2026年起公司正畸业务增速重回两位数 [48][52][57] 通策医疗经营情况 - 截至2024年3季度,经营84家医疗机构,开设牙椅约3100台,九成收入来自浙江省内,省外扩张缓慢且盈利能力弱,2021 - 23年间,每张牙椅产出及诊疗次均费用分别下降24%/15%,预计当前到2027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0% [1][4] - 规模扩张及利润率提升面临阻碍,新院经营成熟滞后,分流旗舰医院门诊量,扩张效率下降,单张牙椅产出及诊疗次均费用减少,省内市场份额高,省外扩张小规模、毛利率低,近期盈利快速反弹催化剂有限 [65][69] - 旗舰医院增长放缓,三大旗舰医院2017 - 2023年间净利润贡献超74 - 86%,但增速及利润率下滑,分院扩张分流患者和医生资源,省内低价竞争挤压定价能力,预计收入份额将继续下滑,净利润率难快速恢复,净资产收益率下滑 [70][73][78] - 蒲公英医院是亮点,截至2024年3季度有45家分院,60%实现盈亏平衡或盈利,2024年营收有望增长25%以上,利润率维持当前水平,成功因素为医生激励和客户吸引力,但规模效应和盈利能力仍面临障碍,利润率落后于旗舰医院,可能抢占旗舰医院市场份额 [80][81] - 省外扩张停滞,严重依赖浙江省,省外收入占比未显著改善,平均客单价仅为省内一半,毛利率远低于省内,进入门槛高、并购面临挑战,杭州商业模式难复制到新地区 [82][93][94] - 人力成本偏高,口腔医院员工费用占收入的51%,高于其他专科医院,优秀牙医供应与扩张速度不匹配会致单张牙椅产出下降,公司牙医人数增加,人力成本占比从31.9%升至36.2%,医生人均收入贡献近年下降,成本效益和利润率降低 [95][99][101] 通策医疗财务预测 - 预计2024 - 27年总收入从约29亿元增至3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1% [105] - 种植业务2024 - 27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0%,达8.88亿元 [106] - 正畸业务2024年下降后2026年开始复苏,2027年收入达6.46亿元,2024 - 2027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2% [106] - 儿童口腔、修复和综合治疗2025 - 27年增长5 - 10%,其他业务产品销售和建设业务增速稳定在5 - 6% [106] 通策医疗估值 - 采用现金流折现法估值,目标价34元,假设市场溢价为6.2%,无风险利率为3.8%,贝塔系数为1.48,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12%,估算自由现金流截止到2033年,永续增长率为2.5% [7][21] - 股价对应约35.5倍的2025年预期市盈率,远高于同类专科民营诊所,但增长能见度低,溢价不合理,预计口腔医疗行业及公司收入增长短期内难好转,人力成本上涨和价格竞争将继续对净利润率造成压力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