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口腔医疗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皓宸医疗: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14 20:20
业绩预告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2800万元至2000万元 上年同期盈利55.35万元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2600万元至1900万元 上年同期盈利16.91万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亏损0.0333元/股至0.0238元/股 上年同期盈利0.0007元/股 [1] 业绩变动原因 - 口腔医疗服务业务市场竞争加剧 行业获客成本上升 同品类产品客单价下降 导致业务利润下滑 [1] - 联营企业抚顺银行的金融商品投资业务估值下降 影响公司投资收益 [1] 其他信息 - 本次业绩预告未经注册会计师预审计 [1] - 最终财务数据以公司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为准 [1]
港交所“锣不够用了”?5股同日上市,超200家企业排队IPO
搜狐财经· 2025-07-09 22:28
港股IPO市场热度 - 7月9日有6家公司同时在港交所上市,包括极智嘉-W、蓝思科技、峰岹科技、讯众通信、大众口腔及恒生摩根美国股票高入息主动型ETF,创下自2018年科技公司扎堆上市潮以来的密集上市纪录 [2] - 2025年首六个月港股IPO数量达44家,同比上升47%,募资总额2808亿港元,同比上升322%,其中IPO集资额1071亿港元,同比上升699% [6] - 截至7月7日有207家公司排队等待港股IPO,主要集中在科技、新消费和医药医疗行业,数量较2024年同期显著增长 [5] 新股首日表现 - 5家新上市公司首日均上涨,涨幅介于0.22%-16.02%,其中峰岹科技涨幅最高达16.02%,蓝思科技涨9.13%,极智嘉涨5.36%,大众口腔涨3.5%,讯众通信涨0.22% [3] - 峰岹科技收盘市值208亿港元,蓝思科技1293亿港元,极智嘉230亿港元,大众口腔10亿港元,讯众通信17亿港元 [3] 新股认购情况 - 峰岹科技公开发售获138.26倍认购,国际发售获8.61倍认购,募资净额21.36亿港元 [3] - 蓝思科技公开发售获462.76倍认购,国际发售获16.68倍认购,募资净额46.94亿港元 [3] - 极智嘉公开发售获133.62倍认购,国际发售获30.17倍认购,募资净额25.45亿港元 [4] - 大众口腔公开发售获108.25倍认购,国际发售仅0.96倍认购,募资净额1.78亿港元 [4] - 讯众通信公开发售获12.79倍认购,国际发售1.01倍认购,募资净额3.68亿港元 [4] 市场展望与趋势 - 德勤中国预计2025年港股IPO将达80只,融资1300-1500亿港元,标的来自A股上市公司、内地龙头企业、中概股及中东、东盟国家公司,集中在科技(尤其是AI)和医药领域 [7] - 香港财政司司长表示2025年上半年港股恒生指数累计上升20%超4000点,新股募资1070亿港元已超2024年全年22%,暂列全球第一,目前IPO申请约200宗较年初倍增 [6] - 6月港股新股破发率达41.6%,2023年破发率曾超70%导致后续IPO遇冷 [7]
大众口腔港股上市首日涨3.5% 募2.2亿港元去年业绩降
中国经济网· 2025-07-09 16:25
上市概况 - 大众口腔于7月9日在港交所上市,收盘价20.70港元,涨幅3.50% [1] - 公司共发售10,861,800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949,500股,国际发售8,912,300股 [1][2] - 上市后已发行股份数目为49,379,042股 [2] 发行定价与募资 - 最终发售价为20.0港元,处于发行价区间20.0-21.4港元的下限 [4][5] - 募资总额217.24百万港元,扣除39.07百万港元上市开支后净额178.17百万港元 [4][5] - 独家保荐人和全球协调人为海通国际,联席牵头经办人为利弗莫尔证券 [2] 资金用途 - 35%资金(64.9百万港元)用于在华中地区建立新口腔医疗机构 [6] - 25%资金(46.4百万港元)用于收购华中地区口腔医疗机构 [6] - 10%资金(18.6百万港元)分别用于升级现有机构、优化IT系统、发展医疗团队和营运资金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09.4、441.8、407.1百万元人民币 [6] - 同期净利润为56.5、67.0、62.5百万元人民币 [6] - 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59.4、70.4、68.3百万元人民币 [6][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19.9、149.0、100.6百万元人民币 [8][9] 业务概况 - 公司是华中地区(湖北、湖南)领先的民营口腔医疗服务提供商 [6]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5.046百万元人民币 [9]
大众口腔正在招股,怎么看?
格隆汇· 2025-07-01 18:32
招股情况 - 股票简称:大众口腔,股票代码:02651.HK [2] - 招股时间:6月30至7月4日上午,7月9日上市 [2] - 招股价格:每股20.0港元至21.4港元,每手100股,入场费2161.58港元 [2] - 集资额:2.17亿港元至2.32亿港元,募资净额约1.86亿港元 [2] - 发行比例约22%(绿鞋前),发行总市值9.87亿港元至10.57亿港元 [3] - 招股总数10,861,800股H股,公开发售10%,国际配售90% [3] - 超额认购15倍以上可回拨至30%,50倍回拨至40%,100倍回拨至50% [3] 保荐与财务 - 保荐人:海通国际证券有限公司,有绿鞋机制 [4] - 无基石投资者 [4]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09亿元、4.42亿元、4.07亿元 [4] - 同期净利润5650万元、6700万元、6250万元,经调整净利润5930万元、7040万元、6830万元 [4] - 2024年毛利率37.4%(152,340千元/407,083千元) [8] - 销售及分销开支占比9.9%(2024年40,473千元) [8] 行业对标 - 行业龙头通策医疗静态PE约36.5倍 [5] - 港股对标瑞尔集团:2024年收入16.88亿元,归母净利润2199万元,市值11.5亿港元,静态PE48.72倍,PS0.63倍 [5] - 大众口腔静态PE约14.45倍,PS约2.4倍 [6] 业务概况 - 华中地区最大民营口腔医疗服务商,市场份额2.4%(华中)及0.4%(全国) [9] - 截至2024年底运营86家机构(4家医院+80家门诊部+8家诊所),最新增至92家 [9] - 采用直营连锁模式,品牌统一为"爱尚大众口腔" [9] - 合伙人计划绑定牙医资源:2022-2024年分别有24名、32名、37名牙医成为少数股东 [9] 经营挑战 - 2023年种植牙服务降价25%-40%,2024年客单价下降 [10] - 隐形矫治器价格下调15%-20%,导致正畸服务平均消费下降 [10] - 部分机构投资者在IPO前集中退出 [10] 募资用途 - 35%用于华中地区新建医疗机构 [10] - 25%用于收购40-65家机构(湖北20家/湖南20家/河南15家) [11] - 10%升级现有机构,10%优化IT系统,10%发展医疗团队,10%营运资金 [12]
大众口腔业绩下滑:就诊人次及平均开支均承压,三年分红上亿
新浪财经· 2025-07-01 08:57
公司上市计划 - 公司计划于2025年6月30日至7月4日进行招股,拟全球发售1086.18万股H股,其中香港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发售价区间为每股20.0港元至21.4港元,预计H股将于7月9日在港交所开始买卖 [1] 市场地位与规模 - 按2023年收入计,公司在华中地区所有民营口腔医疗服务提供商中位居第一,市场份额约2.6% [1] - 按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牙椅数量计,公司在中国民营口腔医疗服务行业中位居第五 [1]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运营92家口腔医疗机构,包括四家营利性口腔医院、80家营利性口腔门诊部和八家营利性口腔诊所,分布于湖北、湖南两个省份内的八个城市 [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4.09亿元、4.42亿元、4.0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645.0万元、6703.8万元、6250.0万元,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下滑 [1] - 2022年至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36.3%、38.1%、37.4%,2024年有所下滑 [2] - 2022年至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20亿、1.49亿、1.01亿 [10] - 2024年流动负债净值增至1345.2万元,反映短期偿债压力上升 [7] 业务构成 - 综合牙科诊疗服务收入占比分别为51.9%、53.7%、53.4%,口腔种植服务收入占比分别为28.5%、27.8%、28.4%,口腔正畸服务收入占比分别为19.6%、18.5%、18.2% [3] - 2022年至2024年就诊人次平均开支分别为578元、575元、544元,呈现下降趋势 [4] - 口腔种植服务的就诊人次平均开支从1953元降至1332元,口腔正畸服务的就诊人次平均开支从627元降至510元 [5] 运营数据 - 2022年至2024年客户就诊人次分别为70.87万、76.88万、74.86万,2024年有所下降 [4] - 截至2024年12月末,共有280名牙医在公司执业,牙医的员工成本分别为5780万、6580万、5820万,占同年销售成本的22.1%、24.1%及22.8% [6] - 截至2024年末的牙椅数目为702张,每张牙椅的客户就诊人次为1066次,每张牙椅的平均开支为58万元 [6] 扩张计划与风险 - 公司计划未来五年在华中地区新建约80至100家新口腔医疗机构,并收购约40至65家口腔医疗机构 [7] - 行业专家指出扩张策略存在显著风险,包括区域供需失衡、价格战、单店营收稀释、新机构培育期固定成本高企等 [7] 分红与股权结构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分别向股东支付股息3900万元、3660万元、5000万元,三年累计分红达1.26亿元 [9]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姚雪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控制了公司约84%的股权 [9] 合规问题 - 2022年至2024年期间,公司旗下多家门诊部因未建立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档案、未严格执行消毒产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使用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等问题受到行政处罚 [10][11][12][13]
新股解读|从区域王者到全国布局:大众口腔的资本化之路与增长潜力
智通财经网· 2025-06-30 19:01
行业概况 - 口腔医疗服务行业因消费升级和健康意识增强成为资本市场热点,但上市标的增多导致稀缺性下降 [1] - 行业竞争激烈,已有多家口腔医院在A股、港股和新加坡股市上市,如通策医疗、皓宸医疗、瑞尔集团等 [1] - 中国民营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011亿元增至2023年的1015亿元,增幅不足1%,预计2024年增长进一步放缓 [7][8] - 华中地区口腔医疗机构数量从2019年底的1.4万家增至2023年底的1.8万家,复合年增长率6.9%,预计2028年达2.4万家 [8] 公司定位与市场地位 - 大众口腔是华中地区领先的民营口腔医疗服务提供商,2023年以2.6%市场份额位居区域第一 [2][11] - 公司以社区为中心提供便捷服务,截至2024年底拥有92家医疗机构,包括4家医院、80家门诊部和8家诊所 [2][4] - 第二名竞争对手仅39家机构,市场份额2.4%,行业竞争高度分散 [11] 财务表现 - 2021-2023年收入从3.81亿元增至4.42亿元,净利润从1473.8万元提升至6703.8万元 [1] - 2024年受集采影响收入略降至4.07亿元,净利润6250万元,仍保持较强抗风险能力 [1][2]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36.3%、38.1%和37.4%,显示成本控制能力稳定 [3] - B轮融资后估值达6.8亿元,获中信证券投资等机构认可 [1][5] 业务结构 - 综合牙科诊疗服务收入占比超50%,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13亿元、2.37亿元和2.17亿元 [4] - 2022-2024年诊疗服务接诊人次从12.8万增至14.5万,但口腔正畸客单价从627元降至510元 [5] - 2023年种植服务费用降价25%-40%,就诊人次同比增31.8%,但2024年增速放缓至10.2% [5][7] 发展战略 - 未来五年计划在华中地区新建80-100家机构,并通过收购整合40-65家标的扩大份额 [12] - 扩张将依托社区化运营经验和区域品牌优势,同时优化高附加值服务占比 [12] - 行业增长依赖门店数量扩张,但需大量资本金支持 [8]
大众口腔(02651)今起招股 预计7月9日上市
智通财经网· 2025-06-30 07:06
招股信息 - 大众口腔(02651)于2025年6月30日-7月4日招股 拟全球发售1086 18万股H股 其中香港发售占10% 国际发售占90% [1] - 发售价不超过每股21 4港元 预期不低于每股20 0港元 每手100股H股 预期2025年7月9日在联交所上市 [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华中地区(湖北及湖南)民营口腔医疗服务提供商 采用直营连锁模式经营 [1]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在华中地区民营口腔医疗服务市场排名第一 市场份额约2 4% [1] - 收入来源包括综合牙科诊疗 口腔种植 口腔正畸三大服务 [2]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4 09亿元人民币 2023年增至4 42亿元人民币 2024年因消费降级及竞争降至4 07亿元人民币 [2] - 实施成本控制措施 包括优化资源配置 增强供应商议价能力以获取优惠耗材价格 [2] 募资用途 - 假设发售价中位数20 7港元 预计募资净额1 86亿港元 用途分配如下 [3] - 35%用于在武汉及华中地区新建医疗机构 [3] - 25%用于收购口腔医疗机构 [3] - 10%用于升级现有医疗机构 [3] - 10%用于优化信息技术系统 [3] - 10%用于发展医疗团队 [3] - 10%用于营运资金 [3] - 若发售价定为21 4港元 将额外募资730万港元 若定为20 0港元 则减少730万港元 [3]
业绩利润双下滑,大众口腔二次冲刺港股丨医健IPO解码
搜狐财经· 2025-06-26 16:43
公司概况 - 大众口腔是华中地区以湖北省及湖南省为重点的民营口腔医疗服务提供商,以直营连锁模式经营92家机构(含4家医院、80家门诊部及8家诊所),覆盖两省八市 [1] - 公司成立于2007年,提供综合牙科诊疗、口腔种植及正畸服务,市场份额在华中地区达2.6%,按2023年收入计居民营口腔服务商首位 [1] - 按2023年牙椅数量计,公司在中国民营口腔医疗服务行业中排名第五位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09亿元、4.42亿元、4.07亿元,年内利润对应为5645万元、6703.8万元、6250万元,2024年同比下滑7.9%和6.8% [2][3]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骤降32.46%至1.00亿元,跌幅远超营收及净利润降幅 [7] - 2024年现金及等价物余额从2023年末的2.27亿元骤降至9504.6万元,主要因1.21亿元股份回购支出 [10] 业务结构 - 综合牙科诊疗服务2024年收入2.17亿元(占比53.4%),同比下滑8.34%;口腔种植服务收入1.16亿元(占比28.4%),下滑5.97%;正畸服务收入7411.5万元(占比18.2%),下滑9.36% [4][5] - 2024年综合牙科诊疗服务人次锐减3.33万,带动整体就诊人次较2023年减少超2万人,新客户数量从17.20万人降至15.05万人 [6] 运营与竞争 - 截至2024年底共有280名牙医,三年以上牙医留任率约90% [6] - 机构数量三年复合增长率降至7.8%(2022-2024年从74家增至86家),显著低于行业扩张预期 [7] - 2023年中国口腔医疗服务行业CR10仅12.7%,公司以0.4%市场份额位居民营机构第十一位 [7] 战略与挑战 - 计划未来五年在华中地区新建80-100家机构并收购40-65家医疗机构 [8] - 2024年9月以1.21亿元总对价回购837.93万股股份,导致原始投资者中元九派等离场 [9][10] - 2022-2024年累计分红1.26亿元(含2024年5000万元计划),占同期净利润的68% [10] - 曾多次因放射诊疗许可、人员资质、消毒管理等合规问题遭监管处罚 [10]
大众口腔通过聆讯 海通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证券时报网· 2025-06-25 08:53
公司概况 - 大众口腔已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 由海通国际独家保荐 [1] - 公司是华中地区(湖北 湖南)领先的民营口腔医疗服务提供商 采用直营连锁模式运营 [1]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在华中地区民营口腔医疗服务市场中排名第一 市场份额约2 4% [1] 业务规模与扩张 - 运营中的口腔医疗机构从2022年1月的77家增至2024年12月的86家 2025年6月进一步增至92家 [1] - 机构包括4家口腔医院 80家口腔门诊部和8家口腔诊所 覆盖湖北 湖南两省8个城市 [1] - 所有机构均以"爱尚大众口腔"统一品牌运营 且大多位于或邻近本地社区 [1] 人才管理 - 公司实施合伙人计划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有37名牙医通过该计划成为股东 [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有280名牙医执业 执业三年以上牙医留任率2022-2024年分别为87% 89% 90% [2] - 前五大牙医收入贡献占总收入8 0%至10 0% 体现人才依赖度低 [2] 服务与客户数据 - 提供综合牙科诊疗 口腔种植及口腔正畸服务 覆盖全年龄段客户 [2] - 2022-2024年服务客户数分别为276 310人 296 859人 283 640人 [2] - 同期就诊人次分别为708 651人次 768 809人次 748 632人次 平均开支578元 575元 544元 [2]
新股消息 | 大众口腔通过港交所聆讯 在华中地区民营口腔医疗服务提供商中占约2.4%市场份额
智通财经网· 2025-06-25 06:53
公司上市进展 - 大众口腔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海通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1] 行业地位与市场定位 - 公司是华中地区(湖北、湖南)领先的民营口腔医疗服务提供商,2024年收入占华中地区市场份额2.4% [4] - 采用直营连锁模式,战略聚焦大众市场需求,服务网络覆盖人口稠密区域 [4] 医疗服务网络扩张 - 运营机构从2022年77家增至2025年6月92家(含4家医院、80家门诊部、8家诊所),覆盖两省8市 [5] - 所有机构统一使用"爱尚大众口腔"品牌,强化区域协同效应 [5] - 86%的机构(80家)为门诊部,主要布局社区周边以提升可及性 [5] 人才管理策略 - 推行合伙人计划吸引资深牙医,2022-2024年合伙人从24名增至37名 [5] - 截至2024年底拥有280名执业牙医,三年以上牙医留任率逐年提升(2022年87%→2024年90%) [7] - 收入来源分散,前五大牙医贡献占比稳定在8%-10% [7] 业务构成与客户数据 - 提供综合牙科、种植、正畸三大服务,覆盖全年龄段需求 [8] - 2022-2024年年度客户数约28万人次,就诊人次稳定在75万左右,客单价从578元降至544元 [8]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09亿、4.42亿、4.07亿元人民币 [8] - 同期净利润为5645万、6703.8万、6250万元人民币 [8] - 毛利率保持在36%-38%区间(2022年36.3%、2023年38.1%、2024年37.4%) [9] - 销售费用率约10%(2024年9.9%),研发投入稳定在1600万元左右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