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外包

搜索文档
港股收评:三大指数集体走高!芯片、黄金股强势上扬,农产品等少数板块飘绿
格隆汇· 2025-09-05 16:43
9月5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恒指收涨1.43%报25417.98点,国企指数涨1.34%,恒生科技指数涨 1.95%。 | 代码 | 名称 | | 最新价 | 涨跌额 | 涨跌幅 | | --- | --- | --- | --- | --- | --- | | 800700 | 恒生科技指数 | 0 | 5687.45 | +108.59 | 1.95% | | 800000 | 恒生指数 | の | 25417.98 | +359.47 | 1.43% | | 800100 | 国企指数 | | 9057.22 | +120.13 | 1.34% | 盘面上,权重科技股集体上涨,快手涨超4%,腾讯控股涨超2%,京东集团、美团、阿里巴巴、网易、 百度集团涨超1%;风电股涨幅居前,金风科技大涨超18%;半导体、芯片股走强,地平线机器人涨超 9%;有色金属、黄金股走高,潼关黄金涨近6%;医药外包概念反弹,昭衍新药涨近9%;光伏太阳能股 拉升,协鑫新能源涨超26%;此外,医美概念股、稀土概念、家电股、锂电池、苹果概念等纷纷上涨。 另一方面,农产品板块下挫,华联国际跌近30%;猪肉概念、食品股、化妆品、啤酒、农 ...
对外授权交易火了 带来的不只是创新药企收入有了 这一领域公司正受益
第一财经· 2025-09-05 15:52
一般而言,国产创新药出海大概流程是,两家公司先见面,之后双方启动尽职调查。 陈智胜表示,国产创新药出海涉及的买卖方,有可能一方或者双方是公司的客户,他们也会来公司做尽 职调查,因此,公司可能会比市场提早两三个月了解相关药物出海动向。 陈智胜表示,还有部分项目,原来不属于公司合作范畴内,但买方是公司客户,随着收购完成,一些项 目也会转移到公司来合作。总体而言,国产创新药出海,有望加速公司未来业绩发展。 近年来,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井喷,全球市场对中国创新药的认可度正在不断提升。 9月1日,国家药监局副局长徐景和在2025年"全国药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表示,目前,我国生物医 药市场规模跃居全球第二,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对外授权总金额已接近660亿美元。 创新药物研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跨越靶点验证、工艺开发、临床转化、商业化生产等多个环 节。此前有医药外包公司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国产创新药企在开发上对速度与质量的追求,给医 药外包行业创造市场机遇,医药外包企业可以加速创新药从实验室到商业化的推进。 陈智胜表示,很多人以为分子好就能出海,但实际上CMC(化学成分生产和控制)质量是决定成败的 关键, ...
对外授权交易火了,带来的不只是创新药企收入有了,这一领域公司正受益
第一财经· 2025-09-05 14:56
陈智胜认为,对外授权交易热度还会持续。 创新药对外授权不仅成为创新药企融资、收入来源之一,而且也有可能带动医药外包公司订单金额增 加。 近年来,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井喷,全球市场对中国创新药的认可度正在不断提升。 9月1日,国家药监局副局长徐景和在2025年"全国药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表示,目前,我国生物医 药市场规模跃居全球第二,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对外授权总金额已接近660亿美元。 创新药物研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跨越靶点验证、工艺开发、临床转化、商业化生产等多个环 节。此前有医药外包公司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国产创新药企在开发上对速度与质量的追求,给医 药外包行业创造市场机遇,医药外包企业可以加速创新药从实验室到商业化的推进。 陈智胜表示,很多人以为分子好就能出海,但实际上CMC(化学成分生产和控制)质量是决定成败的 关键,细胞株构建、病毒清除、分析表征及GMP生产等环节,历来是生物药出海项目的痛点。优质的 CMC能力不仅能加速监管审批进程,而且可以保障规模化生产稳定性,从而降低买家风险、提升交易 价值。 一般而言,国产创新药出海大概流程是,两家公司先见面,之后双方启动尽职调查。 近日, ...
上海CRO“小巨人”美迪西子公司陷合同纠纷案:被索赔约1.59亿元 公司称将依法积极应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23:55
诉讼案件概况 - 公司全资子公司美迪西普亚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作为被告涉及技术服务合同纠纷案件 已立案但尚未开庭审理 [2] - 原告方为鸿绪生物医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诉讼金额约1.59亿元 [2] - 公司认为诉讼金额仅为原告单方主张 最终判决结果尚未确定 预计不会对日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2] 财务数据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亿元 同比增长3.64% [5] - 归母净利润亏损1290万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收窄5733.19万元 [5] - 亏损收窄主要因营收增加且严格控制成本费用 营业成本同比减少 [5] - 具体财务数据:营业收入540,407,246.88元 利润总额-20,551,309.34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898,356.21元 [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4,666,392.49元 同比改善显著 [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2,084,352,152.60元 总资产2,833,993,999.42元 [6] 诉讼背景与细节 - 鸿绪生物成立于2017年 注册资本111.11万元 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8] - 双方于2020年12月18日签署《技术服务合同》 委托进行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 [8] - 合同要求8个月内完成四个试验项目并提供中英文报告 项目已于2023年12月14日获批临床 [8] - 原告主张被告存在违约行为 要求解除合同并赔偿损失 [8] - 具体诉讼请求包括:解除合同 支付违约金351.54万元 返还服务费501.84万元 赔偿损失1.5亿元 承担诉讼费用 [9] 公司应对措施 - 公司对原告主张不予认可 将依法积极应诉 并可能采取反诉等法律措施 [10] - 抗辩理由包括:已全面履行合同义务且项目获得NMPA临床试验批件 研发质量体系得到全球主要药监部门认可 [10] - NMPA于2025年3月31日至4月3日进行有因检查 未查见真实性问题 [10] - 公司经营未受实质性影响 已委托专业律师团队组织证据材料积极应诉 [10]
上海CRO“小巨人”美迪西子公司陷合同纠纷案:被索赔约1.59亿元,公司称将依法积极应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23:53
公司诉讼事件 - 全资子公司美迪西普亚涉及技术服务合同纠纷案件 原告为鸿绪生物医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诉讼金额约1.59亿元 案件已立案但尚未开庭审理 [1] - 公司声明诉讼金额仅为原告单方主张 非法院判决结果 预计不会对日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亿元 同比增长3.64% [4] - 归母净利润亏损1290万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收窄5733.19万元 [4] - 亏损收窄主要因营收增长且严格控制成本费用 营业成本同比减少 [4] - 具体财务数据:营业收入540,407,246.88元 利润总额-20,551,309.34元 归母净利润-12,898,356.21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4,666,392.49元 [5] 诉讼背景细节 - 双方于2020年12月签署《技术服务合同》 鸿绪生物委托美迪西普亚进行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 [6] - 合同要求8个月内完成四个试验项目并提供中英文报告 项目已于2023年12月14日获批临床 [6] - 原告主张被告存在违约行为 要求解除合同并赔偿损失 [6] - 具体诉讼请求包括:解除合同 支付违约金351.54万元 返还服务费501.84万元 赔偿损失1.5亿元 承担诉讼费用 [7] 公司应对立场 - 公司对原告主张不予认可 将依法积极应诉 可能采取反诉等法律措施 [8] - 抗辩理由包括:已全面履行合同义务且项目获NMPA临床试验批件 2025年3-4月NMPA有因检查未发现真实性问题 [8] - 强调诉讼未对经营造成实质性影响 已委托专业律师团队组织证据积极应诉 [8] 公司业务背景 - 美迪西为生物医药临床前综合研发服务CRO企业 服务涵盖药物发现至临床前研究全过程 [4] - 曾被认定为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 [4] - 当前市值86.50亿元(股价64.38元) [1] 原告企业信息 - 鸿绪生物成立于2017年 注册资本111.11万元 主营科技推广与应用服务业 [6]
资讯日报-20250902
国信证券(香港)· 2025-09-02 11:14
全球股市表现 - 日经225指数下跌1.24%至42,189点,东证指数下跌0.39%[3][4] - 恒生指数上涨2.15%至25,617点,年初至今累计上涨27.70%[4] - 标普500指数因假期休市无变动,年初至今累计上涨9.84%[2][4] 港股市场动态 - 南向资金净买入119亿港元,科技股在阿里巴巴带动下集体走强[10] - 阿里巴巴股价飙涨18.5%,受云业务超预期及自研AI芯片消息推动[10] - 黄金板块大涨:潼关黄金涨超16%,白银价格突破每盎司40美元[10] 行业与企业动态 - 全球半导体行业营收预计从2024年至2030年接近翻倍,突破1万亿美元[10] - 中国车企8月交付量创新高:零跑汽车同比增长88%至57,066台[10] - 中国证券行业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3.47%至2,510.36亿元[14] 宏观经济与政策 - 日本制造业经常利润第二季度同比下滑11.5%[13] - 韩国2026财年预算总额创新高达728万亿韩元,重点投向AI研发[13] - 美国财长称可能秋季宣布全国住房紧急状态并考虑关税豁免[13]
港股医药外包概念股午后再度走高,维亚生物涨超17%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13:35
港股医药外包概念股表现 - 维亚生物股价上涨超过17% [2] - 药明生物股价上涨超过8.5% [2] - 昭衍新药和药明康德股价均上涨超过7% [2] - 凯莱英和康龙化成股价均上涨超过4% [2]
凯莱英发布中期业绩,归母净利润6.17亿元,同比增长23.71%
智通财经· 2025-08-25 22:1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31.88亿元 同比增长20.08%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7亿元 同比增长23.71% [1] - 每股基本盈利1.68元 [1] - 毛利率43.26% 较去年同期提升2.03个百分点 [1] 业务板块 - 小分子CDMO业务收入24.29亿元 同比增长12.80% [1] - 新兴业务板块收入7.56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51.32% [1] 运营成效 - 净利润增速较营业收入增速高出3.63个百分点 [1] - 降本增效措施效果显现 新兴业务交付规模提升 [1] - 产能利用率持续爬坡 [1] - 在全球生物医药融资环境持续低迷背景下实现有机增长 [1] - 展现坚实全球客户基础与运营实力 [1]
【港股收评】三大指数拉升!恒科涨3.14%,有色金属股强劲
搜狐财经· 2025-08-25 16:58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1.94% 国企指数上涨1.85%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3.14% [2] 黄金与有色金属板块 - 金力永磁上涨14.34% 洛阳钼业上涨10.47% 江西铜业股份上涨8.35% 紫金矿业上涨6.38% 中国黄金国际上涨4.95% 灵宝黄金上涨5.21% 山东黄金上涨3.75% [2]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就业市场风险上升可能使9月降息 交易员对9月降息预期由75%提升至90% [2] 科技与互联网板块 - 微盟集团上涨13.17% 第四范式上涨8.17% 百度集团上涨6.25% 网易上涨6.04% 阿里巴巴上涨5.51% 快手上涨5.14% 京东集团上涨4.28% [3] - 互联网平台价格新规征求意见稿发布 旨在终结恶性竞争 [3]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板块 - 金风科技绩后大涨11.74% 第二季度净利润9.19亿元人民币 环比增长62% [3] - 上海电气上涨4.83% 协鑫科技上涨4.2% 信义光能上涨3.13% [3] 医药与医疗板块 - 康龙化成上涨6% 昭衍新药上涨5.61% 金斯瑞生物科技上涨4.1% 凯莱英上涨4.3%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上涨3.68% [3] 其他上涨板块 - 家电 汽车 节假日概念 影视股均有不错表现 [4] 下跌板块与个股 - 教育股普遍低迷 华南职业教育下跌3.33% 中国科培下跌1.31% 中国东方教育下跌0.98% [5] - 中资券商股走弱 光大证券下跌2.01% 国泰海通下跌1.2% 弘业期货下跌1.3% [6] - 西锐大跌16.91% 遭剔除出恒生综合指数 [7] - 布鲁可下跌13.53% 上半年营收增速放缓 毛利率同比下滑4.5个百分点 [8] 特殊公司动态 - 东风集团股份大涨54.1% 计划分派岚图股份并申请H股上市 [8]
买指数基金不能光看名字 | 猫猫看市
搜狐财经· 2025-08-24 15:15
在投资工作中,不少投资者喜欢买指数基金,理由主要是省事、方便,一次交易就可以买入一揽子股 票,直接投资一个行业。殊不知,在投资工作中,图省事是个大忌。 其实,在任何工作中,过分图省事儿都是一个大忌。要不然中国人总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 于随"呢。(我小时候经常玩的一对铜镇纸上就刻了这两行话。) 再比如,曾经有个非银行金融方向的指数基金,把一家以电池为主业的公司纳入了基金持仓中,原因是 根据这个指数的编制规则,当保险公司数量不足时,参股保险公司的公司也可以被纳入指数,而这家以 电池为主业的公司正好参股了一家保险企业。 对于指数基金来说也是一样。 聪明的投资者在购买指数基金的时候,一定不能光看名字就买,以为自 己买了某某名字的指数基金,就一定完整地投资了某个行业。 要知道,在不少情况下,指数基金的成份股和它的名字之间,可能存在很大出入。如果我们不仔细研究 成份股的构成,直接就按名字投资,那么很可能犯了大错。 举几个例子,你就会明白指数基金的名字和实际之间,有可能存在很大的区别。 比如,有次听到一位投资者说:"我买入了医药指数基金,投资了整个中国医药行业,我感到很安心, 因为老龄化总会导致整体医药行业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