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机器人技术

搜索文档
高盛聚焦“有钱的老年人”,脑机接口、基因药物是中国高端自费医疗的未来
华尔街见闻· 2025-07-29 11:53
银发经济崛起 - 中国50岁以上、净资产超过300万元的高净值老龄群体将成为推动国内高端医疗市场增长的关键力量 [2] - 该群体目前仅占50岁以上人口的3%,但贡献了5%的医疗支出,预计到2035年将提升至5%的人口占比和13%的支出贡献 [3][8] - 高净值老年群体医疗支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2210亿元增长至2035年的96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4.3% [3][7] 高净值老年群体特征 - 该群体作为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受益者,已积累雄厚财富,净资产约为城镇人口平均水平的两倍 [6] - 群体规模将从2024年的1500万人增长至2035年的2900万人,人均年医疗支出将从1.5万元增至3.4万元 [7] - 诺亚财富等财富管理公司超过60%的客户年龄在50-60岁之间,印证了该群体的消费实力 [6] 自费医疗市场趋势 - 自费支付比例将从2024年的65%提升至2035年的86%,意味着依赖医保报销的传统模式已无法满足高净值老年群体需求 [4][9] - 该群体更倾向于选择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的可选性、高端医疗服务,如多焦点人工晶体和带状疱疹疫苗等 [9] - 高端自费医疗市场将迎来结构性增长机遇,尤其是脑机接口、基因药物和康复机器人技术等前沿科技领域 [4][11] 重点发展领域 - 早期筛查、预防性护理(如高端疫苗)、高品质治疗(如专业药品或耗材)以及治疗后的护理与康复服务将是主要增长领域 [10] - 50岁以上人群在牙齿缺失、白内障、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相关医疗需求将持续增长 [10] - 拥有高端自费产品线的公司收入增长预计将达到13%-21%的年复合增长率,远高于其他业务板块 [11] 重点关注公司及技术 - 高盛重点关注六家公司:爱尔眼科、智飞生物、昊海生科、通策医疗、爱博医疗和士卓曼 [11] - 脑机接口技术分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两类,侵入式如Neuralink适用于脊髓损伤、肢体截肢等医疗需求 [11] - 基因医学方面,随着CRISPR/Cas9技术发展和基因测序成本下降,个性化治疗将成为可能,全球市场规模达4.8万亿美元 [12] - 康复机器人领域,达芬奇系统在微创手术方面表现突出,傅里叶等公司通过AI技术为中风患者提供康复方案 [12]
重磅综述!10年间164项研究揭示软体可穿戴机器人技术全貌与未来方向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27 19:06
软体外装技术发展现状 - 全球每年1500万人中风,75%-80%幸存者存在运动障碍,美国4040万残疾成年人中有严重行走障碍问题[1] - 软体外装(Exosuit)作为革命性技术,相比传统轮椅、刚性外骨骼具有活动范围广、轻便舒适的优势[1] - 意大利研究团队系统性综述2013-2023年164项成果,涵盖4大驱动技术、55种气动装置及59种电缆系统[1] 技术范式转变 - 刚性外骨骼存在复杂笨重、增加代谢成本等问题,限制在实验室或临床环境使用[2] - 软体外装采用类服装设计,与使用者肌肉协同工作,保留自然运动范围[2] 四大驱动技术分析 流体驱动 - 55个设备采用,主要为气动驱动,通过充气腔室实现弯曲/扭转等复杂运动[5] - 优势为制造简单(可3D打印),劣势为响应慢、需压缩机/电源限制便携性[5] 电机电缆驱动 - 59个设备采用,类似人体肌腱机制,实现精确控制和高带宽[7] - 存在电缆摩擦导致皮肤损伤风险,需Bowden鞘管但引入额外摩擦[7] 形状记忆合金 - 通过温度变化恢复形状,优势为高能量密度、静音运行[8] - 局限为行程/带宽有限,控制难度大[8] 介电弹性体 - 前沿技术,应变高达300%且静音轻量[9] - 高工作电压(安全问题)限制可穿戴应用[9] 关节辅助方案创新 上肢辅助 - 肩关节多采用气动驱动,如Y形执行器支撑外展[13] - 肘关节倾向电缆驱动,LUXBIT系统通过V形织物转换推力减少皮肤剪切力[15] - 手部辅助超40种设计,Exo-Glove采用仿生肌腱驱动[18] 下肢辅助 - 髋关节SR-HExo采用X形气动肌肉,降低14.6%行走代谢成本[24] - 膝关节PPIA执行器通过褶皱结构增强扭矩输出[25] - 踝关节在步态43%时辅助可实现0.64±0.05 W/kg代谢成本降低[27] 商业化进展与趋势 - 已上市产品包括ReStore(踝关节)、Carbonhand(手部)、Neomano(手指)[31] - 混合设计成为趋势,如SPAR手部装置结合刚性掌杆提高力传递效率[30] - 未来方向为无缆多关节辅助,需解决材料强度与控制智能化问题[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