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题材多元化
搜索文档
微短剧行业转向“做精品” 题材、表现形式日趋多元
证券日报· 2025-11-04 23:43
"题材多元化让微短剧从'娱乐产品'升级为'文化载体',传统名著等IP的加入,为微短剧提供了天然的价 值内核,避免了原创IP的市场试错成本,同时也提升了内容深度。"DataEye研究院研究总监刘尊向《证 券日报》记者表示。 近期,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公布了《广电总局2025年10月全国重点微短剧规划备案公 示情况》(以下简称《公示》)。10月份,全国规划备案公示的重点微短剧共253部、8564集。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相比此前,10月份的公示内容出现了两个重要变化。一是在题材覆盖上,从 9月份的13项题材增加到了15项;二是在IP改编上,出现了针对中国名著以及传统故事改编的微短剧作 品。 专业团队入局 都市题材占比下降 《全球微短剧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突破504.4亿元,首次超越传统电影市 场,直接或间接带动了64.7万个就业机会。与此同时,行业政策持续赋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微短剧 +"计划通过"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微短剧里看非遗"等项目,推动短剧与文旅、普法、非遗等领域的深度 融合。 政策的引导,让微短剧行业规模扩大的同时,题材和表现形式都日趋多元。 《公示》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