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思考外包
icon
搜索文档
界面荐书 | 年轻人不爱用信用卡了
新浪财经· 2025-09-07 09:34
消费行为转变 - 信用卡使用量显著下降 14家银行上半年信用卡余额缩水2000亿元 [1] - 年轻消费者偏好转向花呗 白条等分期支付工具 信用卡被视为传统支付方式 [1] - 持卡理念从多张卡转向精简 持卡人倾向于保留1-2张信用卡 [1] 消费文化演进 - 超前消费吸引力下降 理性消费与储蓄意识提升 [1] - 消费从符号化转向实用化 分期软件提供即时商品获取优于信用卡积分兑换 [1] - 低欲望社会现象显现 降低欲望成为对抗焦虑的方式 [2][4] 金融工具变革 - 支付方式技术迭代 一键支付替代传统账单管理 [1] - 稳定币发展顺应货币演化逻辑 解决电子货币价格波动缺陷 [19] - 数字货币与稳定币关系受关注 人民币锚定型稳定币具发展潜力 [19] 财富管理理念 - 理财决策受心理因素影响显著 需克服人性弱点实现守富 [21] - 新收入模式兴起 通过能力复用突破单一职业限制创造财富 [13] - 4%理财法则与分散化投资组合被视为保障长期幸福的手段 [23] 社会经济学研究 - 低欲望社会特征包括人口减少 高龄化及年轻人欲望低落 [4][5] - 消费主义历史演进揭示资本与媒体对消费行为的塑造 [11] - 财富与幸福感关系重构 体验式消费比物质消费更能带来持久快乐 [23]
反AI"伤脑"论——使用AI会让人变弱智?
36氪· 2025-08-05 15:11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人工智能有可能促进也有可能损害人的思维能力 编者按:MIT实验证实AI惰性思考侵蚀学习效果,但尼日利亚教师引导案例使成绩翻倍。创造力测试中GPT-4击败91%人类,却因锚定效应导致原创力危机 ——工具价值取决于人机协作顺序。文章来自编译。 越来越多人问我:"用AI会损伤大脑吗?"这个问题很有启发性。并不是因为AI真的会对大脑造成生理损伤(其实不会),而是它暴露了我们对AI侵蚀思考 能力的深层恐惧。本文将探讨如何让AI助力而非损害我们的思维。但大家为什么会执着于"AI伤脑"论呢? 部分源于对MIT媒体实验室(联合多所高校)那篇爆火的论文《ChatGPT如何影响你的大脑》的误读。实际研究远比媒体报道要平淡得多:大学生分组写论 文——独立完成/用谷歌/用纯ChatGPT。使用ChatGPT的学生参与度更低,论文内容记忆更浅。四个月后,9名ChatGPT用户被要求脱离AI重写论文,表现逊 于初始未用AI组(尽管新实验要求他们必须用AI),写作时脑电波活跃度也更低。当然没有脑损伤。但危言耸听的解读总能俘获人心:柏拉图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