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欲望社会

搜索文档
国家级催婚:日本「单身税」要来了,影响有多大?
36氪· 2025-07-05 20:26
日本人口危机与生育政策 核心观点 - 日本面临严峻人口危机,总人口连续14年下降,2023年出生人口跌破70万创新低[17][18] - 政府计划2026年实施"儿童与育儿支援金"制度,按收入阶梯征收2400-12000日元/年税费补贴育儿家庭[5][6] - 30年累计投入超66万亿日元(约3万亿人民币)刺激生育,但生育率仍持续下滑[31][37] 人口现状 - 总人口从1.28亿降至1.238亿,国民人数萎缩至1.2亿,2023年减少近90万人[17][18] - 2023年结婚登记数不足50万对创1945年来新低,独居家庭占比达38%[24][25] - 预测2035年15岁以上人口半数单身,1/3男性和1/5女性终身不婚[26] 生育刺激政策 - 现行补贴:一次性生育补贴50万日元(约2.5万人民币),0-3岁儿童每年12-18万日元补贴[33] - 教育支持:幼儿园至高中免费,三孩家庭公立大学学费全免(含医科)[34][35] - 新征税方案:2026年起年收入200万日元者缴2400日元,1000万日元者缴12000日元,逐年递增[6] 社会文化因素 - "三不主义"(不结婚/不生育/不买房)盛行,东京52%家庭为独居[22][25] - 经济停滞、阶层固化、职场内卷成为隐性生育抑制因素[41] - 政策仅能减缓下滑速度,难以逆转代际生育惯性[38][42] 国际比较 - 历史案例:苏联曾征"无孩税",韩国21%民众支持"单身税"[13][14] - 日本特殊性:生育率世界垫底+老龄化率全球第一+单身比例最高[20]
跌破70万,日本“单身税”真相...
搜狐财经· 2025-07-03 10:21
日本"单身税"政策分析 - 日本将从2026年4月起实施"儿童与育儿支援金"制度 所有医保参保者需按年收入阶梯缴纳 最高扣除额达19800日元/年 [1] - 缴费标准随收入递增 例如年收入1000万日元者2028年需缴纳19800日元 而200万日元收入者同期缴纳4200日元 [2] 日本人口结构危机 - 2024年新生儿数量跌破70万 较原预测提前15年 死亡人数达160万 自然人口连续18年负增长 [3] - 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29.3% 每3人中即有1名老人 联合国预测2100年总人口或降至7500万 [6] - 男性终身不婚率28% 女性18% 若不改善 每3名男性中1人终身未婚 每4名女性中1人未婚 [8] 生育激励政策体系 - 生育补贴包含50万日元一次性补助 180天带薪产假(前180天支付67%工资) [9][10] - 儿童津贴覆盖0-18岁 3岁前每月1.5万日元 高中阶段学费全免 三孩家庭大学学费最高减免70万日元/年 [10] - 幼儿教育(3-5岁)及公立高中学费全免 私立高中每年补助11.88万日元 [10] 劳动力市场现状 - 2024年应届生平均月薪33万日元(+3.8%YoY) 正式员工月薪34万日元 非正式员工仅23万日元 [14][16] - 非正式员工占比达37.1% 百家大型企业中60家非正式员工比例超80% [16] - 年功序列制导致中层掌握60%社会财富 物价上涨2.5%削弱工资实际购买力 [16][19] 行业影响与现象 - 低欲望社会催生动漫及成人产业发展 年轻人通过虚拟内容缓解现实压力 [13] - 零售服务业非正式用工普遍 例如くら寿司非正式员工占比87.74% すかいらーくホールディングス达86.39% [17][18] - 教育行业典型企业如東京個別指導学院非正式员工比例95.61% リソー教育达89.28% [17]
推绳子:通缩是现代经济的“抑郁症”
36氪· 2025-07-03 07:22
通胀与通缩的治理机制 - 治理通胀的核心是"收水"即回收市场过剩流动性 需注意节奏避免过度伤害企业[1] - 治理通缩难以通过简单"放水"实现 因可能陷入流动性陷阱 银行宁愿持有低息存款也不愿放贷[1] - 通缩环境下名义利率下降但实际利率上升 例如贷款利率3%+通缩-1%=实际利率4%[2] - 通缩中企业和居民借贷意愿低迷 政府成为主要借贷和支出主体[3] 财政政策的作用 - 政府支出分为直接投资基建和直接向民众发钱两种形式[4] - 凯恩斯主义基建投资需具备乘数效应 否则可能加剧政府债务危机[5][6] - 直接向民众发钱能更有效刺激消费 如中国"以旧换新"政策和美国疫情补贴[7] - 消费补贴存在边际消费倾向问题 日本案例显示福利提升未改变储蓄习惯[7] 通缩的社会心理特征 - 通缩本质是社会信心危机 表现为消费延迟和企业投资保守[9][11] - 日本"低欲望社会"现象:年轻人不买房不结婚 中产消费低迷[11][12] - 日本企业呈现"三不"特征:不盈利不破产不转型 大企业囤积现金[12] - 通缩具有自我强化特性 易形成"习得性无助"的社会心理[11] 历史通缩案例分析 - 美国镀金时代通缩源于金本位限制+生产力提升 属良性通缩[12][13] - 瑞士通缩由避险资金流入导致 通过负利率快速恢复[16] - 希腊通缩因欧元区货币约束 通过结构性改革历时5年走出危机[17] - 不同案例显示通缩成因各异 需针对性解决方案[18][19]
国家级催婚:“单身税”要来了,影响有多大
虎嗅APP· 2025-06-30 18:22
以下文章来源于国民经略 ,作者凯风 国民经略 . 在这里,读懂中国经济、城市和楼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国民经略 ,作者:凯风,题图来自:AI生成 01 人口危机最严峻的国家,出手了。 就此而言, 与其说是"单身税",不如说是"全民生育税"。 不过,这笔税费与医疗保险深度捆绑,收入越高缴的越多,无论本国国民还是外国人,只要缴纳医疗 保险,都避无可避。 同时,无论有没有孩子都要出钱,而最终受益的只有育儿家庭,这与"单身税"或"丁克税"、"无孩 税"有了一定重合。 虽然并非传统"单身税",但"单身税"之说并非空穴来风,在历史上"国家级逼婚"层出不穷。 古希腊、罗马曾对超过婚龄的单身男士征收"单身税",有地方超过30岁的未婚男性,或被剥夺选举 权。 即使到了近现代,"单身税"仍然不绝于书。 苏联曾专门征收"未婚、独身和少子女公民税",后调整为面向已婚无子女人士征收,即"无孩税",直 到1992年才正式取消。 日本政府计划于2026年4月起实施"儿童与育儿支援金"制度,向所有人征收每年2400日元~12000日 元 (约120元~600元) 税费,用于补贴育儿家庭。 | 年收入 | 2026年度 | 2027年度 ...
后疫情时代,口罩重塑了日本人
虎嗅· 2025-05-28 11:08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日本通 (ID:ribentong-517japan),作者:四点半,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新冠疫情的阴霾逐渐淡去,世界各地的人们开始摘下口罩,迎接恢复常态的生活。然而,在日本,特别 是在年轻一代中,口罩却仿佛成为了身体的一部分,难以轻易摘下。疫情改变了社交模式,也悄然重塑 了日本年轻人的心理与行为习惯。许多人即使在疫情管控措施放宽后,依然选择继续佩戴口罩,这不仅 是一种健康防护的选择,更反映出深层次的心理问题。为什么日本年轻人如此依赖口罩?这种现象背后 隐藏着怎样的社会影响?本文带你一探究竟。 从防护工具到心理屏障 疫情初期,口罩作为防护新冠病毒的必需品,迅速成为日本街头巷尾的日常风景。2020年,新冠疫情席 卷全球,日本政府宣布紧急状态,学校停课、社交距离成为新常态。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那时的口罩 不仅是一种健康工具,更是一种安全感的象征。然而,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口罩的角色却悄然发生 了变化——从物理防护变成了心理屏障。 以畠中悠洋为例,这位大学三年级的女生坦言,外出时不戴口罩会让她感到不安。每次在镜子前看到自 己的素颜,她的第一反应是"得赶紧戴上口罩"。这种不安并非个例,许多年轻人 ...
当性萧条来临
新浪财经· 2025-05-21 05:18
(转自:躺平学教授美第奇) 今天是著名电信诈骗纪念日。 83年前的今天,美军发出了这条诈骗电报,而后截获了日本海军报告"淡化器坏掉"的消息,从而顺利确 认了破译日本电报码。最终导致了中途岛日军数万人的灰飞烟灭。 为啥520说这个呢?因为520原本那个热搜,真的萧条了。 据说这个520,花店的热卖没有了,酒店的满房没有了,电影院的热闹也没有了,曾经被外卖员围的水 泄不通的药店也没有了。 以前说,消费四巨头,女人、孩子、老人和狗,如今头把交椅的女人,似乎颓势有点猛…… 实际上,女性消费的节假日不行早就有所征兆。舔狗经济崩盘的新闻也汗牛充栋。 又何况是节日,一切跟男女相关的消费似乎全面进入冰点。商场人少了,专门割情侣的高档餐厅冷清 了,以前不管再怎么烂只要拍片就有票房的电影也都崩盘了,以至于一个哪吒,从过年上映到现在…… 这种萧条不光在谈爱论情的情侣之前,而是似乎来到了更宽广的人群。有人总结了中国人娱乐方式的变 化,发现KTV,彻底崩盘,下降了87%;夜店、酒吧、电影这些也都腰斩。有专家还在像模像样的分 析:"从心理学视角看,这其实是Z世代社交需求、自我实现路径和消费价值观集体重构的必然结 果。",说这么虚头巴脑, ...
日本年轻人最爱逛的宝藏街区,不欢迎品牌连锁店
创业家· 2025-05-01 17:45
内容来源:刘润公众号(runliu-pub) 到底什么叫做卷? 举几个例子, 中国好几个非常知名的风情街,看上去是不是长得几乎一模一样? 我们去风情街,不就是为了尝一尝本地的特色美食,买一些本地的特色纪念品,体验下本地的 原生原味吗? 但是, 今天的风情街都是一样的臭豆腐,一样的玻璃珠,一样的砖瓦墙。 我们再看 中国四个非常著名的购物中心,也非常雷同。 我们去购物中心,你会发现一楼几乎是同样的奢侈品,楼上几乎是同样的服装品牌,电影院放 着是同样的电影,地下的超市卖的是同样的日用品。 今天的逛购物中心,已经变成了一个换个地方去买同样的东西的无聊游戏,这就是内卷。 为什么会卷?是因为大家都做着同样的事情。 三浦展老师 是非常著名的日本社会心理学家, 他写过一些大家可能听说过的书,比如 《孤独 消费论》、 《第四消费时代》、《下流社会》 等。 老师跟我们分享了很多,但是只有当他聊起 "下北泽" 这个地方的时候,两个眼睛才开始放 光。 下北泽,是在东京的一个社区,这个社区有两条地铁线经过,很多集市都在这个地方。 这让下北泽一直都是一个非常热闹的集市,非常热闹的社区。 但是也因为这个原因,越来越多的加盟连锁店进入到了下 ...
结婚人数再次下降,国家出手了
虎嗅APP· 2025-04-27 21:10
以下文章来源于国民经略 ,作者凯风 婚姻乃人生头等大事,许多人却不当回事了。 日前,民政部发布最新数据,2025年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181万对,较去年同期减少15.9万对,相比10年前高峰时期少了近一半。 这不是结婚人数第一次下降。在刚过去的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数为610.6万对,创下1980年以来的最低纪录。 去年结婚人数下降被认为是"龙年无春,不适合结婚"的结果,但今年走势足以说明, 文化只是微不足道的因子,结婚意愿下降才是更大的难题。 结婚是生育的前置动作,如果年轻人连婚都不结了,何谈生娃,又何谈买房? 面对这一问题,从国家到地方,全部出手了。 01 零门槛结婚,正在成为现实。 日前,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公布,自2025年5月10日起施行,祭出了"结婚全国通办+取消户口本"的组合拳。 这是继2017年全面取消9元婚姻登记工本费以来,又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动作。 全国通办,意味着结婚不用再回老家,打破地域、户籍限制,让结婚登记在全国畅通无阻。 过去无论结婚还是离婚,都需要回到一方的户籍所在地办理,但在人口大流动的当下,早已不合时宜。 取消户口本,意味着只要一张身份证,随时随地都能登记结婚,过去因父母反 ...
中美关税战的祸首在美国,但答案可能就在日本
创业家· 2025-04-26 17:27
以下文章来源于i黑马 ,作者i黑马 i黑马 . 让创业者不再孤独@i黑马 事实上,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一定会发生贸易战。 早在 2018 年以后已经是这样了,贸易战、金融战、科技战。 如果贸易战再打下去,那么就被迫做科技升级、内需升级。 中国庞大的生产能力,要么消化在国内,要么出海。 日本在 80 年代作为世界工厂, 也 跟美国发生了惨烈的贸易战。 这让日本整个 80 年代 和90 年代,都处于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 后来,日本就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 从一个日本变成"两个日本"。 一个以丰田的商社、外贸型的公司为代表,走了全球化路线,他们开始慢慢到美国去开工厂, 到发达国家去做公司,就是所谓的" 出海 "。 但是,大部分日本的生产能力,还是回到了国内。 于是, 出现了一个针对老龄化、低消费,进而催生了新服务业态、新产业业态,来 满足 1亿 日本国民消费和生活需求,外界称之为" 内需 的日本 "。 也就是,后期的日本有" 两台发动 机 "在运转。 当时的日本跟我们现在很相似,出现了债务危机、老龄化、低欲望、孤独经济。 这一切出来以后,日本的产业形态,也随着国民的形态变化,发生了一次升级。 但不是说,就大家窝在一起 ...
去过日本才明白:内卷的尽头,不是拼低价,而是……
创业家· 2025-04-24 17:56
到底什么叫做卷? 内容来源:刘润公众号(runliu-pub) 举几个例子, 中国好几个非常知名的风情街,看上去是不是长得几乎一模一样? 我们去风情街,不就是为了尝一尝本地的特色美食,买一些本地的特色纪念品,体验下本地的 原生原味吗? 但是, 今天的风情街都是一样的臭豆腐,一样的玻璃珠,一样的砖瓦墙。 我们再看 中国四个非常著名的购物中心,也非常雷同。 我们去购物中心,你会发现一楼几乎是同样的奢侈品,楼上几乎是同样的服装品牌,电影院放 着是同样的电影,地下的超市卖的是同样的日用品。 今天的逛购物中心,已经变成了一个换个地方去买同样的东西的无聊游戏,这就是内卷。 为什么会卷?是因为大家都做着同样的事情。 三浦展老师 是非常著名的日本社会心理学家, 他写过一些大家可能听说过的书,比如 《孤独 消费论》、 《第四消费时代》、《下流社会》 等。 老师跟我们分享了很多,但是只有当他聊起 "下北泽" 这个地方的时候,两个眼睛才开始放 光。 下北泽,是在东京的一个社区,这个社区有两条地铁线经过,很多集市都在这个地方。 这让下北泽一直都是一个非常热闹的集市,非常热闹的社区。 但是也因为这个原因,越来越多的加盟连锁店进入到了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