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慈善+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周报 | 理财公司节前加大发行力度;超千亿资金或加仓权益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18:02
市场回顾 - 债市震荡资金面均衡偏紧,9月28日DR007加权均价为1.5556%,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于1.8% [2] - A股板块分化,科创5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周涨幅分别为6.47%和1.96%,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周涨幅分别为0.21%和1.07% [2] - 电力设备、有色金属、电子板块周涨幅居前 [2] 产品破净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28日,银行理财综合破净率为1.4%,存续公募理财产品共26,298只,其中367只累计净值低于1 [3] - 权益类和混合类理财破净率显著较高,分别为20.41%和2.82%,固定收益类公募理财破净率为1.29% [3] - 各期限人民币固收类产品破净率较低,其中2-3年期限和6-12个月期限产品破净率稍高,分别为2.58%和2.29% [3] 新产品发行 - 上周(9月22日-9月26日)32家理财公司合计发行536只理财产品,环比前一周的467只提高14.78% [4] - 股份行理财公司发行量居前,浦银理财发行42只,华夏理财发行41只,兴银理财发行35只 [4] - 新发产品以R2中低风险、封闭式净值型、固收类公募型为主,混合类产品发行8只,权益类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无新发 [7] 产品定价与策略 - 不同期限产品定价变化不一,1月以内期限产品定价下滑14个基点至1.95%,3-6月期限产品定价下滑至2.31% [7] - 3年以上期限产品定价为2.35% [7] - 信银理财发行温暖童行和共富共创系列慈善理财产品,探索"慈善+金融"模式,产品到期后超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的80%将用于捐赠 [9] 产品收益表现 - 固定收益类理财近一周平均净值增长率为0.0125%,混合类和权益类分别为0.0515%和0.7661% [10] - 固收类产品中,1个月以内期限产品近一周净值增长率均值最高为0.028%,3年以上期限产品最低为-0.0425% [10] - 人民币、美元、澳元现金类公募理财周内七日年化收益率均值分别为1.325%、3.806%和2.77% [14] 负收益产品情况 - 上周28.42%的人民币公募理财产品近一周收益为负 [14] - 近一周收益为负的固定收益类、混合类、权益类产品比例分别为27.8%、40.15%和31.11% [14] - 固定收益类理财中,3年以上期限负收益产品占比最高达52.07%,1个月以内期限占比最低为15.13% [14] 行业投资趋势 - 理财公司对固收+、权益投资、商品投资、量化研究等岗位招聘需求增加,权益类产品关注度和业绩表现提升 [17] - 2025年上半年末理财直接权益配置规模达五年内低点,但通过基金间接配置权益规模达五年内高点 [18] - 8月以来混合类、固收+等含权理财发行量显著提升,预计2025下半年及2026年全年将有超千亿元理财资金增配权益 [18]
ESG新实践: “指尖”金融开启一场慈善接力赛
中国证券报· 2025-08-18 04:07
核心观点 - 信银理财通过“慈善+金融”模式将公益融入日常理财场景 实现财富增值与社会价值共创 [1][2][5] 产品运营 - 累计推出23只慈善理财产品 募集社会资金超180亿元 实现捐赠超1300万元 [1][2] - 凝聚超4万名投资者参与 惠及西藏云南等10个省区市超6万名儿童 [1][2][3] - 产品采用收益捐赠机制 例如年化收益率超过2.4%时超出部分的80%转化为慈善资金 [2] 项目成效 - 教育领域:改善云南屏边县希望小学设施 在新疆建设书法教室 发放1.7万个美术科创包至乡村 [3] - 健康领域:为近万名出生缺陷儿童提供医疗支持 为聋校学生开设财商课程 [3] - 紧急救援:西藏地震后24小时内拨付20万元用于应急物资和学校重建 [3] - 2025年上半年向上海黄浦区教育基金会捐赠342.64万元 预计惠及14所学校超3万人次师生 [3] 运作机制 - 构建“产品设计-资金募集-精准捐赠-透明追踪”全流程闭环 [3][4] - 严选国家级及省级慈善机构作为合作伙伴 如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 [4] - 依托中信集团地方帮扶体系 通过挂职干部精准对接基层需求 [4] - 与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等10家机构合作确保资金去向可追溯 [4] 模式特点 - 降低公益参与门槛 投资者通过App购买理财即可参与捐赠 [1] - 坚持质量优先原则 注重产品稳健运行而非盲目扩模 [2] - 将微小善意汇聚成系统性帮扶力量 实现慈善轻量化与高效化 [5]
创新探索“慈善+金融”模式 信银理财让“财富向善”拥有更多可能
新华网· 2025-08-12 14:14
行业定位与价值 - 银行理财行业是连接居民财富保值增值需求与实体经济投融资需求的纽带,在促进共同富裕方面发挥重要价值[1] - 行业通过开发多元化理财产品提升普惠性,助力居民财富积累,并为实体经济引入资金[1] - 银行理财的运作机制与共同富裕路径天然契合,能有效对接实体企业融资需求,并有助于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3] 公司慈善金融实践 - 公司作为银行系理财子公司代表,探索“慈善+金融”模式,创新推出慈善理财产品[1] - 公司发行“温暖童行”慈善理财系列产品,在10天募集期内累计募集资金超20亿元,市场反响热烈[4] - 产品为固定收益类,将按超额收益和产品规模比例捐赠给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和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用于儿童关爱领域[4] 产品历史与成效 - 公司并非首次探索慈善理财,2021年已携手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推出“金睛象(同富)系列”产品[6] - 该系列累计发行4期,募集规模达11.7亿元,产生的155万元超额收益已全部捐赠用于慈善项目[6] - 捐赠资金已用于“微心愿”公益活动,走进217所学校,帮助5312名孩子圆梦[7] 品牌与战略布局 - 公司发布“温暖童行”慈善理财品牌,并推出《金融向善 2023年度慈善金融白皮书》,旨在推动慈善金融事业可持续发展[8] - 品牌形象升级自小暖象IP,强调儿童关爱属性,并体现“温度与财富同行”的服务理念[9] - 公司启动“灯塔计划”,制定十大战略课题实施方案,将业务发展与国家战略深度融合[12] 集团协同与未来规划 - 公司发挥中信集团综合金融资源优势,携手中信银行等协同单位推进慈善理财业务[14] - 未来将在中信金控指导下创设“中信创品”,深化慈善理财业务落地[14] - 公司计划持续打造“慈善+金融”平台,与更多基金会、金融机构合作,创新产品并拓宽资金捐赠路径[11]
“金融+慈善”深度融合 共筑儿童成长未来
新华网· 2025-08-12 14:13
行业背景与发展趋势 - 慈善事业在我国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注入活力与希望 [1] - 2017年慈善事业开始迈向"慈善+"新生态 与互联网、项目、文化、品牌等业态深度融合 [2] - 金融机构积极融入"慈善+"生态 慈善信托、公益基金、慈善理财等产品不断丰富 [2] - "慈善+金融"深度参与社会财富第三次分配 引导财富向上向善 [2]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将慈善理财纳入战略考量范畴 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 [3] - 2021年启动"灯塔计划" 制定"十大战略项目" 将共同富裕、普惠金融作为重点业务方向 [3] - 成立共同富裕专项工作小组 加强与合作方交流明确创新业务模式 [4] - 2023年6月首次发布"温暖童行"慈善理财品牌 实现慈善事业品牌化运作 [4] 产品运营与资金规模 - 2021年推出"金晴象(同富)系列"慈善理财产品 募集规模11.7亿元 产生善款155万元 [3] - 累计发行"温暖童行"慈善理财产品13支 募集社会资金超105亿元 预计汇聚公益资金超1000万元 [5] - 合作9家慈善组织包括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等 [5] 项目执行与社会影响 - 公益资金专项用于留守儿童关爱项目 覆盖217所学校 为5312名孩子圆梦"微心愿" [3] - 项目辐射上海、云南、新疆、浙江、四川、福建等地 [7] - 在云南屏边县改善教学设施和学生生活条件 在新疆阿克苏建造"暖象书院"书法艺术教室 [7] - 为上海第四聋校孩子提供财商课 为全国100个出生缺陷儿童守护新年愿望 [7] 运营机制与创新模式 - 创新"慈善+金融"模式 通过协议约定将慈善元素融入金融产品和服务 [6] - 建立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管理机制 确保资金使用透明规范 [6] - 搭建财富增值保值与社会公益慈善之间的稳固桥梁 形成封闭式良性循环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