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信托

搜索文档
慈善信托点亮银龄生活,建行联合多方构建“公益+金融+文化”模式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6 21:12
老龄化与养老金融 - 老龄化浪潮下,老年人的精神世界需要被关注,建行上海市分行、建信信托、上海临港文化艺术基金会及艾郎科技共同探索设立慈善信托并开展慈善项目,构建"公益+金融+文化"的服务新模式 [1] - 该慈善信托项目以信托资金长效支持银发族艺术教育、记忆传承及社会参与,打造可持续的养老公益生态 [2] - 建行上海市分行紧跟建行养老金融"1314"发展战略部署,发布"健养安-安心善养"养老慈善信托产品,聚焦养老重点难点领域,链接属地养老公益慈善需求 [3] 慈善信托项目 - 基金会与艾郎科技完成捐赠协议签订,并在6月将爱心捐赠资金100万元人民币委托建信信托,正式推出"养老+艺术"的"建信信托-安心善养-上海临港养老慈善信托"项目 [2] - 捐赠资金将用于慈善项目的"Young老"文化艺术活动开展,提升临港新片区养老生活品质 [3] - 2024年以来,"健养安-安心善养"养老慈善信托项目已陆续在江苏、浙江、福建等地设立 [3] 参与方背景 - 艾郎科技作为临港新片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深耕大兆瓦风电叶片研发制造领域,持续投身公益慈善事业 [2] - 上海临港文化艺术基金会三年来通过"文化+公益"创新模式累计募集善款逾2000万元,资助了涵盖青少年视觉艺术、社区公共美育、科技与传统文化融合等领域的70多个公益项目 [2] - 建行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分行作为艾郎科技的服务银行,为公益慈善行动架起了沟通桥梁,介绍了建行集团的"健养安-安心善养"慈善信托产品 [2]
陕国投A收盘下跌2.17%,滚动市盈率13.34倍,总市值184.1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26 16:23
公司表现 - 6月26日收盘价3.6元,下跌2.17%,总市值184.10亿元,滚动市盈率13.34倍 [1]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7.06亿元(同比-1.15%),净利润3.87亿元(同比+5.27%) [1] - 主力资金6月26日净流出13845.39万元,但近5日净流入3593.58万元 [1] - 市净率1.01倍,静态市盈率13.53倍,在行业可比公司中PE仅高于江苏金租(11.88倍)[2] 行业对比 - 多元金融行业平均市盈率72.83倍(中值28.94倍),公司PE排名第6位,显著低于平均水平 [1][2] - 行业平均市净率1.77倍(中值1.69倍),公司1.01倍低于同业 [2] - 总市值184.10亿元与行业中值持平,但不足行业平均值214.44亿元 [2] - 可比公司中,中油资本总市值931.72亿元最高,瑞达期货91.94亿元最低 [2]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包括信托业务(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公益慈善信托)、固有业务(自有资金贷款、投资业务)及投资顾问等中介服务 [1]
财经深一度丨“去通道”、谋转型,信托业出现哪些发展新趋势?
新华社· 2025-06-18 11:51
"这不是简单的资产规模扩大,而是信托业在实施'三分类'业务转型后规模所产生的显著变化,也是信 托业顺应市场需求变化作出的积极调整。"复旦大学信托研究中心主任殷醒民说。 增长、下降、再增长……最近十多年来,信托资产规模经历了螺旋式演进,曾在2017年跃升至26.25万 亿元,又跌至2020年的20.49万亿元,后在2021年出现回稳态势,并延续回升势头至今。 信托业曲折前行的背后,是资产规模增长与业务结构优化并行。 2023年6月,信托业务分类新规正式落地实施。新规明确了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和公益慈善信 托三大类25个业务品种,进一步厘清了信托业务边界。 随着信托业转型不断深入,"单一信托+信托贷款"的通道业务大幅缩减,信托资金运用方式更加多元。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末信托贷款余额为4.36万亿元,仅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 1%。 "三分类"新规的指引下,我国信托业发展有何新趋势?如何为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更多支持? 图为一家信托公司的广告牌。新华社发 资产规模延续回升势头—— 2024年末,我国67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财产规模已达29.56万亿元。 数据显示,2024年新成立信托规模8.3 ...
陕国投A收盘下跌1.45%,滚动市盈率12.63倍,总市值174.39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13 16:24
公司表现 - 6月13日收盘价3.41元,下跌1.45%,总市值174.39亿元,滚动市盈率12.63倍 [1]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7.06亿元,同比-1.15%,净利润3.87亿元,同比+5.27% [1] - 主力资金6月13日净流出2674.09万元,近5日累计净流出3255.43万元 [1] - 市净率0.95,静态市盈率12.81倍 [2] 行业比较 - 多元金融行业平均市盈率63.53倍,中值28.03倍,公司排名第6位 [1][2] - 行业平均市净率1.58,中值1.60,公司市净率低于行业水平 [2] - 总市值174.39亿元,与行业中值持平,低于行业平均202.21亿元 [2]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包括信托业务、固有业务和投资顾问等中介业务 [1] - 主要产品涵盖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公益慈善信托、自有资金贷款、投资业务及金融顾问服务 [1]
信托业转型任重道远,盈利风险仍需高度警觉
第一财经· 2025-06-09 11:24
当下不少信托公司一方面面临新旧盈利增长点"青黄不接"的困境,另一方面还有存量业务风险需要妥善 化解,压力不小。 最近,中国信托行业交出了"三分类"新规实施之后首个完整年度的成绩单。根据信托业协会数据,截至 2024年末,全国67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已达到29.56万亿元,同比增长23.58%。但去年行业 在经营收入同比增长8.89%的情况下,利润进一步下降45.52%至230.87亿元,几近腰斩。 从2017年资产规模达到26.25万亿元高峰至今,信托行业经历了资管新规、"两压一降"指导、"三分 类"新规等强监管指引,资产规模一度在4年多时间里缩水6万多亿元,如今突破前高迈上新台阶无疑是 一个向好信号。 但行业利润的持续下滑也进一步印证,信托展业和盈利模式较7年前已大为不同。从以资金融通与资产 管理为主切换到以资产服务信托为先,是信托业务回归本源的最直接体现,但后者低回报率的特点也意 味着全行业一年能赚824亿元的巅峰时刻很难再现。 告别风险与盈利同时快速积累的阶段,在"三分类"新规下实现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公益慈善 信托均衡发展,才是信托行业的未来方向。但据笔者多方了解,当下不少信托公司一方 ...
信托业规模逼近30万亿元:新成立产品逾七成为资产服务信托
中国经营报· 2025-06-06 23:47
中经记者樊红敏北京报道 6月3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2024年信托公司主要业务数据。2024年,信托资产规模达到29.56万亿 元,比2023年年末增加5.64万亿元,增长23.58%。 业绩方面,2024年,信托业经营收入为940.36亿元,比2023年的863.61亿元增长8.89%;2024年行业利 润为230.87亿元,比2023年大幅下降45.52%,减少192.87亿元。 行政管理服务信托方面,2024年,57家信托公司的行政管理服务信托业务存续规模为18176.79亿元,业 务类型更加丰富、服务场景持续深化,信托的功能作用及社会价值进一步清晰,成为推动行业转型升 级、服务实体经济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 另外,截至2024年年末,资产证券化服务信托余额合计为12611.46亿元;信托业的风险处置服务信托余 额为24099.78亿元,成为资产服务信托的最大业务领域。 资产管理信托方面,根据信托业务具体分类要求,资产管理信托共分为4个业务品种:固定收益率信托 计划、权益类信托计划、商品及金融衍生品信托计划和混合类信托计划。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统计,57家已披露2024年年报的信托公司中,有30家营业 ...
公益路上的信托业: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经济观察网· 2025-06-06 17:37
近年来,中国信托行业在实现自身稳健发展的同时,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投身公益事业,成为推动社会公益发展的重要力量。从教育扶贫到乡村振兴、生态 保护等多个领域,信托行业的公益实践不断拓展,展现出信托业在公益领域的独特价值与担当。 2023年3月24日,中国工商银行以"君子伙伴 善行致远"为主题在北京成功举办慈善论坛活动,联合信托机构发布了国内首个基于捐赠人建议基金模式 (DAF)的慈善信托——工银私人银行"君子伙伴慈善信托"2.0版本。工商银行通过创新金融慈善新路径,积极助力我国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推动 共同富裕贡献智慧和力量。 浙金信托作为浙江省唯一省属信托公司,自2023年5月率先成立慈善信托部以来,共备案慈善信托120单,备案规模1.16亿元,总支出近8000万元,受益人涉 及全国范围内近180个组织及近10万个个体。其"善行国贸"系列慈善信托通过多元帮扶,助力衢州张村乡的乡村振兴,推动当地旅游消费和中药材种植产业 发展。 2024年12月12日,爱心企业家刘兴钢先生与中华慈善总会及中航信托共同举行了慈善主题座谈会。会上,三方深入探讨了共同富裕、企业家肩负的社会责 任、家族财富传承以及慈善信托等多个关键 ...
利润同比近腰斩,信托业去年业绩“一升一降”,资产规模创新高至29.56万亿元
华夏时报· 2025-06-05 21:37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佳 北京报道 信托行业正处于规模扩张与价值重构的关键转型期。 中国信托业协会6月3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行业信托资产规模达29.56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5.64 万亿元,同比增长23.58%。 与此同时,自"一法两规"颁布以来,信托公司固有资产规模一直在持续增加,截至2024年末为9267.23亿元,比 2023年末增长3.44%,新增加307.83亿元。 不过经营收入与利润却出现"一升一降"的格局。2024年信托业经营收入为940.36亿元,比2023年的863.61亿元增长 8.89%;但行业利润为230.87亿元,比2023年大幅下跌45.52%,减少192.87亿元,几近腰斩。 在复旦大学信托研究中心主任殷醒民看来,在"三分类"格局下,信托业正从传统的非标融资业务向更加多元化和 专业化的资产服务信托以及资产管理信托并重的业务模式转型。 行业规模逼近30万亿元 回顾过去15年信托业发展历史,信托资产规模经历了增长、下降、再增长的螺旋式演进图像。 早在2010年,信托资产规模为3.04万亿元,到了2017年跃升为26.25万 ...
信托业作别高利:规模创历史新高,利润同比减少46%
搜狐财经· 2025-06-04 23:08
信托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信托资产规模达到29.56万亿元 比2024年6月末增长9.48% 比2023年末增长23.58% [3] - 2022年和2023年信托资产规模分别为21.14万亿元和23.92万亿元 增长率分别是2.87%和13.15% [5] - 信托资产规模历史变化:2010年3.04万亿元 2015年16.30万亿元 2017年26.25万亿元 2018-2020年回落 [5] 行业利润与转型 - 2024年行业利润为230.87亿元 比2023年减少192.87亿元 [3] - 信托公司从资金融通与资产管理为主切换到以资产服务信托为先的发展模式 [3] - 资产服务信托低收费特点导致整体利润收入受影响 [4] 业务分类与结构调整 - 2023年监管部门将信托业务分为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 [6] - 财富管理服务信托在"三分类"中居首位 涉及19个业务品种 占比达76% [7] - 家族信托余额6435.79亿元 保险金信托余额2703.97亿元 其他个人财富信托余额1149.06亿元 合计1.03万亿元 [7] 资金投向变化 - 2024年投向证券市场的资金信托规模10.27万亿元 比2023年末增长55.61% [5] - 投向工商企业、基础产业和房地产业的资金信托占比稍有下降 [5] - 风险处置服务信托余额24099.78亿元 成为资产服务信托最大业务领域 [7] 资产管理信托发展 - 2024年末58家信托公司资产管理信托业务规模11.39万亿元 [7] - 55家信托公司权益类信托计划规模6967.62亿元 同比下降16.73% [7] - FOF和MOM类型规模有所增长 其他类型都有不同程度下降 [7] 公益慈善信托 - 2024年全国共有539单慈善信托备案 [7]
信托资产规模逼近30万亿元 近10万亿资金投向证券
第一财经· 2025-06-04 21:04
中国信托业协会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国67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已达到 29.56万亿元,同比增长23.58%。但去年行业在经营收入同比增长8.89%的情况下,利润进一步下降 45.52%至230.87亿元,几近腰斩。 2024年是信托"三分类"新规实施的首个完整年度。在6月3日召开的"2024年度中国信托业发展评析"新闻 发布会上,复旦大学信托研究中心主任殷醒民表示,信托资产规模接近30万亿元体现了"三分类"新规下 行业所做的积极调整,但经营业绩变化也提示行业需要新的营收与利润发力点。 回顾来看,过去15年,信托资产规模先是用7年左右时间从3万亿元左右跃升至26.25万亿元高点,仅次 于银行业;之后资管新规、"两压一降"等政策出台,信托资产规模伴随行业转型持续回落,直至2022年 二季度开始企稳回升,如今再度"回归"资管行业前列。 "2024年末信托资产规模接近30万亿元,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年度性扩张,而是信托业在实施'三分 类'业务转型后资产规模的显著变化,同时也是信托业顺应市场需求变化作出的积极调整。"殷醒民在上 述发布会上表示。 规模增长与业务结构优化并行。2023年6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