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成本绩效分析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大兴财政局探索推进零基预算改革,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新京报· 2025-11-04 10:54
核心观点 - 北京市大兴区财政局以预算绩效管理为抓手 深入推进零基预算改革 取得了显著成效 [1] 预算编制改革 - 创建财政支出政策事前功能评估机制 对拟纳入预算的新增重大政策或延续性政策在资金分配决策前进行全方位健康体检 从源头提升财政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2] - 该机制聚焦教育、交通、城市更新、生态建设等民生和发展关键领域 对68项具有代表性、资金需求较大的支出政策进行了深度评估 [2] - 通过科学评估、精准识别和果断决策 在预算编制前端有效压减了不合理、低效或超前支出需求 推动财政资金从被动买单向主动问效的根本性转变 [2] 绩效管理与成本控制 - 将预算绩效管理与财政投资评审深度融合 覆盖经济建设、城市管理、农业等全领域 [3] - 深化成本绩效分析 力促降本增效 例如对机关办公区运行费用开展成本绩效分析 通过优化岗位设置、健全考核机制等措施 实现资金效益和运维服务质量的双提升 [3] - 在园林绿化领域创新构建作业成本导向、绩效成本导向、行业成本导向成本绩效分析体系 重新制定区级标准 2025年新设或优化定额118项 [3] - 推进支出标准建设 针对人工成本偏高问题统一同类型、同级别人员的人工定额标准 针对技术服务类项目工作量易高估现象坚持量价分离、实事求是原则严控支出 [3] 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 构建并严格落实绩效评价结果双挂钩机制 一是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直接挂钩 近三年高效开展近240个政策、项目的重点评价 评价结果全部应用于下年度预算编制 [4] - 评价结果为优或良的资金需求获得优先保障和支持 评价结果为中或差的严格采取预算核减甚至全额取消的处置措施 [4] - 另一挂钩指绩效评价结果与区政府绩效考评挂钩 纳入对各部门的年度综合绩效考评体系 结果直接影响该部门的年度考评分值 [4] - 在2026年预算编制中 通过重塑支出标准、压减部门间同质化支出等措施 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4]
两年核减成本超8亿元 苏州财政试点成本绩效分析
苏州日报· 2025-05-23 06:12
成本预算绩效管理试点 - 苏州自2023年起在全省率先开展成本预算绩效管理试点 聚焦零基预算改革 两年累计实施26个项目 涉及预算50余亿元 核减成本超8亿元 [1] - 试点以结果为导向 运用成本绩效分析方法 推动财政资金降本增效 公共服务补短提质 实现从"预算绩效"向"绩效预算"转变 [1] - 2023年首批试点项目包括政府购买公交服务 轨道交通服务和博物馆运营 2024年扩大至城市运维 民生保障 公共事业等领域 [1] 试点项目筛选标准与方法 - 试点聚焦四类项目 群众关注度高 资金量大 支出可量化 结果可推广 [2] - 采用个性化分析方案 结合行业特点 总结出界定补贴边界 设定服务目标 核定支出标准等五步法 [2] - 运用大数据分析手段 整合业务 设备 财务数据 例如通过手机信令数据优化公交线网布局 [2] 试点成效与未来方向 - 政府购买公交服务项目节约资金近6亿元 核减率20% 市政养护 生态环保等领域核减率超10% [3] - 市政照明项目区分路灯与景观灯管理模式 制定单灯成本标准 形成可推广经验 [3] - 未来将重点推进公共服务 民生保障领域 探索控成本增效率的管理新模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