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短视

搜索文档
互联网企业慢性死亡的招聘视角分析:从岗位割裂看战略短视
搜狐财经· 2025-08-11 14:44
互联网企业招聘问题分析 - 互联网企业招聘中存在岗位过度细分现象 广告与用户增长被视为完全独立的岗位序列 海外广告和国内广告被当作完全不同的专业领域[4][5] - 岗位细分程度在过去五年内提升37% 广告 用户增长 推荐算法等岗位独立性增强 复合型岗位比例下降18%[6] - 招聘成为服务于短期KPI的工具 而非构建长期竞争力的手段 用户增长被拆解为独立拉新 激活 留存 变现等岗位导致团队协作效率低下[7] 企业战略与管理问题 - 战略短视导致企业盲目追求短期效益 为应对季度营收目标进行填坑式招聘 忽视长期用户价值[7][9] - 内斗文化与企业股权结构设计失当密切相关 管理层精力用于内部争斗 导致对外部人才判断失准[8] - 股权结构不当引发控制权争夺 比特大陆采用双CEO联席制度导致业务分裂 当当网因夫妻股权争斗陷入管理混乱 真功夫各占50%股权导致发展停滞[8] 核心竞争力缺失 - 互联网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处于U型曲线抑制区间 2022年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研发经费771.8亿元同比增长7.7% 但头部企业如阿里巴巴研发费用138.80亿元同比增长26.8%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9] - 企业盲目跟风招聘热门岗位 忽视基础能力持续投入 导致技能断层和人才结构失衡[10][11] - 广告技术被边缘化 企业陷入烧钱买流量-效果下降-继续烧钱的恶性循环 无法获取长期用户价值[11] 成功企业对比案例 - 谷歌不追求专业化岗位细分 更看重候选人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 产品经理需兼顾技术 市场和用户体验 不同业务团队保持人员流动性[12][13] - 微软改变内部叠叠乐文化 鼓励协作而非竞争 招聘注重成长型思维 打破部门壁垒让员工跨领域流动[13] - 成功企业建立长期人才培养体系 谷歌实行20%时间自由探索机制 微软建立内部技能培训和轮岗机制[13] 行业数据支撑 - 2016年至2021年5年内共有17336家互联网企业倒闭 中小企业平均存活时间2.5年 集团企业平均寿命7-8年[5] - 研发投入强度与企业生存能力呈U型关系 多数互联网企业处于抑制区间导致技术壁垒薄弱[9] - 热门岗位薪酬倾斜明显 人工智能和数据工程师等岗位在平均招聘薪酬前20名中占据更多席位[11]
百果园董事长“雷语”炸翻舆论 深陷闭店、食品安全等泥潭
经济观察报· 2025-08-11 12:18
公司舆情与品牌形象 - 公司董事长余惠勇称"不会去迎合消费者"并强调"教育消费者成熟"引发舆论批评 被指"居高临下"和"脱离市场" [1] - 社交媒体出现"月薪2万吃不起百果园"和"水果刺客"等负面标签 消费者将公司与已破产的钟薛高类比 指责其"高价低质" [1] - 两大投诉平台累计收到4860条投诉 其中黑猫投诉3091条 12315平台1769条 主要涉及烂果 隔夜果 异物和发霉问题 [1] 财务表现与经营数据 - 2024年全年营收102.73亿元 同比下降9.8% 净利润亏损3.86亿元 同比暴跌206.7% 为上市以来首次由盈转亏 [2] - 门店数量从2023年6093家骤减至2024年5127家 净关闭966家门店 相当于日均关店2.64家 [2] - 毛利率从11.5%降至7.4% 财报中25次提及"性价比" 公司通过"好果报恩"等低价活动吸引顾客 [2] 食品安全与运营管理 - 2024年315期间被曝光使用腐烂水果制作高价果切 车厘子等级随意定义 员工无《食品健康许可证》操作即食水果 [2] - "三无退货"政策成本全由加盟商承担 导致部分门店通过销售陈货和次果弥补损失 [2] - 快速扩张导致供应链和品控能力下滑 加盟商盈利困难加剧闭店潮 [3] 战略定位与市场表现 - 公司定位"高品质 高价格"战略失效 出现高端定位与市场需求错位 [2][3] - 忽视下沉市场对性价比的需求 试图通过"教育消费者"维持高端溢价 [3] - 2023年港股上市首日破发 2024年股价跌幅达67% 市值蒸发超80亿港元 [3] 公司背景与业务范围 - 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成立于深圳 为大型水果连锁企业 [3] - 业务覆盖水果采购 种植支持 物流仓储 品牌运营 门店零售 金融资本等全产业链环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