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连锁零售
搜索文档
IPO一周资讯|港股美股上市活跃 多家科技企业冲刺IPO
搜狐财经· 2025-10-24 17:33
本周上市企业 - 企业服务公司卓远于10月17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发行140万股,募集资金560万美元,市值达3211万美元 [1] - 供应链管理服务提供商网塑科技于10月22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发行190万股,募集资金950万美元,市值达1.12亿美元 [2] - 制药公司海西新药于10月20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全球发售1150万股,募集资金约9.94亿港元,市值达86.03亿港元 [3] - 电商SaaS ERP提供商聚水潭于10月21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全球发售6816.62万股,募集资金约20.86亿港元,市值达148.52亿港元,以2024年相关收入计是中国最大的电商SaaS ERP提供商,市场份额为24.4% [4] - 无线通信模组提供商广和通于10月22日在港交所主板完成"A+H"上市,全球发售1.35亿股,募集资金约29.04亿港元,市值达248.91亿港元 [5] 本周招股企业 - 高端茶业品牌八马茶业于10月20日至23日招股,拟全球发售900万股,计划募集资金约4.28亿港元,预计10月28日挂牌港交所主板 [6] - 光学与无线连接设备供应商剑桥科技于10月20日至23日招股,拟全球发售6701.05万股,计划募集资金约46.16亿港元,预计10月28日挂牌港交所主板,2024年以销售收入计在全球综合光学与无线连接设备行业排名第五,市场份额为4.1% [7] - 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专业提供商滴普科技于10月20日至23日招股,拟全球发售2663.2万股,计划募集资金约7.1亿港元,预计10月28日挂牌港交所主板,以2024年收入计在中国企业级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五,市场份额为4.2% [8] - 工程机械企业三一重工于10月20日至23日招股,拟全球发售5.8亿股,计划募集资金约120.64亿港元,预计10月28日挂牌港交所主板,按2020年至2024年核心工程机械累计收入计算是全球第三大及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2024年海外市场收入占总收入的62.3% [9] - 数据智能应用软件公司明略科技于10月23日至28日招股,拟全球发售721.9万股,计划募集资金约10.18亿港元,预计11月3日挂牌港交所主板,按2024年总收入计是中国最大的数据智能应用软件供应商 [10] 本周递表企业 - 公众开放式基金型公司思卓基础设施基金于10月17日递表港交所拟主板上市,专注于向基础设施资产或项目提供私人优先及次级贷款 [10] - 跨境智能财税解决方案服务商擎天全税通于10月17日递表港交所拟主板上市,2024年在中国跨境企业智能财税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1.7% [11][12] - 独立数字支付服务提供商拉卡拉于10月17日递表港交所拟主板上市,2024年总支付额超过人民币4.0万亿元,在独立数字支付服务提供者中市场份额为9.4%,排名第一 [13] - 食品级精制鱼油及其制品供应商禹王生物营养于10月20日递表港交所拟主板上市,以2024年销量计是全球最大的食品级精制鱼油供应商,市场份额为8.1% [14] - IP趣玩食品企业金添动漫于10月20日递表港交所拟主板上市,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全国建有5大生产基地、拥有26个授权IP及超过600个活跃SKU [15] - 智慧存储设备制造商协创数据于10月22日递表港交所拟主板上市,2024年按全年SSD收入计为全球第二大国内智慧存储设备制造商,按出货量计为全球第二大国内消费级智能摄像机制造商,市场份额为6.6% [16] - 综合型化工集团滨化集团于10月22日递表港交所拟主板上市,按2024年收入计是中国最大的粒状烧碱、食品级片状烧碱、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及氯丙烯生产商 [17] - 货运代理服务提供商CGL Logistics于10月23日向SEC递交IPO申请拟纳斯达克上市,计划发行375万股,拟募集资金约1500万美元 [18] 本周聆讯企业 - L4自动驾驶科技公司小马智行于10月17日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是全球极少数实现全无人驾驶常态运营的公司 [19] - 智能汽车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均胜电子于10月19日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按收入计是中国和全球第二大汽车被动安全产品供应商 [20] - 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文远知行于10月19日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2024年以城市道路L4级及以上自动驾驶产生的收入计全球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21.8% [21] - 生物医药公司旺山旺水于10月20日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开发了由九款创新资产组成的创新管线 [22] - 创新生物药企百利天恒于10月21日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已构建全球领先的创新ADC药物研发平台和创新多特异性抗体药物研发平台 [23] - 碳化硅外延片供应商天域半导体于10月21日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2023年在中国碳化硅外延片市场的市场份额达38.8%(以收入计)及38.6%(以销量计),行业排名首位 [24] 本周通过备案企业 - 本周共有6家企业通过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及"全流通"备案申请,均选择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包括模拟芯片提供商纳芯微、水果连锁零售品牌百果园、铝产业集团创新实业、高岭土龙头金岩高新、卫生用品公司乐舒适、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制造商和辉光电 [25]
热点关注 | 百果园迎来“救命稻草”
新浪财经· 2025-10-20 10:13
(来源:消费日报官方平台) 转自:消费日报官方平台 市场风云变幻,股价"跌跌不休",争议不绝于耳,但"水果连锁零售第一股"百果园如今却迎来了一 根"救命稻草"。 9月21日,百果园集团(02411.HK)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以每股1.17 港元的价格配售2.795亿股新H股,较前一交易日收市价折让约19.31%。 10月9日,百果园宣布配售已完成,成功向不少于六名承配人配售合共2.8亿股配售股份。 资金渴求 对于百果园而言,此次配售股份无疑是其上市后的关键一役。 根据公告,配售事项所得款项总额约为3.27亿港元,而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25亿港元。这是百果园自 2023年1月上市以来,首次通过配售新H股的方式进行募资。从资金用途来看,百果园明确表示,约 61.5%(2亿港元)将用于支付一般业务过程中的贸易应付款项;约30.8%(1亿港元)将用于偿还银行 贷款;约7.7%(2500万港元)将用作集团的一般营运资金及行政开支。 由此可见,此次募资的核心目的是"偿债"。百果园在公告中称,配售所得款项净额预计将于2026年6月 30日前悉数动用。 经营困境 持续亏损引发的债务压力,可能是压倒 ...
百果园拟筹约3亿元还债,半年亏损超3亿,一年关店超1600家
新浪财经· 2025-09-22 09:33
融资计划 - 公司拟通过配售2.795亿股H股筹集约3.25亿港元(约2.98亿元人民币)资金,配售价格为每股1.17港元,较前收盘价折让19.31% [1] - 融资款项的61.5%将用于支付贸易应付款项,30.8%用于偿还银行贷款,7.7%作为一般营运资金 [1] - 此次配售采用竭尽所能基准,由配售代理促使承配人认购 [1] 财务表现 - 2023年公司出现自2019年以来首次年度亏损,归母净亏损达3.86亿元 [2] - 2024年上半年收入43.76亿元,同比下降21.8%,归母净亏损3.42亿元,为上市以来首次半年度亏损 [2] - 净亏损率从上年同期的1.5%扩大至8.1% [2] - 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资产净值24.65亿元,其中流动资产50.83亿元,非流动资产22.01亿元,流动负债40.93亿元,非流动负债7.26亿元 [2] 门店运营 - 门店数量从2024年6月的6025家减少至2025年6月的4386家,净减少1639家 [2] - 公司通过优化零售门店布局提高营运效率,主动引导加盟商关闭或搬迁租金费用率高、人工费用高或经营业绩较差的门店 [2] 市场定位与争议 - 公司定位为教育消费者成熟而非迎合消费者,因水果定价较高引发舆论争议 [3] - 2024年8月董事长相关言论导致股价当日下跌0.57%,盘中一度下跌8% [3] - 公司承诺在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兼顾高质价比因素,巩固核心客群品牌价值感 [3] 公司背景 - 公司2001年成立于深圳,是集水果采购、种植支持、采后保鲜、物流仓储、标准分级于一体的连锁企业 [1] - 2023年1月在港交所上市,成为"中国水果连锁零售第一股" [1]
一位百果园重庆加盟商口述:虽艰难但挣钱
经济观察报· 2025-08-14 20:35
百果园经营状况 - 2024年公司净利润亏损3.86亿元 同比降幅达206.7% 全年营业收入102.73亿元 同比下降9.8% [2] - 连锁门店数量从2023年6093家减少至2024年5127家 净关闭966家 降幅15.9% [2] - 加盟店为主要经营模式 共4039家 占总门店数78.8% [2] 加盟商运营模式 - 加盟店分为甲类(自担装修费)和乙类(公司承担装修费) 租金和人工费用均由加盟商承担 [4] - 公司统一指导水果陈列、价格及供货 禁止外部采购 实施距离保护政策防止区域内过度竞争 [5] - 总投资费用23万元 包括加盟费5万元 设备费6万元 装修费6万元起 商品预付款3万元 保证金3万元 [8] 会员体系与资金策略 - 会员充值策略为充300送12元 充500送25元 充1000送60元 累计超1086万人充值成功 [9] - 2024年总会员数同比增长8.1%至9074万 但付费会员减少27.1%至约85万 [9] 加盟商实际经营案例 - 重庆加盟商邓弘涛经营20平米乙类店铺三年 虽环境艰难但仍保持盈利 未透露具体利润 [1][4] - 深圳某加盟商吐槽净利润率低于3% 回本周期不确定 经营压力大 [8] 公司战略与市场反应 - 董事长余惠勇强调加盟商为核心战略 称要与加盟商形成"命运共同体" [10] - 争议言论发酵后股价表现平稳 截至8月14日收盘价1.74港元/股 总市值约27亿港元 [10]
一位百果园重庆加盟商口述:虽艰难但挣钱
经济观察网· 2025-08-14 18:3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净利润亏损3.86亿元,同比降幅达206.7% [1] - 全年营业收入102.73亿元,同比下降9.8% [1] - 连锁门店数量从2023年6093家减少至5127家,净关闭966家,降幅15.9% [1] 加盟体系运营 - 加盟店总数4039家,占总门店数78.8% [1] - 加盟分为甲类(自付装修费)和乙类(公司承担装修费)两种模式 [2] - 加盟商总投资费用23万元,包括加盟费5万元、设备信息费6万元、装修费6万元起、商品预付款3万元及保证金3万元 [5] - 公司对加盟店实行距离保护政策,禁止特定范围内开设新店 [3] - 水果陈列、定价及促销策略均由公司统一指导,供货由公司统一完成 [3] 会员体系与资金管理 - 会员充值策略包括充300元送12元、充500元送25元、充1000元送60元 [5] - 累计超1086万人完成会员充值 [5] - 2024年全渠道会员数量同比增长8.1%至9074万,付费会员数减少至约85万,同比下降27.1% [5] 加盟商经营状况 - 重庆加盟店案例显示虽经营艰难但仍保持盈利,店铺面积约20平方米 [2] - 部分加盟商反馈净利润率低于3%,回本周期不确定且工作强度大 [4] - 公司要求加盟商具备创业者精神、风险承担意识及良好征信记录 [5] 市场反应与股价表现 - 董事长争议性言论引发舆论关注,被类比为"第二个钟薛高" [1] - 部分门店表示未受明显影响,顾客流量保持稳定 [2] - 截至8月14日收盘股价为1.74港元/股,总市值约27亿港元,未出现大幅震荡 [6] 公司战略定位 - 定位为中国最大水果连锁零售品牌,坚持加盟发展道路 [1][6] - 强调与加盟商形成"命运共同体",以确保绝大多数加盟商持续盈利为根本策略 [6]
百果园“教育消费者”风波后,如何重获消费者信任?
搜狐财经· 2025-08-13 10:51
公司言论与舆论反应 - 公司董事长公开表示致力于教育消费者而非迎合消费者 强调是消费者自己的选择[1] - 相关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 包括"百果园称不会迎合消费者"和"月薪两万吃不起百果园"[1] - 网友批评言论"爹味十足" 质疑"吃个水果还被教育上了" 并将公司与高端冰淇淋品牌钟薛高相提并论[1] 公司回应与解释 - 公司回应称董事长言论被断章取义 完整内容有前因后果并非网传那般片面[3] - 董事长解释不认为迎合消费者是长久之计 希望通过教育让消费者做出更成熟选择[3] - 承认水果价格偏高 但强调是在保证品质前提下的定价策略 绝不会在品质上做出让步[3] 消费者反馈与价格争议 - 消费者在网络上晒出购物凭证抱怨价格过高 例如奇异果12元 半个西瓜50元 一盒葡萄40元[3] - 夏季热销的麒麟西瓜一颗完整售价高达80元[3] - 竞争对手钟薛高创始人认为表述方式让受众不舒服 企业领导者应该有更大格局和包容心[3] 公司经营状况 - 去年公司净亏损达到3.91亿元[1] - 去年关闭966家门店[1] - 付费会员数大幅下降27.1%[4] 公司发展历程与市场挑战 - 从2001年用400元创办深圳百果园开始 如今成为"中国水果连锁零售第一股"[4] - 曾以"不好吃退款"和"分级定价"等创新策略赢得中产消费者青睐[1] - 面临消费疲软和竞争白热化的双重压力 需要提升服务质量和维护消费者信任[4]
百果园“不迎合消费者”引争议,钟薛高创始人:相信其本无恶意
搜狐财经· 2025-08-12 21:06
公司近期舆情事件 - 董事长余惠勇发表“教育消费者成熟”及“不会去迎合消费者”的争议言论,引发舆论风暴并登上微博热搜 [1][3] - 相关话题如“百果园称不会迎合消费者”和“月薪两万吃不起百果园”迅速传播,网友批评言论“爹味十足” [1][2] - 公司回应称相关视频为断章取义,已从董事长社交媒体删除 [3] 公司定价策略与市场反馈 - 消费者普遍反映产品售价偏高,例如一个奇异果12元、半个西瓜50元、一盒葡萄40元,一颗完整的麒麟西瓜售价达80元 [2] - 董事长解释定价逻辑在于不在品质上让步,拒绝通过降低品质来换取低价 [3] - 公司定位中高端品牌,瞄准中产群体,其“分级定价”和“不好吃退款”策略曾赢得市场 [1][4][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102.73亿元,同比下降9.8% [8][9] - 2024年毛利为7.64亿元,同比大幅减少41.9% [8] - 2024年净亏损3.91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3.81亿元,为近五年来首次出现净利亏损 [8][9] 公司门店与会员情况 - 截至2024年底零售门店总数为5127家,较2023年底净减少966家 [10][11] - 付费会员数降至约85万,较2023年同比下降约27.1% [13][14] - 业绩下滑原因包括水果零售业竞争加剧、消费者需求变化及自身经营周期调整 [9][11] 公司历史与质量控制 - 公司于2001年创立,2002年首家门店开业首日销售额达1.8万元,单月突破40万元 [4][5] - 2009年推出“不好吃三无退货”服务,2013年首创“四度一味一安全”水果质量分级体系 [6] - 2023年1月成功在港交所挂牌,成为“中国水果连锁零售第一股” [7] 公司面临的运营挑战 - 2024年“315”期间被曝出门店存在多项运营问题,如将腐烂水果制作果切、虚标水果等级等 [12] - 黑猫投诉平台近期接连收到多起关于水果霉变、变质的质量投诉 [12] - 行业分析师指出公司定位与当前消费观念存在反差,且加盟店未有效执行总部策略 [11]
老板“教育”消费者:百果园的生意还好做吗?
搜狐财经· 2025-08-12 18:35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董事长强调不迎合消费者 坚持教育消费者成熟理念[1] - 在电商平台发起即时零售价格战背景下 公司坚持不降价策略[3] 财务表现 - 2019年至2023年营收从89.76亿元增长至113.92亿元[6]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增速持续下滑 分别为9.94% 0.7%和-9.8%[6] - 2022年和2023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0.35%和1.9% 2024年由盈转亏 从3.62亿元变为-3.86亿元[6] - 毛利率从2021-2023年的11%左右急跌至2024年的7.44%[12] 门店运营 - 加盟店铺从2019年4210家增至2023年6081家[6] - 门店总数由2023年6093家减少至2024年5127家 净减少966家[6] - 2024年全渠道会员9074万 但付费会员仅85.4万 下降27.1%[6] 市场竞争 - 北美进口车厘子(JJ级)定价99元/斤 显著高于天猫超市63.62元和京东55元[6] - 面临山姆 盒马等高端购物场所的竞争[11] - 电商巨头通过补贴开展即时零售大战 公司缺乏金钱和供应链成本优势[11] 供应链管理 - 2024年全球直采比例提升至78%[11] - 冷链损耗率降低至3.2% 显著低于行业平均15%[11] - 采用加盟为主的经营模式 运营相对低效[12] 产品质量与投诉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超过3000条投诉 集中在水果变质 售后推诿等问题[12] - 2024年315期间被曝光门店存在腐烂水果制作高价果切 隔夜水果充当鲜果等乱象[14] 业务转型举措 - 2024年下半年转向高品质与高性价比并重战略[11] - 重新调整定价策略 拓展中低端价格带产品[11] - 开拓B端礼品采购和海外渠道[11]
董事长余惠勇言论持续发酵,百果园回应:系“断章取义”
经济观察报· 2025-08-11 22:06
公司回应与董事长言论 - 公司回应称短视频截取董事长发言争议部分制造对立 完整内容有前因后果并非断章取义 [1] - 董事长余惠勇公开表示商业分两种 利用消费者无知或教育消费者成熟 并称公司选择教育消费者成熟之路 [1] - 董事长强调不会迎合消费者对便宜的追求 而是通过告知真实信息让消费者自主选择 [1] - 董事长言论持续发酵引发网络讨论 有网友调侃月薪两万都吃不起百果园 [2][3] - 董事长解释水果价格差异可达四五倍 好水果供不应求导致价格较高 [4] - 公司表示绝不在品质上做让步 但会持续优化成本争取更低价格供应 [4] 财务表现与经营数据 - 2024年全年营收102.73亿元同比下降9.8% 主要因门店规模收缩 [5] - 截至2024年底门店总数5127家 较2023年6093家净减少966家 降幅达15.9% [5] - 2024年毛利7.64亿元同比骤降41.9% 毛利率从11.5%降至7.4% [5] - 毛利率下降因公司推行高质价比战略 主动降价并加大促销和会员投入 [5] - 2024年归母净亏损3.86亿元 同比降幅达206.7% 为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 [5] - 亏损原因包括毛利率下滑 门店焕新 数字化升级 营销投入增加及关闭门店产生资产减值损失 [5] - 截至2024年底持有现金及等价物23.40亿元 其中非受限资金18.94亿元 短期偿债压力较小 [5] 股价表现与上市情况 - 公司于2023年1月16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成为国内首家IPO的水果连锁零售企业 [4] - 董事长在上市仪式表示要不断降低成本 追求好吃不贵的高性能产品 [6] - 股价从上市最高6.98港元/股跌至1.74港元/股 市值跌去75% [6] - 目前总市值约27亿港元 [6]
董事长余惠勇言论持续发酵,百果园回应:系“断章取义”
经济观察报· 2025-08-11 20:25
董事长言论争议 - 董事长余惠勇公开表示商业分为利用消费者无知和教育消费者成熟两种 并强调公司选择教育消费者成熟的道路 不会迎合消费者对便宜的追求[2] - 该言论被指有意截取争议部分制造对立 公司投资者联络部称完整内容有前因后果 并非断章取义[1][2] - 网友调侃"月薪两万都吃不起百果园"反映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4] 经营战略与定位 - 公司坚持不降低品质换取低价 认为好水果供不应求是价格高的原因[5] - 2024年下半年推行"高质价比"战略 主动降价吸引消费者并加大促销投入[7] - 上市时提出要不断降低成本 追求好吃不贵的高性能产品并拓展全球市场[8] 财务表现恶化 - 2024年营收102.73亿元同比下降9.8% 主要因门店规模收缩[7] - 门店总数从2023年6093家减少至5127家 净关闭966家降幅达15.9%[7] - 毛利7.64亿元同比骤降41.9% 毛利率从11.5%降至7.4%[7] - 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3.86亿元 同比降幅达206.7% 为2020年来首次年度亏损[7] 股价与市值表现 - 股价从上市最高6.98港元/股跌至1.74港元/股 跌幅达75%[8] - 当前总市值约27亿港元 较上市初期大幅缩水[8] 现金流与偿债能力 - 持有现金及等价物23.40亿元 其中非受限资金18.94亿元[7] - 短期偿债压力较小 资金流动性保持相对稳定[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