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持有成本
搜索文档
今明两年,持有“多套房”的家庭,将不得不面对“3大问题”
搜狐财经· 2025-10-14 02:42
市场供需关系逆转 - 全国二手房挂牌量突破730万套,白城二手房价同比跌幅高达7%以上 [2] - 上海外环区域二手房挂牌量同比激增42%,杭州钱江世纪城板块降价房源占比高达60%以上 [4] - 购房主力军90后、00后群体规模相比70后、80后减少数千万,城镇近40%以上家庭拥有2套及以上房产,年轻一代可通过继承解决住房需求 [4] 资产流动性恶化 - 多套房资产流动性迅速冻结,挂牌半年以上无人问津成为常态,郊区房产降幅高达50%也难成交 [4] - 供给大幅增加而需求减少,导致房产变现难度急剧增大 [4][5] 持有成本与现金流压力 - 房产税试点政策放宽,二套房超出人均60㎡免税面积部分按0.6%税率征收,三套房税率跳升至1.2% [7] - 一套评估价200万的二套房,年持有成本从仅物业费0.3万升至4.2万,包含房产税1.2万、物业费0.3万和资金机会成本2.7万(按4.5%理财收益率计算) [7] - 收入锐减或失业背景下,高额房贷及物业费、电梯费等固定支出持续增加,持房压力只增不减 [7] 市场预期与投资属性转变 - 房地产“稳赚不赔”神话破灭,赚钱效应消退,投资属性减弱,房产从财富象征转变为管理负担 [9][10] - 早前160万购入的房产跌至不足110万,形成“负资产”风险,加剧持有者心理焦虑和财务挫折感 [10] - 年轻人住房观念转变,更倾向于租房以提升当前生活品质,而非背负长期房贷追求房产增值 [10] 多套房家庭应对策略 - 转变观念,主动调整并审慎评估,优化资产结构以在市场深度调整中规避风险 [12] - 去劣留优,保留满足“地铁800米内+对口省重点学校+三甲医院3公里圈”铁律的核心区高品质住宅,对偏远郊区、品质差的房产进行止损处理 [12] - 在核心城市可考虑“以租养税”或“以租养贷”,但三四线房产因年租金回报率低下,持有成本形成缺口,变现更为明智 [12]
李嘉诚预言说中了?我国手握“两套房”的家庭,或注定3个结果
搜狐财经· 2025-08-29 06:11
市场趋势转变 - 房地产市场经历三年调整期 买卖房产逻辑发生根本性变化 过去两套房象征财富的时代已结束[2] - 全国百城二手房价格经历29个月连续下跌 市场挂牌量激增至730万套 部分城市二手挂牌量超过15万套[3] - 一线城市二手房挂牌量突破16万套 部分房主降价20%仍无人问津 市场流动性显著恶化[9] 价格表现分化 - 不同区域房价跌幅呈现显著差异 上海核心区房价较峰值下跌约20% 而东北资源枯竭型城市及环京区域出现腰斩[3] - 郊区房 新区房及三四线城市房产下跌最为惨烈 与核心地段资产形成鲜明对比[3] - 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二手房平均成交周期延长至6.2个月 市场交易效率大幅降低[3] 持有成本分析 - 物业费在过去20年间翻倍 预计未来将继续随物价上涨[5] - 房屋维修成本持续攀升 高层电梯房维修费用尤为突出 电梯更换费用达数十万元[5] - 年均持有成本至少3500元/户 维修基金已无法覆盖实际支出[5] 政策环境影响 - 住房租赁合同备案新规将于9月实施 税务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使房东税务透明度提高[7] - 房产税预期逐步增强 预计实施后税率将达1.2% 对多套房家庭形成额外负担[7] - 租赁市场面临保障房增加和人口流动双重压力 以租养贷模式可行性下降[9] 资产结构优化 - 建议处置偏远郊区房及无改造潜力老房产 保留核心地段优质资产[11] - 优化负债结构降低月供压力 避免盲目决策和恐慌性抛售[11] - 空置房产建议转为出租获取净收入 保持积极应对心态[11] 投资逻辑重构 - 李嘉诚2018年预言得到验证 强调地段价值成为房产投资核心考量因素[3][13] - 自住需求仍可购房 但炒房盈利模式已不可行[13] - 城镇家庭43%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 这些家庭面临持有成本增加 流动性下降和政策变化三重挑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