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引进
搜索文档
印度富豪:中国技术进步,我们别无选择
环球时报· 2025-10-20 07:02
印度电动汽车行业现状 - 印度公司因研发资金不足而在推动制造业所需技术方面依赖中国[1] - 印度研发支出占GDP的0.66%,远低于中国的2.4%和美国的3.5%[2] - 电池是印度发展电动汽车的最大障碍,预计到2030年国内产量仅能满足13%的需求[2] JSW集团的战略与挑战 - JSW集团正与多家中国汽车制造商接触洽谈,旨在引入中国技术为明年6月推出电动汽车做准备[1] - 集团长期聚焦于港口、能源和国防领域,旗下拥有印度最大钢铁公司,自2023年开始进军电动汽车领域[2] - 集团承认存在研发投入不足的问题,但最终目标是在印度制造、设计和开发技术,目前阶段需利用中国技术[1][2] 印度政府政策与市场环境 - 印度政府加强了对中国投资的审查,拒发大部分签证并阻止中印企业合作,尽管两国关系已有所改善[1] - 莫迪政府致力于推动国内制造业发展,重点包括电动汽车和智能手机,并提供企业税收优惠和消费者补贴[1] - 许多印度企业目前专注于提升自身产能而非研发[2]
霍丹:激活新赛道 辐射大集群
经济日报· 2025-05-21 08:16
国家级新区的战略定位 - 国家级新区是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1] - 新区是我国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改革开放新高地、城市建设新标杆 [1] - 新区成为全球资源“引进来”和中国技术“走出去”的综合服务基地 [1] 技术引进策略 - 新区围绕宏观战略布局,依托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任务,吸引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和平台 [1] - 锚定产业发展,引入产业链核心技术,实施补链、延链、强链精准招商,强化区域产业链韧性 [1] - 以技术引进汇聚高新人才,探索专家服务保障综合改革试点,形成链式反应 [1] 协同创新模式 - 新区秉持“按需协同”原则,打造异质性协同创新路径,发展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协同创新模式 [2] - 对于技术需求较低的产业引导运营方式创新协同,对于技术需求高的新兴产业引导生产方式创新协同 [2] - 完善协同创新沟通平台,建立创新服务市场,弥合产学研信息鸿沟,实现技术跃迁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 [2] 国际输出路径 - 开展审批流程简易化、通关方式多样化、出口退税便利化等业务以保障道路畅通 [2] - 实施“产业领航者”培育计划,支持新区龙头企业“稳产能、抢订单” [2] - 以核心技术带动设备出口,发展服务出口模式,实现技术授权输出,以轻资产、高附加值产品嵌入全球技术价值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