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行合一改革

搜索文档
财险业加速构建多元化保障体系
经济日报· 2025-09-08 05:54
行业整体表现 - 财产保险行业整体运行稳健 承保质效持续改善 行业格局稳中向好 [3] - 三家龙头险企合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6079亿元 占据约63%市场份额 [3] - 人保财险保费收入3232.82亿元同比增长3.6% 平安产险1718.57亿元同比增长7.1% 太保产险1127.6亿元同比增长0.9% [3] - 综合成本率方面人保财险95.3% 平安产险95.2% 太保产险96.3% 均较去年有所下降 [3] 盈利能力改善 - 综合成本率下降得益于费用管理 风险定价和理赔管控上的协同发力 [3] - 人保财险法人业务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 得益于费用精细化管理和数字化定价模型应用 [3] - "报行合一"改革让非车险定价更为规范 车险定价逻辑更加透明 行业竞争回归理性 [3] - 阳光财险承保综合成本率98.8%同比优化0.3个百分点 实现承保利润2.9亿元同比增加0.9亿元 [4] - 中国再保财产再保险业务实现净利润23.38亿元 境内业务综合成本率95.83% 境外业务86.95% [4] 新能源车险发展 - 新能源车险板块迎来结构性改善 从"增收不增利"状态转向盈利 [5] - 太保产险新能源车险保费收入105.96亿元 占车险保费比重由14.1%升至19.8% 首次实现承保盈利 [6] - 平安产险新能源车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6% 实现正向承保利润 [6] - 人保财险新能源车险市场份额达34.2% 高于燃油车险2.7个百分点 [6] - 新能源汽车出口130.8万辆同比增长84.6% "盈利+出海"成为新能源车险的双轮驱动 [7] 非车险业务发展 - 非车险业务在财险市场中比重提升 [7] - 人保财险非车险保费收入1792.2亿元同比增长3.8% 农险 责任险和企财险综合成本率均改善 [7] - 太保产险非车险收入591.54亿元同比下降0.8% 其中健康险实现扭亏为盈 [7] - 平安产险非车险收入632.46亿元同比增长13.8% 健康险综合成本率降至89.8%优化幅度达6.1个百分点 [7] - 非车险"报行合一"政策有望于四季度实施 对2025年业绩形成积极支撑 [7] 科技应用与创新 - 科技成为财险业高质量发展关键驱动力 普遍应用智能理赔 视频查勘 无人机巡田等手段 [8] - 农险方面卫星遥感与物联网平台成为风险监测标配 实时采集农田数据 [8] - 风险减量成为行业新赛道 人保财险出具数字风勘报告超190万份 为近3000万个人客户和400万法人客户提供风险减量服务 [8] - 中国再保上线"中国巨灾风险地图" 通过大数据和地理信息技术提升灾害风险评估科学性 [8] - 中再巨灾专注于台风 地震 洪涝等巨灾模型研发 已在多个领域实现"从0到1"突破 [9] 国际化布局 - 人保财险率先迈出"出海"步伐 在香港实现首单 在泰国落地 成为国内首家新能源车险海外拓展险企 [6] - 太保产险携手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及中怡保险经纪 与多家头部新能源车企达成战略合作 推动泰国市场多批次保单落地 [6]
2025年保险代理品牌推荐:行业持续出清,头部保险代理品牌有哪些?
头豹研究院· 2025-07-22 21: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近年来中国保险专业代理机构数量持续下滑,反映行业结构优化 未来数字经济及新兴场景将拓展保险代理机构服务边界,“报行合一”改革将挤压利润空间,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低效机构将退出,行业集中度将提升,头部机构将占据更大市场份额 [5] 市场背景 摘要 近年来中国保险专业代理机构数量下滑,行业乱象频发,合规意识薄弱 未来数字经济及新兴场景将拓展服务边界,“报行合一”改革将挤压利润空间,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低效机构退出,行业集中度提升 [5] 保险代理定义 保险中介分为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和保险个人代理 保险专业代理机构又分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保险经纪机构和保险巩固机构,需取得许可证,代表保险公司利益销售及服务 [6] 市场演变 中国保险中介行业自1980年发展至今,经历四大阶段,现处于“规范深化与高质量发展期” 强监管致机构数量下滑,头部企业依托技术深耕细分领域,加速“产品+服务”创新 截至2024年底,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数量连续6年下滑 [7][8] 市场现状 市场规模 2019 - 2023年中国保险专业代理行业市场规模从716亿元增至约790亿元,CAGR为2.5% 预计2029年增长至约863亿元,2023 - 2029 CAGR为1.5% [9] 市场供需 市场供给情况 近年来中国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数量持续下降,行业整合加快 截至2024年较上年减少27家,较2019年累计减少103家,连续六年净减少 行业存在虚报数据等违规行为,合规意识薄弱 [10] 市场需求情况 2025年1 - 2月中国人身险保费收入约1.3万亿元,同比上涨8.0%,健康险拉动增长 截至2024年中国财产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达1.7万亿元,车险保费占比54.0% 新能源汽车发展推动车险产品优化,拓展服务边界与创新空间 [11] 市场竞争 市场评估维度 十大代表品牌评选遵循多维度量化评估模型,核心指标包括企业保险业务收入、净利润、保险科技能力、合作保险公司数量 [12] 市场竞争格局 中国保险专业代理行业参与者众多,但市场集中度较高,头部效应显著 [13] 十大品牌推荐 1. 蚂蚁保:依托阿里技术和大数据,提供便捷智能选购体验 [14] 2. 平安创展:依托平安金融背景,资源丰富,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15] 3. 大童保险销售:服务质量卓越,产品线广泛,提供一站式服务 [16] 4. 车车保险销售:专注汽车保险,提供快速简便在线购买体验 [17] 5. 中升保险销售:与汽车产业相关,擅长汽车保险销售服务 [18] 6. 保通保险代理:产品组合灵活,客户服务贴心,技术创新提升效率 [19][20] 7. 方德保险代理:为中小企业及个人提供专业咨询和推荐,优化产品结构 [21] 8. 创信保险销售:提供实用方案和专业顾问,合作多保险公司提供多样选择 [22] 9. 年安保险销售:提供定制化服务,根据风险状况设计保障方案 [23] 10. 太平洋保险代理:背靠品牌,产品线丰富,简化购买流程 [24] 发展趋势 从“传统代理”转型“科技赋能” 中介机构用技术重构或优化服务流程,头部机构将业务全链路线上化 监管推动科技投入,科技赋能优化流程、反哺产品创新 还为传统保险公司提供前后端支持 [25] 强监管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报行合一”政策压缩中介行业佣金约30%,中小机构生存困境 监管约束倒逼机构优化成本,头部机构抢占市场份额,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