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险减量
icon
搜索文档
保险力量守护“金玉米”政企联动破解秋粮烘干难题
齐鲁晚报· 2025-10-24 00:19
农业保险服务创新 - 保险保障从传统灾后赔付向风险减量服务拓展,为参保完全成本保险的农户提供免费烘干服务[3][5] - 通过协调4条烘干线,每天可烘干粮食80吨,所有烘干成本由保险公司承担[5] - 引入“防重于赔”风险减量理念,将服务关口前移,注重灾前预防和风险干预[6] 免费烘干服务实施细节 - 免费烘干服务为种植大户每亩节省120多元成本,承包2000多亩的种植户可节省二十多万元费用[3][4] - 烘干后玉米水分从40%左右降至14%以内的国家安全标准,质量稳定可达入库标准[4][6] - 采取“分片集中烘干”模式,将全区划分为四个片区,每个片区设置一条烘干线由专人调度[8] 政企联动与抢收减损措施 - 山亭区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和保险公司三方联动,协调资源为农户提供保障[3][5] - 组建四支专业服务队,分别负责查勘定损、抢收协调和烘干保障,并调配三农服务车、农用机械车协助收割运输[7] - 引进两台新型履带式收割机解决雨后田地泥泞难题,并采用“分段抢收”策略根据成熟度安排收获顺序[7] 农业保险政策升级 - 推广玉米、小麦完全成本保险,保障范围从直接物化成本扩展至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每亩保额达950-1000元[10] - 玉米完全成本保险保费中各级财政补贴达到80%,农户仅需承担20%[10] - 引入遥感技术进行灾害监测,通过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更精准评估受灾面积和程度[10] 财政支持与服务优化 - 山东省财政拨付保费补贴资金44.51亿元,其中涉及玉米等秋粮作物保费补贴资金15.05亿元[6] - 指导16家省级农业保险承保机构启动24小时报案绿色通道,对秋粮出险报案加急优先处理[6] - 开通24小时农险服务专线,建立微信理赔通道实现小额案件快速结案,并聘请农业技术人员提供全流程服务[10]
风险减量、信贷支持、及时理赔,山东金融精准护航“三秋”生产
齐鲁晚报· 2025-10-16 22:01
金融机构支持秋粮生产核心举措 - 山东省金融系统积极应对阴雨天气挑战,通过资金投入、科技应用和创新金融产品,全力支持秋粮抢收、烘干和理赔工作,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1] 风险减量与抢收支持 - 保险机构扩展风险减量服务,投入资金帮助农户开沟挖渠、清淤排水,并协调调配履带收割机、移动烘干机等农机设备 [3] - 平安产险山东分公司投入2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河道清淤工程,修复13个排涝孔洞,使万亩农田免于积水,并联合农业部门捐赠40余台抽水泵 [4] - 太平洋产险山东分公司开展660万亩作物遥感长势监测,服务农户60万余户次,并下发3.7万条预警短信,协调设备协助抢收抢烘 [7] - 阳光财险山东分公司在德州平原县实施防汛物资“交付—培训—维护”闭环管理,推动服务重心从“事后理赔”向“事前预防”转变 [7] - 中华财险山东分公司在滨州建立农机储备库,捐赠13.76万元设备,并在汛前清淤沟渠,维修加固闸门以强化区域排水能力 [8] 信贷支持与收储保障 - 农业银行菏泽东明县支行向粮食收购站发放100万元“粮食收储”贷,支持其收购粮食及烘干设备,实现日烘干玉米200至300吨 [9] - 邮储银行滨州市分行为滨州市国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300万元信贷,3天内完成放款,企业日烘干能力达1000吨,累计收粮超万吨 [11] - 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今年以来累计向粮食客户信贷投放1.13万户、120.68亿元 [11] - 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推出40余种特色融资方案,如“种植e贷”额度最高300万元,覆盖超100类作物 [12] - 山东省农信联社组建1768支金融服务团队,走访1.22万户经营主体,截至10月12日粮食行业客群贷款余额173.11亿元,较9月末增加7.2亿元 [13] - 山东农担实施降费让利,对购买农机等新增担保业务在2025年12月31日前执行0.3%的优惠费率 [13] 科技赋能与高效理赔 - 保险机构运用无人机、遥感技术提升查勘定损效率,要求10月底前完成查勘,11月基本完成理赔,并开辟理赔绿色通道 [14] - 太平洋产险利用科技手段在数小时内完成超600亩田块损失核查,10万元赔款24小时内到账 [14] - 国寿财险山东分公司构建三维防御体系,通过“无人机查勘+APP定损”模式结合177份遥感监测报告实现精准赔付 [14] - 人保财险山东分公司通过“空、天、地”一体化查勘模式,整体查勘周期缩短50%,截至10月9日全省查勘进度达94% [15] - 泰山保险累计运用无人机飞行3191架次,结合卫星遥感技术精准评估损失,并启动24小时应急响应机制 [15] - 国寿财险山东分公司承保商业性秋粮保险33.67万亩,承担风险保障2.11亿元,派驻200名理赔人员乡镇驻点,报案接收率近100% [17] - 人保财险山东分公司投入超千名一线人员、300辆服务车、145架无人机,已支付赔款250余万元,最快赔款在查勘后24小时内支付 [17]
中国平安推出台风风险地图及巨灾模型,首创行业5大物资应急仓
华夏时报· 2025-10-13 22:53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公司正式推出“平安台风风险地图”及“平安台风巨灾模型”两款AI工具,为台风灾害的科学防控提供支持 [2] - “平安台风风险地图”由台风风力危险性、暴雨危险性和综合危险性三类数字化地图组成,基于历史数据和AI模型算法,实现公里级模拟精度,能精准量化风险并为核保决策提供依据 [2] - “平安台风巨灾模型”利用台风随机事件集及公司历史承保理赔数据,可量化预估台风巨灾发生概率及损失区间,为巨灾保险定价提供支持 [2] - 公司正在全国建立5大应急物资仓,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华中和海南地区,提供30余种应急物资,实现覆盖“灾前-灾中-灾后”的全流程服务闭环,为国内财险行业首创 [3] 科技赋能与运营成果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鹰眼系统”累计预警25.9万场灾害,发出预警信息42.6亿次,覆盖6402万企业和个人客户 [2] - 公司推出鹰眼海外版(EagleX),成为国内首家直保公司推出的全球风险管理平台 [2] - 在灾中响应方面,全国5大物资仓能够实现配送次日达,满足紧急需求,重大灾害100%响应 [3] 行业合作与知识体系建设 - 公司联合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国家气象中心等13家专业单位发布《台风灾害防灾减灾体系与指南》科普读物,旨在构建“科学认知-监测预警-实战应对-风险保障”四位一体的知识体系 [4] - 该指南以2024年海南应对台风“摩羯”和珠海市防灾规划为范本,提炼可复制的“城市防台风经验”,并为家庭、酒店等不同场景提供具体风险排查与减量措施 [4] - 公司旗下分公司与海南省气象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数据融合共享、联合创新发展等模式,共同推动气象领域协同发展 [5] 社会责任与能力建设 - 公司组织志愿者组成应急救援队,遵循“统一调度、属地管理、分支联动、协同作战”原则,承诺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6] - 本次活动是公司“风险减量+公益”系列主题行动之一,公司持续深化应急管理“1+N”政企协作模式,已先后发布多部科普丛书并启动基层应急能力专项提升行动 [6] - 公司表示将持续发挥“保险+科技+服务”优势,深入开展“风险减量+公益”行动,积极参与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6]
中国平安推出台风风险地图及巨灾模型 联合发布《台风灾害防灾减灾体系与指南》
财经网· 2025-10-13 21:13
公司举措 - 公司联合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及海南省气象局、地震局、教育厅共同主办发布会并推出行业首个覆盖“灾前-灾中-灾后”全流程的服务 [1] - 公司正式推出“平安台风风险地图”及“平安台风巨灾模型”为台风灾害科学防控提供创新的AI工具 [2] - 公司正在全国建立首创行业的5大应急物资仓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华中和海南等地区实现重大灾害100%响应和配送次日达 [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鹰眼系统”累计预警25.9万场灾害发出预警信息42.6亿次覆盖6402万企业和个人客户并推出国内首家直保公司的全球风险管理平台鹰眼海外版(EagleX) [2] - 公司旗下分公司与海南省气象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数据融合共享和联合创新发展共同推动气象领域协同发展 [5] - 公司持续深化应急管理“1+N”政企协作模式并开展“风险减量+公益”系列主题行动积极参与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6] 行业合作与知识建设 - 公司联合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及国家气象中心等13家专业单位发布《台风灾害防灾减灾体系与指南》科普读物旨在构建“科学认知-监测预警-实战应对-风险保障”四位一体的知识体系 [4] - 科普读物以2024年海南应对超强台风“摩羯”和珠海市综合防灾规划为范本提炼可复制推广的“城市防台风经验”并提供针对不同场景的具体风险排查与减量措施 [4] - 活动汇聚多位政府机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分享经验以助力形成多元协同的台风灾害防控体系 [5]
AI防风!中国平安推出台风风险地图及巨灾模型联合发布《台风灾害防灾减灾体系与指南》
经济观察网· 2025-10-13 19:29
公司产品与服务创新 - 正式推出“平安台风风险地图”及“平安台风巨灾模型”两类创新AI工具 [2] - “平安台风风险地图”由台风风力危险性、台风暴雨危险性和台风综合危险性三类数字化地图组成 实现公里级模拟精度 [2] - “平安台风巨灾模型”可量化预估台风巨灾发生概率和损失区间 为巨灾保险定价提供支持 [2] - 在全国首创建立5大应急物资仓 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华中、海南地区 实现覆盖“灾前-灾中-灾后”的全流程服务闭环 [3] - 应急物资仓涵盖挡水板、抽水泵、救生艇等30余种应急物资 重大灾害100%响应 配送实现次日达 [3] - 2025年上半年“鹰眼系统”累计预警25.9万场灾害 发出预警信息42.6亿次 覆盖6402万企业和个人客户 [2] - 推出国内首家直保公司推出的全球风险管理平台鹰眼海外版(EagleX) [2] 行业合作与知识体系建设 - 联合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及海南省气象局、地震局、教育厅共同主办活动 并联合13家专业单位发布《台风灾害防灾减灾体系与指南》科普读物 [1][4] - 科普读物以2024年海南应对台风“摩羯”和珠海市综合防灾规划为范本 构建“科学认知-监测预警-实战应对-风险保障”四位一体的知识体系 [4] - 读本针对家庭、酒店、商场、市政设施等不同场景提供风险排查与减量措施 并介绍保险行业通过巨灾保险机制提升社会抗风险能力 [4] - 平安产险海南分公司与海南省气象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通过数据融合共享、联合创新发展共同推动气象领域协同发展 [5] - 公司持续深化应急管理“1+N”政企协作模式 已先后发布消防、地震等一系列科普丛书 并在甘肃积石山启动基层应急能力专项提升行动 [6] 公司战略与社会责任 - 本次活动是公司“风险减量+公益”系列主题行动之一 [6] - 公司表示将持续发挥自身“保险+科技+服务”优势 深入开展“风险减量+公益”行动 积极参与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6] - 由志愿者组成的应急救援队宣誓 遵循“统一调度、属地管理、分支联动、协同作战”原则 确保快速响应 [6]
从灾后赔付到鹰眼预警、无人机巡视:风王“桦加沙”中的保险变革
第一财经· 2025-09-26 20:01
核心观点 - 财产保险行业正从传统赔付者向风险协同管理者转变 通过风险减量服务实现防救赔三位一体的台风应对模式 [3][12][16] - 平安产险依托鹰眼系统等科技手段实现精准预警和主动风险管理 上半年预警25.9万场自然灾害并发送42.6亿条预警信息 [4][13][15] - 行业竞争焦点从费率价格转向深层风控与极致服务 客户需求从事后赔付扩展至全周期风险管理 [12][16] 台风应对措施 - 灾前预警覆盖超2000万人次 发送3960万条预警信息 远程加现场勘查5000余家企业 [1][4] - 组织1800人次对872个道路黑点摸排 劝返移车3096台 排查303个易涝小区车库 [6] - 农险预警发布2146次覆盖56区县 协助抢收海洋牧场92口及水稻87080亩 加固果树22448亩 [8] 科技应用成果 - 鹰眼系统自研超20个大模型 实现灾害预警 巨灾管理和卫星遥感一体化 提前72小时预警 [13] - 部署1.4万套物联网设备守护5000家企业安全生产 万物互联平台覆盖3343家企业并接入1.1万台设备 [15] - 使用生成式AI生成定制化防灾指引覆盖300万人次 无人机开展高空巡视与语音预警 [4][8] 理赔服务效率 - 台风登陆后10分钟内实现极速到勘 24日早7点48分完成首笔1200元车险赔付 [10][11] - 江门支公司支付1800万元预付赔款 湛江分公司快速支付巨灾赔款1020万元 [1][10] - 统筹266台救援车辆 7家电池检测机构和4家施救公司 直升机待命应对急难救援 [9] 风险减量成效 - 粤西地区果树加固保护22448亩 预计减少农户经济损失超80万元 [8] - 通过风险减量服务实现社会风险总量减少 2024年助力企业实现0重大事故发生 [12][15] - 全国远程支援队伍1400人可承接2万笔/天流量 储备车险 团财和非车专家230人 [10]
中国人寿财险滨州市中心支公司防赔并举参与企业安全管理——数据赋能企业风险减量,科技创新保障安全生产
齐鲁晚报· 2025-09-26 10:23
项目背景与目标 - 中国人寿财险联合清华大学发起安责险+安全生产数据化管控项目 以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为支撑 聚焦解决安全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及隐患排查泛化虚化问题 旨在通过保险资金和服务资源协助企业安全提升 [3] - 项目采用外聘专家培训师进行方法培训及隐患排查实践 培养安全内训师 提升一线员工安全素养 推动政府引导、企业激励和员工参与的安全提升合力 [3] 实施进展与成效 - 项目于2024年4月在山东鲁北海生生物有限公司正式落地 公司开展两次系统性内训 培训骨干25人 选拔内训师12名 辐射培养数据化安全员72人 [4] - 公司实行安全隐患提报奖励机制 累计提报隐患803条 整改759条 整改完成率94.52% 其中2025年至今提报隐患323条 整改完成率96.9% 有效预防安全事故 [4] - 无棣县财政局指出平台通过实时监测和风险预警赋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中国人寿财险科技赋能保险服务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为地方经济注入新动能 [4] 行业意义与推广价值 - 无棣金融监管支局强调安全生产领域高危行业对保险机构风险保障需求增长 项目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科技驱动的创新实力 [5] - 项目彰显保险机构开展防灾减损等风险减量服务的责任担当 需在保险行业总结推广这一创新实践 以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稳定 [5] - 清华大学表示将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保险服务数字化转型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护航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7] 未来规划 - 中国人寿财险滨州市中心支公司将以项目为载体打造风险预防-过程管控-保险补偿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持续迭代产品 为企业提供更智能全面的风险保障方案 [7]
从赔付到风控 强台风“桦加沙”应对背后的保险业角色转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19:45
台风灾害应对与保险业响应 - 第18号台风"桦加沙"预计以强台风或超强台风级别登陆广东 沿海海面将出现10~16级大风和阵风17级以上[1] - 应急管理部门组织相关地区和部门全力防范应对台风灾害[1] - 保险业在台风预警后立即启动风险减量排查 平安产险锁定高风险企财险客户并派遣风控团队赴广东开展隐患排查[1] 保险理赔服务创新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要求加强监测预警和理赔服务 简化理赔流程 做到能赔快赔、应赔尽赔、合理预赔[4] - 中国太保产险开通"台风灾害绿色授权通道" 实行单证简化服务 截至9月24日15:00已收到台风相关报案325笔(车险287笔 非车险35笔 农险3笔)[4] - 中国人寿财险在台风登陆前完成天气指数保险赔付 茂名和阳江地区8笔赔款共计6.5万元实现"台风未登陆 赔款已到账"[5] 保险产品与服务转型 - 天气指数保险通过气象要素与经济损失量化关联实现自动理赔 无需实地查勘[5] - 保险业从传统"事后理赔"向"事前预警、事中防控、事后补偿"全流程服务转型[6] - 广东地区推出普惠型家庭综合保险 覆盖台风暴雨房屋被淹、火灾爆炸、水管爆裂等常见居家风险[7] 巨灾保险制度发展 - 广东省建立"财政+巨灾指数保险"制度 已覆盖全省20个地市[7] - 巨灾保险分散地震、飓风、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巨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风险[7] - 2024年巨灾保险保障范围扩大至台风、洪水、强降雨、滑坡等灾害 基本保险金额实现翻倍[8] 行业风险应对策略 - 全球自然灾害损失增加凸显风险应对重要性 需依靠适应、保险和减缓三大措施[2] - 保险服务增量即风险减量 保险公司将服务链条延伸至风险识别、预警和防控全生命周期[7] - 各类主体需采取长期风险减缓和适应方法 提升自然灾害韧性并发挥保险对剩余风险的保障作用[2]
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分公司 为潍坊市秋粮稳产增收“护航”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1 18:38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全周期风险管护、科技应用和保险产品创新 为秋粮生产提供多维度保障 助力稳定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 [1][5][6] 风险管护措施 - 对279,000亩承保玉米实施"空天地"一体化卫星遥感监测和无人机查勘 提升灾害响应效率 [1][3] - 联合农业部门开展抗旱防灾技术指导 通过发放田管明白纸和专家现场指导减少倒伏风险 [1][2] - 完成100亩以上种植大户的卫星遥感落图工作 实现承保地块与作物的精准匹配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3] - 主承保临朐县47,000亩高标准农田及设施 提供财产险、盗抢险和机损险等全天候管护服务 [3][4] 保险产品创新 - 在潍坊市承保政策性秋粮完全成本保险674,500亩 提供风险保障6.4亿元 覆盖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导致的成本损失 [5] - 在寿光市将37,000亩政策性玉米保险升级为收入保险 保额从950元/亩提升至1,000元/亩 实现从保产量向保收入转变 [5] - 推出玉米保额补充保险、产量保险和气象指数保险等商业附加产品 弥补政策性保险与实际市场价值的差距 [6] 协同合作机制 - 联合农业农村局举办主粮作物单产提升高产竞赛 通过创建高产示范田激发农户生产积极性 [2] - 与科技公司合作进行四次玉米生命周期遥感监测 形成作物长势报告并共享数据指导防灾 [3] - 通过"政策+商业"保险双轮驱动模式 构建多层次风险保障体系 化解增产不增收矛盾 [6]
险企加速布局健康管理子公司
证券日报· 2025-09-19 07:32
本报记者 冷翠华 9月1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批复,同意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健康")投资设立人保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健康管理公司")。 这意味着由保险公司设立的健康管理子公司又增加了一家。业内人士认为,设立专业的健康管理公司, 既是保险公司优化保险附加服务的表现,也是人身险风险减量走向专业化的重要举措之一。未来,随着 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的深度融合,协同效应将更加明显。 设立健康管理子公司 根据金融监管总局批复,人保健康将用2亿元自有资金设立人保健康管理公司,持股比例100%。 对此,人保健康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深入推进大健康生态建设和"健康工程"实施,着力构 建"保险+健康服务+科技"新商业模式,把健康管理服务作为风险减量的重要手段,坚持健康保险和健 康管理双轮驱动、融合互推,构建覆盖全流程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有效降低客户疾病和失能风险发生 率,助力人民群众从"被动医疗"向"主动健康"转变。 人保健康表示,下一步将以专业健康管理公司为抓手,加强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融合发展的生态布局, 进一步推动实现健康险商业模式由传统费用报销型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