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车险
icon
搜索文档
新能源车险出海重大机遇!专访车车科技张磊
证券时报· 2025-09-17 16:37
今年以来,新能源车险的一大看点是出海,人保财险、太保产险等头部公司已在香港地区、泰国等地落 地业务。 国内保险业新能源车险出海布局有何逻辑?趋势和前景如何?面临哪些难点?有哪些落地路径?就这些 问题,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近期专访了车车科技CEO张磊。 车车科技是新能源汽车保险科技服务商,今年上半年,经其出单的新能源车险保费26亿元,同比增长达 150%。 出海车企和海外车主有痛点,保险业面临出海机遇 券商中国记者:您如何看国内保险业新能源车险业务出海的动因?这对中国保险业和中国品牌新能源汽 车有何意义? 张磊:近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市场销量增长很快。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2024 年和2025年1—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分别达到120.3万辆、128.4万辆和130.8万辆,同比增速分别是 77.6%、6.7%和84.6%。 出口主要集中在欧洲的比利时、英国,以及巴西和东南亚国家,这些地区对新能源汽车需求旺盛,也成 为推动出口的重要动力。 在1—7月中国汽车出口(368万辆)中,新能源车占35%,虽然占比还不太高,但新能源车出口增速较 高,已成为主要增长动力。不仅是老牌品牌,越来越多 ...
新能源车险出海重大机遇!专访车车科技张磊
证券时报· 2025-09-17 16:29
今年以来,新能源车险的一大看点是出海,人保财险、太保产险等头部公司已在香港地区、泰国等地落地业务。 国内保险业新能源车险出海布局有何逻辑?趋势和前景如何?面临哪些难点?有哪些落地路径?就这些问题,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近期专访了车车科技CEO张 磊。 车车科技CEO张磊 车车科技是新能源汽车保险科技服务商,今年上半年,经其出单的新能源车险保费26亿元,同比增长达150%。 所以,这也是中国保险行业出海的重大机遇。一方面,积极对接国家"走出去"战略,参与跨境业务创新与国际规则对话。另一方面,可以把"看家本领"带到海外, 推动车险合约及理赔标准全球化,协助车企建立海外维修与备件体系。 这样一来,卖车和保险同步布局,就能形成"卖车—保险—理赔—维修"的闭环,不仅提升用户体验和品牌形象,也利好车企和保险公司未来长远发展。 出海车企和海外车主有痛点,保险业面临出海机遇 券商中国记者:您如何看国内保险业新能源车险业务出海的动因?这对中国保险业和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有何意义? 张磊: 近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市场销量增长很快。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2024年和2025年1—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分别达到 ...
新能源车险出海重大机遇!专访车车科技张磊
券商中国· 2025-09-17 11:11
今年以来,新能源车险的一大看点是出海,人保财险、太保产险等头部公司已在香港地区、泰国等地落地业务。 国内保险业新能源车险出海布局有何逻辑?趋势和前景如何?面临哪些难点?有哪些落地路径?就这些问题,券商中国记者近期专访了车车科技CEO张磊。 车车科技CEO张磊 车车科技是新能源汽车保险科技服务商,今年上半年,经其出单的新能源车险保费26亿元,同比增长达150%。 出海车企和海外车主有痛点,保险业面临出海机遇 券商中国记者: 您如何看国内保险业新能源车险业务出海的动因?这对中国保险业和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有何意义? 张磊: 近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市场销量增长很快。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2024年和2025年1—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分别达到120.3万辆、 128.4万辆和130.8万辆,同比增速分别是77.6%、6.7%和84.6%。 出口主要集中在欧洲的比利时、英国,以及巴西和东南亚国家,这些地区对新能源汽车需求旺盛,也成为推动出口的重要动力。 在1-7月中国汽车出口(368万辆)中,新能源车占35%,虽然占比还不太高,但新能源车出口增速较高,已成为主要增长动力。不仅是老牌品牌,越来越多 ...
新能源车险如何走向“生态共赢
中国经济网· 2025-09-16 11:28
理赔数据也正成为制造升级的助推器,不少车企已利用保险事故数据优化车型设计和零部件工艺,使故 障率和理赔率显著下降。这种良性互动,既降低了出险率,也提升了车险经营质效,形成了产业与金融 的双赢。与此同时,统一的行业标准亟待建立,无论是动力电池检测规范,还是智能驾驶保险责任界 定,都需要保险业与车企、监管部门协同推动。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生态共建、风险共担。 来源:经济日报 新能源车险曾经是财险公司经营中的棘手板块。高出险率、高赔付率,让这一新兴市场陷入承保亏损的 困境。然而,随着多家上市险企披露2025年中期业绩,这一情况正在发生转变:部分头部财险公司在新 能源车险领域实现了承保盈利,行业向上向好的曙光初现。这一变化不仅意味着新能源车险开始摆 脱"高赔付、难盈利"的魔咒,更昭示了车险市场格局正在迎来重塑。 从连续亏损到初现盈利,新能源车险的转机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力量合作的结果。今年年初,监管部门 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在降低维修使用成本、推动产 品创新、完善风险分担机制等方面为行业指明方向。行业协会先是推出了新能源车险示范条款,随后搭 建起"车险好投保"平台,为高赔付 ...
新能源车险如何走向“生态共赢”
经济日报· 2025-09-16 05:59
新能源车险曾经是财险公司经营中的棘手板块。高出险率、高赔付率,让这一新兴市场陷入承保亏损的 困境。然而,随着多家上市险企披露2025年中期业绩,这一情况正在发生转变:部分头部财险公司在新 能源车险领域实现了承保盈利,行业向上向好的曙光初现。这一变化不仅意味着新能源车险开始摆 脱"高赔付、难盈利"的魔咒,更昭示了车险市场格局正在迎来重塑。 从连续亏损到初现盈利,新能源车险的转机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力量合作的结果。今年年初,监管部门 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在降低维修使用成本、推动产 品创新、完善风险分担机制等方面为行业指明方向。行业协会先是推出了新能源车险示范条款,随后搭 建起"车险好投保"平台,为高赔付风险车型的承保提供了分担渠道,缓解了险企的后顾之忧。 科技的进步也不断助力风险减量。人工智能定损、智能核保、大数据风控等手段日益成熟,帮助保险公 司更精准地识别风险、控制赔付。与此同时,新能源车企在电池模块化设计、安全驾驶辅助系统等方面 不断突破,维修成本下降,事故率降低,保险风险逐渐收敛。更重要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 攀升,用户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前期以网约车等高 ...
2025年力争实现汽车销量3230万辆s
上海证券报· 2025-09-15 03:39
新能源汽车消费促进政策 - 《方案》提出优化基础并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能的明确举措 [1] - 深入开展县乡地区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推广活动 力争实现充换电基础设施乡乡全覆盖 [1] - 深化新能源车险改革 优化商业车险基准费率以降低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 [1] 供给质量提升与产业改革 - 以高质量供给引领需求 通过技术创新激发潜在消费需求 [1] - 推进汽车准入管理改革和生产企业集团化管理改革 [1] - 加快汽车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并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1]
一地推新能源车险破局方案,降费扩面寻行业拐点
北京商报· 2025-09-14 21:12
安徽新能源车险政策要点 - 安徽金融监管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旨在创新优化新能源车险供给并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1][3] - 政策支持丰富商业车险产品 推动创新优化产品落地安徽 积极参与"基本+变动"新能源车险组合产品推广应用 支持新能源网约车根据实际运营情况灵活投保 [3] - 政策提出优化商业车险基准费率 充分发挥行业纯风险保费在定价中的基准作用 开展行业纯风险保费测算调整工作 综合考虑新车售价、续航里程、动力性能、安全配置、保险车型风险分级等因素提升定价精准度 [3] 数据平台建设与行业影响 - 加快建设安徽省汽车全生命周期信息数字化服务管理平台 推动实现新能源汽车数据跨行业合规共享 [1][4] - 政策聚焦新能源车险保费高、投保难、赔付高等问题 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机遇 通过数据共享破解数据壁垒并为精准定价奠定基础 [4] - 政策通过推进数据共享、丰富产品、优化费率平衡双方利益 车主能获得更适配且性价比更高的保障 险企可提升定价精准度与盈利空间 同时推动行业规范发展并释放数据价值 [4] 新能源车险市场现状 - 新能源车险年度保费达千亿元级 2024年新能源商业车险保费收入约1177亿元 同比增长52.93% [6] - 行业面临维修成本高企和出险率高的问题 导致保费居高不下 2024年保险行业新能源车险承保亏损57亿元 部分车系赔付率超过100% [7][8][9] - 头部险企已实现盈利 中国太保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车保费收入接近106亿元 整体进入盈利空间 行业扭亏拐点有望在未来三年到来 [9] 行业挑战与发展方向 - 新能源车投保难问题仍存在 官方平台"车险好投保"通过强制承保机制解决部分投保难题 需扩大平台覆盖面并加深应用深度 [10] - 行业扭亏仍存挑战 包括中小险企能力不足、兼职营运车风险难识别等问题 可能延缓扭亏进程 [9] - 扩面可通过加强宣传普及、联动车企经销商营销、开发个性化产品实现 降费需险企借助技术强化风控与精准定价 并可辅以政府补贴或税收优惠 [9]
八部门:加快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拓展
格隆汇· 2025-09-13 10:12
格隆汇9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方案 指出,加快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拓展。加力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推动25个试点 城市新增推广城市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70万辆以上。持续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 活动和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提升乡村居民用车电动化水平。积极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 推动中远途、中重型燃料电池商用车规模化应用。制定促进换电模式发展指导意见,满足市场多样化需 求。深化新能源车险改革,优化商业车险基准费率。落实好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车船税减免优惠政 策,保障平稳有序过渡。 ...
行业首部《保险助力绿色交通发展蓝皮书》:预估2020-2030年绿色交通领域保费约2万亿元|银行与保险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9-12 19:09
核心观点 - 保险行业正成为绿色交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 通过产品创新、数据驱动定价和全流程风险管理服务 主动赋能和加速绿色交通转型 预估2020-2030年绿色交通领域保费规模约2万亿元人民币 [4] - 绿色交通从"增量扩张"转向"绿色提质" 保险角色与风险形态同步升级 需从"事后补偿"转向"全流程风险治理"的制度性基础设施 [5][6][8] 行业发展现状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从2020年不足500万辆跃升至2024年3140万辆 全球占比超60% [6] - 新能源车险保费从2015年34亿元增至2023年1001亿元 [7] - 无人机保险保费规模从2015年不足亿元增至2024年7亿元 年复合增速15% [6] - 轨道交通工程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逾万亿元 [6] - 保险深度由0.2%提升至11.5% [7] 细分领域预测 - 低空经济相关保险保费规模预计2030年突破50亿元 无人机保险贡献核心增长动能 [10] - 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预计2030年超5000亿元 成为车险市场重要增长点 [10] - 绿色航运保险2024年保费规模约4.3亿元 预计2030年突破19亿元 [11] 技术创新与风险分析 - 首次系统披露新能源车险出险率与快充次数、扭矩水平、驾驶行为的量化关系 扭矩增大导致出险率和案均赔款程度大于传统油车 [10] - 发布"燃料风险矩阵" 系统评估LNG、甲醇、氨、氢、电燃料在泄漏、腐蚀、燃爆、毒性维度的差异 [11] - 识别动力电池热失控、氢燃料泄漏、自动驾驶责任归属、极端气候对港口与轨交运营的系统性冲击等新型风险链条 [8] 制度创新与解决方案 - 提出"绿色一单制"概念 以保险为桥梁推动运输单证物权化、碳足迹可交易化、风险责任可转移化 [11] - 中国绿色船舶保险共同体通过"保险+绿色贷款+再保险"组合产品 为电动、氨燃料、氢燃料等全生命周期提供风险共担机制 [11] - 提炼"技术标准—保险条款—政策补贴"联动机制 以日本氢燃料船泄漏责任险、中国LNG动力船燃料泄漏责任险为案例 [11]
金改前沿|“旧地图上没有新大陆”,AI重塑金融能力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2 18:09
AI在金融行业的应用现状 - AI技术加速从技术探索迈向产业落地 金融行业成为AI技术应用的主阵地[1] - 2025外滩大会以重塑创新增长为主题 金融科技依然是主打议题[1] - AI带来不仅是工具革新 更是整个金融生态模式的范式变革[1] 保险行业AI应用案例 - 众安保险通过AI线上化模式缩短车险报案时长 用户通过拍摄视频即可完成报案 无需提交车架号/驾驶证等材料[2] - AI已全面融入保险承保/理赔/营销/客户服务等核心环节 大幅提升运营效率并优化客户体验[3] - 众安保险开始推进车险独立经营 车险尤其是新能源车险线上化蕴藏巨大潜力[1][2] 银行业AI应用案例 - 网商银行打造AI信贷专家实现线上审批 案例中为年营收3500万元企业提供150万元信用贷款额度[3] - AI信贷与人工审批一致率从39%跃升至90% 验证大模型决策可靠性[3] - 兴业银行在理财顾问/债券交易机器人/绿金/国际业务等全面应用AI 目前主要辅助内部风险决策/营销助理等[4] AI应用的挑战 - AI面临问题新/风险大/监管难三大挑战 包括可能具备自主意识成为独立法律关系主体[8] - AI存在幻觉问题和不可解释的黑箱问题 行业应用需确保符合监管要求与合规底线[9] - 当前法律制度未完全跟上AI发展 需要设计宽严相济的法律制度并解决跨部门监管协调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