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振兴美国造船业
icon
搜索文档
“按国籍定价”违反世贸原则,美国造船业振兴难以速成,美国下周开征“港口费”加剧行业波动
环球时报· 2025-10-10 07:00
政策核心内容与实施细节 -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确定自10月14日起对中国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以及所有外国建造的汽车运输船征收额外费用 [1] - 收费细则包括:对中国拥有或运营的船舶按每净吨50美元收费;对中国建造的船舶按每净吨18美元或每个集装箱120美元收费,两者取高值;对非美国建造的汽车运输船按每净吨14美元收费 [2] - 该措施基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起的“301条款”调查,旨在恢复美国造船业的竞争力并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设定了180天过渡期 [2] 行业影响与成本传导 - 全球前十大货运航运公司2026年将面临高达32亿美元的费用负担 [4] - 航运公司可能减少中国造船舶在美国航线的运营数量,转而使用韩国、日本等其他国家建造的船舶 [4] - 美国进口商最终可能需要承担“绝大部分”费用,成本将转嫁给客户或由企业自行承担 [4] - 美国征收港口费估计相当于增加4%的关税,将显著推高中美海运贸易成本,加剧美国通胀压力 [5] 全球航运秩序与连锁反应 - 该政策短期内更可能破坏全球航运体系的正常运行秩序 [4] - 政策将引发连锁反应,推高全球航运企业成本,并可能导致美国港口拥堵风险传导至全球 [5] - 船公司为规避成本可能调整航线布局,引发美国大港拥堵小港废弃、供应链紊乱、农产品和能源出口受阻以及港口物流就业岗位流失等负面效应 [5] 中美造船业能力对比 - 2024年美国造船厂建造的商用船舶不到10艘,而中国造船厂的产量超1000艘,凸显两国在造船能力上的巨大差距 [6]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修正总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7.2%、64%和57.6%,保持全球第一 [6] - 美国民用船舶建造成本为中韩3至5倍,大规模重启船厂困难较大 [3][7] 政策有效性评估与反制措施 - 分析认为美国造船业已跌至低谷,短期内政策难以奏效,但可能改变全球造船业的产业链发展轨迹 [7] - 中国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的决定,明确表示将对任何实施或支持歧视性措施的国家或地区展开反制 [7]
美韩造船协议背后:一场全球产业革命
金投网· 2025-08-04 14:49
美韩贸易协议核心内容 - 美韩达成全面贸易协议 美国将对韩国商品征收15%关税并获3500亿美元投资 [1] - 韩国承诺投入1500亿美元帮助造船企业进入美国市场 协助振兴美国造船业 [1] - 韩国提出"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项目 涉及大规模投资和政府财政支持 [1] 韩国造船业现状与影响 - 韩国造船企业在全球市场份额仅次于中国 [1] - 韩国新船订单份额(按总吨位)从15%升至25.1% 中国份额从70%降至51.8% [1] - 韩国企业已从美国对中国船舶征收高额港口费政策中受益 [1] 投资与合作协议细节 - 韩国承诺资金主要通过贷款和担保形式提供 而非直接投资 [1] - 韩华海洋收购费城造船厂 并订购近50年来美国首艘出口液化天然气运输船 [3] - 日本与美国设立5500亿美元基金 用于投资美国造船厂建设和现代化改造 [3] 行业潜在挑战 - 美国针对中国行动可能推高航线运费和物流成本 [2] - 重建美国造船产能将面临供应链和产能限制 是漫长过程 [2] - 美国港口费用全面影响尚不明朗 市场趋势取决于船队更新需求 [3]
裁员裁到振兴美造船业大动脉?特朗普设立的造船办公室清空后被迁移
第一财经· 2025-07-18 19:15
特朗普政府造船办公室重组 - 特朗普政府设立的造船办公室从国家安全委员会(NSC)转移至白宫管理与预算办公室(OMB)管理 原办公室负责人已离职但机构仍存在 [1][3] - 该办公室成立于2020年3月 旨在协调美国数十年来最大规模造船业复兴计划 4月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要求行政部门制定振兴造船业方案 [1][3] - 办公室7名员工中5人因任期结束或调职离职 剩余2名核心高层近期辞职 部门实际已"名存实亡" [3] 美国造船业政策执行障碍 - 海事管理局局长和海军造船事务助理部长两个关键职位提名未完成 专家警告可能造成政策实施停滞 [4] - 主要造船承包商公开反对扩大商业造船计划 既得利益集团担忧新船建造导致现有船队贬值 [5] - 《琼斯法案》保护政策导致美国造船成本比外国高40%-60% 建造周期长达35-42个月 远高于国际水平 [5][6] 行业结构性困境 - 美国造船业配套体系不完善 产业链缺乏国际化协作 未能融入亚洲主导的高效供应链网络 [6] - 81个港口联合声明指出美国汽车运输船产能有限 无法满足贸易需求 反对USTR征收高额港口费用 [7] - 行业意见领袖认为特朗普政府不擅长长期规划投入 且既得利益集团阻挠改革 [1] 政策与市场矛盾 - 《琼斯法案》百年贸易保护导致海运费用达外国船只2倍 被指为行业衰落的根本原因 [5] - USTR针对造船业的301调查措施引发汽车制造商抗议 高额费用可能转嫁至消费者 [6] - 智库专家指出行政命令与国会两党法案存在协同效应 但执行层面缺乏有效协调机制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