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液化天然气运输船
icon
搜索文档
韩7月份船舶订单同比骤降37%
商务部网站· 2025-08-22 01:19
克拉克森新造船价格指数为186.65点,较上月下降0.46点,但比2020年7月高出47%。主要船型价格 分别为液化天然气运输船2.51亿美元、超大型油轮原油运输船1.26亿美元、2.2万~2.4万TEU级超大型集 装箱船2.73亿美元。 (原标题:韩7月份船舶订单同比骤降37%) 韩国《亚洲经济》8月12日报道,7月,韩国船舶订单量为33万CGT(8艘),同比下降37%,全球 市场份额为16%;中国以152万CGT(43艘)居首,但同比减少59%,份额为75%。全球整体订单量为 203万CGT(58艘),环比下降43%,同比下降58%。今年1至7月全球累计订单量2326万CGT,同比减 少51%,其中韩国524万CGT(23%),中国1303万CGT(56%)。 截至7月底,全球手持船舶订单量为1亿6479万CGT,较上月减少44万CGT。韩国为3522万CGT (21%),环比增加2万CGT但同比减少403万CGT;中国为9837万CGT(60%),环比增加41万CGT, 同比增加1337万CGT。 ...
前7月长三角进出口规模创新高,多元发展显韧性
国际金融报· 2025-08-19 18:52
长三角外贸总体表现 - 前7个月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值9.59万亿元,同比增长5.4%,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37.3%,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0.7个百分点 [1] - 长三角作为全国外贸"压舱石",在区域一体化战略下韧性与活力凸显 [1] 出口结构优化 - 机电产品出口3.64万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电动汽车、高端装备、集成电路同比分别增长43.9%、10.2%、20.1% [2] - 江苏省机电产品出口1.52万亿元(增长10.7%),占全省出口69%,电工器材、船舶出口分别增长21.3%、32.1% [2] - 安徽省机电产品出口2601.5亿元(增长16.2%),占全省出口71.3%,汽车出口增长18.9%保持全国第1 [2] - 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7%,占全省出口46.8%,宁波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4.3%,工业机器人出口激增204.5% [3] - 上海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25.2%,液化天然气船出口增长42%,手术机器人出口增长3.9倍 [3] - 上海"新三样"连续2个月增速超40%,6月电动汽车出口增长55.5%(23个月最高),锂电池增长28.9% [3] 市场多元化拓展 - 对东盟进出口1.51万亿元(增长17.5%),成为最大贸易伙伴 [4] -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4.77万亿元(增长10.3%),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3.02万亿元(增长8.9%),对非洲增长15.2% [4] - 浙江省对欧盟、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9.4%、15.6%,对新兴市场出口占比提升 [4] - 安徽省对东盟进出口增长35.7%(占13.5%),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达53.9% [5] - 江苏省对"一带一路"进出口占比近5成(增长10.2%),对东盟增长21.2% [5] - 上海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41.3%(增长11.8%),对金砖国家增长16.5% [5] 民营企业主导作用 - 长三角民企进出口5.35万亿元(增长9.5%),占比55.8%提升2.1个百分点 [6] - 宁波民企进出口占比77.5%(提升1.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进出口增长5.4个百分点 [6] - 安徽省民企进出口增长16.7%(占比51.7%),外资增长18.1% [6] - 江苏省民企进出口占比44.5%(增长3%),外资占比46.9%(增长5.4%) [6]
前7月长三角外贸创新高,这些增长尤为迅猛
第一财经· 2025-08-15 19:22
长三角外贸规模创新高 - 前7个月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值达9.59万亿元,同比增长5.4%,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37.3%,比重提升0.7个百分点 [3] - 机电产品为出口主力,出口额3.64万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电动汽车、高端装备、集成电路出口分别增长43.9%、10.2%、20.1% [5] 各省市机电出口表现 - 江苏省机电产品出口1.52万亿元,增长10.7%,占全省出口69%,电工器材、船舶出口分别增长21.3%、32.1% [6] - 安徽省机电产品出口2601.5亿元,增长16.2%,占全省出口71.3%,汽车(含底盘)出口量全国第1,增长18.9% [6] - 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7%,占全省出口46.8%,宁波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4.3%,工业机器人出口激增204.5% [6][7] - 上海市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25.2%,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出口增长42%,手术机器人出口增长3.9倍 [7] 民营企业主导外贸增长 - 长三角民企进出口5.35万亿元,增长9.5%,占比55.8%,提升2.1个百分点 [9] - 宁波民企进出口占比达77.5%,拉动全市进出口增长5.4个百分点 [9] - 安徽省民企进出口增长16.7%,占比51.7%;江苏省民企进出口增长3%,占比44.5% [9] 新兴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 长三角对东盟进出口增长17.5%,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增长10.3%,对非洲国家增长15.2% [10] - 浙江省对东盟、中东、拉美、非洲出口分别增长16.1%、12.5%、12.7%、12.3% [10] - 安徽省对东盟进出口增长35.7%,占全省外贸13.5%;江苏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近5成,增长10.2% [11] - 上海市对非美市场出口增长16.1%,增量1170.2亿元,有效对冲对美出口下降 [11]
美韩造船协议背后:一场全球产业革命
金投网· 2025-08-04 14:49
美韩贸易协议核心内容 - 美韩达成全面贸易协议 美国将对韩国商品征收15%关税并获3500亿美元投资 [1] - 韩国承诺投入1500亿美元帮助造船企业进入美国市场 协助振兴美国造船业 [1] - 韩国提出"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项目 涉及大规模投资和政府财政支持 [1] 韩国造船业现状与影响 - 韩国造船企业在全球市场份额仅次于中国 [1] - 韩国新船订单份额(按总吨位)从15%升至25.1% 中国份额从70%降至51.8% [1] - 韩国企业已从美国对中国船舶征收高额港口费政策中受益 [1] 投资与合作协议细节 - 韩国承诺资金主要通过贷款和担保形式提供 而非直接投资 [1] - 韩华海洋收购费城造船厂 并订购近50年来美国首艘出口液化天然气运输船 [3] - 日本与美国设立5500亿美元基金 用于投资美国造船厂建设和现代化改造 [3] 行业潜在挑战 - 美国针对中国行动可能推高航线运费和物流成本 [2] - 重建美国造船产能将面临供应链和产能限制 是漫长过程 [2] - 美国港口费用全面影响尚不明朗 市场趋势取决于船队更新需求 [3]
投入1万亿元“专款”,韩国要帮美国造船了!美国海军将受益?韩专家担忧:造船优势将转移到美国,要慎之又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1 13:28
美韩贸易协议核心内容 - 美国将对韩国征收15%关税 包括汽车等商品 韩国则全面开放贸易市场 涵盖汽车 卡车和农产品 [1] - 韩国承诺向美国提供3500亿美元投资 其中1500亿专用于韩美造船合作 [3][6] - 韩国将采购价值1000亿美元的美国液化天然气等能源产品 [1] 造船业合作细节 - 韩国提出"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MASGA)计划 包括贷款和担保等支持 [3] - 韩国造船业在LNG运输船和甲醇动力船领域技术领先 [3] - 美国造船业市场份额远低于中韩日 2024年三国占比分别为51.99% 26.78%和11.67% [8] - 美国海军潜艇建造速度仅为需求的一半 弗吉尼亚级潜艇年产量仅1.13艘 远低于2.33艘的需求 [11] 韩国企业动向 - 韩华集团收购澳大利亚奥斯塔尔造船公司9.9%股份 并获准可增持至100% 该公司在美国拥有海军造船厂 [8] - 韩国政府协调国内企业制定千亿美元级对美投资计划 以减少贸易逆差 [3] 行业影响与担忧 - 韩国舆论担忧造船业优势可能转移至美国 导致制造业岗位流失 [13][15] - 韩国未在农产品进口方面让步 与日本不同 后者通过5500亿美元投资换取关税优惠 [16] 韩国贸易概况 - 2023年韩国货物出口占GDP比重达37.6% 为G20国家最高 [17] - 2024年韩对美贸易顺差566亿美元 出口1287亿美元 进口721亿美元 [17] - 主要出口产品包括汽车 半导体 船舶等 主要进口原油 半导体和天然气等 [17]
二季度规模创历史新高,解码上海外贸“先抑后扬”背后
第一财经· 2025-07-25 17:29
上海外贸表现 - 上半年上海市外贸进出口2.15万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9527亿元增长11.1%,进口1.2万亿元下降3.6% [3] - 连续5个月实现正增长,出口连续9个月增长,进口连续3个月增长,二季度进出口1.14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长7.2% [3] - 上海口岸占全国进出口总值近四分之一,连续11年保持全国第一大口岸地位,海运占全国24.4%,空运占50.8% [16] 民营企业表现 - 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8182.8亿元增长23.6%,增速高于全市21.2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5] - 民营企业占全市进出口比重超过38%,拉动进出口增长7.4个百分点 [5] - 有进出口记录的民营企业达4.1万家同比增加7.6%,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出口增长7%高于整体增速 [6] 高技术产品出口 - 上半年高技术产品出口2396.4亿元占全市出口总值25.2% [8] - 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出口增长42%占全国近4成,手术机器人出口增长3.9倍进入欧美市场 [8] - "新三样"连续2个月增速超40%,6月电动汽车出口55.2亿元增长55.5%,锂电池出口31亿元增长28.9% [10] 中间品出口 - 上半年出口中间品5273.9亿元增长20.5%,占全市出口总值55.3% [9] - 通信设备零部件增长107.7%,音视频设备零部件增长59.5%,印刷电路增长21.6% [9] - 中间品拉动整体出口增长10.5个百分点 [9] 市场多元化 - 对非美市场出口增长16.1%增量1170.2亿元,有效对冲对美出口下降214.2亿元 [12] -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8872.8亿元增长11.8%占41.3% [13] - 对东盟增长10.9%,金砖成员国增长16.5%,中东17国增长21.5% [13] 进口表现 - 单月进口从4月开始由降转增,6月铁矿砂进口量增23.1%,塑料增15%,纸浆增20.3% [15] - 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口值增59.8%,电气装置增13.1%,机械基础件增6% [15] - 6月进口消费品375.2亿元增2.9%,乳品增34.7%,水果增57.5%,化妆品增10.6%,首饰增9.3% [15] 跨境电商 - 上半年跨境电商进口单量同比增长18.9%,进口额增长24.5% [15] - 营养保健品、彩妆、母婴用品、食品饮料、鞋靴箱包等品类增长显著 [15] - 上海是我国最大消费品进口口岸,多个品类进口规模占全国30%以上 [15]
外贸城市十强榜:深圳第一,东莞、金华等增速跑赢全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5 10:52
全国主要外贸城市上半年进出口情况 - 上半年全国进出口规模前10城市依次为深圳、上海、北京、苏州、东莞、宁波、广州、金华、厦门、青岛,其中苏州、东莞、宁波、广州、金华5座城市进出口增速跑赢全国2.9%的增速 [1] - 深圳进出口总值达2.17万亿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9.9%,进出口、出口规模居内地城市首位 [6] - 东莞进出口7492.8亿元,同比增长16.5%,超越宁波重回"外贸第五城" [7] - 金华进出口5086.8亿元,同比增长20.1%,超越厦门、青岛位列全国第八 [8] - 广州进出口6050.5亿元,同比增长15.5%,历史同期首次突破6000亿元大关 [7] 外贸大市表现亮眼的原因 - 企业"抢出口"策略有效拉动出口增量,叠加多元国际市场展现出的强劲韧性 [2] - 出口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 [2] - 深圳"内外双因"驱动:外部受季节性生产变化和美国加征关税影响,内部"深圳制造"产业链韧性与比较优势持续释放 [6] - 广州连续13个月保持增长,二季度出口创季度历史最高值,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4%,集成制造技术出口增长51% [7] - 东莞连续15个月同比增长,主要增量来自"潮玩"和高技术产品出口,玩具出口99.7亿元增长6.3%,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23.4% [8] 出口结构转型升级 - 上海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总值的25.2%,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出口占全国近四成,手术机器人出口增长3.9倍 [12] - 北京汽车出口126亿元增长48%,汽车零配件出口120.2亿元增长24.5%,平板显示模组出口59亿元增长35.1% [12] - 苏州装备制造业出口占近八成,高端装备制造业出口增长16.6% [12] - 宁波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2.6%,其中家用电器增长4.6%,汽车零配件增长9.9%,汽车增长32.3% [12] - 厦门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6%,船舶增长16%,平板显示模组增长23%,汽车增长90.8% [12] 新兴市场成为重要增量来源 - 东莞对东盟、印度、中东、拉美、中亚五地进出口分别增长43.5%、21.5%、31.5%、13.1%、63.6% [14] - 苏州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5732.2亿元增长14.5%,其中对东盟进出口2841.2亿元增长27.3% [14] - 宁波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3645.7亿元增长13.4%,其中对东盟进出口1042.8亿元增长20.8% [14] - 厦门对173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实现增长,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17.6%,其中对东盟增长15%,沙特阿拉伯增长27.3%,阿联酋增长39.4% [14] 进口表现分化 - 上海、宁波、青岛进口增速分别为-3.6%、-1.6%、-2.6% [9] - 宁波铜材进口增长13.3%,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长18.9%,但铁矿砂进口下降24.6%,煤及褐煤进口下降30.2% [9] - 进口下降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国内投资恢复不均衡、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风险等多重因素影响 [9]
外贸大市 “半年报”:深圳领跑,东莞、金华成“增速黑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4 18:47
全国主要外贸城市上半年进出口情况 - 上半年全国进出口规模前10城市依次为深圳、上海、北京、苏州、东莞、宁波、广州、金华、厦门、青岛,其中苏州、东莞、宁波、广州、金华5座城市进出口增速跑赢全国2.9%的增速 [1] - 深圳进出口总值达2.17万亿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9.9%,进出口、出口规模居内地城市首位,进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广州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6050.5亿元,历史同期首次突破6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5.5% [3] - 苏州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1.3万亿元,同比增长5.7%,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3] - 宁波进出口总额7218亿元,同比增长6.1%,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3] - 东莞进出口货值7492.8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6.5%,超越宁波重回"外贸第五城" [3] - 金华进出口总额5086.8亿元,同比增长20.1%,其中出口4533.7亿元,同比增长20.6%,进出口规模超越厦门、青岛位列全国第八 [5] 区域表现 - 珠三角区域:深圳稳坐"外贸首城"位置,东莞进出口增速16.5%,广州出口增速25.2% [1] - 长三角区域:金华进出口增速20.1%,上海、苏州进出口规模稳中有增 [1] - 东莞对新兴市场东盟、印度、中东、拉美、中亚五地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43.5%、21.5%、31.5%、13.1%、63.6% [10] - 苏州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5732.2亿元,增长14.5%,其中对东盟进出口2841.2亿元,增长27.3% [11] - 宁波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3645.7亿元,增长13.4%,其中对东盟进出口1042.8亿元,增长20.8% [11] - 厦门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17.6%,其中对东盟、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出口分别增长15%、27.3%、39.4% [11] 出口结构变化 - 广州机电产品出口占主导,自主品牌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4%,集成制造技术出口增长51% [3] - 东莞"潮玩"和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显著,玩具出口99.7亿元增长6.3%,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23.4% [4] - 上海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总值25.2%,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出口占全国近四成,手术机器人出口增长3.9倍 [8] - 北京汽车出口126亿元增长48%,汽车零配件出口120.2亿元增长24.5%,平板显示模组出口59亿元增长35.1%,风力发电机组出口17.7亿元增长54% [8] - 苏州装备制造业出口占近八成,高端装备制造业出口增长16.6% [8] - 宁波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2.6%,其中家用电器增长4.6%,电工器材增长9.4%,汽车零配件增长9.9%,汽车增长32.3% [8] - 厦门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6%,其中船舶增长16%,平板显示模组增长23%,汽车增长90.8% [8] 进口情况 - 上海、宁波、青岛进口增速分别为-3.6%、-1.6%、-2.6% [7] - 宁波铜材进口增长13.3%,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长18.9%,但铁矿砂进口下降24.6%,煤及褐煤进口下降30.2% [7] 驱动因素 - 企业"抢出口"策略有效拉动出口增量,多元国际市场展现强劲韧性 [1] - 出口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 [1] - 深圳产业链韧性与比较优势持续释放,成为稳住外贸基本盘的核心支撑 [2] - 外贸大市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开拓多元化市场,依托雄厚产业基础、开放制度环境与企业经营智慧 [7]
上半年上海外贸“先抑后扬”
中国新闻网· 2025-07-23 14:53
上海外贸表现 - 上半年上海外贸进出口总额2.1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9527亿元增长11.1%,进口1.2万亿元下降3.6% [1] - 二季度进出口1.14万亿元,规模为历史同期最高,同比增长7.2%,相比一季度由降转增,创近8个季度最高增速 [1] -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396.4亿元,占全市出口总值25.2%,其中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出口增长42%占全国近四成,手术机器人出口增长3.9倍 [1] 外贸新动能亮点 - 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电动汽车出口在全国占比均超过10% [1] - 上海口岸占全国进出口总值近四分之一,连续11年保持全国第一大口岸地位 [2] - 铜进口占全国逾五成,塑料进口占比近四成,箱包、钟表、首饰进口占比超七成 [2] 进口消费品表现 - 上半年上海口岸进口水果129.7亿元,智利车厘子、新西兰猕猴桃、秘鲁鳄梨等快速通关 [2] - 重要工业原料和优质国际消费品通过上海口岸进入国内市场 [2]
上海外贸“成绩单”:上半年进出口同比增2.4%,二季度规模为历史同期之最
第一财经· 2025-07-22 15:30
上海外贸表现分析 - 上半年上海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15万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9527亿元增长11.1%,进口1.2万亿元下降3.6% [1] - 二季度进出口1.14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7.2%较一季度由降转增,其中进口从一季度下降12.6%转为增长5.4% [1] - 民营企业数量达4.1万家同比增加7.6%,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出口增长7%高于整体增速 [2] - 高技术产品出口2396.4亿元占全市出口25.2%,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出口增长42%占全国近4成,手术机器人出口增长3.9倍 [2] -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合计进出口8644.5亿元增长7.3%,其中外高桥保税区规模近5000亿元占全市23%,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增速超20% [3] - 上海口岸占全国进出口总值近四分之一,海运占全国24.4%,空运占50.8%,汽车出口月均超10万辆 [3] 重点产业表现 - 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电动汽车出口在全国占比均超10% [2] - 铜进口占全国超5成,塑料进口占比近4成,箱包/钟表/首饰占比超7成 [3] - 进口水果129.7亿元,包括智利车厘子、新西兰猕猴桃等快速通关产品 [3] - 保税燃料油出库89.29万吨,通过功能叠加试点节约企业成本 [5] 海关便利化措施 - 出台33项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开展200余次"关长送政策上门"活动 [4] - 进口服装/化妆品等远程查检试点作业时长压缩一半以上,支持2.63万吨冰鲜水产品快速通关 [4] - 进境肉类检疫实现"秒级"出证,锂电池包装智慧检验试点助力"新三样"快速放行 [4] - 为20个国际消费品牌近2万款首发新品提供灵活检验监管 [5] - 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款2.53亿元,监管36.38万票海运跨境电商出口包裹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