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天然气运输船

搜索文档
制造强国建设取得新进展(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7-08 06:28
航空航天与高端装备制造 - 嫦娥六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国产大飞机C919累计交付21架,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1] - 北斗三号系统芯片、终端、服务实现100%国产化,已成为全球重要新型基础设施 [2] - 国产高刚度、高精度、高可靠性负载500公斤重型工业机器人研发成功 [2] - 28纳米光刻机完成产线验证,国产化率突破83% [2] 工业与制造业发展 -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由2020年的31.3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0.5万亿元 [1] - 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世界第一 [1]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从2020年的15.1%提高到今年一季度的15.7% [2] - 全国电机制造、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锅炉及原动设备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3.3%、12.8%、11.8% [3] 传统产业升级与创新 - 钢铁行业有171家企业完成或部分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 [3] - 轻工科技百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2.82%,发明专利数量累计超过19万件 [3] - 智元人形机器人通过自研一站式开发平台和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提升生产能力 [3] 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 - 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10年位居世界首位 [4] - 企业在人形机器人、无人机、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等标志性产品上接连取得突破 [4] - 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3] - 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3] 智能制造与绿色转型 - 奥迪一汽新能源公司长春生产基地实现100%焊接自动化、100%全零件自动转运 [5] - 全国已累计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成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6] - 推进近万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 [6] - 国家级绿色工厂达6430家,实现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约20% [6]
“无视”美国港口费,航运巨头继续争购中国船
搜狐财经· 2025-06-08 22:44
中国造船业竞争力 - 尽管美国自4月起对中国船舶征收高额港口费用,全球买家仍持续采购中国船舶,因中国造船技术实力和生产能力难以替代 [1] - 地中海航运公司高级副总裁明确表示港口费用不影响其在中国订购船舶的计划,并强调中国造船公司技术能力和实力雄厚 [3] - 中国造船速度远超美国,平均每5天交付一艘新船,而美国年产能仅约1.5艘,且美国造船成本接近亚洲的5倍 [5] 全球航运业趋势 - 国际海事组织提出25年内实现航运业净零排放目标,推动航运公司加大对绿色燃料和脱碳技术的投资,导致新船订单显著增加 [5] - 日本商船三井公司虽暂停中国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订单,但仍视中国船厂为重要合作伙伴,因全球仅有少数船厂能制造高品质液化天然气运输船 [6] 市场份额与订单分布 - 2024年前4个月全球新船订单修正总吨位达1260万吨,中国公司占比54%,韩国占比22%,凸显中国在全球造船市场的主导地位 [6] - 地中海航运公司在中国多家大型造船厂(如长宏国际、广船国际、恒力重工)持续进行船舶建造 [5]
中国造船业崛起,日本造船业前景取决于下一代船舶
搜狐财经· 2025-05-30 18:17
日本造船业现状 - 日本造船业正处于繁荣时期,未来三年干船坞订单量激增,价格持续上涨[1] - 2024年新建船舶价格指数达189.2,较2023年178.4上涨6%,较2020年低点上涨50%[4] - 截至4月底日本造船企业建造积压量约3.7年[4] 日本主要造船企业表现 - 日本海洋联合(JMU)财年净利润199亿日元(1.38亿美元),同比增长5.4倍创历史新高[5] - 三井造船转型专注船用发动机和港口起重机,净利润390亿日元同比增长60%[6] 全球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占全球新造船订单69%,韩国15%,日本仅7%且份额持续缩小[7] - 液化天然气运输船领域韩国企业2024年订单56艘,中国37艘,日本几乎无参与[7] - 自2016年以来日本企业60%液化天然气船订单来自韩国,40%来自中国[7] 日本行业应对策略 - 启动全日本框架计划,第一步实现氨燃料船舶油箱标准化[7] - 海事省向16家公司提供1200亿日元补贴发展零排放船舶(氢/甲醇燃料)[8] - 成立"前沿解决方案海洋设计倡议"开发液化二氧化碳运输船[8] - 今治造船、三菱造船、JMU联合三大航运公司形成联盟[9][10] 行业活动与政策环境 - 今治船舶海事展会吸引24国380家公司参展创历史新高[3] - 日本正与美国进行第三轮关税谈判,应对美国造船业振兴政策[4]
日本教授公开发声:这场关税战让日本发现,未来必须选择与东亚的大国合作!
搜狐财经· 2025-05-30 12:58
美日关税战对日本汽车行业的影响 - 特朗普政府2023年10月对日本汽车及零部件加征24%关税 导致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量单月暴跌37% [1] - 丰田 本田等车企被迫削减北美产能 直接经济损失超120亿美元 [1] - 日本对美贸易顺差达680亿美元 但同期对外国贸易逆差高达820亿美元 显示结构性失衡 [1] 日本企业的战略调整 - 丰田汽车宣布未来三年将在外国市场追加投资50亿美元 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3] - 三菱重工与外国船舶企业成立合资公司 共同开发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技术 [3] - 日本企业采取"技术换市场"模式 既是对美国关税壁垒的突围 也是经济战略东移的信号 [3] 日本政府的政策应对 - 日本经济产业省研究加入CPTPP的替代方案 并重启与外国在区域供应链对话中的技术合作议题 [3] - 日本官方采取"安全靠美国 经济靠周边"的二元策略 但面临特朗普式单边主义冲击的平衡难题 [3] 日本经贸战略反思 - 关税战暴露日本在经贸领域"单向依赖"美国的困境 迫使重新思考"远亲不如近邻"的逻辑 [1] - 过度依赖单一国家的经济政策被证明不可持续 日本需重构经济版图 [3] - 关税战可能成为日本转向务实外交的转折点 撕开美日同盟裂痕的同时推动经济战略调整 [3]
美国的经济危机或在自相矛盾中爆发
金投网· 2025-05-07 10:20
特朗普的经济政策 - 特朗普倾向于提振美元资产价值 并威胁对"去美元化"国家提高关税 [1] - 其货币政策重点在于让非货币升值以加大美国出口 [1] - 发动针对中国的关税战导致货物进口大降 可能引发通胀风险 [2] - 签署法案对中国船舶停靠美国收取阶梯型费用 长期可能抑制美国出口并催生通缩 [2] 美国造船业现状与挑战 - 美国无法在7年内以现有产能建立有竞争力的造船业 缺乏建造不锈钢化学品船和大型集装箱船的能力 [3] - 恢复美国汽车业辉煌需10-20年时间 涉及劳动力、技术及税收激励等要素 [3] - 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建造面临产能不足问题 2029年截止期限前难以满足需求 [3] - 美国石油协会警告液化天然气生产商无法遵守新规 因缺乏运输船只 [3] 液化天然气行业动态 - 美国2023年成为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 日均出口119亿立方英尺 覆盖德法总需求 [4] - 行业计划到2030年将出口量翻倍 [4] - 新规可能削弱美国生产商主导全球液化天然气市场的能力 [5] 全球造船业竞争格局 - 中国2023年获得9800万吨船舶订单 占全球总量近75% [7] - 细分领域份额:集装箱船83%(韩国13%) 石油化学品油轮76%(韩国16%) 干散货船78%(日本19%) [7] - 天然气运输船份额均衡(中国48% 韩国50%) 汽车运输船中国独占85% [7] - 美国征税对中国造船业影响有限 行业撤离可能性低 因订单交付周期跨越总统任期 [7] 国际合作与成本问题 - 美国计划联合日韩发展造船业 但要求两国在美设厂 [6] - 中国成本优势显著 美国造船面临"无人购买"风险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