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控制权收购
icon
搜索文档
邀请函 |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四地巡回论坛2025
Refinitiv路孚特· 2025-07-28 14:52
全球经济与并购重组趋势 - 2025年全球经济格局加速重构 国内产业升级与资本市场改革进入关键期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作为资源配置与价值创造的核心引擎战略地位显著提升 [1] - 当前市场面临多重挑战:国资改革催生新型参与模式 外资准入与监管框架动态调整 私募基金角色创新且活跃 控制权博弈加剧 [1] - 专业风险点集中显现:知识产权 税务合规 反垄断审查及跨境监管等对交易架构设计 执行效率与风险管控提出更高要求 [1] 论坛核心议题 - 北京专场重点议题:私募基金参与重组 外资战略投资动向 控制权收购要点 知识产权风险防控 对赌协议争议 税务筹划 跨境监管 反垄断及数据合规 [1][5] - 成都专场新增议题:国资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私募基金并购最新政策与实践解析 [11] - 上海专场特色议题:对赌协议法律争议与实务焦点 控制权争议非诉解决方案 并购重组税务筹划实务 [16][17] - 深圳专场特色议题:A股并购重组趋势 跨境并购监管 反垄断典型案例 数据合规热点问题 [22] 活动组织与参与方 - 主办方为环球律师事务所与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LSEG) 论坛为四地巡回形式 覆盖北京 成都 上海 深圳 [1][10][15][21] - 演讲嘉宾包括环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及LSEG分析师 深圳专场获深圳市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指导 [5][11][17][22] - 各专场议程包含全球及中国大陆并购市场回顾 外资战略投资 控制权收购 知识产权风险等共性议题 同时设置地域特色专题 [5][11][17][22] LSEG专业服务能力 - 提供定制化投资银行工作流解决方案 支持多终端同步 覆盖全球225个国家/地区330万笔交易数据 包含120万笔并购交易 [29][30][31][33] - 后市场研究资料库含1982年以来的3000万份报告 由近2000家研究团队支持 盈利预期数据覆盖87个国家/地区22000家公司 [34][35] - M&A尽职调查服务支持200+司法管辖区 60+语言 500+研究员 覆盖20+风险因子 包含ESG 网络安全等新兴领域 [36][37][40][42]
Goheal:一场“假回购”如何制造市值幻觉?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的烟雾弹
搜狐财经· 2025-05-12 17:09
核心观点 - 2025年A股市场出现大量"假回购"现象,公司通过发布回购计划短期推高股价,但实际执行率极低,背后隐藏控股权收购的资本操作[1][6] - "假回购+真控股权转让"组合拳成为技术性市值操盘手段,旧主通过市值抬升套现退出,新主借助信心行情低成本控股,中小投资者成为被动接盘方[9] -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15起类似案例中,回购资金使用率平均不足10%,却成功促成PE退出、创始人减持等资本运作[8] 假回购操作模式 - 典型案例:某市值百亿医药公司发布5亿元回购计划后股价两日涨18%,但仅执行1200万元(2.4%),三周后二股东将股份协议转让给地方国资,市值较一月前上涨超30%[7] - 操作特点:前紧后松,回购公告初期集中释放利好推高股价,后期以"市场价格波动"等理由终止计划,全程合法合规但达到控股权转移真实目的[7][10] - 关键指标:回购计划发布时间与股东减持/控制权转让高度接近,实际回购金额远低于承诺额度(案例中平均执行率<10%),回购节奏异常集中于公告初期[10] 市场机制与监管漏洞 - A股回购制度较美股宽松,在承诺披露、资金安排、执行效率三方面存在模糊空间,且对未完成回购的惩戒较轻[11] - 监管盲区:未充分关注回购行为与控制权变更的联动性,信息披露不透明使资本可利用灰色地带将市场信心转化为套利工具[10][11] -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已将"回购计划执行率与控股权安排"纳入并购审计重点,建议投资者警惕"回购+控股权转让"组合信号[11] 行业影响与识别方法 - 市值幻觉效应:假回购制造估值重估预期,为控股方创造价格与舆论舒适区,避免"低价控股"非议,但实质是资源配置扭曲[9][11] - 受益人分析:控股股东与新晋接盘者双赢,旧主套现退出,新主低成本控股,中小投资者被动持有未完成回购且控制权变更的公司[9] - 识别要点:关注回购资金实际到账比例(案例显示典型执行缺口达90%+),核查公告中是否隐藏股东协议转让条款[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