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搭子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场内场外一样热闹!看“苏超”如何玩转“搭子经济”
央视新闻· 2025-06-18 11:40
赛事热度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4轮赛事热度持续高涨 现场观赛人数超过3万人 [1] - 徐州队和镇江队比赛入场观众达30823人 其中省外观众超6900人 来自苏皖鲁豫省际交界地区 [2] - 连云港主场对阵苏州比赛 赛场周边广场举办露天足球嘉年华活动 球迷热情高涨 [4] 赛事经济效应 - 苏超联赛为江苏文旅消费市场注入新动力 淮安市推出"苏超游"主题活动 [5] - 淮安队与南京队比赛期间 观赛球迷凭票根可兑换小龙虾等当地美食 [6] - 淮安市为南京游客开设景区专属通道 举办无人机烟火秀展示"宁淮一家人"等造型 [10] 消费拉动效果 - 淮安市21家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在苏超赛事期间实现销售额3600万元 [12] - 淮安市在赛事期间接待游客49.71万人次 [12] - 当地推出"自驾+赛事+文旅"主题活动 促进淮扬美食和城市风景体验 [10]
苏超踢的不是球,是一门“搭子经济学”
创业邦· 2025-06-17 10:52
苏超赛事的经济影响 - 苏超联赛在抖音平台的话题播放量超43亿次,微博话题阅读量超6500万次,成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新引擎 [3][4] - 赛事带动文旅消费和资本市场"苏超概念股"涨停,形成"体育搭台、经济唱戏"的效应 [3][6] - 江苏省长定调苏超为促进文旅体商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发挥消费主导型经济作用 [25] 赞助商参与与商业价值 - 苏超赞助商数量接近20家,包括江苏银行(总冠名)、7家战略合作伙伴(今世缘、龙蟠科技等)、5家官方赞助商(伊利等)及4家供应商,吸引力达国内足球赛事顶流水准 [13][16] - 赞助商竞争激烈,需结合年轻化营销与本土文化,如伊利通过无人机表演玩梗"盐水鸭vs小龙虾"提升热度 [6][18] - 品牌分为两类:本土赞助商(如维维股份)侧重传统体育营销;伊利等则创新"搭子经济学",以"活人感"互动实现品效双收 [18][19] 搭子经济与年轻消费趋势 - 83%的年轻人选择搭子更看重"趣味相投",苏超通过集体玩梗和情绪价值满足社交需求 [10][18] - 伊利通过造梗(如"散装江苏"内部梗)、无人机表演(如"常州恐龙大战无锡水蜜桃")及UGC共创("苏超四大才子"短视频)强化用户陪伴感 [19][21][23] - 即时零售数据显示,苏超带动运动健康类消费(T恤、跑步鞋)及看球周边(饮品、娱乐用品)销量大幅上涨 [11] 品牌营销策略创新 - 伊利体系化布局"观赛前-中-后"全流程,通过绿茵场大屏玩梗、无人机表演名场面及社交互动(如申请"散装群群主")深化品牌形象 [20][21][23] - 对比2022年FIFA案例,伊利以低成本签约策略实现12.1%销售额增长,苏超延续其精细化运营思路,将流量转化为长期品牌价值 [29][30] - 品牌需长期深耕体育领域,如伊利通过"搭子经济学"挖掘情绪消费潜力,为行业提供"情绪创收"新思路 [27][30] 赛事模式与行业启示 - 苏超设计"赛事+文旅+消费"闭环生态,通过地域文化赋能(如"徐州刘邦射门"梗)和搭子经济出圈 [26][27] - 体育消费需创新赛事机制与宣发形式,政府、品牌、消费者协同激活情绪消费力 [25][26] - 品牌需理解年轻人原子化社会的认同需求,如伊利以"欢乐坐标"定位提升用户参与感 [30]
从「反向旅游」到摆摊陪爬,这届五一旅游又进化了?
36氪· 2025-05-06 17:39
以下文章来源于首席商业评论 ,作者七月 首席商业评论 . 论商战,言商道!点击关注,与百万企业家、专业人士一起深究商业逻辑,跟上最新趋势。 中国文旅产业进入 "用户定义价值"的新阶段。 文 | 七月 来源| 首席商业评论(ID:CHReview) 封面来源 | P exels 今年五一假期,"反向旅游"从边缘选择跃升为主流趋势,年轻一代以"做减法"的消费理念重构旅行意义,推动文旅市场向小众化、疗愈化方向转型。 今年五一,果不其然又爆了。 文旅市场全面复苏,跨境与跨省游双线爆发。2025年"五一"假期,中国文旅市场迎来最强劲的复苏浪潮。 数据显示,全国热门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三成,长线游预订量显著上升,覆盖全国1229个县城。多项交通出行数据创下历史新高,堪称史上最火。根据 国铁集团介绍,"五一"前后(4月29日至5月6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44亿人次,同比增长4.9%,创下历史新高。其中,长三角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880 万人次,同比增长6%;铁路上海站预计发送旅客446万人次,同比增长8.4%。 有需求就有市场。 今年五一旅游,又有什么新趋势和风口? 反向旅游:逃离喧嚣的 从"人挤人"到"冷门即热"。 ...
从“反向旅游”到摆摊陪爬,这届五一旅游又进化了?
36氪· 2025-05-05 17:06
有需求就有市场。今年五一旅游,又有什么新趋势和风口? 01 反向旅游:逃离喧嚣的"心灵栖息地" 今年五一假期,"反向旅游"从边缘选择跃升为主流趋势,年轻一代以"做减法"的消费理念重构旅行意义,推动文旅市场向小众化、疗愈化方向转型。 从"人挤人"到"冷门即热" 。有数据显示,县域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近20%,乡村游增长超40%,贵州荔波、辽宁本溪等"冷门"目的地客流增幅达50%。年轻 游客占比近五成,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漳州南靖土楼、青岛崂山晓望村等未被过度开发的"秘境"。 今年五一,果不其然又爆了。 文旅市场全面复苏,跨境与跨省游双线爆发。2025年"五一"假期,中国文旅市场迎来最强劲的复苏浪潮。 数据显示,全国热门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三成,长线游预订量显著上升,覆盖全国1229个县城。多项交通出行数据创下历史新高,堪称史上最火。根 据国铁集团介绍,"五一"前后(4月29日至5月6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44亿人次,同比增长4.9%,创下历史新高。其中,长三角铁路预计发送旅客 2880万人次,同比增长6%;铁路上海站预计发送旅客446万人次,同比增长8.4%。 县域市场凭借高性价比与差异化体验异军突起。山东威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