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
搜索文档
东莞人才新政重磅出台 明确“抓产业必须抓人才”改革导向
中国经济网· 2025-10-15 13:53
政策核心导向 - 政策首次明确“抓产业必须抓人才”的改革导向,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 [1] - 政策主线为新一轮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从五大维度构建改革体系,打破人才工作与产业发展分头推进的壁垒 [1] - 政策目标是深化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四链融合”,为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1] 体制机制改革举措 - 赋予产业行政主管部门人才评价主导权,推动产业需求与人才供给精准对接 [1] - 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企业、重大科研平台、高等院校下放自定评价标准、自制评价方案、自主评价人才权限 [1] - 探索设立全市人才专项资金池,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可持续资金保障 [1]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 - 构建校聘企用、校企共享柔性用才机制,支持企业聘用高校教授担任科技副总,高校聘用企业专家担任产业教授 [2] - 推动校企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与人才培养 [2] - 深化莞港澳台人才协同发展,支持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联合培养本科生与硕博研究生 [2] 人才引育用留具体措施 - 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人才缺口,实施一人一策引进全球顶尖人才,赋予顶尖科学家全权负责制与容错权 [3] - 在科技人才培育上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等科研攻关机制 [3] - 建设创新中心和联合培养基地,形成校企协同、产教融合的育才路径,全面推行新八级工制度 [3] 人才服务与生活保障 - 给予符合条件人才生活补贴或购房补贴,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建设国际人才社区 [3] - 完善人才子女户籍生同等待遇入学保障 [3] - 实现人才服务一网通办,优化外籍人才工作许可流程,建设东莞移民事务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 [3] 政策实施基础 - 东莞已连续2年获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2022-2023)[4] - 东莞连续5年获评年度最佳促进就业城市(2020-2024)[4] - 东莞入选2025人才友好型城市,为新政落地奠定坚实基础 [4]
贯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全链路
人民日报· 2025-09-15 14:29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进展 - 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于2024年4月获教育部批复同意在粤港澳大湾区启动建设 [1] - 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于2023年9月14日落地江苏 以南京和苏州为核心承载区 [1] - 中心聚焦生物医药 信息通信 先进材料等前沿领域 搭建一站式全链条公共转化平台 [1] - 体系形成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双轮驱动的创新生态 [1] - 全国高校技术转移转化网络正加速成型 全链条服务体系正快速建设 区域创新生态正不断优化 [1] 转化机制与制度支持 - 打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特区 提升政策供给集成度 强化政策协同性 加快技术转移全要素资源集聚 [2] - 深化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 消除科研人员对国有资产减值与流失风险的顾虑 [2] - 加快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 [2] - 建立健全职务科技成果赋权管理制度 落实增加知识价值的分配政策 [2] - 建立健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 [2] 资源保障与条件建设 - 打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物理聚集空间 依托产业基础雄厚 需求集中的区域发挥有组织转化的集聚效应 [3] - 增强资金支撑 设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基金和专项超长期国债等科技金融支持 拓宽融资渠道 [3] - 构建全链融通的支撑体系 合力打造概念验证中心 小试中试基地 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工作体系 [3] - 破题科技成果转化关键环节 打造多元功能的技术成果转化平台 建设技术成果转化全流程生态体系 [3] 专业服务与能力建设 - 建设职能聚焦的转化专业化服务团队 为校企对接提供全流程成果转化服务 为科研人员提供一门式服务 [4] - 提升技术转移转化专业人才能力 鼓励高校选聘技术转移专员 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 [4] - 深化科技副总 产业教授等人才交流机制 健全高校技术经纪专业职称评审体系和技术经理人激励制度 [4] - 建立技术转移转化前中后全流程服务体系 实施市场化赋能加生态化协作的技术转移转化服务 [4] - 通过搭建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资源池 设立转化服务专项基金等措施 形成激励相容的服务生态 [4]
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9-15 09:39
全面深化改革主线 - 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2] - 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 发挥对其他领域改革的传导作用 [2] - 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改革领域 [2] 新质生产力发展 - 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置于突出战略位置 [2] - 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 [2] 市场体系改革 -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推动国内市场由大到强转变 [2] -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2] - 营造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 民营经济发展 -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2] - 落实和完善《民营经济促进法》 [2] 创新体系建设 -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 [2] - 统筹教育发展 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变革 [2] 绿色转型机制 - 协同推进降碳 减污 扩绿 增长体制机制改革 [2] -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2] 改革议题研讨 - 聚焦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 [2] - 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企改革 [2] - 研究提振消费等重大改革发展议题的对策 [2] 论坛背景 - 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举办第二十二届中国改革论坛 [1] - 论坛聚焦"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改革路径 [1]
贯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全链路(创新谈)
人民日报· 2025-09-15 06:03
今年4月,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粤港澳大湾区)获教育部批复同意启动建设。去年9月14 日,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落地江苏,以南京、苏州为核心承载区,聚焦生物医药、信息 通信、先进材料等前沿领域,搭建"一站式、全链条"公共转化平台,形成"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双轮驱 动的创新生态。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5日 19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围绕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条件建设,夯实资源保障。一是打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物理聚集空间,发挥有 组织转化的集聚效应。高校技术转移具有周期长、全链条、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等典型特点,依托产业 基础雄厚、需求集中的区域打造物理聚集空间,有利于快速形成集成创新优势,构建校地合作、生态协 同新机制,为产业发展持续提供高水平技术供给。二是增强高校技术成果转化的资金支撑,优化有组织 转化的金融供给。设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基金和专项超长期国债等科技金融支持,拓宽高校科技成 果转化融资渠道,有效满足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资金需求。三是构建全链融通的高校技术成果转化支 撑体系,建立有组织转化的创新生态。合力打造概念验证中心、小试/中试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