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政策扩岗+岗位深挖 护航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
环球网· 2025-07-03 16:26
转自:央视 当前,正值毕业季,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今年,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部门,强化政策创新,推出系列扩岗政策举措。 今年,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 首次将一次性扩岗补助对象范围由企业扩大到社会组织, 综合运用税收优惠、就业补贴、扩岗补助、担保贷款等政策,支持民 营企业、中小企业稳岗扩岗,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 还深挖国有企业和基层就业空间,全力帮助 2025 届高校毕业 生尽早落实去向。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司)副司长 吴爱华: 今年我们实施了国有企业的招聘扩容计划,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产业一线挖掘岗位需 求、鼓励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今年合理增加了"三支一扶" 和"西部计划"的实施规模。另外,各地结合区域定位、产业发展、消费需求、各地推出了系列 的地方性扩岗增量政策。比方说,内蒙古实施了社区民生志愿服务计划招聘5000人。 据介绍,为加快推进高校毕业生尽早就业,教育部指导各地支持高校办好校园招聘活动。 山西按照"活动补助+成效补助"模式对校园招聘给予补贴。 吉林、福建、湖南、贵州等地采取"挂钩联系+重点服务"方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 ...
四维联动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
新华日报· 2025-05-15 07:22
高校毕业生就业生态系统构建 核心观点 -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个涉及人才培养、市场需求、政策支持等多维度的复杂系统工程,需构建"需求精准对接、能力动态适配、服务高效协同、保障持续有力"的高质量就业生态系统以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1][7] 需求精准对接 - 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存在动态失衡,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领域到2025年人才缺口将超3000万,而部分传统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走低 [2] - 高校需建立"监测—响应—反馈"闭环机制,通过大数据整合区域经济数据、企业用工需求及毕业生就业质量反馈,构建专业设置动态预警模型 [2] - 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共建产业学院、联合研发项目,将企业技术标准转化为教学资源,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互动模式 [2] 能力动态适配 - 技术迭代加速导致50%全球劳动者需在2030年前重新学习技能,传统"一次性教育"模式难以应对 [3] - 高校需构建"三段式"培养框架:基础能力筑基(数理思维、批判性思维)、方向能力聚焦(模块化课程动态更新)、前沿能力迭代(企业联合短期课程) [3] - 推行"双轨认证"制度(学历证书+微证书)、"学分银行"机制(企业认证证书置换学分),探索"弹性学习—工作—再学习"循环模式及"技能保鲜假期" [3] 服务高效协同 - 传统"粗放式"就业服务需升级为数字化精准服务网络,建立"数据驱动—智能匹配—动态优化"闭环 [4] - 智能就业平台整合职业能力测评、岗位画像匹配、AI面试模拟等功能,生成个性化就业方案 [4] - 应用元宇宙招聘大厅等技术打造虚实融合场景,打破地域限制并提升求职积极性 [4] 保障持续有力 - 需建立从入学到职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跟踪机制,将就业质量作为高校办学核心指标 [5][6] - 构建多维度动态数据库,记录学生从在校表现到职场成长全过程,开展"专业诊断会"应对高转行率现象 [6] - 教育理念需从追求"即时就业率"升级为培养"终身竞争力",关注毕业生5年后发展及技能与产业升级的匹配度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