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币铸币权

搜索文档
中国香港率先立法推进,美国同样迫切,稳定币的背后是“数字币铸币权”
华尔街见闻· 2025-05-22 09:11
稳定币市场趋势 - 香港特区立法会三读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将稳定币纳入法治监管体系,预计2024年底前机构可申请成为合规稳定币发行商 [1] - 美国政府加紧推动稳定币立法,将其视为巩固美元地位的重要工具 [1] - 各主要金融中心都在建立自己的数字货币体系,争夺"数字铸币权" [1] - 稳定币市场快速扩张,Tether持有的美国国债从2020年几乎为零增长至2025年3月的985亿美元 [3] - 花旗估计稳定币市场规模到2030年可能达到1.6-3.7万亿美元 [3] 稳定币定义与类型 - 稳定币是与法定货币或大宗商品等传统资产挂钩的数字货币 [2] - 稳定币主要有四种类型:法定货币挂钩、资产支持挂钩、加密货币挂钩和算法型 [2] - 稳定币被视为传统金融与加密货币之间的桥梁,能促进更快、更便宜的交易 [3] 稳定币应用场景 - 去中心化金融的入口,跟踪发行增长可判断数字资产环境健康状况 [3] - 没有原生代币波动性的价值储存手段 [3] - 支付和跨境交易用例正在增长,监管明确性有助于更广泛采用 [3] 香港稳定币监管框架 - 要求发行与港元挂钩的稳定币必须向金管局申领牌照 [4] - 适用范围包括以计算单位或经济价值储存形式表述的数字资产 [5] - "指明稳定币"定义为宣称锚定一种或多种官方货币以维持稳定价值的数字资产 [6] - 监管范围不局限于香港境内,包括锚定港币的稳定币和在香港发行的稳定币 [6] 香港稳定币牌照要求 - 申请机构必须在香港设有实体公司或为认可机构 [7] - 最低资本要求为2,500万港元 [7] - 储备资产市值必须始终等于流通面值,禁止分数储备模式 [7] - 必须确保用户赎回权利,不得附加繁琐条件和不合理费用 [7] - 需建立KYC、AML、信息安全管理和反欺诈等监管机制 [7] - 高管需满足"适当人选"条件 [7] - 必须发布白皮书披露稳定币全面信息 [7] - 不得支付稳定币利息,仅能经营稳定币业务 [7] 监管沙盒机制 - 金管局推出"沙盒"安排,供机构测试业务和风险管理做法 [8] - 已有京东币链科技、圆币创新科技、渣打银行(香港)等公司进入沙盒 [9] 美国稳定币发展 - 全球稳定币市场绝大部分以美元为锚定资产 [11] - 美国加速推进稳定币监管立法,GENIUS法案预计将获得两党支持 [11] - 美国计划在2024年8月前建立受监管的美元支持稳定币生态系统 [12] - 拟议立法要求稳定币必须持有短期美债,为美债创造新需求来源 [12]
香港立法推进,美国同样迫切,稳定币的背后是“数字币铸币权”
华尔街见闻· 2025-05-21 21:50
稳定币市场趋势与立法进展 - 香港特区立法会三读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将稳定币纳入法治监管体系,预计2024年底前机构可申请成为合规发行商[1] - 美国政府加速推进稳定币立法,视其为巩固美元地位的重要工具,花旗指出稳定币可提振美债需求并强化美元霸权[1][10] - 全球主要金融中心均在建立数字货币体系争夺"数字铸币权",香港通过先发制人获得竞争优势[1] 稳定币的定义与市场潜力 - 稳定币是与法定货币或传统资产挂钩的数字货币,分为法定货币挂钩、资产支持挂钩、加密货币挂钩和算法型四类[2] - 截至2025年3月,Tether持有的美债达985亿美元(2020年几乎为零),花旗预测2030年稳定币市场规模或达1.6-3.7万亿美元[2] - 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去中心化金融入口、价值储存手段及跨境支付,监管明确性将推动支付领域更广泛采用[2] 香港稳定币监管框架核心内容 - 监管范围涵盖锚定港元的稳定币发行及在香港的业务活动,要求发行机构必须申领牌照[3][5] - 持牌机构需满足最低资本要求(2500万港元)、全额储备资产(禁止分数储备)、即时赎回保障等条件[6][7] - 设立监管沙盒机制,京东币链科技、渣打银行等5家机构已进入试点测试[8][9] 美国稳定币立法动态 - 美国参议院GENIUS法案虽未进入全面投票,但众议院版本已通过委员会审议,德银预计8月前建立美元稳定币监管体系[10] - 立法要求稳定币持有短期美债,可能创造新的美债需求来源,支付领域被视为关键应用方向[10] 稳定币的行业挑战 - 存在资产支持不足、透明度缺失等风险,2022年TerraUSD崩盘事件凸显监管必要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