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应用

搜索文档
强化“十五五”化工产业规划顶层设计
中国化工报· 2025-05-28 10:01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全球化工行业面临基础产品结构性失衡,低端产能重复建设与高端供给不足并存 [1] - 传统产业规划模式导致产能同质化竞争严重,供需失衡局面恶化 [1] - 社会需求结构剧变,需以"需求牵引供给"为宗旨改写产业规划逻辑 [1] "十五五"规划核心导向 - 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构建创新驱动、绿色高端、安全可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 - 聚焦"强国"目标,增强新质生产力、全球竞争力和安全保障力 [2] - 新质生产力需依靠创新驱动实现技术领跑,全球竞争力需关注产品品牌和运营能力,安全保障力需确保全链条自主可控 [2] - 因地制宜开展产业适宜性分析,选择差异化战略方向精准发力 [2] 产业结构调整 -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3] - 纵向延伸产业链,上游开发特种原料,中游提升精深加工能力,下游拓展高附加值终端产品 [3] - 深化梯度布局与全域协同,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整合中小产能提升行业集中度 [3] - 推动跨域合作布局海外节点,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供体系 [3] 创新驱动战略 - 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转向自主攻关与跨界融合并举 [4] - 构建开放协同创新生态,强化政策引导与金融支持,加大"从1到10"技术攻关投入 [4] - 接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应对欧盟碳关税,完善国内碳市场和绿色金融体系 [4] - 聚焦"绿色、安全、智能"开展交叉融合创新,推动产业向绿色低碳、本质安全、智能制造转型 [4] 技术突破方向 - 全链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可再生能源+化工"复合业态,推广氢基化工、生物制造等绿色路线 [5] - 采用微反应、酶催化等技术替代高危工艺,研发自感知自预警智能装备 [5] - AI联合材料基因组数据库、量子计算等技术颠覆传统研发模式,推动智能产线升级 [5] 产业图谱工具 - 区域产业图谱提供产业链全景图、产业现状热力图和空间布局图,用于技术路线规划和供应链优化 [6] - 垂直领域产业图谱剖析重点产业上中下游分布,展示核心技术流程和创新要素分布 [6] - 专项作战图谱包括产业招商导航图谱和政策关联图谱,辅助规划落实落地 [7]
视界 | 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重在互联互通
搜狐财经· 2025-05-05 11:03
全球供应链面临的挑战 - 全球供应链易受极端气候、地缘冲突、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导致贸易通道中断风险加大,需求波动和市场预期变化,增加管理复杂性和运营成本 [1] - 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部分国家企图打造封闭排他的供应链"小圈子",扰乱全球供应链秩序 [1] - 数字技术应用带来数字安全风险、数字壁垒、数字鸿沟、技术标准不统一、数据格式不兼容等问题,影响供应链高效协同 [1] 供应链多元化布局与互联互通 - 供应链多元化布局成为各国确保供应链安全的共同选择,需在硬件基础设施、规则机制、数字平台等多维度构建互联互通网络 [2] -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需实现"陆海天网"四位一体联通,提升安全性和可靠性,抵御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风险 [2] - 需完善传统基础设施如铁路、海运、公路、航空、管道等,构建立体多元的物流通道体系 [2]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新型基础设施如电子商务平台和跨境支付系统可降低企业搜寻成本,优化经营管理模式,提升全球供应链合作能力 [3] - 推动5G、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应用,提高供应链服务流程精确性,降低企业融入国际分工体系门槛 [3] - 数字技术促进资源要素跨区域流动和配置效率提升,使供应链各环节紧密连接 [3] 规则与标准互联互通 - 各国技术规范、行业标准、交易规则的错位导致供应链成本高企、效率低下,需强化对接协调 [3] - 通过规则互认与标准协同构建可预期、可操作的供应链合作框架,形成风险共担机制 [3] - 积极参与多边合作机制,推进制度型对接,发挥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在维护供应链稳定中的作用 [4] 区域贸易协定与标准对接 - 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协定签署,建立区域供应链预警与应急协调机制 [4] - 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高质量实施,加强与成员国在海关程序、原产地规则等领域合作 [4] - 探索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兼容性,形成统一市场准入规则 [4] 数字技术应用与供应链优化 -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资源智能调度和风险监测预判,提升供应链整体效能 [5] - 数字贸易平台助推全球贸易稳定发展,提升企业供应链管控能力,缓释供应链风险 [5] - 将数字贸易商业机制与全球标准对接,实现数据互通,便于企业响应供需变化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