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供应链稳定
icon
搜索文档
荷兰还在“执迷不悟”,中方认定荷兰100%担责,再不知悔改一切后果自己承担!
搜狐财经· 2025-11-05 10:37
安世半导体虽然主要生产基础器件,但对于现代汽车等高科技产品的关键功能至关重要。荷兰政府的行为已然触动了全球产业链的神经。中国东莞工厂承载 着安世全球70%的封测产能,断供造成的不仅是中国企业的困境,更是对整个欧洲及美国产业构成直接威胁。可以想象,当汽车制造商们开始因零部件短缺 而感到不安时,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活动也会受到连带影响。 自9月底以来,荷兰政府的强硬措施让人倍感困惑。试图干预安世半导体的内部事务,甚至企图剥夺中企股权,这一系列操作无疑挑战了国际商业的基本法 则。随着10月26日安世宣布暂停向"安世中国"供货,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稳定顿时受到严重威胁。对于一个依赖精密制造的欧洲制造业来说,失去来自中国 的支持,意味着什么,几乎不言而喻。德国和美国的汽车制造商纷纷发声,担忧库存问题和持续的供应链危机,似乎这一切都在预示着一场更深层次的危机 即将来临。 在此背景下,荷兰政府的态度显得极其消极。尽管中国多次表现出建设性沟通的意愿,甚至在11月1日主动承诺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但荷方却始终 没有积极回应。这种漠视国际规则、无视产业损失的行为,最终耗尽了中方的耐心,促使此次严正表态的出现。 中国商务部的声明,清 ...
欧洲安全了?中美会谈后,中国对欧盟示好:送芯片,提供稀土
搜狐财经· 2025-11-04 03:22
前段时间还为稀土断供和芯片受限,睡不好觉呢。不巧,中美刚结束会谈,紧接着中国就给欧盟送上"定心丸"了?这 变脸也真是快得惊人!11 月 1 日,欧盟贸易和经济安全专员在微博上的一条消息,让整个欧洲商圈都松了一口气—— 中国不仅宣布放宽对欧盟的稀土出口限制,还取消了部分荷兰安世芯片对欧洲企业的出口限制。这"放宽"和"免除"这 波操作,到底是短暂示好,还是战略调整的长远布局?欧洲真能从此"高枕无忧"吗? 想搞明白这次动作背后到底意欲何为,还得回头看中美关系的"风向转变"。过去,中美贸易战闹得挺激烈,芯片和稀 土变成双方角力的"杀手锏"——中国出新规,收紧稀土出口;美国则在芯片技术和设备出口方面不断加码,堵死中国 的发展路。夹在中间的欧洲,像个无辜的"受害者"——稀土断供让欧洲的新能源车厂、电子制造商的生产线差点停 摆,芯片限制又让德国汽车行业"疼得直喊"。不少企业还公开抱怨:自己像被中美两头夹击的"棋子",操控的感觉特 别不舒服。 直到最近,中美之间的会晤取得一些实质性突破,局势才开始有所转变。双方在会中达成一致:中国将对美国的稀土 出口管制措施延长一年,而在芯片出口限制方面,美国也对中国做出了一些让步。这消息一 ...
安世半导体事件引发全球汽车供应链危机
巨潮资讯· 2025-10-23 21:09
事件概述 - 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冻结闻泰科技子公司安世半导体的运营权限,实质剥夺了公司控制权 [1][3] - 事件引发全球汽车产业供应链震荡,可能导致欧洲乃至全球汽车芯片断供危机 [1][5] 政府干预措施 - 荷兰政府依据《商品供应法》发布部长令,冻结安世半导体全球30家子公司运营 [3] - 暂停原CEO张学政职务,强行任命外籍董事行使决定性投票权 [3] - 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已实施出货限制 [3] 官方声明与回应 - 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声明干预旨在防止欧洲芯片产业过度依赖外国及资产外流,但否认与美国制裁有关 [3] - 中国商务部长与荷兰经济大臣通话,强调荷方措施严重扰乱全球产供链稳定,敦促妥善解决 [4] - 荷方回应高度重视与中国经贸关系,愿寻求建设性解决方案 [4] 公司背景与业绩 - 安世半导体是全球知名半导体制造商,主营产品涵盖半导体技术软件集成电路、系统级封装与电子元配件 [3] - 闻泰科技于2019年以268.54亿元收购安世79.98%股权,并实现全资控股 [3] - 公司营收从2018年的十余亿欧元增长至2022年的23.6亿欧元,毛利率由25%升至42.4% [4] - 全球车规级功率芯片市占率超过30% [4] 业务模式与战略 - 安世半导体生产布局遵循全球化分工:晶圆制造在德国汉堡,封装与测试主要在亚洲进行 [3] - 本地化布局由欧洲管理团队主导,符合客户提出的China for China战略要求 [4] - 该模式被业内视为正常的本地化战略,与国际IDM厂商如意法半导体、英飞凌、恩智浦类似 [4] 行业影响 - 欧洲多家车企如大众、宝马、奔驰已面临零部件短缺危机,德国沃尔夫斯堡工厂甚至濒临停产 [4] -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发出警告,事件或导致全球汽车供应链中断 [3] - 事件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在地缘政治压力下的一次应力测试 [5]
荷兰“强抢”中资半导体企业引发芯片断供,美欧日车企无一幸免
观察者网· 2025-10-23 16:14
事件背景 - 荷兰政府下令要求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自9月30日起一年内不得进行任何涉及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的调整 [9] - 荷兰方面要求任命一名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外籍董事并将安世半导体几乎所有股份进行托管 [9] - 荷兰政府干预后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已限制出货计划实施上四休三 [9] 事件影响 - 全球汽车供应链 - 安世半导体芯片供应中断影响的将是整个汽车行业其产品由供应商整合到零部件中部分特定芯片目前没有真正可替代的供应商 [1] - 美国通用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警告称由此引发的半导体供应短缺可能影响生产公司已成立内部团队全天候协作以最小化中断 [1] - 代表通用丰田福特大众和现代等几乎所有其他主要汽车制造商的美国汽车创新联盟AAI已紧急敦促各方尽快解决这一问题 [1] - AAI首席执行官警告如果汽车芯片出货不能迅速恢复将扰乱美国和许多其他国家的汽车生产并对其他行业产生溢出效应 [2] - 一些汽车制造商表示美国汽车工厂最早可能在下个月就会受到影响 [2] 事件影响 - 欧洲汽车制造商 -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透露德国汽车制造商及供应商于10月10日收到安世半导体通知称无法完全确保向汽车供应链供应芯片 [4] - VDA警告如果安世芯片交付中断问题无法在短期内解决局势可能很快导致严重的生产限制甚至停产 [4] -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警示目前安世芯片的库存预计普遍仅能维持数周为特定组件确定新供应商并恢复生产需耗时数月 [4] - 大众集团内部人士爆料称到下周芯片可能就会耗尽届时部分车型的生产将被迫暂停 [4] - 大众发言人解释尽管安世半导体并非直接供应商但大众的直接合作供应商采用其产品制造汽车零部件 [5] - 大众已告知员工不排除因供应链问题而停产的可能性 [5] - 宝马承认其供应商网络的部分环节受到影响但强调目前生产仍在正常进行未受中断 [7] - 梅赛德斯-奔驰表示正在与供应商合作以确保在危机期间的生产 [7] - 法国雷诺已成立专项监测小组正与供应商保持每日沟通并积极寻求替代解决方案 [7] 事件影响 - 日本汽车制造商 - 安世半导体在10月9日发给日本代理商及客户的通知中指出此次争端可能影响部分产品供应并将其称为不可抗力事件 [7] - 本田汽车表示由于部分零部件搭载了安世半导体芯片目前正仔细评估事件对其运营的潜在影响但生产尚未受干扰 [7] 安世半导体产品特点与行业地位 - 安世半导体生产的并非是英伟达或高通那样的技术领先型芯片而是廉价的量产芯片用于汽车车门开关等功能 [8] - 该公司凭借极高的产量规模实现规模效应进而占据了市场领先地位 [8] - 此次芯片供应危机可能影响所有汽车制造商且不仅限于此因为这类芯片还可能应用于咖啡机、洗衣机和电视机中 [8] 公司回应与最新进展 - 安世半导体中国实体发布致客户信称严格遵守中国法律合法合规独立运营反对荷兰管理层散布不实信息并将依法维权 [14] - 公司承诺所有在华生产并交付的产品均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及技术要求正尽最大努力保障客户供应链稳定 [14] - 中国商务部部长与荷兰经济大臣通话表示荷方措施严重影响全球产供链稳定敦促荷方尽快妥善解决问题 [15] - 荷兰经济大臣表示愿与中方密切沟通为安世半导体问题寻找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15]
安世半导体事件迎来新进展
国际金融报· 2025-10-22 20:48
事件背景与政府交涉 - 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于9月30日向安世半导体下达部长令,要求其全球30个主体在一年内不得对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等进行任何调整 [1] - 10月21日,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通话,中方敦促荷方尽快妥善解决安世半导体问题,以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 [1] - 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表示愿与中方密切沟通,为安世半导体问题寻找建设性解决方案,并透露此事已上升至最高层级进行磋商 [1][5] 司法介入与公司控制权变化 - 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企业法庭应安世半导体三位外籍高管请求,对公司展开调查并采取临时措施 [2] - 法院最终裁决暂停闻泰科技实控人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的所有董事职务,并任命一名由法院指派的独立外籍人士担任非执行董事,赋予其决定性投票权与独立代表权 [2] - 法院裁决将安世半导体几乎全部股份(除保留一股外)交由指定人员实施管理 [2] 闻泰科技的回应与战略转型 - 闻泰科技坚决反对荷兰政府的不公正待遇,将运用一切合法合规手段维护自身股东权利和公司利益 [2] - 公司呼吁各方尊重商业规律和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共生关系,停止将企业作为地缘政治博弈的棋子 [3] - 闻泰科技已于今年7月完成其核心ODM业务的剥离,董事会进行重大改组,新晋高管团队均具备安世半导体背景,全面聚焦半导体战略 [3] 安世半导体的业务与财务表现 - 安世半导体前身为荷兰恩智浦半导体的标准件业务事业部,是全球领先的分立器件、逻辑器件和功率MOSFET器件制造商,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等领域 [2] - 2025年上半年,以安世半导体为主体的半导体业务实现营收78.25亿元,同比增长11.23%,净利润12.61亿元,同比增长17.05% [3] - 同期,闻泰科技整体营收253.41亿元,同比下降24.56%,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237.36%至4.74亿元 [3] 事件对行业的影响与潜在风险 - 安世半导体芯片种类繁多、产量巨大,在全球汽车电子领域至关重要,其僵局可能引发全球供应链短缺 [4] - 荷兰政府行动的目的被表述为防止欧洲芯片技术完全依赖外国,以及阻止中国籍首席执行官将业务及知识产权转移出欧洲 [5] - 中国汽车制造商同样需要安世半导体的芯片,各方在一定程度上依赖欧洲的生产能力和技术 [5]
中欧北极快航航线成功通航 “伊斯坦布尔桥”轮抵达英国港口
央视新闻· 2025-10-15 08:46
航线通航事件概述 - 全球首条常态化运营的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于10月13日成功通航,货轮“伊斯坦布尔桥”号从宁波舟山港启程,历时20天抵达英国弗利克斯托港 [1] - 该航线是连接中国与欧洲主流基本港之间最快的集装箱航线,串联中国宁波、上海、青岛、大连等主要港口,连接欧洲英国弗利克斯托港、荷兰鹿特丹港、德国汉堡港、波兰格但斯克港 [1] - 此次航行出口货物货值约14亿元人民币,包括服装、储能柜、动力电池等,特别是承载了大量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中国“新三样”出口货物 [1][4] 航线效率与成本优势 - 中欧北极快航航线本次运输时间仅用20天,相较于好望角航线50天、苏伊士运河航线40天以及中欧班列约25天,时效性显著提升 [2][4] - 航线主要优势体现在航程短、时效快,可大幅降低供应链成本,提高供应链运转效率,同时大幅降低燃油消耗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 [5] - 公司原计划航行18天,实际在北极航道段用时不到15天,因在挪威海遭遇天气状况为保障安全降低航速,最终20天抵达,仍被认为是集装箱航运史上最快时效之一 [4] 航线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中欧北极快航航线的开通为中欧之间打造了一条新的、稳定、快捷的海上运输通道,能够分散原有运输通道的风险,增强中欧之间供应链的韧性 [7] - 航线的成功通航标志着北极航道商业化运营的可行性,为全球贸易网络提供了新的物流路径选择,对优化全球供应链、促进沿线经贸合作具有重要价值 [1][2] - 此次航行是北极航道商业化运行的重要实践,公司为此次商用正式运行进行了长达三年的人员培训、设备升级及技术储备,并在未使用破冰船服务的情况下自行通过北极海域 [5] 北极航道背景与特点 - 北极东北航道是连接东亚与欧洲的新兴国际航运干线,主要沿俄罗斯北部沿岸跨越北冰洋,每年夏季可用于商业通航,是三条北极航道中通航时间最长的 [3] -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加速融化,商船通航北冰洋成为可能,连接亚洲与欧洲的航道长度相较于传统航道有望大幅缩短 [3] - 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对北极航运资源的开发、北极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以及相关国家间的务实合作具有积极意义 [7]
英伟达要求部分零部件供应商暂停生产H20芯片,外交部回应
券商中国· 2025-08-22 17:30
英伟达H20芯片生产调整 - 英伟达要求零部件供应商停止与H20芯片相关的生产活动 [1] - 中方被报道敦促中国企业避免使用H20芯片 [1] - 外交部回应称各方应共同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畅通 [1] 媒体信息 - 报道来源为环球时报及券商中国等权威财经媒体 [2][3] - 内容涉及全球科技供应链及中国市场动态 [1][2]
贸发会议报告:今年下半年全球贸易或将遭遇更大“逆风”
快讯· 2025-07-09 08:43
全球贸易增长趋势 - 今年上半年全球贸易预计增长3000亿美元 [1] - 一季度全球贸易增长约1.5%,二季度预计增长2% [1] - 价格上涨是推动全球贸易额增长的主要原因,但贸易量仅增长1% [1] 服务贸易表现 - 服务贸易仍是全球贸易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过去4个季度增长9% [1] 全球贸易失衡状况 - 全球贸易失衡状况加剧,美国在过去4个季度中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1] 贸易政策与风险 - 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及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将加大下半年全球贸易阻力 [1] - 近期美国关税措施带来的贸易碎片化风险加剧 [1] - 美国可能采取的进一步单边行动或引发贸易紧张局势升级,破坏全球供应链稳定 [1]
专访丨南博会为南亚各国提供长期发展机遇——访巴基斯坦企业家赛义德·哈桑·拉扎
新华社· 2025-06-20 15:17
中国—南亚博览会促进经济贸易合作 - 南博会为南亚各国提供长期发展机遇,促进经济、贸易和投资合作 [1] -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和最大网络零售市场,具有贸易多样化和供应链深度整合的巨大潜力 [1] - 南亚国家能通过南博会平台从中国在技术、物流和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发展中受益,并与全球价值链形成更紧密链接 [1] 巴基斯坦企业的中国市场机遇 - 南博会是巴基斯坦企业进入中国这一世界最具活力消费市场的重要途径 [1] - 中国鼓励进口优质商品和服务的政策有利于巴基斯坦等发展中经济体实现现代化 [1] - 巴基斯坦与中国在农业、乳制品业和畜牧业领域的技术合作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标准 [1] 中巴产业链供应链互补 - 巴基斯坦与中国在冷链物流、饲料技术、自动化和加工设备等领域的技术合作潜力巨大 [1] - 通过合资企业、技术转让等方式,巴基斯坦相关行业有望实现转型升级,提升全球竞争力 [1] 云南的区位优势 - 云南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结合边境通道与跨境基础设施,成为连接中国与南亚的重要枢纽 [1] - 云南不仅是旅游胜地,更是地区创新、合作和可持续增长的桥梁 [1] 中国对全球贸易的贡献 - 中国对维护自由开放贸易的承诺具有战略眼光,对区域经济起到"稳定器"作用 [1] - 中国通过稳定全球供应链,创造更可预测和强调合作的国际贸易环境,为世界经济注入正能量 [1]
视界 | 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重在互联互通
搜狐财经· 2025-05-05 11:03
全球供应链面临的挑战 - 全球供应链易受极端气候、地缘冲突、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导致贸易通道中断风险加大,需求波动和市场预期变化,增加管理复杂性和运营成本 [1] - 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部分国家企图打造封闭排他的供应链"小圈子",扰乱全球供应链秩序 [1] - 数字技术应用带来数字安全风险、数字壁垒、数字鸿沟、技术标准不统一、数据格式不兼容等问题,影响供应链高效协同 [1] 供应链多元化布局与互联互通 - 供应链多元化布局成为各国确保供应链安全的共同选择,需在硬件基础设施、规则机制、数字平台等多维度构建互联互通网络 [2] -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需实现"陆海天网"四位一体联通,提升安全性和可靠性,抵御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风险 [2] - 需完善传统基础设施如铁路、海运、公路、航空、管道等,构建立体多元的物流通道体系 [2]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新型基础设施如电子商务平台和跨境支付系统可降低企业搜寻成本,优化经营管理模式,提升全球供应链合作能力 [3] - 推动5G、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应用,提高供应链服务流程精确性,降低企业融入国际分工体系门槛 [3] - 数字技术促进资源要素跨区域流动和配置效率提升,使供应链各环节紧密连接 [3] 规则与标准互联互通 - 各国技术规范、行业标准、交易规则的错位导致供应链成本高企、效率低下,需强化对接协调 [3] - 通过规则互认与标准协同构建可预期、可操作的供应链合作框架,形成风险共担机制 [3] - 积极参与多边合作机制,推进制度型对接,发挥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在维护供应链稳定中的作用 [4] 区域贸易协定与标准对接 - 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协定签署,建立区域供应链预警与应急协调机制 [4] - 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高质量实施,加强与成员国在海关程序、原产地规则等领域合作 [4] - 探索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兼容性,形成统一市场准入规则 [4] 数字技术应用与供应链优化 -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资源智能调度和风险监测预判,提升供应链整体效能 [5] - 数字贸易平台助推全球贸易稳定发展,提升企业供应链管控能力,缓释供应链风险 [5] - 将数字贸易商业机制与全球标准对接,实现数据互通,便于企业响应供需变化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