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民生
icon
搜索文档
提升数字要素 推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新华日报· 2025-07-25 07:39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观点 - 数字要素是推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需从数字经济、数字民生、数字政务、数字文化、数字生态五大领域全面提升数字化赋能水平 [1] - 2025年是数字乡村发展"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需大力提升数字要素以达成目标 [1] - 当前中国县域数字化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显著:东部综合水平突出,中部侧重数字民生,西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 数字经济赋能 - 数字经济是县域城乡经济融合的"加速器",需通过政策扶持、企业投资和品牌打造提升整体水平,尤其要完善西部甘肃/宁夏/新疆/西藏等地的政策体系 [2] - 需打破城乡信息壁垒,促进高新技术和数字基础设施资源共享,形成数字化发展格局 [2] - 中西部需加强数字基建以缩小区域差距,东部需保持发展势头并发挥数字产业"溢出效应" [2] 数字民生赋能 - 需构建"互联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平台,将培训与农业产业链运营结合实现就业衔接 [3] - 县级政府应加大乡村教育投入,通过数字技术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3] - 需利用互联网优化县域医疗体系,包括构建多元化服务、加强政策解读、改革基金管理模式 [3] 数字政务赋能 - 需构建城乡统一数字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政策精准覆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4] - 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实现农业/交通/医疗等领域数据整合与智能调度,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4] - 数字化监督机制可增强治理透明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4] 数字文化赋能 - 县级政府应建设特色融媒体平台传播民俗文化,建立"政务+科技+文化+融媒体"服务模式 [5] - 需发展"一县一特"文旅产业,丰富乡村旅游业态 [5] - 应推进图书馆等公共文化空间数字化改造,提升服务质量 [5] 数字生态赋能 - 需将数字技术与农产品制造/农业机械融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6] - 应引导农民建立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发展智慧绿色村落 [6] - 可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数字化生产,形成绿色农业生产链 [6]
中国“数字民生”实践为上合国家实现“智慧生活”提供新方案
新华网· 2025-07-13 12:47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 中国数字经济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重塑民生图景 从解决日常需求到智能技术应用平台 再到智能化人文关怀守护银发群体 [1] - 天津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一季度实现营收1329亿元 同比增长12.2% 增加值占GDP比重达9.4% [2] - 天津梳理数据资源目录近4万个 推出30余种数据产品和服务 包括"网约车识别模型"和"农村土地流转信用评价模型" [2] 数字技术在民生领域的应用 - 移动支付和数字化教学系统等数字技术应用于民生领域 对赋能城市管理有深刻意义 [1] - 人工智能系统和智能机器人等数字化工具为生活带来无限可能 包括自动清洁房间、整理桌椅、开关门锁等功能 [1] - 数字政务平台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效率 数字技术在养老和医疗健康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 [2] - 共享充电宝等产品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数字时代生活 [2] 国际视角下的中国数字民生实践 - 中国"数字民生"建设成果为上合组织国家提供新范本 受到与会嘉宾广泛关注和认可 [1] - 土耳其专家对中国移动支付和数字化教学系统印象深刻 认为数字技术对城市管理有重要意义 [1] - 白俄罗斯专家希望数字政务平台技术能在其国家推广 并看好数字技术在养老和医疗领域的应用 [2] - 委内瑞拉在华青年表示移动支付"刷脸"等数字化科技产品已成为日常生活常态 [3] 数字经济的民生价值 - 中国通过多样数字技术应用助力民生领域变革 使人们能以更优惠价格、更便捷物流购买优质产品 [1] - 当全球还在讨论数字经济宏观图景时 中国已将其转化为街头巷尾可感知的便利服务 [3] - 技术为人服务的"数字民生"实践是数字文明时代最具说服力的中国方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