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

搜索文档
润欣科技股价下跌2.43% 公司回应股东减持事项
金融界· 2025-07-31 04:28
公司7月30日在互动平台回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股东减持是基于个人资金需求,不代表对公司未来发 展的判断。公司强调自上市以来经营稳健,核心业务稳定,管理层对公司长期价值充满信心,将持续聚 焦主业提升业绩。 润欣科技7月30日股价报收20.48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51元,跌幅2.43%。当日成交量为225168手, 成交金额达4.63亿元。 润欣科技属于贸易行业,主营业务包括物联网和移动支付等领域。公司于2015年上市,目前总市值 104.98亿元。 7月3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53.06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例为0.05%。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构建全场景友好型支付生态
金融时报· 2025-07-22 10:59
支付环境优化 - 中国人民银行保定市分行成立优化支付服务工作专班,联合多部门调研并确定1174户重点商户进行POS机外卡受理功能改造 [2] - 重点商户涵盖"食住行游购娱学医"等民生场景,4A级以上景区、3星级以上酒店及核心商圈外卡支付覆盖率达100% [2] -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实时跟踪商户经营状态和交易情况,确保重点商户名单的全面性和优质化 [2] 支付服务示范区建设 - 万博广场作为河北省首家支付服务示范区,实现支付标识规范化、多语言指南及全渠道支付设备覆盖 [2] - 示范区构建"银行卡+移动支付+现金+数字人民币"四维支付体系,4家银行网点增设双语咨询台及绿色窗口 [3] - 布放12台外卡取现ATM和2台小面额ATM,累计服务外籍客户600余人次、老年客户1.5万余人次,处理交易441.57万笔、4.9亿元 [3] 金融网点服务升级 - 银行机构开展境外人员简易开户培训,简化流程并提供双语指南,支持在线预约和简易开户 [4] - 创建1352个"适老化"网点,配备老花镜、助听器等设施,开设绿色窗口减少等待时间 [4][5] - 截至2025年5月,全辖区银行网点支持外卡取现ATM达1459台,发放"零钱包"18万个 [5] 支付服务宣传推广 - 通过"网点+传统媒体+新媒体"多渠道宣传,在马拉松赛事和旅游旺季向境外游客发放支付指南 [6] - 累计开展线下专题宣传371次,发布线上宣传作品51个,电子屏滚动播放《在华支付指南》宣传片 [6]
移动支付“一条龙”带来高原出行新体验
金融时报· 2025-07-22 10:40
移动支付在西藏林芝市的发展 - 中国人民银行林芝市分行积极践行"支付为民"理念,以优化支付服务环境为目标,指导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探索高原特色的移动支付发展新路径 [1] - 工商银行林芝分行成功构建高原出行移动支付"一条龙"模式,全面完成客运公司、公交公司、26家石油加油站、机动车检测中心及快修市场的移动支付升级改造 [2] - 林芝市交通出行领域已实现"银联、微信、支付宝、云闪付等支付平台扫码+境内外银行卡闪付"全覆盖 [2] 移动支付对市民生活的影响 - 市民通过手机扫码即可完成公交、打车、加油等出行支付,无需准备零钱,极大提升了便利性 [1] - 加油站工作人员表示移动支付提高了工作效率,顾客扫码支付几秒钟即可完成交易 [2] - 今年1月至5月,全市交通出行领域日均交易量突破千笔,累计交易金额达1274万余元 [2] 政策支持与战略布局 - 中国人民银行林芝市分行紧扣《关于推动城市公共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结合中国人民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的工作部署,指导工商银行林芝分行布局交通出行场景建设 [2] - 移动支付"一条龙"模式以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为双引擎,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了交通领域服务效能 [3]
百位台青将在暑期体验大陆金融业经营运作
新华网· 2025-07-15 09:59
公司动态 - 富邦华一银行启动第六届"台青暑期实习计划",100位台湾青年学子参与 [1] - 实习计划覆盖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苏州等11座大陆主要城市,为期四周 [1] - 实习生来自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新竹清华大学等知名学府 [1] - 公司自2017年起提供暑期实习名额,吸引众多学子报名 [1] 实习计划内容 - 采用"人工智能学习+业务实践"双模式,实习生将体验银行业日常经营管理运作 [1] - 实习生将了解AI在大陆金融业的多元应用 [1] - 公司邀请不同领域专家分享大陆产业趋势,帮助学员完善职业规划 [1] - 联合11个城市分行网点,开展城市导览、文化探访、企业及AI创新园区参访等活动 [2] 行业趋势 - 大陆金融业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表现多元,移动支付和消费金融等创新业务受关注 [2] - 台湾学子对大陆金融创新业务兴趣浓厚,实习经历被视为未来深造或职场的"加分项" [2]
中国“数字民生”实践为上合国家实现“智慧生活”提供新方案
新华网· 2025-07-13 12:47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 中国数字经济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重塑民生图景 从解决日常需求到智能技术应用平台 再到智能化人文关怀守护银发群体 [1] - 天津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一季度实现营收1329亿元 同比增长12.2% 增加值占GDP比重达9.4% [2] - 天津梳理数据资源目录近4万个 推出30余种数据产品和服务 包括"网约车识别模型"和"农村土地流转信用评价模型" [2] 数字技术在民生领域的应用 - 移动支付和数字化教学系统等数字技术应用于民生领域 对赋能城市管理有深刻意义 [1] - 人工智能系统和智能机器人等数字化工具为生活带来无限可能 包括自动清洁房间、整理桌椅、开关门锁等功能 [1] - 数字政务平台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效率 数字技术在养老和医疗健康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 [2] - 共享充电宝等产品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数字时代生活 [2] 国际视角下的中国数字民生实践 - 中国"数字民生"建设成果为上合组织国家提供新范本 受到与会嘉宾广泛关注和认可 [1] - 土耳其专家对中国移动支付和数字化教学系统印象深刻 认为数字技术对城市管理有重要意义 [1] - 白俄罗斯专家希望数字政务平台技术能在其国家推广 并看好数字技术在养老和医疗领域的应用 [2] - 委内瑞拉在华青年表示移动支付"刷脸"等数字化科技产品已成为日常生活常态 [3] 数字经济的民生价值 - 中国通过多样数字技术应用助力民生领域变革 使人们能以更优惠价格、更便捷物流购买优质产品 [1] - 当全球还在讨论数字经济宏观图景时 中国已将其转化为街头巷尾可感知的便利服务 [3] - 技术为人服务的"数字民生"实践是数字文明时代最具说服力的中国方案 [3]
免签潮引发中国瘾!老外归国集体戒断,世界表示:回不去了!
搜狐财经· 2025-07-12 08:13
免签政策的经济效益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接待198.8万外国游客,同比增长260% [2] - 外国游客消费总额达943亿美元,相当于小型国家GDP [13] - 外资餐饮企业在华投资增长45%,多家连锁品牌计划复制中国"夜经济"模式 [13] 旅游业与消费升级 - 云南丽江民宿外国游客占比达50% [13] - 上海国金中心奢侈品消费出现"即买即退10%"现象刺激二次消费 [13] - 外国学生来华留学咨询量暴增120%,"学中餐烹饪"成热门专业 [13] 移动支付与科技体验 - 加拿大游客回国后因移动支付习惯差异遭遇结账尴尬 [7] - 英国游客在江西武功山通过5G网络实现高清视频通话,对比英国山区信号差异显著 [7] 餐饮与文化输出 - 美国博主"筷子兄弟"重庆小面吃播获400万点赞 [12] - 韩国网红直播上海外滩夜景带动赴华咨询量增长300% [12] - 意大利大妈将中国广场舞引入罗马社区引发模仿热潮 [12] 安全与城市管理 - 德国父亲在重庆深夜放心让女儿独自买夜宵,对比慕尼黑公园安全性 [6] - 英国博主在西安兵马俑故意遗留iPhone两小时后完好取回 [4] 商品与零售业 - 亚马逊平台成都熊猫玩偶售罄 [12] - 外国游客离境时大量采购火锅底料、调料等中国特色食品 [9] 社交媒体与形象重塑 - 德国博主新疆旅行视频有效反驳西方媒体不实报道 [12] - 荷兰女孩凌晨遛弯照片百万播放量改变对中国安全认知 [12]
聚焦数字金融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金融论坛举办
证券日报网· 2025-07-04 20:27
数字金融发展现状 - 中国数字金融市场规模居世界首位 移动支付技术全球领先 [1] - 数字金融标准影响力和认可度持续提升 有效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1] - 中国金融科技竞争力连续第二年名列全球第三 全球金融竞争力跃居第四位 [2] 数字金融技术趋势 - 生成式AI和大模型加速渗透金融业 行业已进入"AI时刻" [1][2] - 未来金融业五大趋势:产品高度个性化 运营高度自动化 风控高度实时化 服务生态高度开放化 行业监管高度同步化 [2] 数字金融发展建议 - 技术层面:秉持技术中性原则 鼓励新技术应用创新 推进监管科技运用 [1] - 数据安全: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 多措并举维护数据安全 [1] - 客户服务:以客户为中心 推动金融产品服务模式和风险防控协同创新 [1] - 国际合作:加强数字金融领域国际合作 [1] 金融机构AI应用策略 - 全面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 培养全员数字化意识 [2] - 加大AI人才培养和使用力度 重点关注AI应用风险(如AI幻觉 算法歧视) [2]
从“感知中国”到“分享中国”(和音)
人民日报· 2025-07-04 05:52
中国品牌国际化趋势 - 中国潮玩、影视剧及饮品品牌(如蜜雪冰城、霸王茶姬)正风靡全球市场,吸引大量海外消费者[1] - 中国新生代潮流品牌正重塑"中国制造"国际形象,告别复刻国际品牌时代[2] - DeepSeek、人形机器人等创新产品涌现,构成现代中国立体图景[2] 中国消费市场吸引力 - 移动支付便捷性与高铁网络深度融入日常生活,形成独特消费体验优势[2] - 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覆盖55国,单方面免签扩展至47国,大幅提升入境便利性[3] - 社交媒体推动中国"旅行热""直播热""潮玩热"形成全球传播效应[3] 产业升级与国际形象 - 高质量发展推动"创意中国""活力中国"形象在国际传播中持续强化[2] - 硬实力(基础设施)与软实力(文化输出)协同提升,改变传统认知框架[2][3] - 企业创意产品(如"拉布布"潮玩)成为展示中国产业活力的重要载体[1][3]
中国民生银行济南天桥支行开展优化支付环境宣传活动
齐鲁晚报· 2025-06-24 19:24
支付环境优化宣传 - 公司积极响应优化支付环境宣传政策号召 组织开展宣传活动 通过设立咨询台 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向公众介绍支付工具特点及使用场景 [1] - 重点讲解移动支付 数字人民币等新兴支付方式的操作流程及安全注意事项 针对老年群体及小微企业主提供一对一指导服务 [1] - 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扩大宣传覆盖面 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 短视频等平台发布支付安全知识 线下走进社区 商圈及企业开展专题讲座和互动问答 [1]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继续秉承"服务大众 情系民生"使命 持续展开优化支付环境宣传 增强公众对安全支付 便捷支付的认知 [2] - 计划创新宣传方式 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助力构建和谐金融生态 让金融科技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2] - 目标是为营造安全 高效 便捷的支付环境贡献力量 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
从单一产品输出到生态赋能,新一轮金融科技出海如何借能AI?
第一财经· 2025-06-22 18:49
金融科技出海发展阶段 - 金融科技出海从"出口导向型"向"全球布局型"升级,特点是从"中国制造"变成"全球生产+全球销售" [2] - 2020年前以支付、信贷等单一金融服务输出为主 [2] - 2020~2023年转向"技术+本地化运营"模式 [2] - 2023年后进入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重塑的新阶段,形成"金融科技+产业生态+数智化底座"的立体化出海格局 [2] 金融科技出海挑战 - 地缘政治和监管政策变化增大全球展业风险,可能导致资金冻结、业务中断 [2] - 基础设施和技术环境差异增加本地适配成本 [2] - 市场竞争激烈增加获客与市场拓展难度 [2] - 海外市场的监管不确定性需审慎对待 [4] - 文化适应性的挑战,2C业务必须深入理解当地客户的生活习惯、信用意识和文化习俗 [4] AI技术赋能金融科技出海 - AI已成为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出海的新技术底座 [5] - AI对金融的主要赋能环节已延伸至决策系统,围绕大模型已产生部分落地效益 [5] - 采取"技术换时间"策略,依托AI等创新技术架构加速对海外市场的覆盖 [5] - 金融科技企业借力AI出海可以从智算云出海和金融大模型数据共享等维度突破 [6] 云计算与数据共享 - 2022年中国云出海市场规模256.5亿元,金融行业市场占比9% [6] - 2022年至2026年金融行业云出海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48% [6] - 通过金融数据流通共享,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目标市场的监管要求 [6] - 与当地机构合作获取数据资源,实现技术方案的本地化适配 [6] 金融科技应用场景 - To C业务包括移动支付、数字信贷 [7] - To B业务包括保险科技、智能投顾、智能风控、智能客服 [7] - To G业务包括参与数字政 [7] - 基础层包括光宽带、4G/5G、FTTH、app、云计算、AI、区块链/Web3.0、物联网 [7] 抱团出海战略 - 建议融合更多国内实体企业实现"抱团出海" [7] - 为出海企业构建覆盖支付结算、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融资贷款等全链条的跨境金融服务体系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