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强省
icon
搜索文档
赵一德在基层文化工作者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陕西日报· 2025-07-01 06:5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重要改革任务 旨在坚定文化自信 服务群众美好生活 推动高质量发展 [1] - 需持续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机制 完善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增强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 [1] - 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包括图书馆 文化馆 博物馆 美术馆 非遗馆等改造提升 拓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2] 文化产业发展措施 - 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 推进内部运行机制和经营管理创新 提升综合发展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 [2] - 培壮文化经营主体 完善文化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和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支持企业融入文娱演艺 文化创意 会展经济等产业链 [2] -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支持群众文艺精品创作 增强城乡基层文化建设自我服务功能 [2] 文化产品创新方向 - 坚持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 推出展现时代风采的文化产品 [2] - 健全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培养激励机制 关心基层文化工作者 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2]
“安逸四川”跑出文旅融合加速度
政策规划 - 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明确分两步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加快把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1] - 四川将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突出高能级主体培育和高品质产品供给,推进品牌、业态、服务和体制机制融合 [1] - 四川将全力打造"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建设一批世界级文旅地标、擦亮特色文旅名片、实施巴蜀文旅全球推广计划 [6] 财政支持与项目进展 - 四川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已投入17.1亿元,支持全省181个文旅融合重点项目建设 [2] - 四川省文旅融合重点项目已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超1500亿元 [3] - 四川省财政、文化和旅游部门对文旅融合重点项目分梯次给予支持,引导民间资金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文旅融合项目集聚 [3] 文旅融合创新举措 - "四川造"动画电影《哪吒2》融入巴蜀文化元素,吸引大批客人乐游四川 [2] -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推动遗迹遗址展示向遗迹遗址与藏品同步展陈的转变,优化观众体验 [2] - 攀枝花市米易县新山傈僳族祖居圣地文化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项目、德阳市罗江区白马关文化旅游提升项目、巴中市通江县川陕苏区王坪景区红色文化展示利用项目展示民族风情、解密三国古战场、弘扬红色精神 [3] 文旅新场景与消费增长 - 三星堆引进现代展陈技术,僰王山景区打造研学旅游营地,夜游锦江、夜游嘉陵江、夜游涪江等新场景带动文旅经济增长 [4] - 成都蜀宫琴台体验馆一季度累计接待游客超6万人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0% [4] - 自贡在全球13个国家的41座城市举办彩灯展42场,实现文化出口1569.76万美元 [4] - 成都航空口岸入境外国人达33.3万人次,同比增长59.9%,全省退税销售额、办理退税额均增长200%以上 [4] 产业规模与发展目标 -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四川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3111家,实现营业收入1333.8亿元,资产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 [5] - 四川将推进文旅产业全域全业态发展,谋划一批在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布局中具有牵引性、联动性、带动性的重大项目 [6] - 四川将加快打造文博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健康旅游等新产品,培育"跟着演出、赛事、影视、美食游四川"新业态 [6] - 文化旅游产业链是四川"建圈强链"15个重点产业链之一,四川将积极构建体系完备、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文化和旅游产业体系 [7]
文化引领江苏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走在前
新华日报· 2025-06-24 14:40
文化强省建设成效 - 江苏依托吴越、金陵、淮扬、楚汉等地域特色文化,通过固本强基、品牌打造和文脉赓续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成为长三角文化一体化的关键力量 [2] - 以"书香江苏""文明江苏"为抓手,通过博物馆、文化馆等载体打造优质文化空间,开展"家门口看大展""家门口赏好戏"等活动,增强文化自信 [2] - 通过立体文化建设,始于保护传承、融于城乡发展、落于民生福祉,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文基础 [2] 文化产业发展 - 打造"千年运河""江南水乡"等文化品牌,以无锡清名桥、苏州太湖等为载体推行"旅游+"模式,促进旅游与工艺美术、演艺娱乐融合 [3] - 以凤凰集团、江苏有线(600959)等企业为主体,以苏州元和塘等文化园区为载体推行"数字+"模式,促进文化产业业态创新 [3] - 实施苏州平江路、徐州"彭城七里"等"微更新",推动"文化+"跨界融合,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转型 [3] 生态文化融合 - 实施"生态文化+"战略,以长江、太湖、沿海、运河等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3] - 以兴化里下河、徐州潘安湖湿地公园等为载体,深挖生态资源打造"水韵江苏"品牌,建设生态旅游廊道 [3] - 依托江河湖海沿岸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产业生态化、绿色化,形成生态经济廊道 [3] 长三角文化协同 - 统筹江苏寺墩、浙江良渚、上海福泉山、安徽凌家滩等考古遗址发掘保护,推进长三角地域文明探源协作 [5] - 由苏州牵头协同浙江嘉兴、湖州统筹江南水乡古镇建设,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5] - 联动沪浙皖推进长江、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完善快捷旅游网络促进文旅发展 [5] 文化产业集群 - 以国家文化大数据华东区域中心为平台推进长三角文化数据贯通,打造数字文化产业高地 [6] - 建设虹桥—昆山—相城文化创意设计走廊、上海—南通跨江融合文化产业试验区 [6] - 以南京国家文化科技创新中心、苏州全球文化创意设计之都等平台共建千亿级跨区域文化产业集群 [7] 文化生态保护 - 以长江、淮河、大运河等水系生态廊道为纽带联动沪浙皖推动河湖跨界共治 [7] - 共建沿江、滨海、环湖生态文化旅游带实现水韵江苏、诗画浙江、美好安徽相得益彰 [7] - 协同推进江苏"1+3"重点功能区、安徽"一圈两屏三带五区"、浙江"一湾引领"等联动发展 [7]
赵一德在省决咨委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强调加强调查研究 汇聚各方智慧 高质量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陕西日报· 2025-06-20 06:54
6月19日,省委书记赵一德到省决策咨询委员会调研并召开座谈会。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 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 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调查研究,汇聚各方智慧,高质量做好我省"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座谈会上,省决咨委主任戴征社、副主任李进权和部分专家代表作了发言,就"十五五"时期经济社 会发展、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会前,赵一德到省决咨委机关走访调研,与工作人员深入交流。他指出,近年来省决咨委充分发挥 参谋助手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继续围绕全省中心工作咨政献言,加快建设高水 平新型智库。省委省政府将一如既往重视和支持决策咨询工作,为广大委员专家履职尽责做好服务保 障、创造良好条件。 省领导王晓、孙大光,省决咨委副主任冯月菊,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 在认真听取发言后,赵一德指出,编制好"十五五"规划,对于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 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推进陕西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要紧紧围绕 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的战略使命,逐领域合理确定目标任务、提出思路举措,确 ...
四川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取得三大主要成果
中国发展网· 2025-06-18 16:59
四川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核心内容 - 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和《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公报》[5] - 会议主题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以及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推进四川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5] - 会议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高起点谋划"十五五"规划的关键时期召开[5] 文旅融合发展部署 - 提出到2027年、2030年分两步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总体目标[6] - 确立"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科技赋能、保护优先"的发展原则[6] - 计划打造"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6] - 将分类建立省级文旅融合重大项目库并分档分级给予财政奖补[7] - 实施"四川文化英才"培养工程等具体措施[7] 政策支持与实施计划 - 配套印发《若干政策措施》和《工作方案》两份文件[7] - 强调通过文旅融合推动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促开放[10] - 目标将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10] - 要求各地结合实际推动《决定》部署细化实化[10]
河南着力推动 文化繁荣兴盛丨文化的根,深植中原大地
河南日报· 2025-06-12 07:41
文化资源禀赋 - 河南拥有中国八大古都中的4座(郑州、开封、洛阳、安阳),世界文化遗产5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0处,不可移动文物65000余处 [8] - 作为现代考古学诞生地,河南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选定的中原地区6座中心性城邑中独占5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选项目总数达55个,数量居全国第一 [10]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25个,通过数字技术活化展示(如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复活"3800年前宫城) [4][6] 文旅产业潜力 - 2024年全省旅游接待量超10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万亿元 [9] - 推动"文化+旅游"融合,打造殷墟甲骨文等世界级文化地标,创建世界级旅游景区及5A级景区 [16] - 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旅游休闲街区转型为文化创意产业新地标,文旅消费场景持续完善 [6][16] 文化产业创新 - 微短剧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计划打造郑州微短剧创作之都,推动精品化发展 [11][14] - 运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开辟文化遗产活化新场景(如殷墟博物馆沉浸式体验甲骨文刻写) [5][6] - 布局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支持省管国有文化企业打造行业旗舰,促进"文化+科技""文化+制造"多元融合 [16] 文艺创作与公共文化 - 豫籍作家10部作品获茅盾文学奖(全国第一),11部获鲁迅文学奖(全国前列),豫剧成为最大地方剧种 [11] - 建成1200余座城市书房、1.2万家基层职工书屋、4.6万个基层阅读服务点,连续三年举办书香河南全民阅读大会 [12] - 开展中原文化大舞台、"黄河之声"音乐会等活动,豫剧《朝阳沟》传唱60年经久不衰 [7][15] 精神文明建设 - 16个城市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数量全国第一),23个往届城市全部通过复查 [13] - 建成15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河南好人文化形成示范效应 [3][13] - 深入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 [16]
赵一德在西安调研文化建设工作时强调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推动文化强省建设迈出更大步伐
陕西日报· 2025-06-12 06:39
调研中,赵一德强调,陕西文化积淀深厚,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基础、有优势。要抓实 抓细"十五五"文化领域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强化全域资源整合和力量统筹,在把握规律和趋势中加强前 瞻布局、找准着力重点。要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文化 创新创造活力。要增强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更加均衡可及。要做 大做强重点文旅产业链群,做好"文旅+""+文旅"文章,实现文旅兴与百业旺良性循环。 省领导方红卫、孙大光、王海鹏,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6月11日,省委书记赵一德在西安市调研文化建设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持守正创新,勇担文化使命,发掘用好丰富文化资 源,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推动文化强省建设迈出更大步伐。 赵一德首先来到陕西人民艺术剧院,认真听取剧院改革发展、精品剧目创排巡演等情况介绍。他 说,人民艺术剧院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场所,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 地。要着眼社会效益优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持续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创新运营机 ...
山东省政府2025年立法工作计划公布
大众日报· 2025-04-30 09:15
山东省政府2025年立法工作计划公布 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 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山东省人民政府2025年立法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深化立法领域改 革,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增强立法的系统性、整体 性、协同性、时效性,稳中求进推动立法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提供坚实 法治保障。 今年,我省将围绕推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重点安排数字经济促 进条例、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专利条例、科学技术奖励办法、黄河口国家公园条例、数据条例、噪 声污染防治条例、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条例、青岛西海岸新区条例等立法项目。围绕服务海洋强省 建设,重点安排海洋牧场建设管理条例、海洋环境保护条例、渔业港口和渔业船舶管理条例等立法项 目。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安排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供热条例、特殊教育条例、医疗纠纷预防和 处理办法、农村医疗卫生促进条例、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军人抚恤优待办法、退役军人安置办法等 立法项目。围绕服务发展和安全,重点安排粮食安全保障条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 法》办法、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公共安全 ...
湖北三阶段打造世界知名文旅目的地 实施八大行动提升支点文化影响力
长江商报· 2025-04-28 08:28
湖北省文旅发展战略规划 - 湖北省提出三阶段发展目标:2027年旅游综合收入超1.3万亿元、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超6000亿元,2030年旅游收入达2万亿元、文化企业营收超8000亿元,2035年全面建成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和文化强省 [1] - 实施八大行动,包括先进文化领航、文化资源保护、优质文化惠民三大文化强省行动,以及文旅品牌焕新、服务提质、形象提升三大旅游目的地建设行动 [2][3] - 文旅产业升级行动提出5年内实施10个50亿元级、50个10亿元级、100个亿元级项目,推动文旅与百业融合并发展数字文旅新赛道 [4] 文旅品牌与基础设施建设 - 重点打造"520100"景区体系:5家世界级景区(大黄鹤楼/武当山/长江三峡/神农架/恩施大峡谷)、20家5A级景区、100家精品景区 [3] - 构建"神武峡""赤黄红"两条国际精品线路,支持武汉建设国际都市旅游城市,襄阳/宜昌/十堰/恩施建设国际特色旅游城市 [3] - 截至2024年湖北已建成295公里生态旅游公路和3813公里特色旅游公路,高速公路总里程达8124公里,将进一步提升旅游交通通达性 [6] 市场表现与国际化进展 - 2024年湖北入境外国人超13万人次(同比增3倍),其中免签入境6.4万人次(同比增4.3倍) [6] - 2024年前5个月入境外国人达5万人次(同比增60%),免签入境2.8万人次(同比增2.3倍) [6] - 将通过编制专项规划、召开年度文旅大会、增加专项资金和产业基金等措施保障战略实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