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商旅体联动
搜索文档
文商旅体联动激发消费新活力
北京晚报· 2025-10-05 13:39
整体消费市场表现 - 10月1日至4日,北京市重点监测业态企业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0.4% [1] - 餐饮业态表现突出,受老字号餐饮和连锁快餐带动,销售额同比增长4.8% [1] - 全市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14.3% [1] - 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主要连锁超市与电商平台按平日销售量2倍左右备货 [1] 商圈与商业项目动态 - 石景山区新首钢园商圈假期前四日客流量同比增长1.1倍,苹果园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30.2% [1] - 朝阳区大屯里商业街、海淀区魏公·芳华里、大兴区世界坊集中开业,其中魏公·芳华里假期前四日实现销售额超300万元 [1] - WTT中国大满贯赛事带动石景山区假期前三天文商旅体消费近2亿元 [3] - 首钢园因赛事日均客流量超过13万人次,相比去年基本实现翻番 [3] 餐饮与食品消费 - 北京烹饪协会联合美团发起主题打卡活动,吸引游客体验京味饮食文化 [2] - 老字号餐饮创新服务供给,如阳坊涮肉推出套餐、护国寺小吃上线礼盒,部分老字号客流量创新高 [2] - 首届中国国际糖果节联动首钢园与798·751园区,推出“艺术消费+糖果体验” [2] - 前门“中华美食荟”汇聚各地驻京办特色美食 [2] 文化娱乐与体育消费 - 假日期间全市推出营业性演出364台、2102场 [2] - 截至10月4日12时,全市电影票房达3000万元 [2] - 旅游售票类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5%,文化娱乐类消费金额同比增长8.3% [2] - WTT中国大满贯门票售罄,售出门票超8.5万张,门票收入达8700万元,同比增长52.6% [3] - 赛事特许文创产品销售总额超270万元,同比增长127% [3] 公园与文旅活动 - 假期第四天,市属公园接待游客79.63万人次,天坛公园、颐和园、景山公园游客量位列前三 [4] - 玉渊潭公园、百望山森林公园、路县故城遗址公园等通过花坛、市集、展览、手工体验等活动吸引游客 [5] - “京彩四季”主题活动推出500余项促消费活动,联动文商旅体特色资源 [1] - 大满贯公园累计入园人次达到7.5万,超越去年5万的总人次 [3]
演出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经济日报· 2025-07-31 05:59
市场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演出市场在文化消费复苏和政策支持下呈现强劲增长势头 量价齐升态势显著[1] - 大型营业性演出成为核心驱动力 五一假期大型演出票房收入达12.12亿元 同比增长5.12%[2] - 演出市场成为塑造城市文化新名片的重要力量 为经济增长增添新动能[1] 大型演唱会表现 - 头部演出项目对市场拉动作用显著 35岁及以上观众占比达21.6% 同比增长2%[2] - 青少年观众比例提升至3.6% 观众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2] - 一线城市演唱会场次环比增长27.4% 北京鸟巢周边商业设施客流量同比增长50% 营业额提升30%[2] - 二三线城市消费潜力释放 频现"开票即售罄"现象 演出资源分布趋于均衡[2] 音乐节市场发展 - 中小型音乐节成为市场主流 注重垂类特色和场地服务创新[3] - 音乐节呈现"高线主导、地域下沉、辐射扩大"趋势 一季度三线城市举办音乐节11场占比25.6%[3] - 新一线及二线城市举办音乐节18场占比41.9% 广东和江苏各举办7场并列全国第一[3] - 浙江在杭州绍兴温州舟山等地共举办5场音乐节[3] 文旅联动效应 - 多地推出创新营销策略 安徽滁州推出"音乐节+景区"联票 青岛上海推出"票根优惠"政策[3] - 95后用户搜索音乐节产品同比提高107% 提前8天以上预订酒店景点门票的游客同比增加11%[5] - 与演唱会音乐节关联的酒旅订单同比上涨近1倍 形成"3小时演出撬动72小时消费"联动效应[5][6] - 演唱会从本地娱乐消费变为跨地域跨城市消费现象 有力带动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产业发展[6] 政策支持与行业展望 - 政府扶持政策积极推动"音乐+旅游""演出+旅游"等新业态发展 促进产业深度融合[4] - 许多城市出台政策鼓励举办大型演唱会音乐节 进一步释放市场动能[6] - 行业需要继续创新"演艺+文创""演艺+旅游"等多元模式 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