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交流

搜索文档
2025上海写作计划开启 八位作家驻市 亮相先卷中文
解放日报· 2025-09-05 09:52
记者 施晨露 "2017年,我在香港学习,当时觉得中文太难了,但中国人特别客气,我说一句'你好',就会得到 夸奖——'你的普通话这么好',这让我有了继续努力的动力。"昨天,上海作协爱神花园里迎来2025上 海写作计划的8位受邀外国作家。第一个登台自我介绍的新西兰作家夏洛·基诺就给了一个惊喜,随后依 次亮相的7位"驻市"外国作家不自觉地开始了一场有趣的中文比拼。 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办的"上海写作计划",自2008年起接受国外作家申请,经评审后每年邀请数位 优秀国外作家9月1日至10月31日来上海生活两个月,迄今已有114位来自41个国家的作家应邀驻市。除 了文学交流活动,"上海写作计划"更意图让上海的生活经验成为驻市作家的文学养分,给予他们充裕的 时间进入上海生活的芯子里,做两个月上海市民。 2025上海写作计划的主题为"在流动的世界中"。今年的8位驻市作家分别来自布基纳法索、葡萄 牙、阿根廷、匈牙利、瑞士、巴西、澳大利亚、新西兰。有人从小变更居所,有人精通七种语言,有人 乐于环球旅行,有人能在一个小社区看见一个大世界。而上海,本就是一座因流动而生的城市。上海作 协主席孙甘露称他们为"手持文学护照远道而来的文学 ...
第七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圆满落幕
南京日报· 2025-07-25 10:27
国际汉学家文学翻译研讨会 - 第七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在南京举办 来自31个国家的39位汉学家与39位中国作家参与 [2] - 会议包含"文学多样性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主题沙龙、"圆桌会议:世界视域中的南京文学"等活动 [2] - 埃及翻译家米拉称赞南京的文学氛围令人震撼 中国作协副主席毕飞宇用三个"最重要"评价南京的丰富性 [2] 南京文学资源与文化交流 - 南京作为中国首个世界文学之都 拥有德基艺术博物馆"金陵图数字艺术展"、中华门城堡等文化地标 [3] - 埃及汉学家阿齐兹认为《红楼梦》是中国文化重要窗口 南京作为其故乡正探索文化遗产传播 [7] - 捷克汉学家李素计划翻译南京历史小说 突尼斯翻译家哈立德已将南京儿童文学译介到本国 [8] 文学翻译的价值与成果 - 翻译被视作跨越语言文化差异的桥梁 英国翻译家韩斌60年代开始学习中文 现为作家韩东的译者与知己 [5] - 罗马尼亚翻译家白罗米表示研讨会提供了"真实的陪伴感" 缓解了翻译工作的孤独性 [6] - 南京通过连续举办研讨会 推动不同文明深度理解 鲁迅文学奖得主胡弦称其体现城市开放性 [7] 中外文学合作案例 - 法国汉学家苏菲因博士论文结识南京作家韩东 意大利翻译家雪莲对云南生活经历有浓厚兴趣 [4] - 墨西哥汉学家莉娅娜与中国作家林那北因"缘分"重逢 认为文学翻译创造了特殊信任关系 [5] - 匈牙利翻译家克拉拉翻译苏童、余华作品 德国翻译家郝慕天翻译莫言、刘慈欣作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