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理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曹国伟王长田捐1亿给复旦发展文科,小镇青年更不能重理轻文
36氪· 2025-05-08 10:34
复旦大学校友捐赠与文科发展 - 复旦大学获得校友曹国伟(新浪董事长兼CEO)和王长田(光线传媒董事长)联合捐赠1亿元设立新文科发展基金,用于支持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创新 [1] - 基金实行开放管理,旨在汇聚更多社会资源推动复旦新文科发展 [1] - 复旦大学此前将文科招生比例从30%-40%降至20%,主要因高考文科生源萎缩及部分热门专业遇冷,但文史哲等传统学科保持稳定 [1] 新文科发展战略 - 复旦大学通过文理融合方式推动文科转型,2025级招生中交叉学科双学士学位规模占比达12.4% [2] - 校长金力强调人文社科是复旦"学科高原"的核心板块,在AI时代需回应人类终极问题 [1] - 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例,体现人文叙事与工业技术结合对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2] 人文社科的价值争议 - 部分教育博主片面宣扬"文科无用论",忽视人文社科对职业晋升、社会关系构建和心理韧性的作用 [4] - 科学创新需要人文社科交叉支撑,如钱学森提出科学家需艺术审美才能在国际舞台立足 [4] - 西湖大学范唯指出艺术思维能提升科研心态,但文科领域存在伪学者蹭热点现象损害学科声誉 [5][6] 学科发展挑战 - 部分文科学者缺乏对AI等技术的基础了解即发表言论,媒体流量导向加剧伪专家泛滥 [6] - 校友捐赠体现复旦人文教育的长期价值:塑造开放思维、批判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6] - 古籍修复等科技与人文结合项目展示学科创新路径 [4]
大学文科缩减的风,吹到了高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7 20:18
高中文科缩减趋势 - 山西省某全国百强县中纯文科班从3-4个缩减至1个[1] - 复旦大学计划将文科招生比例从30%-40%降至20%[1] - 名牌高中文科生减少但整体高中文科规模保持稳定[1] 新高考改革影响 - 2025年全国29个省份将落地新高考[2] - "3+1+2"模式提供12种选科组合但实际仍存在文理区隔[2] - 物化生(纯理科)和史政地(纯文科)为最主流选科组合[2] 文理科人数差距 - 2023届高中毕业生中大理科占比近70%大文科占30%[3] - 甘肃省示范高中大理科学生比例接近80%[3] - 高校文科招生缩减直接影响高中选科策略[3] 文理融合趋势 - 高校文科专业招生选科限制较少体现包容性[5] - 高中理科生选考地理/思想政治比例上升[6] - 物化政成为第三大热门选科组合[6] 选科决策困境 - 高一学生普遍面临文理选择困难[7] - 经济学专业案例显示文科录取线高但理科选择面广[7] - 生涯决策测评成为辅助选科工具[8] 高中特色化发展 - 省级示范高中文科生比例最低普通高中最高[9] - 深圳市创建10所理工/人文/艺体特色高中[11] - 嘉兴市试点10所分类办学高中包括学术/文史/艺术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