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发展

搜索文档
全球文科倒闭潮来了?不,未来文科会越来越重要|专访《优秀的绵羊》作者
36氪· 2025-05-17 09:33
精英教育体系现状 - 精英教育体系培养出的学生普遍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充满焦虑且对未来迷茫 常被形容为"优秀的绵羊" [3][4] - 顶尖院校毕业生加速涌入金融 咨询 法律 医学 科技等五大高薪行业 导致就业市场过度饱和 [6][11] - 美国1991-2022年间学士学位授予量增长84% 硕士学位暴涨157% 远超人口31%的增幅 学历贬值现象严重 [9] 学科选择趋势 - 美国大学人文学科主修比例从50年前的11%降至当前不足3% 职业教育类专业占比超50% 商科独占20%份额 [11] - 高校开始取消外语 艺术等文科专业 哲学 本国语言研究等核心人文学科面临被裁撤风险 [18] - 理工科与文科薪资差距达数倍 社会舆论压力导致文科生源持续萎缩 [16] 教育质量与就业错配 - 商科等职业教育类专业学术严谨性不足 被教授评价为"为应付不了课业的学生开设" [11] - 70%美国毕业生从事领域与专业无直接关联 反映高等教育应培养通用能力而非职业适配性 [26] - 通识教育课程沦为刷GPA工具 教授因科研考核压力敷衍教学 导致批判性思维培养缺失 [30][32] 技术变革对文科影响 - AI最先冲击编程等高薪技术岗位 而非文科 因人类独有的创造力与情感联结难以被替代 [20] - 人文学科培养的心理学理论 跨文化理解等"软性"能力将成为AI时代核心竞争力 [20][22] - STEM领域从业者需结合人文素养才能避免被AI淘汰 交叉学科发展对双方均有裨益 [22] 职业发展建议 - 差异化选择冷门学科能锻造独特技能 比扎堆热门领域更具职业灵活性 [11] - 应探索内心真正关切的价值 而非盲目追求社会地位 五大高薪行业从业者普遍不快乐 [14] - 大学教育核心价值在于培养批判思维 复杂沟通 持续学习等可迁移能力 而非职业技能 [29][32]
曹国伟王长田捐1亿给复旦发展文科,小镇青年更不能重理轻文
36氪· 2025-05-08 10:34
复旦大学校友捐赠与文科发展 - 复旦大学获得校友曹国伟(新浪董事长兼CEO)和王长田(光线传媒董事长)联合捐赠1亿元设立新文科发展基金,用于支持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创新 [1] - 基金实行开放管理,旨在汇聚更多社会资源推动复旦新文科发展 [1] - 复旦大学此前将文科招生比例从30%-40%降至20%,主要因高考文科生源萎缩及部分热门专业遇冷,但文史哲等传统学科保持稳定 [1] 新文科发展战略 - 复旦大学通过文理融合方式推动文科转型,2025级招生中交叉学科双学士学位规模占比达12.4% [2] - 校长金力强调人文社科是复旦"学科高原"的核心板块,在AI时代需回应人类终极问题 [1] - 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例,体现人文叙事与工业技术结合对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2] 人文社科的价值争议 - 部分教育博主片面宣扬"文科无用论",忽视人文社科对职业晋升、社会关系构建和心理韧性的作用 [4] - 科学创新需要人文社科交叉支撑,如钱学森提出科学家需艺术审美才能在国际舞台立足 [4] - 西湖大学范唯指出艺术思维能提升科研心态,但文科领域存在伪学者蹭热点现象损害学科声誉 [5][6] 学科发展挑战 - 部分文科学者缺乏对AI等技术的基础了解即发表言论,媒体流量导向加剧伪专家泛滥 [6] - 校友捐赠体现复旦人文教育的长期价值:塑造开放思维、批判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6] - 古籍修复等科技与人文结合项目展示学科创新路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