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婚育文化
搜索文档
以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推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专题深思)
经济网· 2025-08-03 09:11
人口高质量发展政策 - 人口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支撑 强调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1] - 2024年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 提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1] - 当前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 老龄化 区域分化特征 需提升适龄人口生育意愿[1] 生育支持服务体系 - 生育政策转向结构优化性策略 涵盖经济支持 亲职福利 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四大体系[2] - 服务内容全面覆盖育龄妇女(生育补贴 休假 生殖健康) 儿童(托育 医疗) 青少年(生殖教育) 孕妇配偶(陪产假 育儿假)[2] - 服务过程贯穿全生命周期 构建妊 生 养 育一体化体系[2] 系统性保障措施 - 人口系统包含数量 质量 结构要素 需统筹社会经济关联因素[3] - 强化生育保险功能 提高生育医疗和儿童医疗服务水平[4] -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推进学前教育普及和义务教育均衡 完善全学段资助体系[4] 家庭支持政策 - 住房保障措施包括多子女家庭购房支持 增加保障房供给 发展租赁市场[4] - 完善妇女就业政策 强化女职工劳动保护 营造家庭友好工作环境[4] 文化培育方向 - 新型婚育文化包含文明简约婚俗 适龄婚育观念 代际平等家庭风尚[5] - 将人口国情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体系 通过思政课引导青少年婚育观[6] - 构建多元化传播场景 强化政策宣传和科学知识普及[6]
北京市:加强生育服务支持 完善生育友好多元支持政策
经济观察报· 2025-07-31 11:22
文章核心观点 - 北京市政府发布工作措施,旨在通过加强生育服务支持、完善多元支持政策及培育新型婚育文化,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2] 生育服务支持 - 加强生育服务支持,包括完善生育休假制度,落实产假和生育假 [2] - 加强生殖健康服务,优化妇幼医疗保健资源配置 [2] - 深入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和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 [2] 生育友好多元支持政策 - 不断优化教育服务,根据适龄人口规模变化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制度 [2] - 健全住房支持政策,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 [2] - 未成年子女数量较多的家庭可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优先配租范围,并在户型选择方面给予适当照顾 [2] 新型婚育文化培育 - 发挥家庭、社会、学校作用,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2] - 扎实推进婚俗改革和移风易俗,破除婚嫁大操大办、高额彩礼等陈规陋习 [2] - 培育积极向上的婚俗文化 [2]
北京将把人口国情国策教育融入中小学、本专科教育
北京商报· 2025-07-31 11:12
政策核心内容 -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北京市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措施》[1] 宣传教育措施 - 加强社会宣传引导 将人口国情国策教育融入中小学和本专科教育[1] - 利用各类媒体渠道加强人口和生育政策宣传解读并积极回应社会关切[1] - 鼓励创作弘扬新型婚育文化的优秀艺术作品并培育体现该文化的新品牌[1] 社会参与引导 - 积极发挥群团组织的宣传教育优势[1] - 鼓励引导社区 单位和青年家庭参与以共同营造生育友好氛围[1]
北京市:倡导重视生育的社会价值,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
格隆汇· 2025-07-31 10:54
政策内容 -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措施》[1] - 措施提出培育新型婚育文化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倡导重视生育的社会价值 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1] - 提倡适龄婚育和优生优育 鼓励夫妻共担育儿责任[1] 实施措施 - 发挥家庭社会学校作用 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1] - 加强婚恋指导服务 打造"青春志爱团"等青年交友服务品牌 提供有公信力的婚恋交友服务[1] - 积极开展婚姻家庭辅导 推进婚俗改革和移风易俗[1] 改革方向 - 破除婚嫁大操大办和高额彩礼等陈规陋习[1] - 培育积极向上的婚俗文化[1]
北京:培育新型婚育文化 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
央视网· 2025-07-31 10:33
政策核心内容 -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措施》[1] 婚育文化培育 - 培育新型婚育文化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倡导重视生育的社会价值 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提倡适龄婚育 优生优育 鼓励夫妻共担育儿责任[1] - 发挥家庭 社会 学校作用 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生育观 家庭观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1] 婚恋服务与改革 - 加强婚恋指导服务 打造"青春志爱团"等青年交友服务品牌 提供有公信力的婚恋交友服务 积极开展婚姻家庭辅导[1] - 扎实推进婚俗改革和移风易俗 破除婚嫁大操大办 高额彩礼等陈规陋习 培育积极向上的婚俗文化[1]
北京:培育新型婚育文化 倡导重视生育的社会价值 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快讯· 2025-07-31 10:19
政策核心目标 - 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以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1] - 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并弘扬传统美德 [1] - 倡导重视生育的社会价值并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1] 具体实施措施 - 提倡适龄婚育和优生优育并鼓励夫妻共担育儿责任 [1] - 发挥家庭社会和学校作用以引导青年树立正确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 [1] -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1] - 加强婚恋指导服务并打造青年交友服务品牌如青春志爱团 [1] - 提供有公信力的婚恋交友服务并积极开展婚姻家庭辅导 [1] - 推进婚俗改革和移风易俗以破除婚嫁大操大办和高额彩礼等陋习 [1] - 培育积极向上的婚俗文化 [1]
山东延长婚、产假时间,从政策到文化助力生育服务升级
齐鲁晚报网· 2025-04-22 15:42
强化生育支持政策供给 - 推动新《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落地实施,将婚假由3天增加至15天,参加婚前医学检查的再增加婚假3天 [3] - 产假在国家规定基础上再增加60天,设立陪产假15天,三周岁以下婴幼儿父母各每年累计不少于10天育儿假 [3] - 明确假期内工资照发、福利待遇保持不变,从制度层面减轻家庭生育负担 [3] 推进家庭健康促进行动 - 组建医学、营养学、心理学等专业师资队伍,培训家庭健康指导员近3万人 [4] - 全省建成449家优生优育指导中心、1225个"向日葵亲子小屋",为249万人次提供科学育儿指导 [4] - 开展青春健康高校等项目,每年覆盖青少年达89.9万人次,惠及家长62.5万人次 [4] 弘扬新型婚育文化 - 以"倡导新型婚育文化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通过短视频、婚育文化基地等创新载体举办群众性宣传活动1.53万余场次,覆盖217万人 [4] - 沂源县创新婚育家工作模式,打造沂源红婚育文化品牌 [4] - 菏泽市推出"菏优生""菏健康"在线直播节目,将新时代婚恋观、家庭观融入群众生活场景 [4] 未来工作方向 - 下一步将探索多元化的生育支持方式,不断提升家庭健康指导服务能力 [5] - 大力弘扬新型婚育文化,为人口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5]
打通“堵点”!《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通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1 21:38
婚姻登记政策改革 -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将婚姻登记"跨省通办"等改革试点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 [1] - 修订草案删除了内地居民办理婚姻登记需出具居民户口簿的规定 [1] - 自2021年6月起实行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2023年扩大试点范围,有效满足群众异地婚姻登记需求 [1] 婚姻登记信息化与服务优化 - 全国婚姻登记机关已基本实现实时在线登记、系统联网互通和数据实时汇聚 [2] - 会议提出持续完善全国婚姻基础信息库,加强信息共享,加快推进婚姻登记"全国通办" [2] - 倡导文明婚俗,加强婚姻家庭服务指导工作和辅导服务体系建设 [2] 婚俗改革与新型婚育文化 - 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数为610 6万对,同比下降20 5% [2] - 多地推动婚俗改革,如合肥市设立1个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和4个省级实验区 [3] - 绍兴市启动"文明实践中心办婚礼"项目,探索文明婚俗新模式 [3] "甜蜜"经济发展 - 民政部部长提出加快推进婚姻登记"全国通办",加强婚姻服务及相关产业引导,制定现代婚俗礼仪指引 [4] - 青岛市提出打造婚姻"甜蜜"经济 [4] - "甜蜜"经济产业链形成,包括民宿、婚拍、礼仪服务、婚服定制、婚姻文创等产品和服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