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腐败

搜索文档
专业文章丨虚拟货币洗钱罪案件前沿问题
搜狐财经· 2025-06-05 10:13
虚拟货币市场现状 - 2024年全球虚拟货币交易规模突破15万亿美元,日均交易量高达400亿美元 [2] - 虚拟货币凭借匿名性、便捷性、跨国性特征成为洗钱主要工具,交易双方仅通过加密地址操作无需真实身份信息 [2] - 跨国诈骗案例显示,数千万元资金可通过虚拟货币在数小时内分散转移至全球数十个钱包地址 [2] 虚拟货币与腐败犯罪 - 虚拟货币成为新型腐败载体,收受行为可能牵涉非法经营、洗钱、掩饰犯罪所得等上下游犯罪链条 [3] - 最高检联合多部门开展打击洗钱犯罪三年行动(2022-2024年),明确将虚拟资产交易列为洗钱方式 [3][8] - 2024年两高发布司法解释,规定通过虚拟资产转移犯罪所得可认定为洗钱罪 [8] 洗钱犯罪模式与案例 - 2024年破获的特大虚拟货币洗钱案涉及400亿元资金,犯罪团伙利用去中心化交易平台为电信诈骗、网络赌博洗钱 [4] - 洗钱产业链分工明确:上游获取非法资金,中游进行虚拟货币技术操作,下游将资金合法化 [5][6] - 典型操作包括将资金兑换为比特币/以太坊,通过多次币币交易混淆流向,最终兑换法币或购买资产 [5] 监管与法律挑战 - 虚拟货币法律属性认定存在分歧,我国未承认其货币地位但部分判决认可其财产属性 [9] - 证据收集面临跨境调取难、匿名交易主体核实难、电子证据易篡改等技术障碍 [11] - 犯罪数额认定因价格波动(如比特币)和资金混同操作而复杂化,司法解释中"情节严重"标准(500万元以上)适用困难 [13][14] 国际协作困境 - 各国对虚拟货币监管政策差异大(如合法化与禁止并存),阻碍跨境调查取证与资产追缴 [15] - 我国通过司法解释与国际接轨,但需协调不同法律体系下的犯罪认定标准 [15][16]
四川以提升办案能力为抓手 精准查处隐形变异腐败问题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4-23 08:06
反腐败措施 - 四川省纪委监委推出6集系列原创短剧剖析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突出表现和严重危害[1] -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成立工作专班推进案件查办质效提升工作 加强对腐败本质和根源的分析研究[1] - 持续抓好办案能力提升专项计划 加强纪法专业知识学习 优化师带徒和老带新结对培养机制[1] 案件查处手段 - 通过联合审计和市场监管等部门展开全面摸排 发现违规购买医疗设备的资金来源异常[2] - 采用资金溯源循线深挖方式 查明存在大额异常资金往来[2] - 深化数字赋能 坚持省级统筹全省共建各地共享 强化大数据监督[3] 技术应用 - 全面整合日常监督巡视巡察审查调查等业务数据 有序引入审计和公共资源交易等政务数据[3] - 基于业务场景搭建定制化监督模型 通过过滤筛查比对分析智能预警等功能发现问题[3] - 利用正风肃纪大数据监督平台开展深度智能关联分析 揭开与商人合伙成立文化传媒公司的贪腐问题[4] 案件处理结果 - 叙永镇中心卫生院原院长罗某某受到开除公职处分 因受贿罪洗钱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5万元[2] -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党总支原副书记原馆长谢某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 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50万元[4] 工作机制创新 - 深入开展政治生态监测预警评价 针对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区域性系统性行业性特点[4] - 将监督办案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推动发展贯通起来 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