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货币洗钱
搜索文档
老百姓被骗倾家荡产,利用比特币做骗局,凭一己之力骗走500亿
搜狐财经· 2025-10-16 16:01
案件概述 - 一名化名张雅迪的钱志敏在伦敦法庭承认操控全球最大比特币洗钱案,涉案金额近500亿人民币[1] - 案件庭审预计持续12周,中国办案警官将赴英作证,受害者通过视频参与[8] 诈骗手法 - 钱志敏于2014年在天津注册蓝天格锐公司,推出十款理财产品,包括治霾神器和生命环手环,瞄准中老年投资者[3] - 公司承诺每天每份投资可获得约160元分红,合同到期回报率高达3倍,并利用比特币概念制造高科技光环[3] - 蓝天格锐在2014年至2017年间吸收430亿元资金,平均每个受害者被骗走33万多元[3] 洗钱操作 - 钱志敏利用比特币匿名性,在2014年到2015年投入11.4亿元购买6.1万枚比特币,将私钥刻在金属片上藏于U盘[5] - 在英国试图用比特币购买价值2350万英镑的豪宅,触发反洗钱警报,导致2024年4月在约克被捕[6] - 英国警方冻结的比特币按2025年9月市价计算价值已飙升至493.5亿元[6] 司法合作与追赃 - 中英两国展开司法合作,伦敦警方依据《2002年犯罪收益追缴法》冻结资产[6] - 英国检察署表示需等民事追偿程序推进到特定阶段后才会与中国接触[6] - 截至2023年受害者仅收到不到本金13%的清退款,总额仅28亿元[6] 法律障碍与行业影响 - 英国法律允许无人认领的资产由警方和内政部分走一半,受害者可能最多只能拿回240亿元[8] - 2024年4月2500名受害者向中国公安部提交联名信,律师团向英国高等法院申请民事追偿[8] - 虚拟货币洗钱已成为经济犯罪新趋势,犯罪分子通过境外交易平台兑换比特币再用混币技术混淆流向[8] - 案件暴露监管漏洞,比特币的跨境流动性使得追赃难度倍增[8]
反洗钱宣传|打击治理洗钱犯罪典型案例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2025-10-10 17:15
洗钱犯罪的主要模式与特点 - 地下钱庄通过设立空壳公司或控制个人账户,在没有真实交易的情况下进行“公转私”支付结算,为上游犯罪转移资金,例如李某聪案中其公司账户支付结算资金达8.8亿余元 [1][2] - 犯罪分子将犯罪所得投入合法经营以改变资金性质,再将经营获利重新投入上游犯罪,形成资金“回血站”,例如王某将35980元集资诈骗款投资服装店获利32383元后用于支付集资利息 [5] - 自洗钱行为入刑后,上游犯罪行为人自行转换或转移犯罪所得亦构成洗钱罪,例如张某将300万元受贿款存入证券账户进行股票交易 [7] - 利用虚拟货币等新兴手段进行跨境资产转移和交易转换,因其匿名性难以追踪,例如龙某通过接收1225个泰达币作为贩毒报酬并兑换成人民币 [8][9] - 通过购买金融产品等方式转换犯罪所得,以切断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犯罪的经济基础,例如郭某某用20万元违法所得购买保险并抵押贷款 [11] 上游犯罪与洗钱犯罪的关联 - 洗钱犯罪的上游犯罪类型多样,包括非法集资、受贿、毒品犯罪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 [1][5][7][8][11] - 洗钱行为助长了上游犯罪的持续和扩大,为上游犯罪提供资金支持并增强其犯罪能力 [5][11] - 非法集资等金融类犯罪以及毒品犯罪是洗钱上游犯罪中较为突出的类型 [5][9] 司法惩治与典型意义 - 法院对洗钱犯罪依法从严惩处,对犯罪团伙和人员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没收违法所得和作案工具 [2][5][7][8][11] - 依法打击洗钱犯罪能有效遏制上游犯罪的发展,起到打财断血、除恶务尽的作用 [5][11] - 对自洗钱行为及利用虚拟货币等新型洗钱手段的准确定罪,体现了司法对洗钱犯罪全链条打击的立场 [7][9]
8年前,中国大妈带着403亿出逃英国,落网时账上竟有480亿!
搜狐财经· 2025-10-04 14:41
公司背景与运营模式 - 公司于2014年在天津成立,声称掌握比特币挖矿核心技术并拥有国家专营权 [1] - 公司实际控制人通过佩戴粉色面纱或面具、坐轮椅出场等方式塑造神秘高端的“财富女神”形象 [1] - 要求投资者签署保密协议,交出手机,禁止拍照录像,以增加神秘感 [3] - 成立空壳公司,联合他人担任法人,并承诺月薪3万及三年后100万元“背锅费”以获取信任 [3] 欺诈手段与项目细节 - 对外承诺投资6万元在30个月后可获得19万元回报,年化收益率超过300% [5] - 伪造矿机照片和收益报告,并推出“生命环养老项目”,声称购买智能手环可获得医疗服务和高额返利 [5] - 编造“多特币”概念,并吹嘘与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有合作,掌握币价内幕信息以诱骗大投资者 [5][7] - 从2014年到2017年共骗取超过430亿元人民币,涉及超过12万名投资者 [3][7] - 骗取的资金中有341亿元被用于支付早期投资者的虚假回报,制造“稳赚不赔”的假象 [7] 资金转移与潜逃 - 将非法所得11.4亿元转入加密货币交易所,兑换成6.1万枚比特币 [9] - 花费25万美元购买假护照,以“张亚迪”的假身份逃往老挝、新加坡,最终定居英国 [9] - 在英国以每月6000英镑雇佣他人管理资产,居住在伦敦肯辛顿区豪宅 [11] 案件发展与资产价值变化 - 2018年英国警方突袭其别墅,查获40多台电脑和存储比特币的冷钱包,但控制人已逃脱 [11] - 控制人于2024年4月在伯明翰被捕,并于2025年9月29日在伦敦法庭承认“持有犯罪所得财产”和“转移犯罪所得财产”两项罪名 [11][13] - 其持有的6.1万枚比特币因价格从1000美元/枚飙升至7万美元/枚,价值从初始的11.4亿元暴增至480亿至522亿元之间,净增77亿至119亿元 [11] - 中国部分受害者已通过国内赔偿计划追回28亿元,但480亿比特币的返还面临法律程序繁琐和价格波动的挑战 [14]
4招实用防洗钱指南|助你远离风险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9-19 12:47
警惕高佣金兼职陷阱 - 需警惕高佣金兼职陷阱[2] 拒绝出借出售银行卡 - 应拒绝出借或出售银行卡[2] 谨慎处理转账与大额交易 - 需谨慎处理转账并避免进行大额交易[4] 注意虚拟货币洗钱风险 - 需注意虚拟货币背后可能隐藏的洗钱套路[4]
4招实用防洗钱指南|助你远离风险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9-18 13:44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提供了一份实用的防洗钱指南,旨在帮助公众识别和规避潜在的洗钱风险 [1] 警惕"高佣金"兼职陷阱 - 公众需警惕以高额佣金为诱饵的兼职陷阱 [2] 拒绝出借、出售银行卡 - 公众应拒绝出借或出售个人银行卡 [2] 审慎处理转账,规避异常大额交易 - 在转账时应仔细核对收款方信息,避免参与异常的大额交易 [4] 注意"虚拟货币"背后隐藏的洗钱套路 - 需注意虚拟货币交易中可能隐藏的洗钱套路 [4]
4招实用防洗钱指南|助你远离风险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9-17 10:32
警惕"高佣金"兼职陷阱 - 需警惕以高额佣金为诱饵的兼职活动,此类活动可能涉及洗钱风险 [2] 拒绝出借、出售银行卡 - 应拒绝任何出借或出售个人银行卡的行为,以防被用于非法洗钱活动 [2] 审慎处理转账请求 - 对于陌生人的转账请求需保持高度警惕,应避免协助进行大额交易 [4] 注意虚拟货币洗钱风险 - 需注意虚拟货币交易背后可能隐藏的洗钱套路,存在较高的风险 [4]
中国芬太尼走私组织构建跨国网,从日本发出指示
日经中文网· 2025-08-22 10:56
国际毒品交易网络结构 - 中国芬太尼走私组织构建了跨越多国的大规模非法交易网络 交易对象涉及墨西哥 美国 俄罗斯 澳大利亚 印度等世界各地[1] - 该组织利用日本作为集散配送中心及资金管理指挥基地 并可能利用日本作为国际毒品案件中很少受到怀疑的"安全地带"[3] - 组织头目为被称为"日本Boss"的中国籍男子 在中日美三国运营约20家关联公司 其儿子在中国负责整体采购 物流 回收和账簿管理[9][13] 交易模式与资金流向 - 通过虚拟货币进行交易 40%交易来自暗网卖家 明显较多的是1万美元以上的大额交易[7][8] - 使用多个名义的虚拟货币账户周转毒资 头目儿子名下账户频繁接收付款[14] - 组织旗下化学品制造商湖北精奥生物科技(Amarvel)与墨西哥贩毒集团"锡那罗亚集团"存在联系[7] 企业关联与运营手法 - Amarvel与名古屋公司FIRSKY实为一体 销售手法相似 宣传所有产品通过日本邮政等国际包裹从日本发出[7][13] - 伪造国际检验认证以通过各国海关检查[13] - 多家中国走私企业网站宣传对日本的出口业绩 包括河北某化工企业及其关联公司[15][19] 国际调查与影响 - 美国禁毒署(DEA)已就日本路线展开正式调查 可能发展成大型国际毒品案件[6] - 交易网络覆盖芬太尼及尼秦等合成毒品危害严重的地区 包括美国 澳大利亚 荷兰 俄罗斯 东欧和中南美洲[8] - 国际调查需要多国配合 全貌揭示可能需要较长时间[19]
短视频平台高管被曝1.4亿元贪腐隐秘路径
第一财经· 2025-07-25 16:23
短视频行业竞争与腐败案件 - 2020年短视频行业发展迅猛,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平台推出多元化奖励方案以抢占市场份额和扩充商家规模 [1] - 某短视频平台高层冯某利用职权设计服务奖励政策,通过空壳公司和虚拟货币将公司上亿奖励金据为己有 [2] - 冯某团伙通过伪造材料骗取补贴,1.4亿元资金通过多家空壳公司流转,并利用境外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和混币技术洗钱 [3] 案件调查与处理结果 - 检察机关构建"三流合一"证据体系,还原1.4亿元资金被侵吞、转移、清洗、分赃全过程 [4] - 冯某等七人因职务侵占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至十四年六个月不等,并处罚金,团伙交出90余枚比特币 [4] - 行业人士透露涉事平台为快手科技(1024.HK),但官方未明确披露且暂未回应 [4] 商业腐败犯罪趋势与特点 - 近五年海淀区商业腐败犯罪案件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主要因企业数量增加导致权力监管难度增大 [4] - 职务侵占罪和商业贿赂类犯罪是最主要的犯罪类型,企业人员容易利用职权获取非法利益 [5] - 国家加大对民营企业工作人员腐败犯罪的惩处力度,公司内审监察工作加强使更多腐败问题浮出水面 [4]
1.4亿元奖励金背后的“猫腻”(法治头条)
人民日报· 2025-07-24 06:03
民营经济促进法与反商业腐败 - 国家以法律形式推动构建民营经济组织源头防范和治理腐败的体制机制 [1] - 反商业腐败在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1] -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发布《反商业腐败检察工作白皮书(2020—2024)》,梳理1253件商业腐败犯罪案件 [1] 商业腐败案件特点 - "小官大贪"、虚拟货币洗钱、企业风险管理意识薄弱是显著特点 [6] - 商业腐败行为从无意识犯罪"进化"到有预谋、有配合、有对抗侦查策略 [6] - 近5年商业腐败案件呈上升趋势,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发展相关 [7] - 运营环节成为互联网行业商业腐败犯罪多发高发环节 [7] - 电商领域"流量变现""数据权益"成为商业腐败新场景 [7] 典型案例分析 - 冯某利用职权与外部供应商合谋骗取1.4亿元奖励金 [2] - 通过注册空壳公司接收并转移奖励金 [3] - 利用8个境外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将资金兑换成比特币等虚拟货币 [4] - 采用"混币"手段混淆加密货币交易路径 [4] - 最终7人被判有期徒刑十四年六个月至三年不等 [5] 商业腐败主要套路 - 利用虚增的交易环节实现"空手套白狼" [9] - 虚报劳务支出、服务费用等"吃空饷"手段 [9] - 伪造"借款""分红"等假象为利益输送披上合法外衣 [9] - 权力寻租伴随技术信息、数据侵权犯罪 [10] - 商业腐败犯罪与涉税犯罪交织复合 [10] 反商业腐败措施 - 企业"双报案"工作机制前置法律监督环节 [8] - 推出"检启智远"微信小程序服务企业 [8] - 做实检察建议与跟踪回访 [8] - 积极推动多元主体治理体系建设 [8]
专业文章丨虚拟货币洗钱罪案件前沿问题
搜狐财经· 2025-06-05 10:13
虚拟货币市场现状 - 2024年全球虚拟货币交易规模突破15万亿美元,日均交易量高达400亿美元 [2] - 虚拟货币凭借匿名性、便捷性、跨国性特征成为洗钱主要工具,交易双方仅通过加密地址操作无需真实身份信息 [2] - 跨国诈骗案例显示,数千万元资金可通过虚拟货币在数小时内分散转移至全球数十个钱包地址 [2] 虚拟货币与腐败犯罪 - 虚拟货币成为新型腐败载体,收受行为可能牵涉非法经营、洗钱、掩饰犯罪所得等上下游犯罪链条 [3] - 最高检联合多部门开展打击洗钱犯罪三年行动(2022-2024年),明确将虚拟资产交易列为洗钱方式 [3][8] - 2024年两高发布司法解释,规定通过虚拟资产转移犯罪所得可认定为洗钱罪 [8] 洗钱犯罪模式与案例 - 2024年破获的特大虚拟货币洗钱案涉及400亿元资金,犯罪团伙利用去中心化交易平台为电信诈骗、网络赌博洗钱 [4] - 洗钱产业链分工明确:上游获取非法资金,中游进行虚拟货币技术操作,下游将资金合法化 [5][6] - 典型操作包括将资金兑换为比特币/以太坊,通过多次币币交易混淆流向,最终兑换法币或购买资产 [5] 监管与法律挑战 - 虚拟货币法律属性认定存在分歧,我国未承认其货币地位但部分判决认可其财产属性 [9] - 证据收集面临跨境调取难、匿名交易主体核实难、电子证据易篡改等技术障碍 [11] - 犯罪数额认定因价格波动(如比特币)和资金混同操作而复杂化,司法解释中"情节严重"标准(500万元以上)适用困难 [13][14] 国际协作困境 - 各国对虚拟货币监管政策差异大(如合法化与禁止并存),阻碍跨境调查取证与资产追缴 [15] - 我国通过司法解释与国际接轨,但需协调不同法律体系下的犯罪认定标准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