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生态治理
搜索文档
"煤海"焕新 "风光"无限--内蒙古能源革命的破局与远征
新华网· 2025-11-20 20:05
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 - 煤炭资源储量占全国1/4以上,通过“煤头化尾”打造现代煤化工产业体系,2024年煤炭就地转化利用规模超过1亿吨 [1] - 国能包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采用自主技术,每年将300万吨煤炭转化为60万吨聚乙烯、聚丙烯,年营业收入约60亿元 [3] - 推广绿色智能开采技术,累计建成绿色煤矿180处、智能化煤矿221处,分别占在产煤矿的61%和74% [5] - 外送电量占全国1/6,天然气60%用于外送,着力发展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的煤基全产业链 [7] 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 - 风能技术可开发量约占全国57%,太阳能技术可开发量约占全国21% [1] - 新能源装机规模达1.5亿千瓦,超过火电装机,成为全国首个新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的省区 [8] - 已打造包含硅料、拉棒、切片、组件等环节的光伏全产业链,采用创新工艺使生产电耗和成本显著下降 [10] - 华电内蒙古腾格里“沙戈荒”基地200万千瓦光伏项目已投产,年发电量可满足130万户家庭用电需求 [13] 生态治理与新能源协同 - 天骄绿能项目将50万千瓦光伏发电与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相结合,配套发展农业观光等旅游产业 [5] - 创新实施“新能源+生态治理”模式,光伏阵列起到固沙作用,降低蒸发量和风速,改善植物生存环境 [13] - 2024年在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带动下,完成防沙治沙1954万亩,高峰时日均治理6万亩 [15] 未来能源产业布局 - 全国规模最大的远景赤峰绿色氢氨项目正式投产,一期年产32万吨绿色合成氨 [16] - 绿色氢氨项目将风光发电、电解水制氢、绿氨合成紧密结合,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难题 [18] - 目前已建成绿氢产能6万吨/年,规划建设绿氢走廊和输氢管网,打造全国绿氢先行示范区 [18]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截至2024年底达1032万千瓦,预计2025年底将超1600万千瓦 [21] 电力市场改革与绿电交易 - 2024年绿电交易结算电量762亿千瓦时,居全国首位,开展跨省特高压绿电交易 [23] - 与北京、天津等多个省份建立绿电交易合作关系,完善多年期绿电交易机制 [23]
神州答卷|“煤海”焕新 “风光”无限——内蒙古能源革命的破局与远征
新华网· 2025-11-20 09:45
穿行在内蒙古大地,除了能遇见一个个巨大的"煤海",还能看到蔚为壮观的光伏"海洋"、风机"丛林",以及充满未来感 的绿氢产业链和储能电站。这一幕幕场景,正勾勒出内蒙古能源发展的系统性变局。 煤炭资源储量占全国的1/4以上,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约占全国的57%,太阳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约占全国的 21%……"十四五"期间,内蒙古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抓住能源革命新机遇,通过下好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新能源 产业做大做强和未来能源产业超前布局"三步棋",开启能源革命的破局与远征。 图为内蒙古宝丰煤基新材料有限公司煤制烯烃项目。新华网发(贺炫凯 摄) 在包头市九原区的国能包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蓝天白云下,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很难让人把它与煤炭产业挂钩。 然而,世界首套煤制烯烃示范装置,十几年前就是在这里投运。 "发展以煤为原料制取化工产品的煤化工技术,能提升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对国家能源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国能包 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余建良说,该套煤制烯烃示范装置项目采用国内自主研发的煤化工技术,每年将300万吨煤炭 制成180万吨透明的甲醇,再由甲醇制成60万吨的白色颗粒状聚乙烯、聚丙烯,年营业收入约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