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革命
icon
搜索文档
【邀请函】和讯财经中国2025年会听众报名正式启动
和讯· 2025-11-03 17:35
12月7日,由联办集团、和讯网联合主办的财经中国2025年会暨第23届财经风云榜将在北京JW万 豪酒店正式举办。 本次活动以"寻找中国经济突围之路"为核心主题,特邀黄奇帆、李扬、吴晓求、 姚洋、李稻葵等二十余位权威政策智囊与顶尖学者,围绕"十五五"规划展望、宏观经济走向、科技创 新、能源革命、资本市场生态重塑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现场汇聚300余位政、商、学界代 表,共同探讨短期挑战与长期增长的平衡之道,寻找中国经济的确定性未来。我们诚挚邀请您莅临现 场,与各界精英共话突围路径,携手开拓新发展格局! 【 报名 方式】 请扫描图片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跳转至本次活动专题页,于「参会报名」处 填写个人信息。 主办方审核通过后,将于活动前一周向您发送「听众验证码」,届时凭码即可现场 参会。和讯网期待您的光临! 如何激发民营经济活力、重塑产业链优势、推动科技创 新、拒绝"内卷式竞争",改善预期与信心,是2026年经 济聚焦的核心。 在此背景下,由联办集团、和讯联合主办的「财经中 国2025年会暨第23届财经风云榜」,诚邀您莅临现场, 与政、商、学、研各界携手探索新路径,共拓新格局! 演讲导 黄剑帆 国国家创新 ...
黄金一夜暴跌6%,稀土过山车!有色的投资逻辑彻底变了?
搜狐财经· 2025-10-24 06:13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货币体系重构与能源革命正推动有色金属经历价值重估,其投资逻辑已超越传统供需,战略资源属性日益凸显 [2][12] - 不同金属品种(黄金、白银、铜、稀土)因各自独特的金融属性、工业需求及战略地位,呈现出差异化的价格驱动因素和投资机会 [3][5][7][11][12] - 面对高波动性市场,投资者可考虑结合主动管理型基金与行业ETF等专业工具进行配置,以把握行业整体机遇并布局重点赛道 [13][14][17] 黄金市场动态 - 伦敦金现在创下每盎司4380美元的历史新高后,于10月21日单日暴跌6%,创五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1][6] - 黄金投资价值受三大因素驱动:美联储降息预期压制美元、全球地缘政治风险推升避险需求、全球央行持续的购金行为形成结构性支撑 [5] - 金价在短期快速上涨幅度达到30%后,历史数据显示往往会出现平均4%的技术性回撤,当前高位波动风险显著加剧 [6] 白银市场分析 - 白银具备独特的“工业+金融”双重属性,2024年全球白银供需缺口达4633吨,预计2025年仍有3660吨缺口 [8] - 工业需求强劲,核心增长点来自光伏领域,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半导体和AI物联网等领域也提供硬支撑 [9] - 金融属性方面,美联储降息预期和美元走弱可能推动资金流入,使以美元计价的白银对其他货币持有者更具吸引力 [10] 铜市场展望 - 铜价投资逻辑建立在全球绿色能源转型和AI科技革命带来的长期需求故事上,同时供给端面临约束 [11] - 铜价在8月创下历史新高后进入调整,美银在最新报告中预计2026年铜价将突破每吨10000美元 [11] 稀土市场表现 - 稀土指数在10月先涨12.72%,随后下跌11.69%,过山车行情反映其战略价值在市场中的剧烈投射 [2][12] -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其投资逻辑已超越传统供需,战略资源属性在政策加持下日益凸显,应用于从智能手机到战斗机、新能源汽车到风力发电机等广泛领域 [12] 投资工具提及 - 富国资源精选基金在2025年中期报告中展现出清晰的选股思路,重点关注中期供求关系较好的领域如铜、铝等 [14] - 稀土ETF近6个月净值增长率达83.75%,近1年涨幅达108.74,为看好稀土战略价值的投资者提供透明、精准的配置工具 [16] - 主动管理的富国资源精选适合希望在全行业捕捉机会的投资者,而被动的稀土ETF更适合对稀土赛道有坚定信念、希望获得纯粹行业暴露的投资者 [17]
能源革命风暴!中国两大超级工程惊艳世界:一项提前6年完成目标
搜狐财经· 2025-10-18 22:55
可控核聚变技术突破 - 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东方超环"实现亿度等离子体稳态运行超1000秒的世界纪录 [4] - "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原子核温度和电子温度均突破一亿摄氏度的"双亿度"运行 [4] - 关键实验装置如"玄龙-50U"已实现100%国产化,摆脱对进口依赖 [4] 可再生能源发展 - 中国风电和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已提前六年完成2030年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 [7] - 大规模"能源绿洲"项目在沙戈荒等地区及东中部广泛建设 [7] - 为解决风光发电波动性,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等多种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并行发展 [9] 能源系统构建与全球影响 - 4小时及以上长时储能项目装机占比持续提高,推动构建更稳定灵活的新型电力系统 [9] - 中国在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和规模化应用推动全球绿色转型成本持续下降 [9]
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全景图(2025)
材料汇· 2025-10-18 19:26
点击 最 下方 关注《材料汇》 , 点击"❤"和" "并分享 添加 小编微信 ,寻 志同道合 的你 正文 引言 从石器时代的打磨,到青铜与铁器的熔铸,再到硅基芯片的刻蚀,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跨越,都始于一种 革命性材料 的诞生。今天,我们正站在一场新文 明浪潮的起点—— 人工智能 正在重塑社会生产范式, 航空航天 将人类的足迹迈向深空与深海, 能源革命 关乎文明的永续发展。然而, 驱动这一切伟大 变革的底层基石与核心命脉,正是 新材料 。 它是AI算力背后,承载万亿晶体管的先进半导体衬底;是航天器刺破苍穹,抵御数千度烈焰的超高温防护涂层;是新能源体系中,构筑高能量密度电池 与高效氢能转换的关键物质。 材料,已从幕后走向台前,从支撑变为引领,成为大国竞争中决定成败的"必争之地"与"硬核实力" 。 在此历史性交汇点,中国新材料产业已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规模突破八万亿,集群效应凸显。本报告将 全景式扫描 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 新材料 等十一大核心领域 ,深入剖析性能突破与工艺壁垒等核心挑战,并擘画以 "关键战略材料自主保障" 为首的八大重点发展任务 。我们旨在 厘清现 状、直面问题、指明方向,为锻造中国面向未 ...
“双碳”五年如何改变中国贡献世界
环球时报· 2025-10-15 17:14
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成就 - 中国光伏制造业过去5年以每年26%左右的速度增长 [1] - 电池行业增长速度比光伏制造业更快 [1] - 截至2025年,中国绿色非化石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到22亿千瓦,占比达到60.9%,超过化石能源 [1] - 全国每发10度电,有4度来自绿色电源 [1] - 中国光伏组件产量占全球80%,锂电池产量接近全球80% [6] - 中国新能源车总量连续十年全球第一,约占全球总量70% [6] - 中国新能源企业发展使全球光伏成本下降超过80%,风电成本下降超过60% [6] 能源结构与电力转型 - 中国化石能源消费年增长率持续低于经济增长速度 [2] - 中国2024年发电量达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近1/3,是美国的2.5倍、欧盟27国总和的3倍 [5] - 中国正成为全球第一个以电力为核心驱动的大国,被称为"电力国家" [5] - 电力结构转变推动各行各业绿色低碳转型加速 [5] 科技创新与产业引领 - 中国在全球清洁能源专利中占比从2000年的5%提升至目前的75% [3] -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超出预期,截至2025年8月,新能源汽车占新车销售比例突破50%,远超2025年20%的规划目标 [3] - 中国通过"双碳"政策推动绿色可再生能源发展,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占据有利地位 [5] - 充足的清洁绿色能源为人工智能发展所需的算力中心建设提供电力支撑 [5] 全球影响与贡献 - 中国的绿色低碳发展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转型作出重要贡献 [1] - 中国为全球特别是广大全球南方国家提供绿色公共产品、绿色低碳技术和解决方案 [6] -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议题治理,明确表态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不会放缓 [6] - 中国以产品、技术、标准等系统性外溢,为世界各国提供低成本、高韧性的绿色公共产品 [7]
“双碳”五年如何改变中国贡献世界?
环球时报· 2025-10-15 15:09
中国“双碳”目标五周年成就概述 - 中国“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绩,增强了实现目标的信心 [1] - 中国绿色低碳发展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1] 绿色能源产业发展与装机容量 - 中国光伏制造业过去5年以每年26%左右的速度增长,电池行业增长速度更快 [1] - 截至2025年,中国绿色非化石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到22亿千瓦,占比达到60.9%,超过化石能源 [1] - 全国每发10度电,有4度来自绿色电源 [1] 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脱钩 - 过去5年中国经济发展保持平稳,化石能源消费年增长率持续低于经济增长速度 [2] - 证明经济发展可以降低对化石能源依赖,依靠可再生能源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2] 科技创新与专利占比 - 中国在全球清洁能源专利中的占比从2000年的5%提升至目前的75% [3] - 科技创新为光伏、风力发电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3] 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展 - 截至2025年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占新车销售比例突破50%,远超2025年20%的规划目标 [3] 能源结构变革的深远影响 - 能源革命是推动产业和社会变革的基础性力量,绿色低碳能源占比提升深刻影响企业运营 [4] - 企业积极建设光伏、风力发电项目,利用地热等清洁能源以符合政策并应对国际碳关税 [4] 中国作为“电力国家”的地位 - 中国被称为全球第一个以电力为核心驱动的大国,2024年发电量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近1/3 [5] - 中国发电量是美国的2.5倍、欧盟27国总和的3倍 [5] - 充足的清洁电力将支撑算力中心和人工智能的可持续发展 [5] 全球市场份额与成本影响 - 中国光伏组件产量占全球80%,锂电池产量接近全球80% [6] - 中国新能源车总量连续十年全球第一,约占全球总量70% [6] - 近十年来,中国新能源企业发展使全球光伏成本下降超过80%,风电成本下降超过60% [6] 全球贡献与绿色公共产品 - 中国为世界特别是全球南方国家提供绿色低碳技术和解决方案等绿色公共产品 [6][7] -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明确表态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不会放缓 [6] - 中国将自身产能优势转化为人类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的集体能力 [7]
“含绿量”不断提升!能源发展成就瞩目
央视网· 2025-10-15 08:04
可再生能源体系建设 - 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2]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2] - 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是绿色电力 [2] 储能与装机规模增长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9500万千瓦,5年增长近30倍 [2] - “沙戈荒”地区新增新能源装机超过1.3亿千瓦 [2] - 海上风电和分布式光伏成为能源转型新引擎 [2] 能源供应与保障能力 - 能源消费增幅在“十四五”前四年达到“十三五”五年总量的1.5倍 [3] - 能源自给率长期稳定在80%以上 [3] - 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增强,成功应对巨大需求压力 [3] 能源基础设施与技术进步 - 建成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车桩比接近2:1 [4] - 攻克电网薄弱及高海拔地区电力输送难题,如“疆电入渝”工程可实现电力跨越2000多公里瞬时输送 [3] - 新能源技术装备水平领跑全球 [5]
“含绿量”不断提升!能源发展“十四五”成绩瞩目
央视网· 2025-10-13 16:05
可再生能源体系建设 - 构建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3]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9500万千瓦,5年增长近30倍 [3]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3] 新能源发展重点领域 - “沙戈荒”地区新增装机超过1.3亿千瓦 [5] - 海上风电和分布式光伏成为能源转型新引擎 [5] - 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有1度绿电来自可再生能源 [5] 能源供应保障与基础设施 - “十四五”前四年能源消费增幅达“十三五”五年总量的1.5倍 [5] - 能源自给率长期稳定在80%以上 [5] - 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每5辆电动汽车拥有2个充电桩 [7] 技术突破与全球影响 - 攻克电网薄弱地区电力输送难题,“疆电入渝”工程实现电力跨2000多公里传输仅0.007秒 [5] - 新能源技术装备领跑全球,成为世界能源转型重要推动者 [8]
保供应、强民生、转低碳 能源强国之路越走越宽广
央视网· 2025-10-13 16:02
可再生能源体系建设 - 构建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5]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5] - 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来自风电、光伏和水电 [7] 储能与电网发展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9500万千瓦,5年增长近30倍 [5] - 攻克电网薄弱及高海拔地区电力输送难题,实现“疆电入渝”工程,电力可跨越2000多公里传输 [9] - 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车桩比达到5辆电动汽车对应2个充电桩 [11] 能源基地与供应保障 - “沙戈荒”地区新增新能源装机超过1.3亿千瓦,海上风电和分布式光伏成为能源转型新引擎 [7] - “十四五”前四年能源消费增幅达“十三五”五年总量的1.5倍,能源自给率长期稳定在80%以上 [9] - 能源安全保障有效,技术装备领跑全球,成为世界能源转型重要推动者 [13]
每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 我国能源含“绿”量不断提升
央视新闻· 2025-10-13 12:49
能源被誉为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十四五"时期,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由规模跃升到质量效益同步提升,成为保 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力量,一起来看"十四五"成绩单。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 源基地。 "十四五"是能源供应更足、韧性更强的五年,其中仅前四年,我国能源消费增幅就达到"十三五"五年总量的1.5倍。在如此大的需求压力下,我国电力供应 和能源保障依然"顶住了峰、兜住了底",能源自给率长期稳定在80%以上。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这五年,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每5辆电动汽车就拥有2个充电桩,能源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 "十四五"时期,我国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9500万千瓦,5年增长近30倍,相当于给新 型电力系统配上了"巨型充电宝",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沙戈荒"成为"十四五"新能源建设新阵地,新增装机超过1.3亿千瓦,昔日的不毛之地变身"能源绿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