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革命

搜索文档
西安咸阳机场通过“双碳机场”四星级评价现场审核
中国民航网· 2025-08-03 11:45
能源结构优化层面,机场构建多能互补供热、高效节费制冷系统,推动分布式光伏、综合智慧管廊协同 发力,这正是落实国家"能源革命"战略中"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建设的具体行动,通过降低化 石能源依赖,夯实能源减碳基础;在数智化赋能层面,依托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实现能碳数据精准管控, 契合国家"数字经济赋能绿色发展"的战略导向,以数字化手段提升减碳效率;在协同减排层面,联动航 空及地面服务等多环节构建减排网络,体现了国家"双碳"战略中"系统观念"的要求,打破单一主体减碳 局限,凝聚全链条绿色合力;在技术创新层面,探索行李分拣系统优化、冰蓄冷等新技术应用,则响应 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技术突破为"双碳"目标注入持久动能。 近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顺利通过四星级"双碳机场"评价现场审核,这不仅是对机场自身绿色发展成果 的权威认可,更是国家"双碳"战略在民航领域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 的"西安经验"。 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深入推进、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背景下,民航业 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点领域,其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落实国家环保战略、推动交通领域"双碳"目 标实 ...
先开辟产品再开辟市场 以科技创新引领能源革命
中国证券报· 2025-08-01 05:02
要做就要做第一 2004年,39岁的于德翔从工作了13年的国家电网河北省电力公司离职,带领20多个人"下海"创业,创办 特锐德,由此展开在箱式变电站领域的第一次创业征途。 这位永不停歇的创业者,始终信奉创新引领市场而非迎合市场的理念。"无论是特锐德还是特来电,所 有的技术路线和产品路线都是我们自己开辟出来的,先开辟产品,再开辟市场,然后带领全行业做大做 强、做好做优。"如今,于德翔正率领企业在全球能源革命中书写新传奇。 ● 本报记者 杨洁 2006年5月,特锐德中标青藏铁路全线105个35千伏箱式变电站项目。对这个项目,于德翔记忆犹新。 "铁路上是绝对不允许停电的,要怎么保证箱式变电站做到绝对可靠?尤其是在高海拔、高辐射、高 寒、缺氧的复杂环境下。"于德翔回忆说,当时,青藏铁路一次招标时很多大企业都没能完成这个艰巨 任务,因此才开启二次招标,这给了初出茅庐的特锐德展现自己实力的机会,而公司提供的创新设计方 案得到了高度认同。团队研发并生产出国内第一台高可靠、高海拔的箱式变电站,并在不到三个月的时 间里完成105台箱式变电站的生产安装交付,支撑了青藏铁路直到今天的安全稳定运行。 青藏铁路项目一战成名,使特锐德搭 ...
国家电网为啥不叫中国电网?从拉闸限电到外销,电力帝国崛起雄心
搜狐财经· 2025-07-25 20:18
电力行业现状与挑战 - 中国电力系统面临高温季节用电高峰挑战,部分地区气温突破40℃,空调使用量激增[1] - 国家电网连续9年全球电力行业营收第一,2024年500强排名第三,但利润排名靠后[3] - 中国存在"南北两张网"问题,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分割导致资源无法最优配置[4] - 东部地区如广东2024年用电量达9121亿千瓦时,自身发电量仅6955亿千瓦时,缺口巨大[6] - 内蒙古等西部地区能源丰富,2023年通过特高压外送电力超过3000亿千瓦时[6] 电力体制改革与技术发展 - 2006-2007年单年新增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形成水火互济、风光互补的多元化电源格局[6] - 2025年将迎来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周年,已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6] - 2024年前5月绿电交易量超22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近50%[6] - 国家推动年底前实现规则、品种、时序"三统一",闽粤联网工程已向华东输送20亿千瓦时绿电[7] - 特高压技术全球领先,建成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和±1100千伏直流输电系统[11] 国家电网国际化布局 - 海外业务横跨四大洲,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意大利、希腊、巴西、秘鲁、智利等国运营电网[8][10] - 在巴西拥有亚马逊河流域特高压线路控制权,在葡萄牙负责全国90%电力调度[10] - 海外投资超过400亿美元,如巴西美丽山项目完全采用中国技术规范和设备[10][11] - 2022年巴西洪灾期间,通过跨洲线路从阿根廷调电120万千瓦缓解危机[10] - 马来西亚±500千伏海底电缆项目使当地停电次数从每月3次降至每年1次[11] 清洁能源发展与未来规划 - 2024年清洁能源装机历史性超越火电,风电太阳能装机达14.5亿千瓦[11] - 2024年电网建设投资突破6083亿元,同比增长15.3%[11]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建成后年发电量相当于3个三峡[12] - 西北和蒙古高原1/10面积铺设光伏可年发电1000万亿度,满足150年用电需求[12] - 中国电力弹性系数稳定保持在1.2,用电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11] 行业战略意义 - 特高压技术成为21世纪"新基建核武器",中国掌握全球电力标准制定权[11][14] - 电力网络成为新时代丝绸之路,中国构建不依赖化石能源的工业体系[14] - 从能源自给者转变为全球电力中枢,重塑国际能源秩序[12][14]
从“黑”到“绿” 山西鹏飞集团以氢能驱动能源革命
新华财经· 2025-07-25 11:50
山西,作为国家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正在培育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方面迈出坚实步伐。在这片转型 热土上,一家从煤焦产业起家的本土企业——鹏飞集团,正以其构建氢能全产业链的创新实践,生动诠 释着一家传统民营企业的使命担当。 "国家战略就是鹏飞最大的战略,时代步伐就是鹏飞前进的方向。"鹏飞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郑鹏道出 了企业转型的内生动力。从1993年的单一煤焦企业,到如今拥有氢能全产业链的中国500强企业,鹏飞 集团用32年的时间完成了"黑色能源"到"绿色动能"的跨越式转型。 从"煤焦重镇"到"氢能高地" 黑色产业脱胎换骨 鹏飞集团总部所在的山西孝义,历史上以煤炭和焦炭产业为主导,曾是全国重要的煤焦生产基地。2019 年,鹏飞集团以超前的战略眼光,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优势,率先布局氢能改革。"氢能是未来能源革命 的核心方向之一,虽然现在困难重重、质疑不断,但总要有人先迈出这一步,去蹚出一条路来。我们不 能只盯着眼前的困难,更要看到十年、二十年后的能源格局。"郑鹏在内部会议多次强调。 这种"先行半步"的智慧,正是推动能源革命最宝贵的资源。 在鹏湾氢港氢能产业园,每天1.3万立方米的焦炉尾气通过催化、制取等先进工艺"脱胎换 ...
重返3600点!扫描名私募半年度收成、持仓以及观点
聪明投资者· 2025-07-23 15:00
市场表现与私募业绩 - 市场盘中一度冲上3600点,创下年内新高3613.02点,市场情绪从年初亢奋到4月冰点后板块轮动表现 [1] - 部分私募产品业绩进入牛市状态,如押注新消费的同犇投资与复胜资产上半年回报接近2020年水平 [1] - 上半年主观股票私募机构10-12%收益为常见区间,医药生物、轻工制造和计算机是主要增持行业 [1] - 前5大行业(医药生物、传媒、电子、轻工制造、有色金属)合计贡献回报约70%,医药生物单一行业贡献超20% [1] - 石油石化、社会服务和煤炭成为主要拖累行业,港股持仓整体提升源于上涨和主动加注 [2] 私募机构投资策略 - 老牌私募如宁泉杨东、高毅邓晓峰等净值创新高,邓晓峰产品连续10年跑赢沪深300指数 [3] - 邓晓峰组合中信息技术和材料占股票仓位6成以上,增持有色金属和科技硬件半导体行业 [4][5] - 同犇投资半年业绩近乎翻番,定位从"偏好大消费"转为"偏好大消费(新消费为主)" [5][20] - 复胜资产新消费持仓包括游戏、纺织服饰、休闲食品等超10%权重,贵金属黄金近10% [5] - 重阳投资提前布局创新药,采用行业ETF+个股策略,三位医药研究员深度覆盖 [7][33] 行业投资机会 - 新消费领域呈现"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特征,与传统消费相比增速更快(如今年增50%+) [18][20] - 创新药行业基本面支撑强劲,临床数据、BD交易和产品获批标志中国创新药走向世界 [33][34] - 地产行业高度分化,一二线核心区域优质项目一房难求,品牌房企估值仅1倍经营性净现金流 [22][24] - AI产业链、国产半导体设备、芯片等科技方向被看好,高端制造新技术突破带来成长机会 [12] - 服务业需提升体验价值,反内卷同时注重产品质量,如胖东来、山姆未接入外卖平台仍成功 [26] 市场趋势与配置 - 港股强于A股趋势预计持续,A/H股价格倒挂现象增多,但需警惕市场风格切换风险 [10] - 新兴成长机会可能从新消费和创新药泛化至科技和周期工业领域,形成哑铃型配置 [11][12] - 三季度是观察关税影响窗口期,政策延续宽松聚焦新兴产业,全球流动性过剩利好优质资产 [14][15] - 中国资产估值修复进入中场,需挖掘商业模式好(垄断地位)、自由现金流强劲企业 [40] - 三条投资主线:超跌行业结构性机会、科技创新突破、精神消费类企业情绪价值 [41]
中国聚变商业化进程加速
搜狐财经· 2025-07-23 11:52
核聚变技术突破 -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实现1.2亿摄氏度101秒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世界纪录 [4] - 中国环流三号(HL-3)装置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 [4] - 聚变能源商业化需突破高温等离子体约束、材料抗辐射、氚自持循环三大门槛,前两项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4] 产业布局与政策支持 - 能源局发布《关于推动可控核聚变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2030年前建成聚变示范堆、2050年实现商业化应用目标 [4] - 国内已有超20家企业涉足聚变领域,覆盖超导磁体、真空室、偏滤器等核心部件制造 [5] - 能量奇点公司完成近10亿元融资,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洪荒70"进入总装阶段 [5] 国际合作与专利壁垒 - 中国承担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10%采购包任务 [5] - 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进入工程设计阶段,设计目标直接对接商业化需求 [5] - 国内聚变相关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量35%,在超导磁体、等离子体加热等关键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5] 商业化前景 - 装置单次启动成本高达数亿元 [6] - 2035年后聚变发电成本有望降至0.3元/千瓦时以下 [6]
美媒:中国电动汽车产业为何领先
环球网资讯· 2025-07-23 06:59
中国能源战略转型 - 中国政府投入数千亿美元重振国内石油生产并发展电动汽车产业,以降低对进口石油的依赖 [1] - 中国石油2023年资本支出达380亿美元,接近埃克森美孚与雪佛龙总和 [1] - 2013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石油净进口国,此前十年贡献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量的50% [1] 电动汽车产业崛起 -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含纯电和插混)占乘用车销量超40% [1] - 地方政府通过免费绿牌、公交电动化(80%以上为新能源)等政策推动普及 [2] - 充电基础设施达1440万台,远超美国约23万公共/私人充电桩规模 [2] 技术研发与制造优势 - 宁德时代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700亿元,与比亚迪均实现5分钟快充技术突破 [2] - 本土车企实现全自动化生产(800+机器人),某车型续航达700公里,较美国均值高300公里 [3] - 中国电动汽车工厂集成智能功能(语音控制、车载娱乐等)提升竞争力 [3] 中美市场对比 - 美国新能源车销量占比从2022年初12%升至2023年底20%,但库存积压显示需求瓶颈 [3] - 美国正取消电动车税收抵免政策,与中国持续补贴形成反差 [3]
雅鲁藏布江水电分析
2025-07-22 22:3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水电、水泥、钢铁、铜铝、数据中心、火电、动力煤、工程机械 - **公司**:高争民爆、保利联合、西藏天路、华新水泥、铁建重工、中铁工业、徐工器械、中国电建、能建、东方机电、哈电、东方电气、国电南瑞、许继电气、国投电力、大唐发电、中国雅江集团、中国建材、海螺水泥、东方电气(01072.HK)、时代电气(03898.HK)、中联重科(01157.HK)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宏观经济影响 - **带动经济增长**:1.2万亿工程总投资可撬动周边近4万亿产值,按10年建设期估算,带动投资增速+0.23%、GDP增速+0.09%,长期提升西藏GDP 20%以上,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1][7][21] - **推动产业发展**:带动西藏当地工程建造、物流运输、商贸服务等产业发展,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加强与其他地区对接,长期辐射基建、能源、材料等近百个行业,创造数百万就业岗位,带动建材、物流、旅游等产业发展[7][8] - **优化能源结构**:年发电量约3000亿度,是三峡大坝的3倍,可满足3亿家庭用电,减少对进口化石能源依赖,推动节能减排,优化能源结构助力碳中和[1][8][9] - **促进产业布局**:充沛电力吸引数据中心、AI等高耗能产业布局西藏,强化“东数西算”战略,降低制造业用电成本,提升出口竞争力[8] - **增加财政收入**:投产后每年为西藏增加超200亿元财政收入,解决西藏能源短缺,贡献其财政收入2/3 [1] 地缘影响 - **加强周边影响力**:外输电力为周边国家提供廉价清洁能源,配合中国制造业和产业输出,加强对周边国家影响力,削弱印度地缘政治控制力[12] - **影响印度农业用水**:雅下水电站能影响印度东北部15%的农业用水,雅鲁藏布江出境水量占印度布拉马普特拉河总量约19% [13] 行业影响 - **水泥钢铁**:建设阶段水泥和钢铁行业直接受益,项目总水泥需求量达2000 - 3000万吨,年均需求100 - 150万吨,华新水泥、中国建材、海螺水泥西藏产能将受惠[21] - **铜铝**:后期水电站设备及输电电缆带动铜铝需求,项目投产后充裕电力刺激数据中心等项目投资,进一步利好铜铝需求,但对火电及动力煤需求构成压力[21] - **工程机械**:爆破、隧道机械、施工等上游基建先行受益,水轮机组、特高压等中游设备进入放量期,电力运营与配套产业下游受益[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工程开发方式**: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开发方式,建设5座梯级电站,为隧道式水电站,单位投资低,对周边环境影响小[5] - **技术难度**:墨脱水电站钻洞引水,隧道长约35km,落差2300米,安置5台发电机组,技术难度大,中国有类似经验[3] - **融资主体**:中国雅江集团作为新成立央企,成为重要融资主体,业主为中国雅江集团,参研参试参建单位主要为中国电建集团[14] - **机构观点**:摩根士丹利认为建设阶段水泥钢铁受益,后期利好铜铝;花旗认为项目有宏观经济意义,可利用碳减排再贷款工具和特别国债融资[21]
新能源商用车巨头,又完成超2亿美元融资!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7-20 21:34
醇氢科技融资及技术发展 - 醇氢科技完成第三轮融资 金额超2亿美元 由杭州高新金投领投 湘潭电化产投 南浔产业基金等跟投 [1] - 融资资金主要用于醇氢产品技术研发及醇氢生态体系建设 [1] - 公司将推动液态阳光醇氢电动技术在商用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为国家能源变革提供经济 便捷 可持续的液态能源技术路线 [1] 液态能源技术路线优势 - 液态能源是全球公认储运最方便 使用最便捷的能源形态 [3] - 甲醇作为液体电和液态氢 可直接替代传统汽柴油燃料 是解决传统新能源技术路线痛点的创新方案 [3] - 甲醇具有零碳属性 可由二氧化碳加氢大规模制备 是最有利于国家能源自主的液态新能源形式 [3] - 该技术将改变"西煤东运" "西电东输"的传统高成本能源格局 直接利用西部富集的风光电和煤炭资源 [3] 醇氢电动技术商业化进展 - 技术已实现商业化应用 吉利运营醇氢电动汽车超5万辆 相当于氢燃料汽车两倍 累计里程超230亿公里 [4] - 已形成核心专利400余件 [4] - 公司以车辆推广为核心 围绕资本与产品市场双轮驱动 打造零碳甲醇制备 甲醇加注 醇电汽车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模式 [4] - 计划通过能源开发零碳甲醇三步走战略 打造万亿级价值的中国特色甲醇液态新能源生态产业链 [4] 新能源行业动态 - 6月充电重卡销量大增1.8倍 [7] - 新能源牵引车半年销量达5.9万辆 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7] - 换电重卡领域出现200辆交车+100辆签约大单 [7]
HTFX外汇:天然氢或引领未来能源革命
和讯网· 2025-07-17 15:36
天然氢的潜力与全球关注 - 天然氢被视为潜在的"能源革命者",正逐步受到全球关注 [1] - 研究显示地球地壳蕴藏的天然氢资源理论上可满足人类全球数百年的能源需求 [1] - 天然氢是自然界在地质活动中生成并储存在地下的氢气资源,不同于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造的"绿色氢" [1] 天然氢的优势与商业化前景 - 天然氢若开采成本可控,可能成为无需政府补贴即可与其他能源竞争的替代方案 [1] - 天然氢在获取上可能比绿色氢更加直接与经济,因其无需庞大设备 [2] - 法国拥有目前已发现的最大天然氢储量,或有潜力成为"氢能源界的沙特阿拉伯" [2] 全球勘探与投资动态 - 澳大利亚矿业巨头Fortescue已投资在美国中西部地区钻探天然氢井,预计今年夏季揭晓初步结果 [1] - 日本企业丰田、三菱及ENEOS旗下的Xplora公司联合出资支持澳大利亚境内的天然氢开发初创企业,钻探工作预计年底启动 [1] - 法国政府已向包括Engie子公司在内的多家公司发放勘探许可 [2] 天然氢面临的挑战 - 天然氢的运输与存储基础设施仍是必须面对的难题 [2] - 目前尚不清楚天然氢储量的分布范围及产量,相关配套设施的规划与投资暂时处于观望阶段 [2] 未来展望 - 天然氢有望在未来数十年甚至数百年中重塑全球能源格局 [3] - 多国资本和政府的积极参与正在推动该领域的快速发展 [3] - 天然氢是关注未来能源趋势的投资者值得持续关注的重要方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