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自由主义全球化
icon
搜索文档
上任才九个月的特朗普,如何摧毁三权分立?
虎嗅APP· 2025-09-23 18:48
特朗普政府的行政权扩张策略 - 特朗普在第二任期通过频繁使用行政命令,以擦边球方式挑战法案本意,并专业化地利用法律漏洞与司法系统对抗 [6][7] - 通过“平行称谓”策略,在无需参议院批准的情况下,将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体现了其绕过立法程序的技巧 [8] - 采用“口袋撤销”手段,削减国会已核准的49亿美元对外援助预算,理由是财政年度结束前国会无足够时间表决,此方法上一次使用是在1977年 [9] 行政权扩张的历史背景与理论悖论 - 美国行政权扩张始于小罗斯福时代,通过创设官僚机构将经济监管权转移至行政分支,二战后“帝国总统制”现象在冷战及反恐背景下持续强化 [10][11] - 三权分立理论在行政事务爆炸性增长下出现逻辑悖论,代议制效率低下导致权力向行政分支集中,这是西方国家的普遍趋势 [12][13][14] - 特朗普并非特例,其行为是历任总统扩权的延续,但特殊性在于他明确攻击“深层政府”,将国家机器非中立性问题具象化为政治斗争 [14][15] 经济政策与资本控制手段 - 推出“特朗普黄金卡”政策,允许外国人捐赠100万美元快速获取永居权,旨在从全球富人获取资金以支持美国商业和产业 [18] - 通过关税协议强制锁定外国资本,要求其对美国制造业进行投资,用压倒性力量替代市场逻辑,实现资本与威权主义、民族主义的结合 [19] - 向H1B签证征收高额申请费,同时施压美联储降息,但通过关税壁垒抑制资本外流,挑战传统经济学逻辑 [18][19][20] 加密货币与主权挑战 - 特朗普的宽松货币政策可能推动资本涌入加密货币,形成去中心化金融与国家控制的对抗循环,国家金融管理反而强化边缘力量 [21] - 涉及圣基茨护照的跨国洗钱案频发,如新加坡案涉案超10亿新元、英国案约50亿英镑、美国案超7300万美元,加密货币成为高风险洗钱工具 [23] - 富人通过“黄金护照”脱离主权责任,削弱国家税收基础,但普通投资者在缺乏法律保护的加密货币体系中面临极高欺诈风险 [22][23]
上任才九个月的特朗普,如何摧毁三权分立?
虎嗅· 2025-09-23 08:05
特朗普政府行政权扩张策略 - 美国国防部正式更名为战争部 通过行政命令实现而非等待参议院立法批准 采用"平行称谓"策略规避法律障碍 [1][6] - 频繁使用行政令挑战现有法律边界 在第二任期内手法更专业和大胆 例如将对外援助预算49亿美元通过"口袋撤销"机制削减 理由是本财年结束前国会无45天表决时间导致资金自动失效 此手段上次使用在1977年 [3][6] - 通过人事任命博弈架空司法制约 典型案例包括新泽西联邦检察官任命战 特朗普任命忠诚者Alina Habba为代理检察官并解雇第一助理检察官 利用法律漏洞维持控制 [4][5][6] 行政权扩张的历史脉络 - 二战后美国总统持续扩张行政权 从杜鲁门撤除军队种族壁垒到艾森豪威尔利用中情局推翻他国政府 再到肯尼迪扩大对古巴禁运 均体现单边权力行使 [8] - 小罗斯福新政奠定行政扩权基础 通过创设官僚机构将经济监管权转移至行政分支 虽被最高法院裁定违宪但仍强力推进 [8] - 冷战与反恐战争为总统扩权提供合法性 911后反恐成为新理由 形成"帝国总统制"格局 国会宣战权被轻易绕过 [9][10] 三权分立制度性缺陷 - 议会代议制存在效率瓶颈 事务增多导致任命权僵化 参议院对非高层任命沦为党争工具 例如需批量通过提名因365天全天工作也无法处理所有个案 [11] - 自由主义原子化个体思想导致中间机构瓦解 权力真空促使中央集权成为必然 行政事务爆炸性增长加剧三权失衡 [12][13][14] - 国家机器非中立性凸显 政府机构设置与特定意识形态绑定 华盛顿特区公务员对民主党压倒性支持即为体现 [15] 经济政策与资本控制 - 推出"特朗普黄金卡"政策 外国人捐赠100万美元可快速获取永居权 旨在从全球富人获取资金支持国内产业 [17] - 关税协议强制锁定外国资本 要求对手国开放市场并投资美国制造业 美欧协议被视为不平等条约开端 通过惩罚性关税阻止资本外流 [18][19] - 向美联储施加政治压力要求降息 手段包括调查装修预算超支或以欺诈嫌疑解雇理事 鲍威尔态度日趋软化 [7][19] 加密货币与主权挑战 - 资本通过加密货币形成去中心化流动 国家金融管理反而强化其力量 比特币成为资本规避监管工具 [20] - "黄金护照"现象盛行 中国富人通过加勒比小国护照规避监管 案例显示圣基茨护照被用于洗钱 新加坡案涉案10亿新元 英国案涉案50亿英镑 美国案涉案7300万美元 [22] - 加密货币缺乏政府保障机制 交易不可逆转且无法律追索权 使公众易受欺诈 但富人借此脱离主权责任 [21][22] 后自由主义时代转型 - 特朗普试图颠覆二战后自由主义霸权国家机器 重新设定意识形态基准点 强调政治忠诚以巩固遗产 [16][23] - 行政权扩张反映美国在权力制衡与治理效率间的深层矛盾 若不能找到新平衡点将导致持续制度转型阵痛 [23] - 政策核心是用压倒性力量换投资 撕下市场伪装后资本与威权主义直接结合 形成新治理模式 [19][23]
特朗普和经济学家必须“死”一个
凤凰网财经· 2025-04-08 22:30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影响 - 2025年4月2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对欧盟整体加收20%关税,英国通过公关仅被加收10%关税,导致美股应声下跌[2] - 特朗普支持率从上任时的47%降至43%,创第二任期新低[2] - 关税政策被社交媒体解构为"反智主义",引发经济学界和美股投资者的强烈反对[3] 关税政策的理论基础 - 特朗普认为美国每年持续存在巨大商品贸易逆差导致制造业空心化,关键供应链被破坏[6] - 政策主张源于2000年改革党竞选纲领,是其反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计划的组成部分[5] - 采用伯克传统保守主义视角,强调贸易必须从属于共同体伦理规范,而非边沁式功利主义[8] 政策实施特点 - 税率制定缺乏精细度,被媒体讽刺为"草台班子",如未考虑欧洲殖民地的海外关税问题[10] - 体现特朗普反专家主义倾向,不信任经济学科学性,认为专家两次错判冷战后局势[12][13] - 官僚系统内部对抗导致政策执行困难,只能依靠局外人推行,消息泄露频繁[13][15] 对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冲击 - 通过普遍加税抑制资本转口贸易,如中国对美出口下降但被墨西哥转口填补[19] - 计划以取消遗产税为交换提高资本所得税,可能对富豪阶层征收更高税率[19] - 将加速全球供应链脱钩,推动区域经济内循环建设[21] 行业影响评估 - 美国制造业预期受到破坏,新时代大萧条风险上升[9] - 欧盟面临双重打击:关税冲击和失去美国地缘政治保障[21] - 全球供应链重组速度可能超出预期,各国需应对脱钩余波[21]
特朗普和经济学家必须“死”一个
虎嗅APP· 2025-04-05 21:40
以下文章来源于新潮沉思录 ,作者潮思 新潮沉思录 . 新潮沉思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新潮沉思录 ,作者:丁毅超,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2025年4月2日,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终于落下。由于征税的力度和范围远超资本的预期,美股应声下跌。随 之而来的是特朗普的第二任期的支持率达到了新低。根据路透社的最新民调显示,特朗普的支持率为43%, 低于上任时的47%。 特朗普的关税战争也激起了全世界的惊涛骇浪。欧盟可能是除了中国以外最主要的战场,除了狡猾的英国 人通过有效公关只被加收10%关税外,欧盟整体被加收20%关税。在马克龙多次暗示敌在太平洋的情况下, 特朗普的冷面无情与打脸无异。 社交媒体上对特朗普关税战争的解构更为热闹。从"对万国宣战诏书"到"特朗普赢学"再到"草台班子论",特 朗普的关税战争普遍被解释为反智主义或者单纯的情绪价值,这在经济学相关人士和美股爱好者中特别明 显。对前者而言,这是捍卫经济学作为科学的必要反应;对后者而言,真金白银的损失足以让他们宣泄对 罪魁祸首的愤怒。特朗普必须变为一个"异质性的疯子"。 通过"非人化"或者"非理性化"满足两边日益极化的政治情绪是一个有趣的问题,这不是本文的重点。笔者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