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权分立
icon
搜索文档
从威胁起诉到名单曝光 特朗普对美联储“双线施压”
央视新闻· 2025-08-14 12:56
特朗普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施压行动 - 特朗普计划提前任命美联储新任主席,并考虑就美联储总部翻修成本从19亿美元暴涨至25亿美元的问题对现任主席鲍威尔提起诉讼,指控其"管理不善"和"极度无能" [1] - 特朗普的真正目标并非追回建设成本,而是借此放大舆论压力,寻找迫使鲍威尔提前下台的理由,以便任命更符合其经济与货币政策理念的人选 [4] - 特朗普批评鲍威尔在降息问题上顽固不化,与其经济政策理念存在分歧 [6] 特朗普起诉鲍威尔面临的法律障碍 - 主权豁免原则可能使法院以豁免为由直接驳回案件,如果鲍威尔的行为被认定是履职范围内的公务行为 [7] - 特朗普作为总统可能缺乏诉讼资格,因为其在工程预算上的不满多属政策分歧,而非个人财产或法律权益的直接受损 [7] - 法院可能以"政治问题"为由拒绝介入,认为特朗普与美联储的摩擦属于行政机关之间的权力冲突,不适合司法介入 [7] 美联储新任主席候选名单 - 特朗普政府正在拓展鲍威尔接班人的人选范围,候选者名单已由最初4人扩大到了11人,其中8位被列为核心人选 [12][13] - 热门候选人包括现任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前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凯文·哈塞特、前美联储理事凯文·沃什等 [14] - 名单传递出政治忠诚与政策导向并重、保留过渡选项、平衡市场安抚与未来掌控的信号 [17][18] 特朗普的双线施压策略 - 特朗普一手用法律和舆论削弱鲍威尔的正当性,一手放出潜在人选引导市场预期 [18] - 这是一次既瞄准货币政策未来走向、又服务于政治权力布局的行动 [18] - 鲍威尔能否挺到2026年任期结束,不仅取决于经济数据,还取决于这场政治攻防的强度与耐力 [18]
废除拜登政策?特朗普又走了一步臭棋,美法院紧急叫停!
搜狐财经· 2025-07-12 17:55
特朗普政府政策动向 - 美国最高法院7月8日裁定允许特朗普政府推进联邦机构"瘦身"计划 可裁减约26万名公务员 保守派法官以6比3比例通过裁决 [1] - 白宫称该裁决为"决定性胜利" 随即撤销多个拜登时期重要政策 包括出生公民权保护、穆斯林国家旅行禁令等 [1][5] - 司法部被要求重新审查情报机构动作 矛头指向奥巴马-拜登时期官员 分析认为此举实为"政治清算" [5] 美联储相关动态 - 白宫预算办主任公开指责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挥霍纳税人资金" 要求彻查总部翻新项目 被解读为撤换美联储主席的前奏 [5] - 美联储独立性面临挑战 但最高法院可能不会支持干预这一金融体系"压舱石" 贸然行动或引发市场震荡 [5] 出生公民权争议 - 新罕布什尔州联邦法官约瑟夫·拉普兰特于2025年7月10日签发全美临时禁令 叫停特朗普政府1月推出的出生公民权限制令 [7] - 原定7月27日生效的政策被暂停 特朗普政府可能在7天缓冲期内上诉至最高法院 [7] - 民权律师警告该政策若实施将导致"大规模身份危机" 数万名新生儿或成"黑户" [7] 司法体系变革 - 特朗普政府通过密集任命保守派法官构建"司法护城河" 从最高法院到联邦法院形成权力重构 [10] - 三权分立平衡面临考验 改革被质疑可能侵蚀民主制度 [10]
特朗普政府的那些官司,现在怎么样了
新华社· 2025-06-16 16:27
特朗普政府诉讼进展 关税诉讼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引发至少7起诉讼,起诉方包括12个州组成的联盟,要求宣布"对等关税"非法 [2] -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5月28日裁定加征关税违法,但上诉法院5月29日搁置裁决并于6月10日维持搁置 [2] - 法律专家认为无论上诉法院结果如何,案件可能最终提交联邦最高法院,且白宫可能改用《1974年贸易法》等法律继续征税 [3] 哈佛大学诉讼 - 哈佛大学因拒绝政府整改要求被冻结22亿美元联邦拨款,并于4月21日提起诉讼 [4] - 政府5月22日禁止哈佛招收国际学生,6月4日限制其国际学生签证,两项措施均在24小时内被叫停 [4] - 哈佛已提起两起诉讼:针对冻结资金和限制国际学生,案件可能上诉至保守派占优的最高法院 [4][5][6] 移民诉讼 - 特朗普废除"出生公民权"的行政令遭多地法院临时禁令,最高法院预计6月底前判决 [7] - 最高法院5月30日撤销联邦法院命令,为驱逐近100万移民扫清障碍,涉及终止古巴等四国移民临时合法身份计划 [7] 政府效率部诉讼 - 政府效率部裁员计划遭加州联邦法院5月9日临时禁令,上诉法院5月30日支持禁令 [8] - 特朗普终止公共媒体联邦资助的行政令引发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等起诉,指控其违宪和越权 [8] 联邦最高法院角色 - 特朗普任命的3名保守派大法官使最高法院保守派以6:3占优,可能影响关税、移民等案件最终裁决 [9] - 保守派大法官曾出现"倒戈",如3月否决特朗普冻结全球卫生援助资金的行政令,但整体仍倾向保守 [9]
特朗普政府惹上的那些官司,现在怎么样了?
新华社· 2025-06-14 16:01
特朗普政府与加州移民执法冲突 - 特朗普未经加州州长同意调动国民警卫队参与移民执法 这是1965年以来首次总统单方面调动州国民警卫队 [2] - 加州政府提起诉讼要求法院阻止国民警卫队参与执法 联邦地区法院裁定特朗普行为非法并发布临时限制令 [10] - 特朗普政府上诉后 第九巡回上诉法院暂缓执行地区法院裁决 允许国民警卫队继续参与执法 [10] 关税政策法律纠纷 - 12个州联合起诉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5月28日裁定加征关税违法 [3] - 特朗普政府次日上诉 联邦巡回上诉法院5月29日暂停执行国际贸易法院裁决 [3] - 法律专家预计案件将上诉至最高法院 特朗普政府可能通过其他贸易法律手段继续推进关税 [4] 哈佛大学与联邦政府对抗 - 哈佛拒绝遵守特朗普政府整改要求 导致22亿美元联邦拨款被冻结 4月21日提起诉讼 [5] - 特朗普政府5月22日禁止哈佛招收国际学生 6月4日限制国际学生签证 两项政策均在24小时内被叫停 [7] - 法律分析认为案件可能上诉至保守派占多数的最高法院 对哈佛不利 [9] 移民政策系列诉讼 - 联邦最高法院5月30日裁决允许特朗普政府终止4国53.2万移民临时合法身份 被视为大规模驱逐前奏 [12] - 20个州5月13日起诉特朗普将联邦拨款与移民执法挂钩的政策 指控其违宪 [14] - "出生公民权"行政令被多地法院阻止 最高法院5月15日听取辩论 预计6月底裁决 [11] 政府效率部相关诉讼 - 加州联邦法院5月9日叫停大规模裁员计划 5月22日无限期延长禁令 上诉法院5月30日维持裁决 [16] - 全国公共广播电台和公共广播公司起诉特朗普终止联邦资助的行政令 指控其带有报复性目的 [18] - 最高法院6月6日裁决允许政府效率部访问社会保障系统数百万美国人敏感数据 [19] 最高法院格局影响 - 特朗普任期内任命3名保守派大法官 使最高法院保守派与自由派比例达6:3 [20] - 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有意将案件推向最高法院 测试总统行政权限边界 [23] - 3月5日特朗普任命的大法官巴雷特与自由派联合否决冻结全球卫生援助资金的行政令 [23]
哈佛,能在法律上战胜特朗普吗?
虎嗅· 2025-06-10 19:40
特朗普与哈佛大学冲突背景 - 特朗普政府采取多种手段向哈佛施压包括冻结联邦拨款、威胁取消免税地位、撤销SEVP资格、暂停学生签证审批等 [1] - 哈佛大学已通过联邦法院提起多轮诉讼并获得部分临时禁制令暂停政策实施 [1] 冲突的宪法与法律依据 - 核心争议聚焦于三权分立制度下行政权力的边界问题 [2] - 暂停国际学生签证的法律依据为《移民与国籍法》第212(f)条授权总统暂停"对美国利益有害"的外国人入境 [4][5] - 司法实践长期确认行政机关在移民事务上的全权权力包括"领事不可审查"原则 [6] 历史判例与法律障碍 - 1889年柴禅平案确立移民事务属于主权权力不受宪法正当程序约束 [6] - 1950年代Knauff案明确移民是"特权"而非"权利" [6] - 2018年"禁止穆斯林入境案"中最高法院以5:4维持总统签证限制权采用"合理依据审查"标准 [7][9] 哈佛可能的诉讼策略 - 主张政策实质限制教学科研活动违反第一修正案言论自由 [11] - 通过证明政策针对性强于其他高校指控其政治报复性质 [12] - 需证明总统权力行使超越宪法容许的正当边界 [13] 国际学生法律地位 - 美国法律体系下外国公民仅享有"特权"而非宪法保护的"权利" [6][13] - 留学生需面对高度不确定的政策环境但可能获得实践性法律学习机会 [13][14]
三权分立面临崩塌?特朗普妄图大权独揽,正在动摇美国200年基业
搜狐财经· 2025-06-04 15:47
美国司法系统对关税政策的分歧 - 美国联邦法院支持特朗普政府继续执行对等关税政策,而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则持反对立场 [2] - 两项司法裁决的冲突反映出司法系统内部协调机制失效,政策稳定性受法官意识形态差异影响加深 [4] - 司法混乱可能削弱特朗普政府在贸易谈判中的筹码,并增加全球经济不确定性 [2][4] 贸易伙伴对政策混乱的反应 - 外国官员认为美国政策混乱对其有利,因特朗普政府无法连贯执行关税政策 [4] - 贸易伙伴将法院裁决产生的政策空隙视为谈判契机,借此增加对美施压筹码 [4] - 美国三权博弈导致的政策反复实质影响国际贸易秩序 [4] 特朗普政策与贸易战的影响 -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导致美国经济社会承压,引发对经济崩溃的担忧 [6] - 特朗普试图通过集中权力推行"对等关税",但贸易战加剧了美国内部矛盾 [6] - 行政与司法冲突可能进一步爆发,增加政策不确定性 [6] 历史事件与政治背景 - 国会山骚乱事件暴露美国民主和三权分立体系的脆弱性,与当前司法分歧类似 [6] - 特朗普代表极端保守主义势力,其政策反映对美国现代国家体系的不认可 [6] - 美国霸权无以为继导致内部问题集中爆发,特朗普现象是必然结果 [6]
21深度|特朗普关税战被裁定“越权”背后:三大关键悬念待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9 21:34
关税政策法律挑战 -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特朗普越权征收"对等关税" 认为总统无权绕过国会行使关税权力 宪法规定贸易监管权归属国会 [1][2] - 12个州联合起诉特朗普政府 指控关税政策违法 称其为"一时兴起 而非合法权力的正当行使" [2] - 特朗普政府立即提出上诉 白宫发言人谴责裁决 称非民选法官无权决定国家紧急状态应对方式 [1] IEEPA法律争议 - 特朗普首次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征收关税 该法传统用于经济制裁而非关税 [4] - IEEPA赋予总统在紧急状态下广泛经济权力 但未明确界定"国家紧急状态" 存在巨大解释空间 [5] - 法律专家指出IEEPA三大特点:弹性巨大 绕开国会审批 总统使用路径依赖 [5] 市场影响分析 - 裁决公布后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期货涨逾1% 美元指数回升 黄金价格下跌 [7] - 科技股与工业板块或领涨 国防和钢铁企业可能回调 美债收益率预期下行 [8] - 市场反应显示对贸易摩擦缓和的乐观预期 但需警惕上诉程序带来的短期波动 [8] 政策未来走向 - 专家预测特朗普可能转向其他贸易条款 如《1974年贸易法》第122条款继续实施关税 [6] - 美国制造商协会呼吁放弃上诉 商业集团将加强国会游说阻止替代性关税工具 [10] - 国内政治压力和产业困境可能促使政策趋于温和 但"美国优先"核心理念不会改变 [9] 国际关系影响 - 裁定削弱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策略 增强他国谈判筹码 推动多边贸易规则遵守 [3] - IEEPA滥用加剧全球贸易不确定性 促使各国寻求多元化贸易伙伴和稳定途径 [5] - 法律争端可能重新定义总统与国会贸易权力边界 影响未来贸易政策制定流程 [6]
贸易法庭叫停特朗普关税:后续和影响
华泰证券· 2025-05-29 19: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贸易法庭叫停特朗普关税,后续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对市场和资产配置产生多方面影响,包括权益资产、债券、美元等,同时自主可控仍是长期投资方向 [7][9][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哪些关税被叫停 - 裁决取消特朗普本次施加的绝大多数关税,包括全球10%的统一关税、特定国家的对等关税、芬太尼关税,但特朗普此前通过“232条款”和“301条款”征收的关税不受影响 [2] 裁决何时执行及特朗普政府如何应对 - 裁决立即生效,政府需在6月7日前按法院要求发布终止相关关税的指令,否则将导致宪政危机 [3] - 特朗普政府已提出上诉,上诉流程需数月甚至更长时间 [3] - 特朗普可申请暂缓执行裁决,裁决能否得到暂缓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若无法暂缓,相关关税将被撤回 [4] - 特朗普可能转向《1974年贸易法案》的122条款加征关税,税率上限15%,最长期限150天,且需国会延长期限,该条款此前未被使用过,可能针对与美国存在巨额贸易逆差的国家 [5] - 国会态度对远期关税税率较关键,即使共和党内部对特朗普贸易政策也存在分歧,国会倾向于限制总统关税权力,但对关税本身可能持接受态度,具体税率需进一步博弈 [6] 后续的关税变数和影响 - 需关注6月7日前“解放日”关税是否撤回、数周内特朗普政府是否申请暂缓执行裁决、裁决未暂缓时特朗普政府是否动用122条款、122条款150天期限到期时国会是否延长、上诉法院案件审理及裁决等节点 [7] - 此次裁决使特朗普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可能带来市场波动,关税交易钝化趋势或强化,其他国家谈判心态可能变化,有利于全球风险偏好改善,若动用122条款,关税至少不会进一步明显提高,对中国和欧盟可能利好,但特定产品的232审查可能加速,远期关税仍存在不确定性 [9] 市场启示 - 对等关税被叫停,利好全球权益资产,利空全球债券和黄金 [10] - 美国可能重回宽财政主导下的软着陆模式,下半年美联储降息概率不低但幅度有限,美债利率或维持高位 [10] - 非美国家财政扩张方向大概率持续,但幅度可能收敛,内需板块或有小幅压力 [10] - 美国制度确定性有利于美元信用修复,去美元化进程或放缓,但长期美元走弱或延续 [10] - 整体关税有望下降,但钢铝、汽车等关键品类关税或继续维持,芯片等领域制裁可能升级,自主可控仍是长期投资方向 [11] - 此次裁决短期对资本市场或为一次性冲击,中长期关注美国经济基本面、全球财政和去美元化进程 [11]
全球巨震!对等关税全面停止?
搜狐财经· 2025-05-29 18:05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决 -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特朗普依据《国际紧急状态经济权力法案》(IEEPA)加征关税超出法律授权范围,认为贸易逆差不符合"异常且特殊威胁"的法定条件 [1][5] - 法院禁止执行特朗普4月2日发布的"解放日关税"行政命令,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撤销相关关税 [2][8] - 判决明确IEEPA未授权总统实施"全球性关税命令"、"报复性关税命令"或"毒品走私关税命令",相关命令被撤销且永久禁止执行 [3] 关税政策影响 - 受影响关税包括4月2日宣布的全球性对等关税(10%基础税率)及针对贸易赤字较高国家的额外关税,例如柬埔寨(49%)、老挝(48%)、越南(46%)等 [10] - 特朗普政府可能通过上诉或援引1974年贸易法第122条(15%关税)及第301条调查继续实施关税,但后者需数周至数月时间 [11][12] - 市场认为裁决可能阶段性缓和关税压力,但特朗普政府行动不确定性仍存,可能引发贸易谈判受阻或金融市场波动 [12] 金融市场反应 - A股与港股显著上涨:上证指数涨0.7%,创业板指涨1.37%,恒生指数涨1.35%,恒生科技指数涨2.46% [14] - 股票ETF资金流向分化:沪深300指数、创业板指和上证50在5月26-27日分别净流入23.37亿元、13.18亿元和8.12亿元,但28日转为净流出(沪深300净流出6.69亿元) [18][22][24] - 南向资金大举买入港股120亿元,重点布局盈富基金(52.58亿元)和恒生中国企业(11.31亿元),显示资金对港股市场的短期乐观情绪 [27] 行业指数资金动向 - 5月26-27日资金主要流入半导体(中证全指半导体净流入2.19亿元)、科创芯片(6.81亿元)及红利低波指数(3.58亿元),而港股通互联网(-3.77亿元)和消费板块(-2.77亿元)遭抛售 [19][20] - 28日资金转向科创50(净流入3.91亿元)和证券公司(1.73亿元),但中证1000(-7.32亿元)和中证A500(-7.14亿元)大幅流出 [24][25]
世纪裁决!美国最高法院这一刀,可能砍向美联储根基
搜狐财经· 2025-05-02 13:22
美国最高法院裁决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 美国最高法院即将公布裁决,涉及总统罢免权与独立机构官员的争议,可能动摇金融体系根基 [2] - 特朗普团队挑战1935年汉弗莱案判例,试图突破总统不能因政见不合解雇独立机构官员的限制 [2] - 最高法院保守派大法官允许特朗普暂停劳工委员会成员职务,引发市场动荡,标普500暴跌2%,恐慌指数飙升至60 [2] 法律与市场反应 - 特朗普律师团主张“总统行政权至高无上”,试图推翻汉弗莱案判例 [4] - 保守派大法官约翰罗伯茨态度微妙,既批准暂停劳工委员会成员职务,又暗示可能为美联储留余地 [4] - 高盛警告若美联储独立性崩盘,金价可能冲破4500美元,美元汇率跌回2024年初水平 [4] 历史教训与美联储的处境 - 1970年代尼克松施压美联储导致滞胀,通胀率飙至14%,失业率破10% [4] - 美联储独立性面临双重防护:《联邦储备法》任期保障与汉弗莱案司法护城河,但保守派大法官占优可能削弱纸面规则 [4] - 鲍威尔由特朗普提拔,但现成为“钉子户”,凸显权力游戏的荒诞性 [6] 三权分立与独立机构的未来 - 美国三权分立面临“总统独大”理论冲击,司法部辩称裁决仅针对劳工委员会,但可能影响全美50多个独立监管机构 [6] - 最高法院裁决不仅关系鲍威尔去留,更涉及行政权力膨胀与制衡机制是否失效的根本问题 [6] - 全球投资者关注裁决可能动摇美元霸权,改写央行独立性准则,成为美国制度衰变里程碑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