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供给

搜索文档
基金清盘频仍 一场扩大有效供给的变革
证券时报· 2025-07-07 02:06
基金清盘现状 - 2024年有超过300只基金清盘,创历史新高 [1] - 2024年上半年129只基金宣布清盘,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1] - 全市场公募基金数量逼近1.3万只,其中规模不足5000万元的"迷你基"超1600只 [1] 清盘原因分析 - 多数清盘基金倒在规模不足的硬门槛下,反映投资者"用脚投票"的理性选择 [1] - 业绩排名后20%的主动权益基金平均规模较上年大幅缩水,前20%产品份额大幅增长 [1] - 利率下行与权益市场波动加大背景下,资金加速流向能创造长期回报的产品 [1] 市场机制影响 - 清盘是市场对无效供给的自动矫正,促进资源配置优化 [1] - 监管层优化基金退出机制,鼓励"僵尸产品"主动清盘 [1] - 基金公司被迫放弃"保壳"策略,转向战略性产品 [1] 行业结构变化 - 同质化严重的主题产品、策略失效产品等低效供给减少 [2] - 头部公司主动收缩产品线守住核心,尾部公司被迫退出低效赛道 [2] - 行业资源向优质基金倾斜,推动投研能力与投资者需求深度匹配 [2] 投资者行为 - 投资者赎回行为成为清盘的重要推手,体现市场有效性 [1] - 投资者应关注基金经理稳定性、策略迭代能力等核心指标 [2] - 遇到清盘基金时需及时把握调仓机会窗口,利用转换功能对接优质基金 [2]
热点思考 | 消费困局的“盲点”?(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5-22 15:40
服务消费修复症结 - 服务消费恢复显著慢于商品消费,2024年人均服务性消费较历史趋势缺口达13.9pct,而商品和可选商品消费缺口仅2.9pct和6.2pct [2][8] - 消费倾向数据显示商品消费(尤其可选商品)恢复优于服务消费,表明收入并非服务消费修复的主要约束 [2][8] - 工作时间拉长挤占闲暇时间,2023年居民日均有酬劳动时间达6小时23分,较2018年增加119分钟,抑制依赖闲暇的服务消费 [2][19] - 国内城镇居民周均工作时间48.7小时,远超日本(32.6小时)和韩国(36.6小时),导致消费向假期集中 [3][24] - 法定休假天数仅18天(2025年),低于日本(29天)和韩国(30天),加剧假期消费集中现象 [3][30] 供给对服务消费的短期制约 - 服务业供给不足直接约束需求,2023年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比较历史趋势回落3.8pct,供需缺口扩大 [49][56] - 生活性服务业供给缺口更显著:2023年文体娱、教育业就业占比分别较历史趋势下行6pct和2.8pct,增加值偏差达26.1%和11.6% [60][67] - 中观数据显示供给不足:2024年人均体育场面积仅3㎡(日本19㎡),2025年电影供应数为历史趋势的6.3%(韩国114.4%) [70][77] - 核心服务价格同比持续高于核心商品价格,反映供给紧张 [49] 供给约束的深层原因 - 企业家信心不足导致投资滞后,2021年后服务业投资转为盈利驱动,销售净利率变化领先投资1-2个季度 [81][90] - 生活性服务业成本高企:2023-2024年居民服务、教育业成本率达109.4%和104.8%,较2019年上升15pct和13pct [96] - 文体娱行业现金流恶化,2023-2024年现金流量比率均值19.8%,较2020-2022年下降3.2pct [96] - 监管政策规范行业发展,如教育领域限制学科培训时间,影视行业加强内容审核 [101][102]
热点思考 | 消费困局的“盲点”?(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5-22 09:27
服务消费修复症结 - 相比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恢复偏慢,2024年人均服务性消费较历史趋势缺口达13.9pct,而商品、可选商品消费缺口仅2.9pct、6.2pct [2][8] - 收入并非服务消费修复主因,商品消费倾向恢复显著优于服务消费,可选商品消费倾向恢复也更好 [2][8] - 工作时间拉长挤占闲暇时间,2023年居民日均有酬劳动时间6小时23分,较2018年增加119分钟,商品消费可通过网购实现而服务消费高度依赖闲暇时间 [2][19] - 国内城镇居民周均工作时间48.7小时,显著高于日本(32.6小时)、韩国(36.6小时),消费向假期集中,长假对社零单月影响可达0.5pct [3][24][30] - 国内法定最低休假天数18天(2025年),明显低于日本(29天)、韩国(30天) [3][30] 服务消费供给约束 - 服务业为非贸易部门,供给不足直接约束需求,2023年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比较历史趋势回落至-3.8%,供给缺口体现在核心服务价格同比高于核心商品 [4][49] - 生活性服务业供给修复更慢,2023年文体娱、教育业就业占比分别较历史趋势下行6pct、2.8pct,文体娱、教育业增加值较历史趋势偏差达-26.1%、-11.6% [4][60] - 中观数据显示供给不足:2024年人均体育场面积3㎡,低于日本(19㎡)、新加坡(9.3㎡);2025年电影供应数仅为历史趋势6.3%,而韩国、日本已回升至114.4%、79.1% [5][70][77] 供给约束成因 - 企业家信心不足导致投资滞后,2021年后服务业投资转为盈利驱动,销售净利率变化领先投资1-2个季度,2023-2024年卫生业购置固定资产增速较2019年回落23.6pct [6][81][90] - 生活性服务业成本率高企,2023-2024年居民服务、教育业成本率分别达109.4%、104.8%,较2019年上行15pct、13pct;文体娱现金流量比率19.8%,较2020-2022年均值下行3.2pct [6][96] - 监管政策引导行业规范发展,如教育领域禁止节假日学科培训,影视行业加强内容审核,游戏行业限制未成年人游戏时长和充值行为 [101][102]
热点思考 | 消费困局的“盲点”?(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5-21 22:04
摘要 一问:被忽视的服务消费修复症结?除收入影响外,闲暇时间减少或是更主要的消费掣肘。 相比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恢复偏慢;剔除收入与疫情影响后,服务消费倾向也明显低于历史趋势。 2024 年,疫情对消费场景的约束消退,但服务消费复苏节奏较慢,人均服务性消费较历史趋势缺口为 13.9pct,而商品、可选商品消费的缺口仅2.9pct、6.2pct;从消费倾向看,商品消费、特别是可选商品恢 复情况均好于服务消费,意味着收入或并非约束服务消费修复的主因。 商品、服务消费修复差异较大,可能的原因是"内卷"令工作时间拉长,挤占闲暇时间,居民每日有酬劳 动时间增加2小时。 商品与服务消费对场景的依赖程度显著不同,其中商品消费不受时空限制、可通过 网购实现,而服务消费具有及时性特点、高度依赖闲暇时间。但近年工作时间拉长对闲暇时间形成挤 占,2023年全体居民日均有酬劳动时间为6小时23分、较2018年增加119分钟。 工作时间拉长导致居民消费更多向假期集中,但法定休假天数偏少。 相比海外,2023年我国城镇居民周 均工作时间增加至48.7小时,显著高于日本(32.6小时)、韩国(36.6小时);导致居民消费更多向假期集中, 测 ...
见微知著系列专题之六:消费困局的“盲点”?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21 18:42
服务消费修复症结 - 2024年人均服务性消费较历史趋势缺口13.9pct,商品、可选商品消费缺口仅2.9pct、6.2pct,收入非服务消费修复主因[3][15] - 2023年全体居民日均有酬劳动时间6小时23分,较2018年增加119分,闲暇时间减少制约服务消费[3][22] - 2023年我国城镇居民周均工作48.7小时,高于日本、韩国,法定最低休假天数18天,低于日本、韩国[4] 供给对服务消费掣肘 - 2023年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比较历史趋势回落至 -3.8%,供给不足拖累服务消费,核心服务价格同比高于核心商品[35] - 2023年文体娱、教育业就业占比分别较历史趋势下行6、2.8pct,生活性服务业供给修复慢[5] - 2024年国内人均体育场面积3㎡,不及日本、新加坡,2025年国内电影供应数仅为历史趋势6.3%[5] 供给约束成因 - 2024年文体娱销售净利率1.1%,购置固定资产增速为负,企业家信心不足压制供给回升[6][53] - 2023 - 2024年居民服务、教育成本率分别为109.4%、104.8%,较2019年上行15、13pct,偿债压力增大限制供给扩张[7][63] 生产高频跟踪 - 本周高炉开工率同比 -0.5pct至2.6%,钢材社会库存延续回落,中游部分开工改善,建筑业水泥产需仍弱[71] 需求高频跟踪 - 本周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积同比 -45.7pct至 -12%,铁路货运量回落,港口货物吞吐量下滑[93][98] 物价高频跟踪 - 本周蔬菜、鸡蛋价格环比分别 -2.2%、 -0.6%,猪肉价格基本不变,水果价格环比0.7%,南华工业品价格指数环比2%[11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