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性服务业

搜索文档
“反内卷”系列专题之二:居民如何“反内卷”?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07 16:45
居民“内卷”群体 - 2018 - 2023年中国居民周均工作时间升至48.3小时/周,日均多21分钟,消费时间从80分钟/日降至43分钟/日[17] - 2018 - 2023年制造业工作时间增加0.7小时,2021年后生产性服务业跳升3.7小时,信息技术业涨幅9.5小时;地产基建、生活性服务业分别回落1.7、0.5小时[20][21] - 25 - 34岁就业人员周均工作时长从2018年46.7小时增至2023年50.8小时,45 - 54岁增加3.6小时;25岁以下、35 - 44岁分别增加0.3、0.8小时,55岁以上减少2.3小时[4] 居民“反内卷”方法 - “弹性”工作制等政策使“五一”假期社零增速(6.3%)近两年首升,但未解决工作时间长问题[29] - 关税冲击可引导就业从制造业向生活性服务业流入,过去二十年生活性服务业就业占比+7pct,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占比 - 5pct[5][39] - 2023年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比较历史趋势回落至 - 3.8%,生活性服务业工资涨幅18.1%超制造业(10.7%)[44] “反内卷”长期方向 - 人均GDP 1 - 3万美元、城镇化率70% - 80%时,服务占总消费比重年均提升约0.6%[59] - 2025年6月演唱会、音乐节等票房达30.7亿元,2024年北京、上海“卖家所在地”社零 - 2.7%、 - 3.1%,“消费者所在地”消费支出增速4.5%、0.4%[74] - 近年服务业潜在投资缺口或达1.5万亿,2025年5月生活性服务业投资增速15.3%,2025年Q2零售、生活服务、医疗健康新增岗位占比上行1.6、1.1、0.6pct[83] 生产高频跟踪 - 本周高炉开工率同比持平前周(0.7%),表观消费同比较前周+1.3pct至 - 0.7%,钢材社会库存回升[99] - 本周化工链开工回升,纯碱、PTA、涤纶长丝开工同比分别+1.9pct至 - 3.5%、+0.4pct至2.2%、+0.5pct至4.2%;汽车半钢胎开工率同比 - 7.7pct至 - 9.0%[100] 需求高频跟踪 - 本周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积同比 - 37.8pct至 - 32.7%,三线同比 - 33.4pct至 - 56.4%,一、二线分别 - 17.5pct至 - 21.4%、 - 51.1pct至 - 26.6%[117] - 上周铁路、公路货运量同比分别+0.9pct至3.3%、+1.7pct至2.4%;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 - 3pct至0.6%,集装箱吞吐量同比+0.4pct至5.8%[121] 物价高频跟踪 - 本周鸡蛋、水果、蔬菜、猪肉价格环比分别 - 2.2%、 - 0.8%、 - 0.5%、 - 0.3%[139] - 本周南华工业品价格指数环比0.3%,金属价格指数环比+1.8%,能化价格指数环比 - 1%[142]
积极引导各类经营主体稳岗扩岗
辽宁日报· 2025-07-04 09:04
强化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动态调整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标准,精准识别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 就业困难群体,分层分类提供就业援助和社会救助,统筹运用公益性岗位,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实施意见》针对平等就业权利保障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相关部门指导用人单位合理设置招聘条 件和用工管理要求,消除地域、身份、性别、年龄等不合理限制。健全生育保障、普惠托育、就业扶持 等支持体系,推广"妈妈岗"就业模式,构建生育友好就业环境。 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支持经营主体稳岗扩岗,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近 日,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实施重点领 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综合运用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社会 保障等政策引导各类经营主体更好稳岗扩岗。 与此同时,我省同步推进面向就业重点群体的就业服务。健全与转业安置有序衔接的退役军人自主 就业创业支持体系,鼓励优秀退役军人按照有关规定到党的基层组织、城乡社区和退役军人服务机构工 作。 为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对就业的拉动能力,我省将加快推进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 建设,在动能转 ...
深度专题 | 新“三万亿”投资会在哪?(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6-27 00:07
服务业投资缺口与潜力 - 当前服务业实际投资与潜在投资间存在3.3万亿缺口,其中服务消费潜在缺口接近3万亿(对应1.8万亿投资缺口),与增加值匹配的潜在投资缺口为1.5万亿 [2] - 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较历史趋势缺口达2093元,全国服务消费潜在缺口近3万亿 [10] - 生活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上行1pct,投资占比提升0.6pct,测算年均投资规模或达1.8万亿 [22] 消费服务化趋势 - 人均GDP在1-3万美元阶段,服务消费占总消费比重年均提升0.6pct,城镇化率70%-80%时同样呈现此趋势 [3][43][47] - 老龄化率每提升1pct,服务消费占比上行约1.3pct,中老年群体服务消费倾向更高 [51][55] - 家庭小型化(中国户均规模降至2.8人)推动家政、娱乐等服务需求,单身家庭服务消费支出占比更高 [59][61][63] 国际经验与投资方向 - 日本在人均GDP达2万美元时服务业投资占比提升至11.6%,若中国达到同等水平,投资增量或达3.7万亿 [4][90] - 美日韩经验显示服务需求增长带动投资同步上行,如日本服务业固定资产占比提升19.5pct [68][75] - 家庭服务(家政CPI涨幅4.3倍)和适老化改造(日本住房维修支出占比提升至3.4%)是重点领域 [5][96][122] 中国服务业现状与机遇 - 2023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比54.6%,但生活性服务业占比仅10.1%,显著低于日韩的17.3%/14.6% [7][128][134] - 服务业供给不足制约需求释放,2023年就业占比回落至-3.8%,卫生、文体娱等领域缺口显著 [141][145][147] - 家政行业用工缺口达2000万,市场规模超万亿,政策推动年培训150万人次 [168][170][176] - 适老化改造涉及卫生、住宿餐饮、文体娱等行业,2024年相关投资增速达6.6%-22% [177][178]
消费困局的“盲点”?
2025-06-26 23:51
工作时间延长如何影响居民的消费行为? 消费困局的"盲点"?20260626 摘要 中国服务消费存在巨大潜力,每年服务消费差值达两三万亿,主要受居 民工作时间延长和消费场景不足影响,而非单纯收入下滑所致。可选品 消费未受显著影响,表明闲暇时间和服务场景是关键因素。 中国居民工作时间延长挤占闲暇,消费时间从 2018 年的平均每天 80 分钟降至 40 分钟,与日本、韩国等国形成对比。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 业工时上升,但工资与消费时间错配,抑制了消费。 中国法定节假日和年假总数偏少,员工休假意愿低,限制了休闲和假期 经济发展。相比之下,日本、韩国年假较多且员工休假意愿强,更能促 进假期消费。 预计 2025 下半年至 2026 年,弹性休假试点、00 后劳动力入职及出口 行业竞争缓解等因素,有望改善消费者行为,缓解内卷,促进服务消费。 制造业向生活性服务业的就业结构调整,有助于缓解内卷,满足服务业 人力需求。文化体育娱乐、教育医疗等领域仍存在招聘需求,工资增速 较高。 Q&A 近年来中国消费表现偏弱,是否可以完全归因于收入下滑? 近年来中国消费表现偏弱,收入下滑无法完全解释这一现象。数据显示,人均 商品消费一直在潜 ...
“新增长”系列专题报告:新“三万亿”投资会在哪?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5 21:16
"新增长"系列报告 2025 年 06 月 25 日 新"三万亿"投资会在哪? 宏 观 研 究 ——"新增长"系列专题报告 ⚫ 一问:需求的增量"蓝海"?当前服务业投资有 3.3 万亿空间,长期消费服务化趋势或再拉动投资。 相较历史趋势,服务业实际投资与潜在投资间存在 3.3 万亿缺口。2024 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较历 史趋势的缺口为 2093 元,以全国 14 亿人口记,全国服务消费潜在缺口接近 3 万亿,或对应 1.8 万 亿投资缺口。另外过往服务业投资占 GDP 比重与增加值占比变化长期趋同,但 2016 年服务业增加 值占比保持韧性下,投资占比却呈现持续回落态势,与增加值相匹配的潜在投资缺口或为 1.5 万亿。 短期来看,制约服务消费修复的关键是消费时间"腰斩";但居民自平衡机制及关税"正外部性" 均有反内卷效果。居民"内卷"导致消费时间减少,而服务消费更依赖居民体验与具体场景,更易 受到消费时间减少的挤压。但目前我国"反内卷"政策已聚焦居民,包括鼓励"带薪休假"、"弹 性工作制"等。居民反内卷"自平衡"机制与关税的"正外部性"也使内卷不会是长期趋势。 长期来看,人均 GDP 在 1-3 万美元时, ...
经观月度观察|经济修复聚焦需求侧 托底政策继续发力
经济观察网· 2025-06-19 21:47
经济观察网 李晓丹 实习生 周时进 胡雨彤/文 5月宏观数据显示出经济依然保持韧性,随着"稳增长"组合拳持续发力,出现了核心CPI平稳、PMI边际改善等 积极信号。需要注意的是,供需缺口弥合与市场预期改善仍需时间,当前经济正处在"政策托底"与"内生修复"的关键阶段。 宏观数据显示,2025年5月CPI与上月持平,值为-0.1%;PPI从-2.7%下降至-3.3%;制造业PMI由49.0%上涨至49.5%;新增人民币贷款6200亿元,较上月增加 3400亿元;M2增速降至7.9%。 由《经济观察报》发起的"经济观察报月度观察",每月发布一次。本次共有11家机构参与月度宏观数据预测。 CPI:能源价格下降形成拖累 CPI公布值(同比):-0.1% PPI公布值(同比):-3.3% 前值:-2.7% PPI预测值(同比):-3.0%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点评:5月PPI同比增速为-3.3%,低于市场预期。综合来看,5月传统行业价格多数下行,新动能行业价格总体上扬。第一,国际 原油价格下行影响国内石油相关行业。第二,国内部分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季节性下降。第三,促消费和设备更新等政策继续显效,部分消费品和装备制造产 ...
汕头市前4月加力提速推进产业扩量提质和集聚发展,2226个项目总投资超248亿元
中国发展网· 2025-06-11 17:44
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 汕头市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思路,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推进产业扩量提质和集聚发展 [1] - 前4月全市2226个备案投资项目总投资超248亿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 [1] - "三新两特一大"产业规上企业数占全市70.5%,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的65.9% [2] 重点产业发展情况 - 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6.0%,增长11.8% [2] - 新材料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18.5% [2] - 新能源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3.9% [2] - 纺织服装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26.2%,支撑作用明显 [2] - 玩具创意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8.4% [2] - 大健康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2.9% [2] 产业投资情况 - 前4月第二产业累计投资149.31亿元,占总投资60%,其中工业投资117.24亿元,占47.1% [3] - 第三产业累计投资98.62亿元,其中生产性服务业33.22亿元,生活性服务业65.40亿元(同比增长42.5%) [3] - 电商直播类项目备案投资超4亿元,超过去年同期 [3] - 潮南区备案投资项目数最多(843个),潮南区、龙湖区、潮阳区、华侨试验区投资额领先(50.97亿元、45.48亿元、32.28亿元、31.63亿元) [3]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 - 1至4月全市产业类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3.43亿元 [4] - 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传统产业升级工程、生物产业工程、新材料产业工程项目投资进度超过时序进度 [4]
为服务消费扩容提质提供更多金融支持
金融时报· 2025-06-03 09:51
服务消费加快增长是经济转型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扩大内需的重点领域。眼下,我国服务消费占居民 消费支出的比重稳步提升,在扩内需中作用逐步凸显。 今年5月初,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设立5000亿元服 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 产业的金融支持,受到市场关注。 我国服务消费正在加速扩容。在5月19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4月消费"成绩单"公布,从累计看,以 服务消费为代表的服务零售额呈现了回升势头。今年1月至4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增速也比 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加快。 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服务消费水平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仍旧较大,服务消费的需求弹性也相对较高, 这也意味着未来发展空间更大。 供给不足尤其是高质量供给不足是制约服务消费潜力释放的关键因素。生活性服务业与居民消费尤其是 服务消费密切相关,而目前我国家政、养老、文旅、健康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还存在标准化程度不高、 市场不规范、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服务人才和技术水平较低等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消 费意愿和信心。 这就需要加 ...
热点思考 | 消费困局的“盲点”?(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5-22 15:40
服务消费修复症结 - 服务消费恢复显著慢于商品消费,2024年人均服务性消费较历史趋势缺口达13.9pct,而商品和可选商品消费缺口仅2.9pct和6.2pct [2][8] - 消费倾向数据显示商品消费(尤其可选商品)恢复优于服务消费,表明收入并非服务消费修复的主要约束 [2][8] - 工作时间拉长挤占闲暇时间,2023年居民日均有酬劳动时间达6小时23分,较2018年增加119分钟,抑制依赖闲暇的服务消费 [2][19] - 国内城镇居民周均工作时间48.7小时,远超日本(32.6小时)和韩国(36.6小时),导致消费向假期集中 [3][24] - 法定休假天数仅18天(2025年),低于日本(29天)和韩国(30天),加剧假期消费集中现象 [3][30] 供给对服务消费的短期制约 - 服务业供给不足直接约束需求,2023年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比较历史趋势回落3.8pct,供需缺口扩大 [49][56] - 生活性服务业供给缺口更显著:2023年文体娱、教育业就业占比分别较历史趋势下行6pct和2.8pct,增加值偏差达26.1%和11.6% [60][67] - 中观数据显示供给不足:2024年人均体育场面积仅3㎡(日本19㎡),2025年电影供应数为历史趋势的6.3%(韩国114.4%) [70][77] - 核心服务价格同比持续高于核心商品价格,反映供给紧张 [49] 供给约束的深层原因 - 企业家信心不足导致投资滞后,2021年后服务业投资转为盈利驱动,销售净利率变化领先投资1-2个季度 [81][90] - 生活性服务业成本高企:2023-2024年居民服务、教育业成本率达109.4%和104.8%,较2019年上升15pct和13pct [96] - 文体娱行业现金流恶化,2023-2024年现金流量比率均值19.8%,较2020-2022年下降3.2pct [96] - 监管政策规范行业发展,如教育领域限制学科培训时间,影视行业加强内容审核 [101][102]
热点思考 | 消费困局的“盲点”?(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5-21 22:04
摘要 一问:被忽视的服务消费修复症结?除收入影响外,闲暇时间减少或是更主要的消费掣肘。 相比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恢复偏慢;剔除收入与疫情影响后,服务消费倾向也明显低于历史趋势。 2024 年,疫情对消费场景的约束消退,但服务消费复苏节奏较慢,人均服务性消费较历史趋势缺口为 13.9pct,而商品、可选商品消费的缺口仅2.9pct、6.2pct;从消费倾向看,商品消费、特别是可选商品恢 复情况均好于服务消费,意味着收入或并非约束服务消费修复的主因。 商品、服务消费修复差异较大,可能的原因是"内卷"令工作时间拉长,挤占闲暇时间,居民每日有酬劳 动时间增加2小时。 商品与服务消费对场景的依赖程度显著不同,其中商品消费不受时空限制、可通过 网购实现,而服务消费具有及时性特点、高度依赖闲暇时间。但近年工作时间拉长对闲暇时间形成挤 占,2023年全体居民日均有酬劳动时间为6小时23分、较2018年增加119分钟。 工作时间拉长导致居民消费更多向假期集中,但法定休假天数偏少。 相比海外,2023年我国城镇居民周 均工作时间增加至48.7小时,显著高于日本(32.6小时)、韩国(36.6小时);导致居民消费更多向假期集中, 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