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本土化竞争
icon
搜索文档
全产业链竞争!中国最大工业装备集团出海不打价格战
齐鲁晚报· 2025-10-20 17:52
出海战略与业绩表现 - 公司正经历一场全产业链出海,出口业务显著提速,各大业务板块在全球收获高增长 [1][2] - 2024年1-9月公司营收接近44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9%,产品出口收入727亿元,同比增长6%-7%,预计全年出口收入达1000亿元 [5] - 与2020年相比,公司海外业务贡献率从不足10%提升至2025年的60%,5年增长4倍;前三季度潍柴发动机板块出口收入增长30%以上,中国重汽重卡出口销量达11.1万辆,同比增长24.5% [6] 区域市场增长亮点 - 公司通过在全球高增长地带如哈萨克斯坦、阿联酋、印尼、墨西哥举办合作伙伴大会,挖掘“非关税贸易战市场”的增长机会 [7] - 前三季度中国重汽重卡销量在非洲同比增长37.4%,在东南亚增长41.5%,在中东市场增长28.7% [8] - 中通客车向智利交付895台纯电动客车,并斩获迪拜91辆公交车订单(其中40辆为纯电动),这是阿联酋最大批量纯电动客车订单 [9][10] 深度本土化竞争策略 - 深度本土化成为中国企业在海外比拼的核心,中国重汽在海外建立超230家经销商、近400个服务网点、超400个独立零配件仓库,储备价值3亿美元配件 [11] - 中通客车组建近千人研发团队,针对不同市场进行定制化开发,如为非洲市场设计从下方打开1/3的车窗 [11] - 雷沃重工针对巴西市场快速开发FR245F森林专用机和FR55F-u无尾型小挖等差异化产品,油耗比外资品牌低10%以上,实现高端定位 [12] 避免价格战与协同优势 - 公司明确不打价格战,依靠产品适应性和服务优势应对内卷外溢,市场基本逻辑是让合作伙伴更赚钱 [13][14] - 依托集团全产业链优势(发动机、高端液压件等配套能力),旗下品牌实现“一国一策、一国一车、一国一机”的定制化研发,形成有效竞争壁垒 [17] - 公司拥有海外渠道超1000家,海外贸易平台38家,通过激励措施放大旗下板块的协同效应,降低海外运营成本 [18] 长期投入与品牌背书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136亿元,研发强度达4.2%,并计划保持高强度投入 [23] - 公司全面推进本土化战略,包括当地化团队、管理、制造和研发,以建立长期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关系 [19] - 公司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发布新品牌标识,并与华为数字新能源、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签约,展示为集团所有企业背书的姿态 [23]
没了四个圈的奥迪,还会有人买单吗?
36氪· 2025-08-28 15:30
奥迪与上汽合作推出新品牌AUDI - 奥迪与上汽联合推出新品牌AUDI 首款车型为AUDI E5 Sportback 未使用传统四环车标而采用AUDI字样标识 [1][2][5][6] - 基础先锋版售价23.59万元 百公里加速6.2秒 CLTC续航618公里 旗舰quattro版售价31.99万元 百公里加速3.4秒 CLTC续航647公里 [7] - 中控台采用实体按键与智慧大屏结合的智慧岛设计 提升驾驶盲操便利性 邀请郑钦文代言并在抖音微博等平台投放宣传 [7][9] 市场争议与竞争态势 - 一汽奥迪公开强调四环车标代表品牌基因 暗示上汽合作车型非正统 引发关于车型血统争议 [10] - 部分消费者认为无四环车标影响品牌辨识度 质疑为何不选择国产新能源车型 [10] - 网友曝光AUDI E5 Sportback与智己L6采用同型号驱动电机 动力电池系统额定电压及容量参数相同 存在换壳猜测 [10][12] 外资车企在华本土化战略 - 外资车企通过三种模式推进本土化:出钱入股派(Stellantis集团15亿欧元入股零跑获21%股份 大众保时捷集团7亿美元投资小鹏获约5%股权)[16] 平台共享派(奥迪与上汽合作开发智能数字平台ADP)[17] 技术合作派(奥迪与华为合作搭载乾崑智驾系统)[19] - 中国特供车型市场表现优异:东风日产N7上市后销量从2025年4月2010辆增长至7月6455辆 6月登顶合资电车销量榜 一汽丰田bZ5上市首月销量达3099辆 [14] - 外资车企与中国互联网企业合作开发现代化功能:宝马与阿里 丰田与腾讯 日产与百度分别合作研发AI智能座舱 [20]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外资车企通过与中国企业合作推出特供车型适应市场 [13][15] - 本土化合作成为外资车企在华重要战略 包括技术共享平台合作与资本联动等多种形式 [15][16][17][19] - 外资车企从技术输出方转变为向中国新能源品牌学习取经的角色转变 [3][20]